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2022-05-14柳溪

幸福家庭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

柳溪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探讨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促使教师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

要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引领学生在困难中成长,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逐渐实现自我的进步,帮助学生形成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

(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促使学生敞开心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主题班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

(一)创设怡人的育人环境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育人环境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与质量,愉悦的教育环境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状态下健康成长,而不适宜的教育环境则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营造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教师应给孩子一片清新的空气,让他们自由、尽情地呼吸;给孩子一个绿色、充满阳光的空间,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堵雪白的墙面,让他们自由地绘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布置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教室,借助洁净、优美的物质环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生活,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生活情趣。

2.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和情感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生动而恰当的比喻:“情感就像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地上。”学生如果离开了情感的“沃土”,就不会结出良好发展的“果实”。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心态,用亲切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在和谐、平等、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从而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创造力,能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得又好又轻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

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班级管理上,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

小學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初级阶段,他们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一)教师树立良好榜样,润物于无声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各种轻松的游戏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在碰到困难时及时与教师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演讲、辩论、访谈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结合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结合具体教学活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教育时,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等。教师可以设置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除了学校内的心理教育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符合小学生心理教育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集体活动之中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集体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或专题演讲活动,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处于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还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心理常识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营造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如辩论会、歌唱比赛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确保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
我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