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领巾奖章”争章体系构建及实施研究

2022-05-12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心副主任

少先队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争章奖章红领巾

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心副主任 刘 颖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德育主任 曹彦敏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少先队如何在广大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播种下光荣的种子,让光荣感成为少先队员内生动力,并不断生长、增强,需要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考量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六一”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员的寄语中强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少先队应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通过优化红领巾奖章争章体系路径,力求育人过程丰富多样且实践性强,让评价激励贯穿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成长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聚焦引领促发展

2020年3月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少工委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在全区开展争章活动情况摸排调查后,成立了自治区“红领巾奖章”争章专班中心组。中心组先后进行了四次征求意见稿的修稿,最终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光荣感的实施方案》,为全区“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提供了政策保障。

呼和浩特市新华小学作为自治区第一所“红领巾奖章”实践校,于2020年9月起开展“梦想章”的争章活动。通过一年的积累,不仅使奖章融入学校工作,同时结合自治区“红领巾奖章”政策解读,新华小学将实践心得在“云上”和线下分享,先后为12个盟市进行了培训,带动了自治区的“红领巾奖章”活动稳步前行。

二、“双减”政策创机遇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明确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随后各地纷纷响应中央号召,针对课业繁重问题在校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着力整顿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双管齐下,切实保证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双减”政策为少先队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1.彰显少先队组织政治性——为队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自治区团委、少工委结合重要节点和重大会议做好部署和安排。自治区级、盟市级、区级的红领巾巡讲团成员用童言童语为少年儿童进行党的政策宣讲,做好政治启蒙。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自治区推出了“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系列宣讲课程,重点研发出《最好牧场为航天》《长大也做“摘星人”》《凭真本领过“火焰山”的巴特尔》《讲述北疆楷模“陈雷锋”的故事》《沙场阅兵朱日和争做强军接班人》等一批优质宣讲,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为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目标。

2.彰显少先队活动实践性——拓宽少先队教育的广阔天地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提到构建校内外资源有效整合、队伍有效动员、阵地有效利用、队员广泛参与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基地)、博物馆等各类文化场馆、社会资源,建设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让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同年由共青团中央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中也规定了要加强少先队社会化阵地建设,一方面巩固少先队队室、队角、文化墙等校内阵地建设,另一方面打造“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每个营地(基地)具备“六个一”要求。因此,“红领巾奖章”的实施既要立足学校少先队主阵地,也要走进社会,在社区和青少年宫等场所开展校外实践“打卡”活动,设立相对应的特色章。

“双减”政策大大减少学生周末参加校外补习班的可能性,带来的是学生灵活自由的时间安排,这为少先队发挥作用创造新机遇。各盟市少先队组织都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加快恢复了社会活动阵地,加快构建“校内+校外”的少先队组织模式,联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纽带,初步形成了社会化工作体系。

乌海市团委积极助力乌海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提升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水平。团市委、市少工委创新打造少先队品牌活动项目,着重以组织建设圈、道德养成圈、社会实践圈、文体活动圈、家庭生活圈为一体,打造融合涵盖党史宣讲、“红领巾奖章”活动、劳动实践、才艺展示、亲子阅读、安全自护、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普法教育等方面服务要素的一刻钟少先队实践平台。2022年7月,乌海市一刻钟社区少先队文化圈启动仪式在海勃湾区蓝天社区举行。启动仪式上,团市委对各级社区少工委、各级少先队组织、全市广大校外少先队辅导员及少先队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乌海市“红领巾小讲解员”“社区治理小达人”“好妈妈讲师团”“变废为宝环保小巧手”等作了现场展示。赤峰市根据《赤峰市“红领巾奖章”实施细则》《关于开展“红领巾游赤峰”——全市少先队文旅研学活动的通知》精神,举办少先队暑期社会实践暨“红领巾奖章”特色章示范争章活动。少先队员先后到喀喇沁旗王爷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学基地、旺业甸自然生态研学基地、玉龙川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开启了为期一天的研学之旅。以“玉龙章”争章为主要内容,少先队员们在实践活动中走进家乡,了解家乡,培养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和实践能力,在争章的同时做家乡文化的传承者和文旅资源的推介者,展现了少先队员朝气向上的精神风貌。2022年9月呼和浩特市团委、少工委正式发布呼和浩特市“青少年实践教育地图”,精心筛选了37处打卡点,从爱国主义教育到文化艺术熏陶,从自然科学启迪到安全文明指导,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助力少年儿童全面成长。包头市团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发布了61个包头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邀请专业画师手绘“包头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地图”,让少先队员就近就便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巴彦淖尔市公布首批46个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赤峰团市委、市少工委同样公布了“赤峰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3.彰显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螺旋式激励教育伴队员成长

