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不进,立身无地

2022-05-13何娣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归隐人世

何娣

摘要:谢逸是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渴望仕途却未积极入世,而是介于入世与归隐之间,这可以从他有着儒释道的多元思想文化,刚直不羁的个性,家道中落、生活困顿及屡举不第的坎坷人生经历,临川优美的自然美景、浓厚的人文底蕴及北宋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分析。正是受这几方面的影响,谢逸的形象更为丰满,其生活态度、生命韧性及随缘自适的能力也具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谢逸 人世 归隐 之间 原因

北宋初期“崇文抑武”的政策使得宋朝文化蓬勃发展,士人地位提高,但到了后期,社会统治黑暗、党争激烈,这使得士大夫们人心惶惶,逐渐趋向隐逸。因此,士人的隐逸风气开始盛行,这必然影响着谢逸的心理及选择。谢逸( 1068-1112),字无逸,一字夷季,号溪堂居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是北宋江西诗派一位重要的诗人,也是词人。谢逸有积极的人世理想,但当面对残酷现实时,他内心又产生了矛盾,为了调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这主要受到了他多元的思想文化、独特的个性、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家乡临川的自然人文与他所处的北宋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一、多元的思想文化

谢逸有着儒释道的思想文化。一方面,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渴望科举成功;另一方面,他也受到道家、释家思想的影响,对功名不过分执着,心理相对平衡,这为他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首先,谢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世济民的愿望深植于心,这可从《溪堂集》卷四谢逸寄给从弟谢薖的勉励诗作《寄幼槃弟》感受到,即“北阙弓旌未见招,茅亭高卧对山椒”,“宁似杜陵长蹭蹬”①,其中“北阙”是臣子等待上朝之地,“弓旌”乃招揽贤人之信物,这都象征着他的人生理想一一科举中第、报国为民,但都未能实现。同时,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如杜甫那般,纵然一生漂泊也要忧国忧民。在《游西塔寺探得王夷甫玉柄麈尾以柄字为韵》中,他也表明了自己对杜甫的喜爱:“但慕杜陵翁,长镌白木柄。”②此外,他认为陶渊明与杜甫有相通之处,这体现在《寄题黄文吕觞咏亭》中:“门前五柳陶渊明,酣卧柴桑呼不醒。锦官城西杜少陵,醉挹浣花溪水横……乃知达士未忘情,一觞一咏有余情……”③在谢逸看来,作为通达之士的陶渊明虽是归隐,但其内心仍是与杜甫一样不忘国家人民,即身在朝野,心在庙堂。可见,谢逸对陶渊明的归隐有独特的理解,而陶潜的这种为调和理想与现实矛盾选择退而归隐的方法正是谢逸想效仿的。因此,在儒家人世思想的熏陶下,谢逸内心始终怀揣着强烈的用世之心。所以,他是无法完全归隐的,而是介于归隐与人世之间。

其次,谢逸还受到释家、道家思想的影响,这两家思想都强调对现实生活的释然态度,这也促使他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如他在《介庵记》中所言:“人皆知通可以合于世,而不知合于世者不在乎通,而在介也。”④随后,他谈到“通”看似有利于人们融于世,但是这种“通”是带有伪装、欺骗的成分,是表面的“合”,未触及实质,因此,实现“合于世”的关键是坚守本心的“介”而非浮于表层的“通”。因此,谢逸选择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累,随缘白适。而他自身的形象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是通过谢薖所写的《溪堂先生画像赞》表现出来的:“……深衣幅巾,荫乔木,坐磐石,目飛鸿,脱屦石上,濯足于悬瀑之下。或者见而疑之,竹友居士从而赞之日:‘以君为在山林耶?炯然之容如珠玉,俨然之衣有表曓。以君为在市朝耶?冷然之泉可濯足,翩然之鸿与寓目。”’⑤在宋代,“深衣幅巾”是士大夫阶层的礼服,也是雅文化的象征,但却见于山林之中;而“脱履石上”及于悬瀑之下“濯足”的行为则是世俗中不羁洒脱的表现,却出自市朝者。显然,画像中的谢逸兼具这两种形象,这看似矛盾,实则是他游于人世的理想与归隐的现实之间的一种自我调解的方式。所以,释家、道家思想也是影响他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独特的个性特质

谢逸多元的思想文化自然会影响到他刚直、真率、洒脱个性的形成,而这种性格特质正是他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的又一重要原因。

