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文化格局视域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进路

2022-05-14黄意武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年3期

摘 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维护国家认同、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全球文化格局风云变幻,世界文化呈现融合化、多极化、变革化等特征,导致了文化的融合与分化、地缘政治的对抗、对我国文化贸易的封堵、世界文化传播体系的竞争等现象出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需要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战略传播体系、推动文化治理现代化,全面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全球文化;文化格局;中华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2)03-0058-07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文化格局亦正在经历西方文明兴起以来的最深刻变革,中华文化也面临深层次的变化与挑战。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与之相随的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将深刻改变全球文化格局。在全球文化格局深刻演变的宏大背景下,需要全面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明确中华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遵循全球文化发展规律,促进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的有效互动,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认同。

一、全球文化格局视域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整体体现。文化认同是指人对某类文化的认可、接纳和自觉实践,并按照所认可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以此确认自我身份、融入社会群体以及寻求人生价值意义。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也是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接受与认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维系、文化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现阶段需要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全球认同,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一)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不是一个单单的文化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的问题、一个文化政治的问题,涉及一个民族在世界对抗与合作中的生存问题。国家认同是人们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总体认可,是国家形成的基础,缺乏国家认同极易导致社会动荡。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很多,但影响最深远、最根本的是文化认同。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与其族群、历史、习惯、风俗等方面息息相关,这些文化基因是国家认同形成与变迁的基础。从本质而言,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形成的基础。传统的科技创新、军事竞赛只可能让一个国家取得一时的领先,而文化领先才是更深层次的领先,文化战略则是更为长远和深层的战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世界霸权地位,把文化战略作为国家对外扩张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科技创新、经济贸易等手段,加紧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外传播,从而维护其政治影响力和传播力。中华民族没有称霸的基因,却在意识形态等领域遭受西方世界的误读,甚至诋毁。面对西方对中华文化的攻击与蔑视、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有效维护和夯实国家认同。

(二)增强中华文化認同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族识别的标志,是维系民族的坐标与基石。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没有族群的文化认同,社会易陷入思想混乱而难以维系。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认同的核心。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较难以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各民族如果只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对国家推行的主流文化缺乏认同,则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同时,如果一个民族对自身的文化缺乏认同,则很容易被外来文化所同化,长此以往,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当今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促使一些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形式正在消失。西方国家正借助其综合实力的优势,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推广其价值观念,以此来达到影响他国内政的目的。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一些深受影响的国家民族文化日益衰落,导致冲突不断,叙利亚危机、科索沃问题等就是典型表现。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经过创新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利于发展与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并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

(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文化中最深层次的内容就是精神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品格、民族性格。中国人民勤劳、善良、能吃苦、敢奋斗等精神品质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模式得到国际社会的总体好评,但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抱着谨慎和怀疑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国际场合创造性地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展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明理念与文化自信,强调中国精神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风险、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力量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当前,我们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首先要宣传、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世界人民对这一思想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智慧产生认同,并逐步发展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

二、全球文化格局变化对中华文化全球认同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形势风云变幻,西方国家正经历工业革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突出表现为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分裂、治理失效。纵观世界发展格局,随着意识形态的斗争加剧,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越来越激烈,各种文化格局演进更加复杂。

(一)全球文化类型由多样并存走向融合发展,中华文化全球认同面临文化的融合与分化趋势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基础条件更加完善,各国经济、商贸、人文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各个文化圈之间相互影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交流。这既可以扩大优势文化的传播,又可能造成弱势文化的消亡。全球化的过程导致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21世纪以来,联合国先后颁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政策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全球化的过程让各国之间文化交流频繁,对他国文化及价值理念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彼此之间呈现文化融合发展趋势。这种日趋明显的文化大融合是未来文化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传统的文化圈将深度变革,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建构起更加复杂的文化结构,逐步走向更加一体、多元、多层的文化格局。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化不是单一的、一元的文化的专制统治,而是多元文化的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关系到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全球文化将建构起文化價值、文化类型相通相融的体系,通过主导文化引领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推动全世界价值观念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全球文化还将在融合中分化,形成多元多层的立体格局,各种文化融合发展产生新的文化类型、形成新的文化结构。正如费孝通认为的那样,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世界文化将呈现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将在融合中走向分化。一方面,中华文化日益与世界其他文化融合发展,将会在增加中华文化全球元素、民族文化特色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体;另一方面,一些封建、落后、腐朽的文化内容与形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逐渐消亡。

