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湘西凤凰纸扎工艺的传承创新研究

2022-05-13□田

造纸信息 2022年3期
关键词:湘西凤凰工艺

□田 维

凤凰纸扎作为最具特色的文化工艺品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充分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活动的独特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其发展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三维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湘西凤凰纸扎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应通过深入挖掘传承精神和理念,以创新性的发展推动凤凰纸扎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在湖南省的西部边缘——湘西自治州西南部,有一座被评为国家AAAA 级景区的历史名城,它就是凤凰县。在凤凰县有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凤凰纸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并随着全国纸扎的兴起而有所发展。匠人用竹篾做骨架,扎成各类飞禽走兽、名山名刹或各种故事形象,外裱以纸,辅以彩绘,各类形象便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根据《凤凰厅志·乾隆志》记载:“元宵前数日,城乡敛钱,扮各样花灯,为龙马禽兽焦虾各状……至十五日夜,笙歌鼎沸,灯烛辉煌。”可想在当时纸扎工艺品可谓盛极一时。

凤凰纸扎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传承到第六代,以聂大勇和他的聂氏纸扎最具代表性。聂大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凰纸扎》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聂氏纸扎历经他的曾祖、太祖、祖父、父亲,最终传到他这一代,而造诣最高的是聂大勇的父亲——第五代国家级凤凰纸扎传承人聂方俊。聂方俊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纸扎手艺,在最艰苦的时期,他依然坚持进行纸扎创作与研究,让聂氏纸扎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得以传承与发展。从1994 年开始,聂方俊多次参加全国各省工艺美术作品展,纸扎的“太狮少狮”“鲤 魚跳龙门”“福寿双全太狮头”等被收藏,同时也被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

凤凰纸扎又被称为纸糊篾扎,从选材到完成要经过十四道完整的制作工序,其中扎制、裱糊、彩绘是三道主要工序。首先使用篾条、竹块、木棍搭建出纸扎的骨架,然后用纸绳对骨架固定,并用 構皮纸在骨架上进行糊裱,最后使用颜料在裱纸上进行彩绘,最终完成一件凤凰纸扎的作品。

1.2.1 原料的取材工艺

竹料的选择:在夏末和秋季时,选用附近山林中3年以上的老竹;选竹节眼平直且突节均匀的竹子,竹节长度达30~50cm;选择呈橄榄绿色的竹竿,无糜变、无虫眼、无竹刺,采伐后要放置1 年才能使用。

纸料的选择:纸料选用贵州省松桃县附近小作坊制作的 構皮纸,又称小白纸。

颜料的选择:颜料选用从凤凰周边生长的天然植物中提取出的色素做成粉末状,然后加入水和牛皮胶进行搅拌,再放置15 天即可用于上色。

1.2.2 篾的制作工艺

竹节骨整平:把选好的竹料用弯刀对竹节骨进行整平。

破竹:刀口剖入竹腹,左手以地面为支撑点拿竹筒,右手拿刀挤压推刀,将竹筒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终分成16 根宽窄一致的篾条。

纸缠篾:预先将 構皮纸剪裁成约2cm 的纸条。

形状篾的制作:一是呈现出棱角的形状蔑,如三角形、方形等;二是无棱角的形状蔑,如半圆、椭圆、圆形等。

1.2.3 骨架的制作工艺

骨架的制作是通过纸捻子来固定的。纸捻子的原理是将 構皮纸延着水悬纹折剪成10~25 cm 五种不同长度的纸条,宽度最窄为1.8cm,纸条越长,宽度越宽。纸捻子的具体搓法有两种:手指搓法和腿搓法。纸捻子的捆法依篾骨交叉结构选定,共分为四种,分别是交叉型、螺旋型、“8”字型、交叉带螺旋型。

1.2.4 纸扎的装饰工艺

按照纸扎制作的工艺流程,需要先扎后糊。裱糊的流程是按骨架单独组装的原则进行分体裱糊,例如狮子头(图1)为主体,独立的双耳、活动的上眼皮、眼珠等都是需要单独裱糊的。在桌面上刷浆,用 構皮纸光面贴于桌面后刷浆,贴艮逢纸表于其上。然后在骨架上刷浆,提起湿纸片,按空间大小灵活地将纸片包贴在骨蔑上,最后依次加接湿纸片糊住空隙。经过组装后,一件精美的纸扎工艺品便完成了。

图1 狮子头

凤凰纸扎历史发展悠久,体现出浓郁的民俗特色和精神面貌。湘西凤凰纸扎种类和造型繁多,主要有人物、狮子神兽、彩灯以及花鸟鱼虫等。依据产品功能可分为游艺型和祭祀丧俗型两种。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现代意义的观赏性纸扎也逐渐发展起来,如卡通人物、动物等,其形态各异、品种丰富。

凤凰纸扎纹饰较多,云、雷、水、火等都是纸扎的常见纹饰,其寓意也多以吉祥、追求美好生活为主。纹饰承载着湘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吉祥的象征意义。以云纹和水纹为例,其代表着丰收和降水的含义。湘西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使人们对大自然常怀有一种崇敬之情,更对雨水和丰收有着异常迫切的期待。因此,在纸扎文化中将云、水以及雷电等描绘到其中,用来表达祈求与祝福。

