APP下载

李金波:剪刀飞花 寸纸传情

2022-05-16

科学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冬奥剪刀

“小剪子,剪头尖,百样故事都能剪;上剪神,下剪仙,开花容易剪花难……”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为普遍、流传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极具地域特色。剪纸艺术包罗万象,变化万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缩影。

简单几折,咔嚓几剪,像变戏法一样,纸片再展开便是一朵团花、一只蝴蝶。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虫鱼,抑或是更难的图案,在李金波的手中都能剪成寓意丰富、妙趣横生、生动优美、令人陶醉的艺术形象。

李金波是谁?他有着全国剪纸大赛“十大神剪”的荣誉称号,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高密剪纸的传承人。他眼神明亮、牙齿洁白、皮肤细腻,脸上满是自信与愉悦。

说到爱好剪纸的起因,李金波细长的眼睛微眯,起身拿出一本纸页泛黄的旧杂志,他翻着旧杂志,陷入回忆。“这里边是外婆遗留的熏样与刺绣,还有我小时候剪的狮子、蝴蝶、瓶花。小时候,我常住在外婆家。在我心中,外婆算得上是村里的一位巧娘,虽然她不识字,但能剪会绣,深谙婚丧嫁娶的文化。过春节前,外婆总是剪出很多具有喜庆寓意的剪纸作品,拿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村里准备结婚的人家都找她剪制办喜事的剪花,如喜字、龙凤、鸳鸯等,村里有人去世也找她帮忙。外婆的寿衣也是她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寿鞋也是自己设计剪纸图样。由于她绣工精湛,她手里的作品简直美得没话说。过春节的时候,很多人请外婆剪一些喜庆花样贴在屋中,以增添过年的气氛。耳濡目染,无论是手法还是剪法,自己都有受外婆的熏陶。外婆虽然去世多年,但是我脑海里还是会不时浮现出与外婆一起学习剪纸的情景。到现在我能在剪纸这个行业闯出一片天,也要感谢外婆的启蒙与教导。”李金波说。

2004年,李金波结识了高密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范祚信,开始从事专业剪纸,并于2010年正式拜师。

“剪纸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它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无论是题材、技巧、创作,还是经济基础都缺一不可,家人的支持也必不可少。入范老师门下以后,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勤学苦练,扎实技艺。在学艺期间,我经常拿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向老师请教,比如黑白灰关系的处理、作品的构图、整幅作品的内容和寓意等。我向老师学习了很多关于喜俗和丧俗剪纸的应用与设计知识,拿丧俗用的鞋底花来说,去世的人有几个儿子,就剪几朵荷花花蕾;有几个女儿,就剪几朵盛开的荷花等。”李金波津津有味地说着,“范老师还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2004年10月,我参加了在湖南崀山举行的第19届学术交流年会。会议期间,我很荣幸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艺术家,我们互相交流剪纸艺术研究成果,互相切磋技艺。这对我日后的剪纸创作与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让我铆足了要在剪纸行业干出一番成绩的劲头。”

李金波说,自己就是喜欢把剪刀拿在手里的感觉。其实,剪纸艺术是有魔力的,很多时候不是手艺人选择了它,而是剪纸艺术本身选择了手艺人。追求剪纸艺术的过程也是追求自我突破的过程,那种蜕变的痛与快乐,从爱好剪纸到成为生存本领,自然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李金波每年都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和民间艺术的推广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他与全国各地的剪纸艺术家们互相交流学习,取其精华绝妙之处,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再加上日渐娴熟的技艺和范老师的教诲,使他的作品清秀耐看,古朴中蕴含着现代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在李金波的家中,专门有一处85平方米的工作室供创作使用,里面有两个工作台,摆放着剪刀、笔、尺子、各色宣纸、磨刀石、资料书籍、获奖证书、参展证等。李金波说:“这是我的秘密基地,每天至少工作8小时,灵感涌现的时候还要持续到深夜。”

李金波介绍,创作剪纸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平、快、顺。“平”就是剪刀的开刀要平行,“快”就是剪刀刃要锋利,“顺”就是从剪刀根部的交叉到尖部沒有一点杂音,中间不能有打磨时留下的切口。在创作作品时,右手拿剪刀,左手握纸进行剪制,脑海里要有一定的内容,从什么地方开剪,什么地方收剪,线条要相连,不能断开,要处理好整幅作品的黑白灰关系,寓意要吉祥,重点要突出。“我不希望图快剪出自己不喜欢的作品,我需要长时间的酝酿与思考,从设计构图到黑白灰关系的处理,有清楚的逻辑后我才会开剪。”

