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歌剧东方女性音乐形象构建的异同

2022-05-13李贝贝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对比

李贝贝

摘要:《蝴蝶夫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歌剧之一,剧中女主角巧巧桑是—位典型的东方女性,她与我国优秀的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女主角水红莲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她们都是东方女性,同样是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同样是歌妓身份,同样为爱执着,同样具有悲剧色彩,最后又都为爱情牺牲。本文试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这两个方面对巧巧桑和水红莲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对得出的启示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今后歌剧的创作和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东方女性 音乐形象 对比

《运河谣》是一部原创型的民族歌剧,以京杭大运河为故事发生地,讲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唱曲艺人水红莲与书生秦啸生、盲女关砚砚在运河上发生的凄美爱情故事与反抗压迫的故事,通过讲述民间百姓生活的爱恨情仇,投射出人性本质的美好和社会现实的黑暗残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勇敢抗争、大爱无私的震撼画卷。而《蝴蝶夫人》作为世界歌剧史上十分受欢迎的剧目之一,其塑造的蝴蝶夫人巧巧桑这一角色也引发了无数观众的共鸣。此次通过剖析水红莲与巧巧桑二人在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中的异同,希望能从中深刻领悟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

一、中西歌剧剧情概述

(一)中国民族歌剧《运河谣》剧情概述

在民族歌剧《运河谣》中,水红莲这一人物形象代表了社会底层大众,其身上的可贵品质感染了无数观众。剧情概述如下:明朝万历年间,女主人公水红莲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唱曲艺人,靠每日在运河边卖唱为生,水红莲为了反抗做妾,逃到了一个船家的船上,准备渡船上京。男主人公秦啸生原本是要赶考的书生,因揭发贪官而被官兵追捕,无意中也逃到了这艘船上,结识了水红莲。二人在逃亡途中惺惺相惜,互相爱慕。二人准备上京告状,这时抱着孩子的盲女关砚砚出现。秦啸生被关砚砚错认成其丈夫李小管之后,碍于官府追查,不得不冒充李小管照顾母女二人,而船家觊觎水红莲的美貌,揭发了秦啸生,情急之下,水红莲让秦啸生带着关砚砚母女二人逃跑,自己为掩护二人离开,点燃了船上的油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二)西洋歌剧《蝴蝶夫人》剧情概述

西洋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巧巧桑是普契尼歌剧中的典型东方女性,整首歌剧共分两幕三场。剧情概述如下:美国驻日本的海军上尉平克尔顿为消磨平日时光,便让婚姻介绍者五郎给其介绍一位日本姑娘,于是15岁的巧巧桑成为他们的目标,巧巧桑虽自小生活富足,见过的富豪公爵无数,但却对这位美国来的将军一见钟情,甚至不顾父母反对,擅自与其缔结了婚约。但没想到,平克尔顿对待巧巧桑并不钟情,新婚后不久,平克尔顿应召返回美国。在之后的三年中,巧巧桑终日痴心等待,换来的却是丈夫的背叛。最后,惨遭爱人抛弃的巧巧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这场悲剧婚娴。

二、中西歌剧东方女性戏剧形象的构建对比

《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人物塑造,其东方女性特质较为明显。《运河谣》中的女主人公水红莲出生于北京,是土生土长的东方女性。两部歌剧中的女主角设定十分类似,生活际遇也十分相似,因此,本文以二者的戏剧形象为案例进行了异同点比较研究。

(一)时代背景不同,现实主题相似

西洋歌剧《蝴蝶夫人》的剧本最早来源于小说,取材于真实故事。在19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日本正值江户幕府末代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封建制度较为落后,幕府统治腐朽黑暗,民不聊生。明治维新改革给日本成长带来了希望。《蝴蝶夫人》中的女主人公巧巧桑,原本家境优渥,白小便接受了贵族教育,但因父亲死亡而逐渐家道中落,巧巧桑也被迫成为卖唱献舞的艺妓,成为社会最底层大众中的一员。整个戏剧主线是殖民主义下日本帝国的斗争,投射到戏剧中便是巧巧桑和命运的抗争主线。而《运河谣》则讲述了明朝时期发生在运河边的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那时的社会背景也是封建制度,十分落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这一时期,社会底层阶级的贫苦劳动力长期处于与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运河谣》以水红莲与恶势力生死抗争为主线,揭示了社会不平等的悲剧。

从这两个时代背景来看,巧巧桑和水红莲所处的时代背景虽然有所不同,但描述的现实主题却十分相似,都生活在东方国度,都靠唱曲卖艺为生,都对自由、幸福有着强烈的向往。尤其需注意的是,这两个人物最终都是以悲剧命运收尾,深刻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二)生活环境不同,情感际遇相似