纸扎工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在民俗等节日庆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便是其丰富的色彩能够为节日增添喜庆和吉祥。对于纸扎艺人来说,丰富的色彩也是情感的寄托,色彩的搭配、比例的调和更是纸扎艺人对热爱生活的丰富表达。多数纸扎工艺作品以青色、红色以及明黄等明度较高的暖色为主,辅之以冷色调。在祭祀等活动中所用到的纸扎则多以白色、黑色等色调为主。凤凰纸扎以丰富的色调满足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通过色彩的变化,使得凤凰纸扎工艺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

湘西凤凰纸扎多以纸、竹或木为主要原材料,因此具有轻便的优势。受湘西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竹资源较为丰富,因此纸扎艺人便得天独厚地对竹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除此之外,纸扎在初期主要供丧俗焚烧使用,竹制成本低、材料易得、利于焚烧的特点成为纸扎艺人的首选材料。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纸质、竹制的纸扎工艺品具有可塑性、观赏性较强的特点,使其得到广泛使用。

湘西凤凰纸扎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性发展,以期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文化精神的需求愈加多样,湘西凤凰纸扎工艺逐渐暴露出传承与发展中的滞后性,加之文化迁移等问题,给纸扎工艺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纸扎作品仍旧比较单一,种类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尤其是人物造型几乎难以见到,现如今以花鸟鱼虫、狮子走兽居多。与此同时,凤凰纸扎工艺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少年轻的传承人,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的发展,使得人们愈加缺乏耐心,更别说坐下来用手工方式去做一份精巧细致的纸扎工艺作品。现阶段,湘西地区懂得纸扎工艺的人数也在逐年减少,更加难以将凤凰纸扎工艺完整地传承下去。凤凰当地政府缺乏对纸扎工艺的重视,其市场也较为狭窄,产品种类单一,用途也不广泛,缺乏相应的市场发展环境。此外,多数纸扎传承人也不再仅靠手工定制,而是通过来货加工的制作方式谋利益。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纸扎工艺传承的难度。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湘西凤凰纸扎工艺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三维数字技术有效融入纸扎工艺的发展过程中,有助于纸扎工艺适应现代化发展,满足人们的新需求,提高其自身的应用价值,进而推动纸扎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三维数字技术能够将其自身的优势与纸扎工艺特点相融合,在实际的纸扎制作中,将数字建模技术有效应用于其中的同时,重视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也避免了顾此失彼。在制作纸扎工艺作品时,需要纸扎手艺人对三维数字技术有较强的理解和掌握,利用专业知识制作具有现代价值的纸扎工艺作品,从而充分发挥出凤凰纸扎的艺术优势。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应重视纸扎工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为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作为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行业标准作为日常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创造力、创新力更强,能够及时把握社会有效信息,对用户需求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可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优势,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究纸扎工艺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进而推动纸扎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人才基础,对人才的培养也更加直接有效,所以加强与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合作,在解决纸扎传承人匮乏的问题上具有积极意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完备,能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将现代化信息、数字技术有效融入到纸扎工艺的教学与学习中,有利于深入发掘出具有优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强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达标后可以跟着传承人学习实践的方式,将专业课程与实际相结合,为传承纸扎工艺奠定人才基础。与此同时,数字信息化深入发展,数字人才的培养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力度也在逐年上升。

在实际的纸扎工艺制作中,三维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纸扎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加强纸扎艺人的专业技能培训,重视专业数字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都有利于发扬与传承纸扎文化。除此之外,加强数字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制定完备的职业规划,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数字技术的优势在于对信息的有效把握,通过合理建模的方式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凤凰纸扎的发展过程中(图2),三维数字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保护纸扎的数字资料,利用对信息的高速处理和模型的建立,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转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凤凰纸扎技术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收集,从而保留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始资料,排除一般性资料,有助于纸扎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图2 运用三维数字技术对纸扎建模

尽管纸扎工艺能够通过特定的文化空间进行展示和存在,但运用三维数字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其发展历程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有效还原和保留。利用虚拟建模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操作,通过数字的识别与交换,实现数据动态化的发展,使得纸扎工艺能够自由进行展示,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通过对场景的虚拟架构,使得纸扎工艺的相关资料得到长久保留。三维数字信息技术储存时空的灵活性较高,受到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纸扎技术资料的有效保存,为纸扎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不再拘泥于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实现了数字化传承。同时,由于三维数字技术所呈现出的模型更加直观,因此能够为纸扎工艺制作人展示出更加丰富的空间信息,对纸扎工艺制作过程进行准确把握。

凤凰纸扎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宣传和引导。一方面,三维数字信息技术能通过立体化、信息化的展示,使得人们更加精准地了解凤凰纸扎文化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将图像和声音进行立体化表达,凸显纸扎作品的真实性和立体性。对于凤凰纸扎来说,更需要的是传承与保护齐头并进。

首先需要对凤凰纸扎有足够的了解。当前,对于纸扎类艺术作品来说,其传承方式仅限于口述模式,使得其传播范围小,不利于纸扎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纸扎以一种更为立体的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帮助凤凰纸扎扩大宣传范围,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纸扎文化和纸扎艺术。加强三维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展示纸扎的空间感与立体感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虚拟的环境展示出纸扎的制作环节和步骤,利用三维建模的方式增强纸扎的立体效果,实现纸扎工艺的创新性发展。

总而言之,湘西凤凰纸扎工艺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传承性,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特点。现代化进程程中,传统的纸扎文化保护已无法满足现代纸扎的发展需求,因此应重视三维数字技术的应用,以立体化的展示方式,增强纸扎工艺作品的展示效果,为凤凰纸扎工艺的保护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猜你喜欢

湘西凤凰工艺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凤凰飞
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