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5-14马旭东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5期
关键词:西药临床效果

马旭东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8年9月- 2021年9月收治的125例眩晕症患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眩晕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眩晕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眩晕障碍(DHI)评分、眩晕视觉(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眩晕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症状改善明显。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西药;眩晕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9--03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国内文献报道约有50%~60%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均出现过眩晕史,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眩晕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没有威胁,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尽早确诊和治疗。中医内科学认为眩晕症可分为四个证型,即痰湿中阻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和肝阳上亢证,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有效缓解由不同病因引发的眩晕症,有效减少眩晕发作次数,缩短眩晕的发作时间。本研究针对眩晕症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18年9月- 2021年9月收治的125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眩晕症的诊断标准;②西医诊断符合《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3]中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者;②严重心、肝、肾损害者;③痴呆症、失语症、意识障碍症等无法配合者;④妊娠期妇女。依据组间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3例,男29例,女34例;年龄41~83岁,平均56.89±8.65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4.95±1.87年。对照组62例,男27例,女35例;年龄40~84岁,平均57.30±7.42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5.16±1.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161,规格:5ml:50mg/支)0.2g,溶入葡萄糖溶液250ml中,给予静脉滴注,每日1次;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5021430,规格:500ml:盐酸倍他司汀0.02g,氯化钠4.5g)250ml,给予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15d。

1.2.2  观察组  给予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如下:①肾精不足证9例,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方剂如下:枸杞子15g,熟地黄15g,菊花10g,泽泻10g,白芍15g,天麻10g,山茱萸15g,茯苓15g,山药15g,牡丹皮12g。②肝阳上亢证16例,选用天麻钩藤饮治疗,方剂如下:天麻9g,钩藤12g(后下),川牛膝12g,茯苓12g,益母草9g,黄苓9g,夜交藤12g, 石决明18g(先煎),桑寄生12g,山栀子10g。③痰湿中阻证27例,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方剂如下:法半夏120g,白术12g,天麻10g,茯苓10g,陈皮10g,橘红6g,甘草5g。④气血亏虚证11例,选用归脾汤治疗,方剂如下:当归10g,党参15g,白术15g,天麻10g,黄芪15g,酸枣仁15g,木香10g(后下),大枣3枚,茯苓15g,龙眼肉15g,炙甘草10g,远志10g,生姜5片。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连续治疗15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眩晕症状全部消失为痊愈;眩晕症状明显改善,改善幅度>70%为显效;眩晕症状有所改善,改善幅度>50%为有效;眩晕症状无任何改善为无效。

(2)症状缓解时间、眩晕发作时间及眩晕次数。

(3)DHI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进行眩晕障碍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表示眩晕症状越严重;采用眩晕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眩晕视觉评分,分数在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眩晕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高于对照组的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眩晕发作时间及眩晕次数比较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藥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和眩晕发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DHI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DHI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眩晕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低血压、耳石症、颈椎病、高血压、梅尼尔氏症等有密切的关系,对患者神经系統、视力、听力、心理等方面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多数患者在眩晕发生后存在身体失衡、晃动和平衡紊乱等现象,部分患者在眩晕发生时出现呕吐、耳鸣、出虚汗、恶心等症状[4]。老年人发生眩晕时易引发摔伤,从而导致身体受伤、骨折、脑震荡等发生,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眩晕症尤为重要[5]。

眩晕症的西医治疗通常是应用改善微循环和扩血管药物,其中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可治疗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的眩晕症,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可治疗内耳眩晕症,同时可治疗高血压、缺血性脑血管、动脉硬化等引发的眩晕症。西医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临床疗效不够明显,复发率高[6]。中医学认为,眩晕症属于“眩晕”范畴,风火痰湿为其主要病机。不同患者眩晕症的主观症状均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痰湿中阻证、气血亏虚证四个证型,故治疗上可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7]。肾精不足证治宜补肾填精、滋阴益肾,杞菊地黄丸加减方剂中枸杞子、菊花、熟地黄等具有滋阴补肾、补肾阳、益精填髓之功效;肝阳上亢证治宜补益肝肾、平肝熄风,天麻钩藤饮方剂中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具有平肝熄风、祛湿散风、保护肝脏之功效;痰湿中阻证治宜和胃利胆、理气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中法半夏、白术、天麻等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气血亏虚证治宜补中益气,归脾汤中当归、党参、黄芪等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效,是治疗气血亏虚证的补益剂[8-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眩晕发作时间、眩晕次数等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DHI、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可有效治疗眩晕症。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眩晕症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眩晕发作次数,缩短眩晕发作时间,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DHI评分和VAS评分,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1] 秦建川,徐伟.中医辩证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9,3(7):45-4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23.

[3] 粟秀初,孔繁元,黄如训.眩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流程建议[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4):314.

[4] 韩艳萍,包红辉,王琼,等.221例不同中医证型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影响因素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8):10-13.

[5] 姜彩艳,高海成.高海成主任中医师辨证治疗眩晕症经验总结[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205-206.

[6] 郭锰,李惠,孙雅蕙.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眩晕症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8,6(35):164-165.

[7] 张弛.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临床观察——附51例报告[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5):120-122.

[8] 刘作印,李柱,段春燕.眩晕临床路径证候特征分析及疗效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6):86-88.

[9] 卜秀焕,刘更,张学新,等.补肾活血法对肾虚血瘀型老年性眩晕患者血流变学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5):175-178.

[10] 盛延辉.辨证分型治疗眩晕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4):8-10.

[2021-10-27收稿]

猜你喜欢

西药临床效果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