(1)激励教育内涵及作用

激励就是通过外界对人的刺激和影响,来调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的要素有需要、动机和目标。教育激励是教育者为了满足学生成长、人才发展和道德教育的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动机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激励体系,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少先队的激励体系以政治启蒙为根本任务,以少年队员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励机制设置的目的是借助科学规范的体系,在保障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达成组织目标。少先队激励体系是少先队辅导员以及其他指导者对少先队员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活动与组织管理,依据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对少先队员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发展施以积极的影响,激发少先队员的光荣感以及组织归属感,成为新时代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激励教育实践体系

激励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但是激励教育在少先队活动的应用中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将已有的激励教育体系与现有的少先队实践活动相结合,探讨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模式,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辅导员在校内组织队员通过队会队课、学习英雄榜样、自评互评等一系列的活动,关注少先队员身心发展和兴趣偏好,并通过“争章手册”记录少先队员成长的点滴历程,对少先队员进行精神鼓励和思想引领,弘扬正能量,激发少先队员斗志,挖掘少先队员潜能,提高少先队员个人能力,增强少先队荣誉感和归属感,最终达到帮助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制定简单易懂、可实施可操作性的激励方式,将激励落实到队员的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调动其参与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促进队员全面健康积极的发展。

三、融合联动提成效

1.学科与学科联动

少先队活动课程与各学科联动的实施,既促进少先队活动课有效落实,又增加其他学科课程的活动性、趣味性、生动性。结合学科实际情况,理清思路,做好章目融合,让“红领巾奖章”活动事半功倍。

基础章章目中,红旗章包含梦想章、小主人章、团结章,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争章内容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等主题,这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螺旋上升的内容相一致。《中小学德育指南》对每个年级的课程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只是道德与法治课没有要求评价或者激励,由此我们可以依托争红旗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我们将健体章与体育课程联动,用体育健康知识保障争章的安全性;用向阳章与书法课程联动,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用专用纸张书写展示历届领导人寄语;用小达人章与音乐课程联动,让队歌唱得更有艺术性;用小创客章与科学技术课程联动,少先队员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观察等活动,培养勤奋学习、崇尚科学、创造发明的态度和精神等等。

2.岗位激励与实践联动

2019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涵盖了少先队员成长的全过程,从入队激励到推优入团,借助多种激励载体,具体化、常态化、持续化地激发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内生动力。其中,岗位激励作为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的重要环节,注重岗位对少先队员的锻炼激励作用,为每一位队员创造岗位锻炼的机会,同时更好地发挥岗位示范作用。《红领巾岗位实施办法》厘清了少先队岗位的定义,在少先队组织、辅导员的帮助和引领下,通过服务、特色、代表三类型岗位,明确了岗位激励的实施重点,即民主选举、定期轮换、创新增设、鼓励先进。《红领巾岗位实施办法》对先前少先队激励制度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对目前提出的多种激励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力求为少先队员提供民主、公正的组织环境。

针对岗位激励的相关规定要求,我们将火炬章下设的奉献章、劳动章、勇敢章、节约章与岗位锻炼、实践活动进行联动,结合日常的各种活动来开展。在没有增加工作内容的前提下,也可以实现阶梯成长,还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我们运用每月1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启动每月的争章活动,结合“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实践活动,向全体少先队员生动形象地讲明白各个章目的内涵,并为本地区在少先队岗位表现突出的少先队员提供了具有少先队组织特色的实践体验机会。最具代表性的实践体验就是“红杠杠”小骨干培训和“红领巾小肩甲”志愿服务。“红杠杠”小骨干培训向队员们讲述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意义,《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的内容、大中小队小骨干的具体职责,鼓励队员们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日常各项工作中做好表率,更好地为队员和学校服务。培训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队员们体会、感悟少先队小骨干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各岗位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红领巾小肩甲”志愿服务活动则是通过少先队员学习少先队礼仪、少先队基础知识、志愿服务礼仪及沟通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小肩执甲勇担大任”的红领巾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