《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出生于日本贵族家庭,最初家庭条件优渥,良好的教养使得巧巧桑身上白带贵族气质。她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渴望有一段美好的爱情。美国海军上尉平克尔顿的到来满足了巧巧桑对爱情的憧憬,但这场不对等的爱情注定是不完美的,平克尔顿离开了巧巧桑,独自回到了美国,但巧巧桑仍然忠贞地守护着自认为两情相悦的爱情,拒绝了富有公爵的追求,独自抚养孩子长大。而《运河谣》中的水红莲出生于明朝底层家庭,为抗争做妾的命運,来到大运河,过起了逃亡生活。在逃亡途中,结识了同样具有反抗精神的秦啸生,他们互生情愫,相互扶持。然而,为救关砚砚,二人不得不忍受分离的痛苦。在此期间,也有船长对水红莲示好,但遭到了水红莲的拒绝,她誓死要坚守自己和秦啸生的爱情。

从生活环境来看,二人相差甚远。尽管二人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接受的教育程度有所差别,但情感遭遇却十分相似。当遇到毕生所爱时,都会飞蛾扑火、奋不顾身,这种敢于为爱抗争、为爱坚守的品格,充分体现出东方女性的传统爱情观。

(三)性格特色不同,命运悲剧相似

西洋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由于白小生活环境良好,因此养成了天真烂漫、活泼开朗的性格。在遇到毕生挚爱平克尔顿时还是年仅15岁的小女孩儿。巧巧桑天真地以为平克尔顿就是她幻想中的真命天子,但当平克尔顿带着自己的原配妻子站在巧巧桑面前时,她仿佛听到了情感破裂的声音,但与生俱来的教养使其无法在对方面前示弱,于是在礼貌送走客人之后,才立时大哭。最后,巧巧桑无法面对这一现实,举刀白戕,结束了自己绚丽的一生。而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水红莲由于生活条件十分贫苦,因此在性格上坚毅勇敢、聪明果断。当其遇到秦啸生之后,这个性格泼辣的姑娘流露出了柔情的一面,可惜命运捉弄,二人无法修成正果,最终水红莲在紧要关头选择牺牲自己保全爱人,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人生。

通过对这两个人物性格的分析可发现,尽管巧巧桑和水红莲在性格特点上大相径庭,但在面对一生挚爱时敢于牺牲的精神却十分相似。巧巧桑在面临丈夫背叛时,用最决绝的方式成全了平克尔顿,保留了自己最后一丝卑微的尊严。而水红莲在居无定所的生活中好不容易碰上了情投意合之人,但在紧要关头亦是没办法与爱人相守,决然选择了牺牲。这两位东方女性无论最后如何抗争,似乎都没能逃脱悲剧命运的安排。

(四)矛盾焦点不同,形象手法相似

《蝴蝶夫人》中戏剧情节环环相扣,剧情紧凑,剧中的巧巧桑一直渴望完美的爱情,但得到的却是平克尔顿无情的背叛,通过这一悲剧故事和人物最终的命运,讽刺了资产阶级的无情与自私。巧巧桑作为东方传统女性的典型,隐忍、顺从、含蓄,一如戏曲中所标榜的贞节牌坊中的守节寡妇被资本主义时代所认同,但其最后的抗争却将这一矛盾血淋淋地暴露在大众视野中,这一抗争精神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也揭示出了日本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根源上的矛盾。而《运河谣》中的水红莲来自社会底层,最渴望的是自由,从被迫离家出走,到遇到如意郎君,再到最后牺牲自己,从始至终她都从未获得过真正的自由,可能在她心中,她的自由时刻便是亲手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整部歌剧以这一矛盾为主线,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与黑暗势力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同时这也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从二者的矛盾冲突点来看,似乎不太一样,但使用的塑造手法却十分相似。作者都采用了以小见大、以点及面的塑造技巧,选择了普通女性作为歌剧故事的主线,并以女主角悲惨的命运作为结尾,进而上升到国家矛盾、社会矛盾,由此体现出两位作者高超的人物塑造技巧。

三、中西歌剧东方女性音乐形象的构建对比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两位作者在创作歌剧时所参照的历史背景有所不同,因此使得西洋歌剧《蝴蝶夫人》和民族歌剧《运河谣》在女性人物音乐形象上也有不同。但这两部歌剧在人物魅力塑造、艺术特征展示、情感基调构建等方面却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因此,从两部歌剧的女性音乐形象上分析,可深入剖析两位主人公的整体人物形象。

(一)演唱手法不同,艺术特征相似

《蝴蝶夫人》中演唱手法以女声合唱居多,合唱前半部分旋律性强、舒缓平和,后半部分随着人物性格的变化,合唱旋律也变得短促有力、冲突性极强,将巧巧桑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心理变化进行了鲜明对比。《运河谣》中的演唱手法以戏曲板腔体与民族演唱手法居多,从唱词“啊!烈焰为我飞腾,激流为我澎湃……”中可以感受到紧打慢赶、各种倚音滑音等独特唱腔,让观众产生了情绪共鸣。