(二)全球文化领导由单极霸权走向多极治理,中华文化全球认同面临地缘政治的对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托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占据世界霸权地位,同时,科技的发展加速推进了西方文化的扩张。西方国家通过媒体、网络等形式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并深刻影响着全球受众。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从政治领导走向了文化领导,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不断扩大其文化价值与传播优势,例如美国组织了“五眼联盟”,欧盟出台《世界全球化中的欧洲文化议程》等举措,将自己的价值理念视为理性、科学、文明、自由的化身,向世界进行文化输出。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这些国家依托其不断增强的综合实力、世界影响力和优秀的民族文化,逐步实现国际文化对话。全球文化发展不再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而是走向多极治理,更多的国家参与全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深刻改变全球文化治理格局。亨廷顿、马克雅丁等西方学者也预言东方文明、中国文明的崛起。林毅夫认为中国国力的逐步增强,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21世纪迎来中国以“仁”为核心伦理价值取向的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西方部分国家的逆全球化思潮、国际间地缘政治的博弈,导致一些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恶意解读甚至攻击,加之西方文化影响力仍旧强大,在控制国际舆论上仍占有一定优势,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全球认同绝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同时,国际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因素依旧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的影响还将持续,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进程和效果。

概括来讲,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碰撞和对抗在不断加剧,从政治、经济发展维度而言,多极化趋势早已不可逆转,特别是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文化格局下被掩盖的问题、矛盾与冲突开始暴露,文化也随之成为国家之间博弈和对抗的最为重要的武器;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掀起了世界各地区本土文化的复兴热潮,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不同地缘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对抗。

(三)全球文化贸易由西方强势走向东方崛起,中华文化全球认同面临文化贸易的封堵

经济的崛起势必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支撑。目前,世界文化产品贸易大国数量较少且多为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韩国等。美国在开发和输出文化产品方面形成了规模化优势,其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具有绝对竞争优势;欧盟借助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从未来发展趋势看,近期文化贸易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从中长期看,欧美等国家的文化优势将逐步减弱。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预测,2020—2035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为2.6%左右,发达经济体的整体增长速度在1.7%左右,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4.9%左右。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GDP规模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和投资中的比重接近60%。与此同时,全球文化市场结构也将面临重新洗牌与布局,全球文化产品贸易中心开始由传统发达国家向亚洲新兴国家转移,欧美传统强国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也随之呈现下降态势,文化发展差距不断缩小,文化贸易核心区域有逐渐扩散的趋势。在新发展阶段,中国要如期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和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入推进文化的全球贸易,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文化“走出去”。当然,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文化产品承载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内含一定的文化价值,需要受众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另外,西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贸易政策,以实现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封堵和对抗,在中国加大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这种文化贸易摩擦和争端将愈演愈烈。

(四)全球文化演进由逐步渗透走向加速变革,中华文化全球认同面临传播体系的竞争

文化的演进是由创新和选择之和决定的,更准确地说,是由社会所接纳的创新决定的。在交通、科技、信息滞后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是有限的。近现代以来,文化交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人类发展。在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全球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繁,文化产品相互影响;到知识和信息文明阶段,全球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技术革命性变革的浪潮,使人们越来越感觉自己生活在“地球村”中,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与经济活动相伴而来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同时,科技进步也让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高效,对文化繁荣发展与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国在文化上的冲突和融合不仅不可避免,频率还会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开始走向全球认同,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传播力快速提升,但传播方式、传播手段仍有待改善。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版图正在加速重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占据着文化传播、国际舆论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掌握着全球网络技术标准和治理规则,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我国在全球文化传播格局中的相对弱势地位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变,这迫切需要我们把握全球主流价值传播规律和先进技术手段,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构建更加立体、多元的国际传播体系,推动中华文化强势崛起。

