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孔孟陆王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

2022-05-13吴晓丽宋睿雪晴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

吴晓丽 宋睿雪晴

摘要: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不同于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根本点,是儒家的学脉。“内圣”就是指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达到一种合于道的高尚境界。“外王”是指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推及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中,包括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圣外王属于同一境界的两个层面。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儒家文献可知,孔子所创设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内圣外王之道,继承孔子思想的孟子思想发展了内圣外王之道,后世诸多儒家学派中彻底贯彻内圣外王之道并且有所发扬的,是陆王心学一脉。理清儒家的学脉对于传承儒家思想是极其必要且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内圣外王 孔孟 陆王 儒家学脉

儒家思想不是口耳之学,即不是逻辑层次的学问,而是践行之学,通过身心体证将所学落实到自己身心和生活中。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家,朱熹以及其代表的程朱理学很长时间内都处于中心地位。而从践行之学的角度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是真正的践行之学,其中贯穿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孟的思想一脉相承。而程朱理学只能算是“别子为宗”。

一、孔子所创设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圣”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就是“圣人”。“内圣”就是指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指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①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中“修己”是“内圣”,“安人”“安百姓”是“外王”。主体一旦达到仁、圣的精神境界,就像拥有光芒的太阳势必照耀万物一样,必然将其内在智慧施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就“外王”事业。这种“外王”事业,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将它树立为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在儒家的又一经典著作《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②,也是内圣外王的极好注解。由此看来,“外王”实为“内圣”的延伸和展开,“内圣”与“外王”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其最高境界是合而为一。其实质是高度推崇道德人格對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呈现,强调主体的道德人格是一切社会价值创造的终极源泉。按照儒家的正统观念,君子只有潜心于道德人格的修养磨炼,将内心体悟贯穿于日常的起心动念、行住坐卧、言谈举止之中,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才谈得上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才谈得上通过社会实践,将自我内在的人格力量外化于社会的价值创造之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孔子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③己立、己达是起点,立人、达人是归宿,满足自己也满足他人才是仁者情怀。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的个人价值只有转化为社会价值,才更有意义,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南宋心学家陆九渊说:“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④这个客观的评价既指出了孔孟思想的继承关系又阐明了孔孟对于儒家思想呈现方式的不同。孟子承袭孔子思想,那么内圣外王之道如何体现在孟子的思想中呢?其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与完备。下面就文章具体内容来明晰这一点。

二、内圣外王之道贯穿孟子思想

齐宣王召见孟子本来最想问的问题是“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如何能在诸侯国中称霸之事。孟子一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非常直接而坚决地便将这个问题截断了后路。然后又用“无以,则王乎?”非常有力地转换了话题,从讨论霸道直接切换到讨论王道,可谓完美地拿到了话语权。

二人又是如何讨论王道的呢?(齐宣王)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曰:“可。”(齐宣王)曰:“何由知吾可也?”

于是孟子从齐宣王曾经不忍一头将要用于祭祀的牛无故就死地而以羊易之,这么一件看似无足轻重的琐事谈起,这也应该是很多读者读至此处感觉有些纳闷且不解的地方。一位诸侯国君主和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谈论的是治国平天下的话题,何以瞬间转到了琐碎小事之上了呢?我们来看他们讨论的过程。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首先通过这件事跟齐宣王确认他有侧隐之心。 (齐宣王)曰:“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孟子日:“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认为古人善推其所为,故能够将天下运于掌,能御于家邦。那所推者为何呢?“老吾老,幼吾幼”亦即孝悌这等日用伦常的小事。那如何能做到“老吾老”和“刑于寡妻”呢?修身而已矣。

修身的起点在哪?是去外在寻找,还是向内寻求呢?在《孟子·公孙丑》中,孟子给出了答案:“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侧隐之心……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⑤这段话足以说明,修身的起点在人的内心或者说是天性(本心)之中。而齐宣王不忍牛觳觫,无罪而就死地之心就是人所具备的四端之一的恻隐之心,按照孟子的观点,这个恻隐之心就是天性。若将此侧隐之心,扩而充之,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王天下便会水到渠成。

这便是孟子与国君在讨论平天下的大事时,转而谈论琐碎小事的原因。我们在这里也看到了孟子的每一个问题或陈述都是通向下一个目标的平台,这件看似琐碎的事情实际为内圣外王之道以得实现和贯通的关键点。

孔孟之学内圣外王,而内圣外王属于同一境界的两个层面。此内圣外王之道将形而下与形而上二者打通,一边是形而下的日常生活,另一边又是形而上的不可见之大道,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而后世儒家学派中彻底贯彻内圣外王之道的,是陆王心学一脉。

三、陆九渊开创的心学传承内圣外王之道

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可以概括为本心,他将本心置于其思想体系的中心,着力探讨如何发明本心的问题,这里的发明是让本心呈现出来,而非去创造一个本心,诚然创造出来的本心亦不再是本心了。陆九渊强调本心是形而上的道德本体,是人的至善本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古今之人皆同此一心。本心的概念更早由孟子提出,陆九渊在孟子的基础上将本心的概念更加具体和细化。当然此具体和细化也是顺应时代之需。正如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中,历代圣贤对于同一概念给出很多不同的说法,儒家又称良知为仁、天理、良知等。论及对孟子的继承,陆九渊自称其学是得自孟子。牟宗三先生说:“试观象山论学书札,其所征引几全是《孟子》语句,其全幅生命几全是一孟子生命。其读《孟子》之熟,可谓已到深造自得,左右逢源之境。”⑥论及推进,陆九渊自信地说:“窃不自揆,区区之学,自谓孟子之后,至是而始一明也。”⑦