谈到与其他剪纸手艺人的区别,李金波说:“色彩上,我习惯用大红、黑色或蓝色的宣纸进行剪制;线条上,我继承了外婆和范老师纤细优美、精巧的风格,既古朴又典雅;内容上,我将传统美与现代美相结合,把传统的‘老花样’融入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中,既传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又突破了单一古老的表现主题,使剪纸这门古老的技艺散发出新的光彩;风格上,我把剪纸艺术美和绘画艺术美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很喜欢书画,书画是一门用毛笔画出来的线条艺术,剪纸则是用剪刀剪出来的线条艺术。因此,我在剪纸作品中把两者的理念紧密结合,使剪纸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还尝试将京剧故事情节融入剪纸,获得了诸多好评。”

“创作需要灵感,有时灵感一来,就赶紧画下来,不然就忘记了。只有努力进取、互相交流,才能有所进步。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都要出一套作品,每年都要参加全国及省级的剪纸大赛及展览活动。创作时,务必要保持剪纸原生态的古典韵味,可慢慢进取,缓做改创,可融入一定的时代感,但原味不能丢。”李金波详尽地介绍着。

剪纸艺术关乎灵魂,在形的技艺之后,高下之分则来自于灵魂的深度与厚度,来自于生命感悟。只有沉淀自己,内修外艺都过关,才能创作出精品。

剪纸不仅要跃然纸上,更要生动于舞台。李金波也着力于探索民间传统技艺发展的新路径,将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真正让剪纸艺术‘活起来’,除要培养传承人外,还要让剪纸艺术本身有所创新。剪纸折扇和剪纸骨制瓷盘就是我自己想到的剪纸传承新花样。”李金波说。

剪纸艺术也需紧跟热点。北京冬奥期间,李金波就创作了《欢庆冬奥》作品,将高密传统文化与冬奥元素巧妙融合,让市民在感受剪纸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冬奥、走近冬奥、助力冬奥。这幅剪纸作品顶部以大雪花为底的冬奥会标引人注目,两边的龙凤图案栩栩如生,中间各族人民载歌载舞,以中国最传统的民族舞蹈喜迎冬奥。整幅作品构思精巧,粗犷中见清秀,稚拙中藏精巧,且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寄托着剪纸艺人对奥运健儿的美好祝愿。李金波介绍:“这副作品尺寸是90×99厘米,寓意奥林匹克精神长长久久。作品中间圆形的创意取自中国古代建筑月亮门的形式,上面是冬奥会的運动项目,每个项目运用高浮雕的形式进行剪制,项目中间用雪花进行连接,下面两个狮子代表冬奥会事事顺意。”

2019年1月,李金波随山东省文化厅、山东博物馆参加中国驻韩国首尔文化中心年画重回春节系列非遗展演活动,现场脱稿作品《五福临门》被韩国首尔文化中心收藏。2020年1月,他又随山东省文旅厅、文化馆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参加“欢乐春节”庙会活动,作品《鼠》被中国驻塞大使陈波女士收藏。“山东省手工艺制作大师”“山东省优秀农村文化人才”“齐鲁文化之星”“潍坊市民间艺术大师”“潍坊市技术能手”,近年来,李金波的头衔日渐增多,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但他最在乎的还是用作品说话、用事实说话、用手艺说话。他说:“荣誉代表着过去,作为真正的非遗传承人,我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剪纸创作好、传承好,把剪纸人员的队伍发展壮大,这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我愿意为剪纸奉献我的一生。”

纸张旋转、剪刀飞舞、心手合一的剪纸艺术,陪伴着李金波从一名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位刻剪技艺娴熟的剪纸艺术家。在剪刀与纸片的交织往复中,李金波用心血延续起了传统剪纸的艺术生命,一幅幅形态各异、画风精美的剪纸作品,也衔接起了古今剪纸技艺的传承与希望。

择一物,终一生;择一事,倾一生。李金波凭着刻苦和执着,靠着专注和坚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心守护着这门珍贵的技艺,也用匠心铸就着剪纸行业的精神和价值。

李金波,字怀古、玉涛,号一剪,又名金坡,生于1981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人,高密剪纸第四代传承人,第六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邀请赛“十大神剪”获得者,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手工艺制作大师,高密剪纸潍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潍坊市民间艺术大师,潍坊市技术能手,高密市十大乡村农人。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冬奥剪刀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剪纸作品赏析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于富业剪纸作品
石头剪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