三、全球文化格局视域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进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深刻影响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但当前,中华文化发展、传播等方面能力总体不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认同力、引导力仍然不大,中华民族文化复兴面临诸多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培育中华文化的全球认同,需要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融合,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明确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路径,使中华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在世界舞台释放强大的文化感召力。

(一)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夯实中华文化走向全球认同的思想基础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赓续不绝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软实力,更是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凝练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就是要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呈现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第一,深刻阐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最深刻的内涵,生动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要挖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世界价值,找准中国精神与人类社会价值的共通性,用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與传播中国主流文化,用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理念积极化解文明冲突,为世界谋大同。第二,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展示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优秀文化基因的政党,我们要从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伟大实践中获取生动素材,精选能够诠释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且能够凝聚世界价值共识的好故事、好内容,把握需求差异,运用立体多样的现代传播体系与手段,把文化故事讲到国外去,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第三,深刻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其蕴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当前,要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刻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向世界展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为其他国家提升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与能力等提供有益参考。

(二)统筹意识形态安全与地缘政治对抗,明确中华文化走向全球认同的重要任务

顺应全球文化格局变化趋势、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核心在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发挥意识形态对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把握世界文化演进规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认同。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南。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人类社会最先进、最科学的文化理论。先进的理论一旦被人民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要的是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新时代,尤其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文化建设,自觉担负起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第二,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作为文化国际传播不能逾越的底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国际力量悄然进入全方位、多维度角力与竞争的新阶段,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尤其激烈。世界文化格局的变革空前广泛与深刻,“东升西降”的发展态势逐渐形成。历史在东西方道路与制度的比较和竞争中展现出新的可能和机遇,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彰显出了独特、显著的优势。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我们要保持战略清醒,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召力,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努力消除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抗与冲突,推动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平等对话,全力提升中华文化与我国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切实增强全球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第三,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加强国际间意识形态与文化的互动,广泛宣传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积极作用,在国际重大事务中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重大危机中营造中国敢作为的大国形象,展示新时代的中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展示新时代的中国人是热情、勇敢、创新、勤劳、团结的人民,展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无私奉献、敢于负责、勇于斗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政党,用这些精神符号来凝聚文化认同,引领世界从地缘对抗走向共商共建共享。

(三)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中华文化走向全球认同的现实条件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文化贸易发展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强弱。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需要深化文化的内涵式发展,提升文化发展质量,不断推动和实现文化产业的改革与繁荣。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势必要与市场经济产生良性互动,势必要与科技发展进行深度融合,这也是切实提高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关键举措。纵向对比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较之欧美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应积累先进经验,全力做好“文化+”,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推进资源向产业转化。第一,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曾经的中国文化产业,散、小、旧等特点较为突出,资源的供给和优化配置短板明显,因此,必须要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鼓励文化企业强起来、走出去。加强并购和整合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龙头文化企业,形成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企业名片,引领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第二,推动文化产业区域化协同发展。强化国家内部各地区、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对接,通过“一带一路”等文化圈的辐射带动,培育一批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企业,推动文化市场要素的优化配置,切实缩小各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差距。重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探索区域文化产业对外贸易合作、优势互补的新模式;重点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等政策与产业支持,加大对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开发利用,向中亚、东南亚、欧美等地区逐步辐射。第三,推进高品质文化建设和业态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根本途径,围绕国际、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以高品质为目标,整合区域内各类文化资源与各方力量,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打造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促进各文化企业面向全球市场,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同时,既围绕核心业态形成联动,又与旅游业、服务业等多行业融合、互动,构建合力发展、协調发展的良好格局,助力打造全新增长极。