谢逸的个性是真率刚直的。《宋元学案》称谢逸品行节操有峻洁之风;《宋元学案补遗》评价他是一个清廉且有高尚节操的人。可见,其品行高洁,为人刚直真率。但他也是不谙世故的,并往往因此而受到猜忌,如在《黄君墓志铭》中所言:“余疏于世故,与人不问亲疏,开怀吐实,而猜忌者往往记录以为怨咎,惟乐易疏达者,相知尤深。”⑥显然,在那个党争激烈的时代,他的这种率直与不谙世故是不容于时、难容于世的。所以,他选择适时归隐,如此,既可以保持自我的个性节操,也利于他在人世受挫后进行自我缓冲,保持良好心态。

此外,谢逸还有高标、洒脱的特质。如他在《同吴迪吉汪信民游西塔寺分韵赋诗以荷花日落酣为韵探得荷花字》中道:“吾人嗜好僻,与世殊臼窠”⑦,显然,谢逸有着独特的个性与不与污浊世俗为伍的美好品质,而这种特质还表现在他的仕途观上。谢逸原本有机会入仕,但他只想走科举正道。《童蒙训》中载:“谢逸,无逸,临川人,州郡欲以八行荐,坚却之。凡此诸公,皆卓然自立一时,不愧古人。”⑧“八行取士”是一种凭德行而非文艺取士的荐举制度。谢逸那时已是四十岁,而在此之前,他多次参加科举都失败了。他拒绝荐举并非不想人仕,而是想凭借自己的才学入仕。面对不可人意的现实,他关注并享受着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如他在《敝庐遣兴》诗中云:“无客且闭门,有兴即赋诗…‘读书不求解”⑨;再如《夜兴》诗云:“梧桐叶落覆东墙,院落风清枕簟凉。梦觉疏钟鸣远寺,一池明月芰荷香。”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不羁与悠然快乐。正因为他的个性如此,他才能在面对现实时及时退而归隐,积极生活,而这也正是他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的原因之一。

三、坎坷的人生经历

谢逸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还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这主要表现为谢逸的祖上虽是显赫的谢氏家族,但到他这一代已衰败,再加上其生活困顿以及饱受屡举不第的精神打击等。

首先,谢氏家族的光环在无形中激励着谢逸考取功名,但当面对生存问题时,他又会选择暂退归隐。关于家世,他在《上南城饶深道书》中自称:“某临川人也,祖庐在哄市之冲”(11);在《江夫人墓志铭》中说:“余家白金陵徙临川,与江氏为邻里,至余之身,盖五世矣。”⑩临川谢氏家族有一个变迁的过程,究其源,它应是与琅琊王氏并称的谢氏家族。因此,谢逸对其祖上必然怀有强烈的家族自豪感,这种家世渊源对他形成人世的人生观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谢氏家族到了他这一代已经衰落了,其生存处境很艰难。年少丧父的他,生活基础较为薄弱,他虽有人世的理想,但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为此,他曾前往京城,与士大夫唱酬数月,但仍未实现其目标。所以,谢逸尽管非常渴望能够进入官场,但当理想遇上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时,他只能选择先填饱肚子,解决当下生存的问题。

其次,怀才不遇与屡次科举不中的经历也减弱了他人世的积极性,反而去追求归隐的恬淡,以此疏解内心的苦闷。面对人世的理想和眼前的生存困境,谢逸希望能够得到伯乐相助,可这都只是美好的愿景罢了。正如他在《渔家傲》中所言:“白叹直钩无处使”(13),表明白己有钩无处使,徒有羡鱼情;又如在《千秋岁》中说自己是“密意无人寄”(12)。显然,他是怀才不遇的。但他并未就此放弃追求仕途,而是屡败屡战,在《宋诗纪事》中对此有所体现:“屡举不第,以诗文白娱。”“屡举”表明他参加科举次数之多,“以诗文白娱”(15)则反映出其科举之路坎坷,唯有以诗文自我娱乐。此外,他在《读陶渊明集》中也表明了自己在遭遇了不如意的现实后,想要回归田园生活忘却仕途烦恼的想法:“下视区中贤,略不可人意。不如归田园,万事付一醉。”(16)所以,没有伯乐相中的谢逸,面对多次科举落第的结果,内心无比的苦闷惆怅,而为化解心中的痛楚,他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即既能坚守人世的初心与理想以及自己的个性节操,又能获得身心的相对自由。所以,他选择了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

再次,谢逸的交游广泛,也有益于他开阔思维,使他不拘泥于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模式,即或横冲直撞地积极人世或完全避世归隐,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而他的交游之广,主要得益于他多次参加省试和外出游学。当时,与谢逸交往的人有文坛名流、地方官员、僧道及隐逸之人,如他与吕本中、汪革、饶节以及僧人释惠洪的交往,这让谢逸的视野更为广阔,思想更为丰富多元。其中,与文坛名士的交流益于其文笔的进步;与官员的来往,影响他对仕途经济的认知;而与僧道、隐士的交往,则为他的失意暂退归隐埋下了伏笔。因而,其交游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