3.校内与校外联动

各盟市现在基本建成了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打造出了“少先队实践教育地图”。这为“红领巾奖章”的实施立足学校和社会,提供了保障。

依据文件的相关要求,各校根据学校的特色,抓住每学期开学典礼、每月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每周校会升旗仪式、重大节庆日、建队入队仪式,以及富有学校特色的“五节四礼”(“五节”包括科技实践节、悦读书香节、体育健身节、多彩艺术节、夏令环保节,“四礼”包括开学典礼、入学典礼、入队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活动育人,让学生们多维度锻炼、达到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我们内蒙古地区特色章中的“小石榴籽章”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引导少先队员走出校园积极参加或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学会和睦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还有“小蒙古马”特色章聚焦道德教育,关注品德养成,让少先队员们理解蒙古马精神的内涵,接力传承和弘扬“吃苦耐劳”和“一往无前”的品质,形成自信向上、有责任心、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在设置特色奖章的基础上,我们联合十二个盟市校外的二十二个革命场馆共同编写了《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汇聚了研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艰辛岁月,珍惜幸福生活,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研百年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解读、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百年优秀共青团员——唱响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研民族团结大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四大部分内容,打卡家乡红色场馆、民族教育场馆,增进少年儿童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4.线上与线下联动

“云”时代已经全面开启,少先队活动要关注整合线上线下多种资源,尤其要灵活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优质云队课,构建少先队员丰富的争章实践平台,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云”学习方式与学习途径,实现少先队员深入全面的活动参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新闻媒体对少先队的宣传报道力度,为少先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加强各级共青团、少先队报刊建设,推进融媒体改革,扩大读者覆盖面。持续净化网络环境,依法坚决打击网络有害、错误信息,为少年儿童营造绿色、纯净的网络空间。推进少先队组织上网、工作上网、服务上网,加强少年儿童、少先队相关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全媒体时代少先队的思想引领力。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少先队活动要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的活动课,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全国少工委《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明确指出:“队课”是少先队活动课程的一种实施方式,要确保少先队活动课时。

自治区在确保少先队员健康安全成长的同时,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少先队员爱党爱国、爱社会爱家人、爱科学爱劳动,引导少先队员从小立志、修品行、练本领,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全国第八次少代会之前,由全国少工委主办,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未来网承办的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正式上线,备课平台在汇集大量优质、权威的少先队活动课例的同时,还设置“重要资讯”“各地队闻”“文件库”和“少先队小百科”等栏目,整体课程不仅能够帮助指导少先队辅导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少先队活动,还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持续发展提出方向和目标。此外,由各地开展的红领巾“云”争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比如小卫士章要求队员们疫情期间每天进行一小时身体锻炼,以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做记录。

同时,我们在“云”课堂方面,也做了形式多样的课程编排,有线上思政小课堂、红领巾小干部线上培训课堂、红领巾“云”争章等。通过互联网定期为家长、学生、老师推送相关视频、文章;每周都要固定学习全国少工委推出的“红领巾爱学习”“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讲解员”“讲给少先队员的党史故事”等内容。定期与社区开展联动线上线下活动,利用节假日走进内蒙古电台、电视台、内蒙古博物馆、科技馆、电影院进行学习参观,以开阔学生视野。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校级家委会活动,两次中队家长会,并随时举办线上线下小型家长见面会,以达到通力合作、共育学生的目的。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小学《我的劳动岗》、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红云希望小学《寻访神奇的手》、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八小学《阳光健身达人秀》、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蒙古族第二小学《体育技能擂台赛》在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集体备课平台进行展播,为广大少先队辅导员增强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的重要支撑,为持续推动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提供可靠保障、树立了标杆。

为深入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我们根据奖章体系设计并投入使用了《内蒙古自治区红领巾奖章争章手册》,内设红星章、红旗章、火炬章、特色章和星级章等张贴项目,以此记载少先队员的争章足迹。下一步,我们会把“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内蒙古自治区少先队工作督导和少先队工作试点学校达标验收的考核标准,并在现有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估报告册》中加入争章活动指标,极大地提升奖章的地位,一体化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争章奖章红领巾
漂亮的奖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红领巾要戴好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学习贯彻《意见》,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
《红领巾》的“童年照”
争章推优入团 上海团队衔接新模式——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争章推优入团工作的探索
少先队刮起争章风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背景下,家长参与雏鹰争章活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