从艺术特征角度分析,从《蝴蝶夫人》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悲剧性,无论是人物舞台形象的塑造、音乐曲调的变化还是人物心理状态的改变,都能体现出巧巧桑与平克尔顿之间爱情无疾而终的悲剧。而且通过合唱后半部分的表演,充分展现出了巧巧桑后期悲愤、无可奈何的心理变化。《运河谣》的艺术特征也有十分厚重的民族性、悲剧性,从水红莲与秦啸生相遇、相恋、分开,展现出水红莲在经历种种磨难后仍无法与情郎相守的悲剧命运,尤其是唱词《来生来世把你爱》《秦生啊,你还好吗?》,充分表现出了水红莲满腹寄托和挂念的不舍之情。

(二)音乐主题不同,创作手法相似

《蝴蝶夫人》的音乐主题为通过巧巧桑的悲剧爱情,展现其心理及性格变化。整首乐曲层次分明,将巧巧桑一生追求幸福与爱情,而偏偏幸福与爱情却与之无缘的戏剧性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人物悲惨又充满戏剧性的残缺美。而《运河谣》中的音乐主题为通过水红莲与秦啸生的爱情脉络昭示出社会的黑暗和对阶级压迫的反抗。二者在主题表现上有所差别,使得在人物音乐表现上也各有特色。

两部歌剧的音乐曲调十分相似,《蝴蝶夫人》和《运河谣》都采用了各自民族的特色曲调和不同的乐曲音阶,融入了一些近似于东方大众化的民间曲调。其中,抒情性咏叹调、叙述性咏叹调都是两部歌剧中使用最多的音乐曲调,充分展现了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和悲剧命运,正是因为这些民间小调的融人,刻画了东方女性独有的温柔、内敛形象。

(三)舞台表现不同,人物魅力相似

在舞台表现上,《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造型融入了日本的传统服饰。比如在第一幕初次出场时,巧巧桑舞台上的服装、妆容和发饰都十分精致,展现了其活泼天真、温柔可人的少女形象。随着剧情的展开,人物服饰造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比如在巧巧桑与平克尔顿办婚礼时,其舞台上的造型变为了大红色和服,带着蝴蝶发饰,呼应了“蝴蝶夫人”这一称号,也表现出巧巧桑初尝爱情的幸福情感。婚后,巧巧桑的服饰变为西方长裙、大袖子,证明巧巧桑已然将自己看作美国人。整个舞台内容通过巧巧桑的服饰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场景变化,体现出巧巧桑从天真活泼、满心爱意,到伤心、绝望的心理转变历程。《运河谣》中的水红莲是一个热情活泼、机智勇敢的女性,第一场舞台造型中,水红莲身着传统服饰,表现出其热情、泼辣的性格特征。到之后的几场中,水红莲换上了日常劳作的普通服饰,塑造了质朴的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在最后一场中,水红莲身穿大红色长裙,在烈焰中毁灭,衬托出其果敢壮烈的性格特征。

通过对这两部歌剧在舞台上的场景表现情况进行分析可发现,尽管巧巧桑和水红莲在服饰、发型上融入了各自国家的文化元素,但在面对困境时的骄傲倔强、果敢决绝的人物性格却十分相似,她们义无反顾、敢于为爱献出生命的可贵品质也深深吸引着观众。

(四)音乐配器不同,情感基调相似

音乐配器上,《蝴蝶夫人》以简约为主,管弦乐是主要乐器,这一乐器能灵活调整音乐曲调中的速度变化和转调音变化,比如在“黑夜已来临”的二重唱选段中,通过多彩管弦乐的衬托,描绘出了巧巧桑得知丈夫即将回归的喜悦心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运河谣》的民族性韵味十分浓厚,因此音乐配器主要以交响乐为主,交响乐与演唱者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开始由竖琴作為引子,大提琴进入拉开旋律,小提琴、黑管、长笛进入,将音乐扩大,使旋律逐渐丰满形象起来。

情感基调上,两部歌剧中的主人公所体现出的爱憎情感十分相似。巧巧桑和水红莲都曾因爱情不顾一切,都曾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经历,但最后也都因守护爱情失去生命。从音乐表演基调上分析,两部歌剧都是利用疾缓有度的音乐曲调来表现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准确地将两个人物的复杂情感体现了出来。

四、结语

西洋歌剧《蝴蝶夫人》和民族歌剧《运河谣》作为歌剧史上的典型作品,二者不仅有着近乎完美的故事脉络的加分,更拥有强烈的音乐艺术表现、人物戏剧冲突的助力。这两部成功作品告诉我们:一部优秀的作品无论生在何种年代,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孟雪妍.歌剧《运河谣》中女主人公水红莲的人物形象分析[J].艺术科技,2019(7).

[2]何凤先.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悲剧——分析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东方女性人物形象[J]戏剧之家,2016(4).

[3]龚馨.普契尼歌剧的东方女性音乐形象对比研究——以《图兰朵》与《蝴蝶夫人》为例[J].音乐大观,2013(1).

[4]邹雅艳.“蝴蝶夫人”与“中国公主”——异国情调中的东方想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8( 11).

[5]王琛.普契尼及其歌剧《蝴蝶夫人》的简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9(8).

[6]陈柳希.普契尼歌剧中女性悲剧人物的塑造——以《蝴蝶夫人》中“巧巧桑”为例[J]黄河之声,2019(8).

猜你喜欢

对比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下)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