(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创新中华文化全球认同的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这就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中华文化战略传播体系,拓展中华文化的传播渠道。第一,构建中国文化话语权。要进一步把握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加强文化话语体系对接,充分了解世界主流文化的文化背景和传播规律,避免灌输式、命令式的传播方式,用情感引导、平等互动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以宣传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为目标,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用中国话语向世界阐释中国实践,生动展现中国故事背后的精神伟力。第二,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诸多平台,发挥学术团体、社会组织、驻外企业等相关机构的作用,打造影视、文学、美术、音乐等文化精品。建好孔子学院、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文化传播平台,向世界输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畅通优秀文化国际市场交易渠道。加强优秀海外媒体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与国内外主流媒体、海外华文媒体机构的深层次、常态化合作。第三,利用新媒体开展精准有效传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跨时空性、交互性与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能有效实现多维展示和精准传播,因此,公众大多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基于此,可以利用新媒体融入不同文化语境的公众群体中,结合其对中华文化的关注热点和具体需求,进行精准设计、精准推送、精准传播。另外,结合国外受众的理解水平和欣赏习惯,实现中华文化的数字化、智能化赋能,融合全新的表达方式,使公众在场景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以现代化文化治理手段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完善中华文化走向全球认同的体制机制

治理体现的是治理主体基于同一目标的协商与合作过程。文化治理现代化是激发文化活力的重要手段。第一,融入全球文化市场。与国际社会建立互信合作机制,共建竞争有序、要素集聚的现代文化国际市场体系,建立国外文化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扩大国内文化产品的出口规模。围绕世界文化需求,优化自身文化资源配置。鼓励国内外企业共同发展网游动漫、工业设计、数字出版、影视等重点产业。第二,加强文化企业政策支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倾斜力度,出台适度奖补、减免的支持政策,对外向型中小文创企业的升级改造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抵扣、减免等。鼓励、支持与引导民营企业从事或参与文化贸易,大力推动文化企业投资方式的创新探索,支持更多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走出去,鼓励采取并购、联合等多种投资方式,扩大境外优质文化资产规模。第三,创新文化监管体系。注重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的综合利用,更加科学有效地治理现代文化市场,强化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内容的监管。简化文化项目审批程序,对于现有的审批程序,实行内容负面清单模式的风险底线管理,下放文化审批权,在政务服务中心增设文化管理窗口,有关部门对各类文化活动在项目审批、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实行“一站式”审批。此外,还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文化治理体系变革,以主人翁的姿态推动构建国际文化新秩序,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治理智慧和方案,提高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水平,扩大我国在全球文化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 民日报,2021-03-06(1).

[2] 张旭东.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15.

[3]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21.

[4]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5.

[5] 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5.

[6] 林毅夫.21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 和文化复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1):21-28.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十大 变化趋势[N].经济日报,2019-02-12(12).

[8] 路易吉·卢卡·卡瓦里·斯福尔扎.文化的演进[M].石 豆,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9]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 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2013-08-21(1).

[10]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N].人民日报,2021-06-02(1).

[11]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 升华[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1):4-16+156.

[12] 许又声.文化“卖出去”比“送出去”好[N].人民日报, 2014-08-07(19).

The Practical Approach to Enhancing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Cultural Pattern

HUANG Yi-wu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y,Chongqing 400020,China)

Abstract:It is of great value to enhanc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n maintaining national identity,spreading national culture and developing Chinese spirit. Nowadays,in the changeable global cultural pattern,the world culture tend to be integrated,multi-polarized and transformed,which lead to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geopolitical confrontation,blocking of China’s cultural trade,and competition of the world’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nhancing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requires profoundly interpreting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afeguarding national ideology,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constructing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system,promoting modernization of cultural governance,and comprehensively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global culture;cultural pattern;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責任编辑:张 瑜

收稿日期:2022-02-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化软实力视阈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进路”(20BKS032);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研究”(2020MSJ023)

作者简介:黄意武,重庆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