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景观的特色营构

2022-05-16杨湘涛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安康

摘要:安康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洁净,气候温润,具有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文章对安康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景观的特色营构进行探讨,以地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为载体,营构出具有安康乡土性的特色生态康养旅游景观,实现视觉美丽、体验美妙、休闲美好的生态康养旅游效果。

关键词:安康;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乡村景观;特色营构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03

安康位于陕西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安康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这里气候温润,雨量充沛,负氧离子浓度高,境内崇山拱持,层峦叠嶂,动植物种类繁多,为我国北亚热带动植物典型代表区。安康盆地属于中等含硒区,是硒含量地层最厚、最适合开发利用的富硒资源区,被誉为“中国硒谷”。安康的青山绿水具备成为金山银山的条件,空气、生态等自然资源对发展康养旅游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安康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硒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纯净的空气、丰富的物产等,是安康发展富硒生态康养旅游的物质基础。

1 发展安康乡村生态康养旅游的思路

生态康养旅游项目是满足城乡居民放松身心、感受历史文化的创造力、感知自然和人文中隐含的哲理以及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见闻、造就健康人格的休闲需求[1]。生态康养旅游除了旅游以外,更注重健康、养生,是一种不能脱离乡村旅游而又高于乡村旅游的项目,是促进和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应具备“三养”,即康疗养生、环境养老、乡情养神;“三避”,即避霾、避暑、避寒;“三洗”,即好空气洗肺、好生态洗心、好食品洗胃的功能。因此,安康发展乡村生态康养旅游要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提升青山绿水的价值,利用安康乡村特有的资源进行艺术营构,使以前只有农业生产用的河水、山体、农田、农舍,生活用的原生态特色食材、农副产品、乡村石板路等,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共同转换成可放松心情、陶冶性情、调节精神、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康养旅游项目。做好吃、住、行、游、购、娱这6项旅游要素的基本配套设施,并进一步将其提升到商(商旅、商务)、养(养生、养心、养老)、学(让人进步和具有挑战成就感的空间)、闲(休闲度假)、情(情感旅游)、奇(猎奇,包括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探险、露营等)的更高一层境界。只有切合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才能打造生态康养旅游更高层次的吸引力。并且让当地村民参与到项目经营中,使康养度假与乡村旅游双驱动发展,通过特色效应带动乡村旅游,提升康养度假质量,提高康养品质。

2 安康乡村景观的审美性

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首诗千百年来被广为传颂,说明人们对休闲、养生、旅游有着本能的需求,是一种精神生活体验。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桑树、村舍构成了一副恬静优美的画面。这种田园美景在安康乡村并不少见,站在充满农家风味的屋舍前,面前的山水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中,呈现天蓝、水绿、山青的自然色彩。乡村的石板路、村口的古树及老树下用于纳凉的大石块,伴随鸡鸣狗吠的农村环境特征,能够唤醒人们对乡村场景的记忆与共鸣。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中的春景,“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到的夏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唐代刘禹锡《秋词二首》的秋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这些场景在安康乡村依然存在,果树、麦田、明月、清风、鸣蝉、稻花、蛙声、小路、溪水、秋霜、红叶等景观,同样能构成安康乡村古朴恬淡、宁静幽远的意境,似一卷“山清水秀,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田园画卷,整个画面和谐统一,看似清淡但意味浓厚,将美丽乡村展现在游人面前。

3 安康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景观的特色营构

3.1 以地域文化资源为载体,营构安康乡村特色旅游景观

历史文化记录着乡村活动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与行为习俗。安康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化,记载着当地人的信仰追求、民风民俗,具有独特性、纪念性、唯一性,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是乡村康养旅游的内在底蕴,也是游人感知特色的主要途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包括风俗习惯、风物传说、建筑风貌、历史文物、民间艺术等[2]。

陕西南部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这造就了安康既有北方地域的壮美,又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同时又是周边地区的立体性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蕴含着南北兼蓄、东西交融的地域文化[3]。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融汇,亦秦亦楚、亦巴亦蜀成为安康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历史,留下了分布广泛的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物产。安康文化的景观营构,比较有旅游体验价值的有传统美食风味、传统手工、文物、古建、民间文艺等,这些既纯正又淳朴的土味道,是安康乡村康养旅游体验的核心,也是乡村地域文化的精华。

3.1.1 打造地域文化体验空间

保留安康徽式建筑特色,营造青砖黛瓦白墙的建筑融于绿色山水环境中的画面,提升观赏价值。围绕当地历史人物、故事传说等,通过景墙、山体、置石、雕塑、铺装等景观元素进行表现,将历史人物及所发生的故事融入旅游景观当中,增强乡村空间的文化体验感,并与历史遗迹串联起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转化为文化景观资源。同时为各种手工制作、传统美食风味、民间文艺的开展提供适宜的空间载体,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宣传当地祖传的家风家教,以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游客的康养旅游质量。使游客能够品尝到独一无二的安康富硒美食;感受并亲自体验到独具美感的绳、草、竹、藤编等手工艺制作;感受到别具一格的特色祠堂、寺廟、住宅等建筑;以当地乡贤人物为楷模、历史遗迹为见证,了解当地具有岁月感的历史及曾经的辉煌和苦难;欣赏并融入民间舞蹈、民歌、戏曲、武术等五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当中,是营构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景观的重要一环。深厚的文化根脉和割舍不了的乡愁,是游客乡土情结的一种文化体验[4]。

3.1.2 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开发

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资源是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安康盛产茶叶、魔芋、木耳、蚕丝、生漆、桐油等,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传统手工制品如竹、草、藤编、挑花绣等,以及摩崖石刻、画像石等历史遗迹。充分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优势,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新的载体对这些资源进行特色包装、模型设计、刺绣、绘画、编织制作等产品开发,形成独特的品牌,凸显安康乡村地域特色,帮助当地的土特产品销往更多地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也能吸引外出打工人口的回流。