四、自然人文及社会环境

人身处于环境中,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谢逸选择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除了前面所述的原因之外,还受到临川自然美景、临川乃至江西浓厚的人文底蕴以及他所处的北宋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一,家鄉临川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谢逸在面对惨淡的现实时选择归隐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谢逸曾在《溪堂词》中赞美家乡临川的秀丽风景,反复直言“临川好”,因为那里的一草一木于他而言皆为美的化身。在《临川集咏序》中,谢逸从宏观视角赞美了临川的景色:“临川在江西虽小邦,然濒汝水为城,而灵谷、铜陵诸峰环列如屏障,四顾可挹。”(17)而在《次董之南韵》中,他望着远处的山峰青翠碧绿,门前的流水淙淙,仰头看着老鹤展翅,内心清净高兴,耳边不时传来清幽的琴音,想要抛开凡尘俗事,回归山林之间。可见,自然环境为谢逸提供了归隐的可能,因为只有在大自然中,他才能宣泄压抑于心的愁闷,暂时忘怀现实苦楚,从而让心灵得到些许的抚慰。

其二,他深受临川人文氛围的影响,即渴望仕途成功,这是他始终不忘人世、暂时归隐后又能重新追求人世的原因之一。由于独特的白然地理位置,多种文化在此地融合,临川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而优越的人文因素也使临川自古便是文化繁盛之地。i射逸在《临川集咏序》中赞道:“昔有王右军、谢康乐、颜鲁公之为太守,故其俗风流儒雅,喜事而尚气,有晏元献、王文公之为乡人,故其党乐读书而好文词,皆知尊礼。”(18)在两宋文坛上,临川所属的江西拥有较高的地位,如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这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江西诗派,且许多成员为江西人,也有被称为“江西词派”的词人群体。这必然深深影响着谢逸,在无形中激励着他向先贤们学习,通过科举仕途,扬名后世,一展人世济民之抱负。

其三,谢逸虽有人世济民之心,但他所处的北宋后期统治腐朽、朋党之争激烈,归隐是当时的一种风尚,这自然会影响他的仕途热情。这在《祭汪伯更教授文》中有较为形象的描述:“居仁书来,欲为伯更立谥如孟东野,而逸以谓私立名号,递相标榜,恐其祸有不测,如东汉之党锢……”(19)因此,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东晋的陶渊明就成为谢逸的效仿对象,在《读陶渊明集》中他就直接表明自己与陶渊明有着相同的志趣。故而,受北宋后期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求自保,他只得退而归隐。

因此,由于受到儒释道多元的思想文化、刚直不羁的独特个性特质、生活困顿与屡次科举不中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家乡临川优美秀丽自然环境、浓厚文化底蕴与北宋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谢逸在面对人世的理想与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时,他能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本心的情况下,努力进行自我调节,平衡内心的矛盾冲突,即他选择并践行了介于人世与归隐之间,而在这进退之间,他能随缘自适,尽显生命的韧性,足见其大智慧。

①[宋]谢逸著,夏汉字主编,上官涛校勘:《溪堂集》(卷四),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②③④⑤⑦⑨⑩(11)(12)(16)(17)(18)(19)上官涛:《(溪堂集)(竹友集)校勘》,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第47页,第135页,第403页,第12页,第18页,第93页,第152页,第187页,第8页,第126页,第126页,第206页。

⑥[宋]谢逸著,夏汉字主编,上官涛校勘:《溪堂集》(卷九),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0页。

⑧[宋]吕本中:《童蒙训》,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27页。

⑥⑧姚小鸥等编著:《宋代名家词选》,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第325页。

(15)[清]厉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26页。

参考文献:

[1]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2]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王梓材,冯云濠.宋元学案补遗(卷二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上官涛《溪堂集》《竹友集》校勘[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5]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吕本中.童蒙训[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伍晓蔓.江西宗派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5.

[8]谢逸.溪堂集(卷七)[M].纪昀等编纂.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姚小鸥等编著.宋代名家词选[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10]戢球光.谢逸诗词赏析[J].抚州师专学报,1991(4).

[11]潘达.谢逸卒年小考[J].文学遗产,1987(2).

猜你喜欢

归隐人世
遥远的人世
天宫院
雨还在下
人间的事
浅析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与世隔绝的人世
如果相爱
木增的归隐与山水诗创作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