孟子与陆九渊同时指出本心为每个人所具备,却不是人人能够成为圣贤,原因就在于个体在生活过程中本心被私欲所遮蔽。恢复了本心便能成圣成贤,也便是儒家的内圣之路。如何恢复本心,陆九渊指出了一条易简之途径,“道外无事,事外无道”⑧。其中的事又是既显又微的,即白起心动念、行住坐卧至视听言动、言谈举止乃至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上述“事”中反躬自省、改过迁善而使内心状态合于道,而内在逐渐臻于佳境也即内圣。由此观之,此“道外无事,事外无道”之途径,其实质也是道(内圣)的实现需要通过做事(外王)来完成,做事(外王)的依据又是是否合于道(内圣)。这也印证了内圣与外王二者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这“道外无事,事外无道”的理念,体现在陆九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典型的是其仕途最后两年的荆门之治中。陆九渊被朝廷任命为知荆门军(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而且不仅民风不好,官僚群体风气也差,他首先上书请求修筑城墙。经过一年左右的认真治理,政令畅达,民风为之一变,得到百姓及朝野的一致称赞。

陆九渊并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荆门算得上朝廷的顽疾,但在陆九渊治下,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便井然有序、民风复归淳朴。陆九渊难道是靠运气在短时间内快速治理好荆门的吗?当然不是!那陆九渊靠的是什么?是内圣的状态,内在境界合于道,发之于外便知人知事,自然能管得好人和事。一翻對症施药的治理之后,政通人和便水到渠成了。陆九渊的荆门之政乃是内圣外王的生动诠释。

陆九渊开创了心学,王阳明则在陆九渊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心学,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将作为儒门学脉的内圣外王之道发扬到了极致。

四、王阳明心学将内圣外王之道发扬到极致

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最核心的思想之一便是“致良知”。良知(即本心)一词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⑨。可见良知乃人先天具有的,跟现在的“良知”的概念有所不同。在阳明心学的体系中,良知有两个层面的所指,一是继承了孟子的不虑而知的本体论,二是继承了孟子良知具有知是知非的功用的外用论。由此可见,阳明心学对于孟子学说的深度继承。

“致良知”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心学的方法论。这里的“致”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为“追求、到”,在这个层面上“致良知”是修道(追求内圣)的过程;第二层意思为“扩充”,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中。可见,“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阳明心学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无论在古代、近现代还是当代,无论在海内还是海外,知行合一的思想都影响深远而广泛。但“知行合一”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很多人所理解的认识与行为合一。行是行为、行动,确定无疑。那么理解“知行合一”的关键是“知”的意思。这里的“知”不是认识而是良知,良知与行动合一,故“知行合一”实际上还是“致良知”。将个人的良知推及到起心动念、行住坐卧、视听言动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这是“外王”的过程,此“外王”的过程同时又因良知的贯穿而使主体时时内省,时时反观觉照,从而深化和扩充良知(内圣的境界)。而“外王”的前提仍是“内圣”,这又同“致良知”的第一层意思一致,即人们通过做事与其他的修学手段达到良知的状态。由此看来,内圣与外王并非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处于网环之上相辅相成又在某种维度上可以合而为一的两个事物。

内圣外王之道在王阳明的实践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王阳明本为文官,但却在武将的领域中履建功业,尤其是评定宁王朱辰豪的叛乱。宁王拥有重兵,并且在江西准备叛乱多年。王阳明当时被朝廷派往福建平定叛乱,行至江西境内,知晓宁王叛乱,他用了三天的时间急行至江西吉安。因为兵符已经上交,他手下根本没有士兵。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仓促汇聚士兵、钱粮应战,与宁王朱辰豪财大气粗、准备多时,岂可相提并论?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仅用了三四十天(有不同说法)时间就平定了宁王叛乱,这是何等的奇迹?当时宁王气焰正盛,所有人都以为大势已定。王阳明的军队也人心惶惶,王阳明却说:“此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使天下尽从宁王,我一人决亦如此做。人人有个良知,岂无一人相应而起者,若夫成败立钝,非所计也。”⑩王阳明本来可以跟宁王叛乱无关,却决意回来平叛。平定叛乱本来毫无胜算,他却决绝而战。能如此做,所依凭者谁?良知是也。后来,王阳明的弟子曾问过王阳明类似何以能用兵如神的问题。“德洪昔在师门,或问:‘用兵有术否?’王阳明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⑩这里的“学问”,白是心学,自是“致良知”之学。这里的“此心”便是“良知”的同义语,此心不动,才能用兵如神,也即内圣才能外王!

五、结语

儒家思想白孔子创立之始,便不同于道家与佛家的离世而修,而是选择了不离日用行常而又不陷溺于日用行常的内圣外王之路。这条路一方面内达于道,另一方面外现于起心动念、行住坐卧、视听言动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不同于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根本点,是儒家的学脉。理清儒家的学脉对于传承儒家思想是极其必要和不可或缺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内圣外王思想将陆九渊、王阳明心学这一延续儒家正统学脉的学问与孔孟之学连通起来,从而证明学术史上一直将程朱理学作为孔孟之学的“嫡传”学问的地位值得商榷。不足之处是对于孔孟陆王的思想体证尚浅,相关文献阅读尚不足,需要通过更为深入的体证,更为全面的文献,才能更全面而系统地将孔孟陆王思想中贯穿的内圣外王之道梳理得更为清晰。

①③《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7页,第83页。

②《大学》,王国轩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页。

④⑧[宋]陆九渊撰,[明]王守仁撰:《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第19页。

⑤⑨《孟子》,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56页,第230页。

⑥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卅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⑦陆九渊:《陆九渊集》,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页。

⑩王畿:《王畿集》,吴震编校整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42页。

⑨徐爱、钱德洪、董法:《徐爱钱德洪董法集》,钱明整理,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