3.2 以自然资源为载体,塑造安康乡村生态康养模式

汉江穿境而过,支流密布,水系丰富,山地为秦岭、巴山和河流沿岸大小不等的丘陵,与河谷、盆地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地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十分茂盛[3],坐拥先天的山、水、植物等自然资源,可开发的自然景观众多。

3.2.1 营建自然景观体系

山体、水体、植物是自然景观的节点,自然景观天然存在于乡村生态环境中。安康乡村依山傍水、植被茂密,以自然景观为内容作为乡村生态景观的载体,能为游人提供多角度且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审美体验。生态康养旅游的营建与周边的山水环境有机结合,将山体、水体的自然景观与民宿、道路等其他康养旅游功能区在空间上联系起来,利用山体资源开展山地观光赏景、登山健身等活动,结合山上丰富的植被,营建森林探险项目,发挥山体区域的野趣,吸引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

安康乡村自然水体与山林、动植物、道路等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乡村景观体系,营构时应尽量保持原有滨水景观的空间形态,不破坏其与传统村庄整体环境的相生相融。在尊重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增加满足游人活动、放松心情、娱乐、观赏等功能的设施,如设置沿岸步道、亲水平台、垂钓场所、水边茶座等,配以水生植物种植,提升水景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为游客、村民提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使其成为乡村生态康养旅游中不可多得的活力场所。

安康植物种类繁多,在山体、水边、田边、建筑、道路等旁边已经形成了天然的植物景观,尤其是这里多有古树名木,因树龄古老,已被当地人奉为“神树”,它们更能勾起游人的兴致和情感。这些植物景观不宜被破坏,能够在景观营构中作为借景与山水、田园、建筑等元素结合,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观特色。在旅游功能区须人为布置植物景观,通过科学的营造,将花草树木、文学艺术同观赏者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可谓一花一树一世界,尽显植物的风韵美、象征美及季相美,达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艺术境界。

将康养旅游功能区镶嵌于山水绿植之间,与乡村建筑、道路、田园共同形成一个乡村田园综合体,营构出“山还在,水还在,老树还在,村庄还在,鸡鸭狗还在,童年记忆还在”的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模式。同时也营构出河面的小桥流水、山坡上的林荫小道、阡陌的田园景观,加上清新无污染的空气,这是人们对生态康养环境中自然景观的基本审美意象。这也构成了当地经济生产和生活的自然基底,使游客在这里能洗肺、能养胃、能饱眼福、能休闲娱乐、能强身健体,实现视觉美丽、体验美妙、休闲美好的康养旅游效果。

3.2.2 发展田园特色旅游产业

田园景观以粮食作物、蔬果类作物、经济作物等农作物为主。安康农作物中值得一提的是独具特色的经济作物,既有茶树、果蔬、油菜、大豆、大蒜等,还种植有中草药。陕南是我国中草药的传统产地,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地处陕南的安康盛产野生天麻、党参、杜仲、贝母、白及、丹参等草药。根据生态环境和市场的需求,政府大力开发经济价值较高的地道药材,实行人工规范化种植,以促进中药产业规模化发展。

营构田园景观时,应根据地形现状进行功能空间的有序划分,合理搭配作物的穿插重叠。根据农作物季节的色彩、造型、质感、空间层次、时间序列的变化搭配种植,以当地特色图形或物种形状为蓝本设计农作物园造型,形成不同的季相和形状变化,充分展现出“田园是四季变化最丰富的场所”这一乡村特质。农作物园内设置稻草人雕塑、草亭,搭建木栈道等景观小品,营构生态、产业、康养充分融合的景观地带。做到让游人近可进入观光,置身田野之中,感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韵律,远可眺望良田美景。与周围的动植物、山水、建筑共同营造出原汁原味的乡村氛围,质朴的村庄内有山林柔水相依,有农田相伴,有鸡犬之声相闻,让游客被都市禁锢的感官得到释放,满足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渴望和对悠悠乡愁的眷恋。

在作物耕种和成熟季节,吸引游客参与耕作、采摘、编织等农事活动,将其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在康养过程中产生自我成就感,是满足游人“寻根情节”的最佳平台。同时,打造出具备乡村情怀又具备时代特色的传统农作活动和娱乐项目,既能传承和弘扬当地民俗,又能使乡村田园因被赋予了文化底蕴而更具活力。并将活动项目和土特产、购物融为一体,实现生产、娱乐、交换、消费在空间上的并存,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乡村生态康养旅游高端市场的形成,助力乡村社会发展。

4 结语

乡村生态康养旅游的营构应突出乡村特色景观的表达。相对于游人而言,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就是体验乡村生活,回归自然,寻找乡愁,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是康养旅游的核心。在安康乡村生态康养旅游营构过程中,应保持乡土性,突出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营构文明、和谐且具有乡村田园气息的现代乡村景观,有风味佳肴、民宿客栈,有乡村小道、乡土特产,有民风民俗、青山绿水。构建唯我独有、唯我独优的让人难忘的记忆点,营构能够带给人家的感觉的康养旅游地,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定青,孙亚萍,郭伟.基于生态与人文理念的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以陕南小城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7(1):56,61.

[2] 王应霞.新旅游发展六要素角度下的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2):175.

[3] 杨湘涛.地方文化在安康园林城市建设中的表现[J].林業调查规划,2014(3):128-129.

[4] 宋才发.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和基石[J].青海民族研究,2020(4):41.

作者简介:杨湘涛(1968—),女,陕西临潼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安康
硒望安康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探讨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