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自然灾害与受灾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2022-05-12吴志萍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盈余灾害变量

●吴志萍

2004 年印度洋海啸死伤20 余万人,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至少75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可以看到自然灾害事件对人类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威胁。这样的例子国内也有不少,2008 年1 月3 日起影响了20 个省(区、市)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 年5 月12 日汶川特大地震,2010 年玉树地震,还有年年报道的暴雨洪涝、泥石流、台风、森林火灾等。据国家减灾中心统计并发表的《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整理,自2006 年以来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的事件大于35 件,人员伤亡和后续的损失更为不计其数。这个时候研究自然灾害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很有意义。

过去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很少有文章去探索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自然灾害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就显得不可或缺。

一、重要概念界定

(一)突发自然灾害

突发自然灾害的定义,从许多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来看,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标志性特点如下:

1.时间节点可溯性:指灾害发生持续的时间是可以追溯到某一个时间节点的,一般不持续,是在短时间内造成强大的破坏力。

2.重大危害性:灾害的种类很多,影响程度差别很大,根据死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可以大致判断出其危害程度。如某些泥石流、森林火灾等,可能因为影响范围不够大或受灾地人群不密集所以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对经济和整个金融市场可能形成不了太大的影响。而这里的重大危害意味着给社会、生命、经济和自然环境带去严重威胁。

3.负面性:造成金融市场的敏感和恐慌。具体表现在投资者急于一窝蜂跟风买卖手中的股票。

4.意外性:事件的发生前往往无法伴随着可预料的时间段、具体位置和可标准化的强度,让人猝不及防。但凡对预警有一丝忽视和疏忽,后果更惨重。

5.连发性:强度足够大时会诱使其他灾害接连发生,也叫灾害链。类似台风二次冲击、余震等。

6.时空群发性:突发自然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集中发生,于某时间段或某地区共同出现。

满足这六个特点的灾害一般在一天内发生,致灾过程短,如地震、台风、洪水、冰雹等。

(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的定义,从前期大量的研究文献中产生了主流的观点,认为盈余管理包括应计制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指的是管理层在不违背会计准则情况中,为了诱使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符合契约,从而利用职业判断或者构建真实交易对财务报告内容进行的有目的的调整。应计制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很多认为管理人员不会直接改变经营中发生的现金流量,而是通过操控应计项目来控制盈余。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不一样,会通过构建真实交易内容来直接影响现金流量,甚至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

二、盈余管理运用方式分析

(一)应计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指选择不同会计政策来掩盖企业真实的经济活动,为了误导以公司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情况等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者做决策。主要在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时实施。在现金流影响方面,它只改变不涉及现金流量的应计项目,不会影响到各期实际的现金流量,同时只影响盈余的分布而不改变各期的盈余总额。从时间上看,应计盈余管理往往会在年末到盈余公告前进行。在监管上,因为是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实现盈余管理,所以容易从披露的消息中被发现。

(二)真实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以交易行为偏离企业最佳目标为代价,管理层以实现增加报告盈余为目的而采取真实的交易行为,会有目的地安排投融资和经营活动让盈余按照预计的方向改变。真实盈余管理往往不增加甚至会损害公司价值,既影响各期盈余又影响现金流量,在会计年度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实现操纵,在监管上因为是实际的交易活动,所以很难和公司的正常交易进行区分,不容易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督。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由于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受灾地的上市公司受到了损失,包括直接的损失和间接的损失,依据这种背景以及相关的理论,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突发自然灾害后,受灾地上市公司会借此机会隐藏利润让以后的年度利润更高,所以灾害当年公司内部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

(二)实践选择

本文是研究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对受灾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那么灾害的事件的选择在满足前文所列的特点以外,也要有其权威度和说服力。在事件的选择上,《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中就经济损失、灾害性质评级、对社会形成的不便影响程度等有一个分门别类较为具体详细的标准。但因为满足条件的灾害数量很大,所以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减灾中心2006 年至2018 年发布的《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作为二次标准。在满足这两份文件的事件中再以突发自然灾害的概念为出发点进行二次筛选,其中重大危害性以直接经济损失大于200 亿为标准。最终选出表1中的事件:

表1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表

(三)变量选择

1.公司盈余管理的计量。对于假设1 中的突发自然灾害的研究需要选取合适的灾害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我们设置虚拟变量Z,将前文所选取的灾害影响地区的上市公司以及其受灾年份的Z取1,未受灾的取0 来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 模型来考察盈余管理方向。

该模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如下公式:

(1)算出总应计利润额:

这里的ACi,t指的是i公司第t年的总应计利润,NIi,t指的是i公司第t年的净利润,CFOi,t指的是i公司第t年经营现金流量。

(2)分年度分行业计算出所需相关系数:

其中,Ai,t-1表示i公司t-1 年末的总资产,△REVi,t表示i公司第t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额,△RECi,t示i公司第t年的应收账款增加额;PPEi,t表示i公司第t年的年末固定资产,β1、β2和β3是第t年整个样本的估计系数。

(3)把上一步求出的系数β1、β2和β3代入下面的公式,计算i公司第t年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DAi,t的正负代表了公司披露的盈余水平和实际值的差额以及公司盈余操纵的方向。DAi,t绝对值越大说明会计信息质量越低,DAi,t为正号代表公司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为负则代表公司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

2.变量的定义(见表2)。

表2 变量的定义

(四)多元回归模型

基于上述内容搜集整理的数据,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在做了初步的描述性统计后,发现可操纵性盈余管理(DA)、总资产报酬率(ROA)、公司规模(SIZE)、主营业务利润率(LRL)、资产负债率(LEVERAGE)这几个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过大,因此,在1%和99%分位进行了缩尾处理,剔除极端值的影响。此时DA的平均值等与其他指标相比不在同个量纲,故各自进行对数处理。最后得到了描述性统计如表3。

表3 描述性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到,十个指标的样本数相似,平均数值的偏离程度都在正常范围内,可以继续进行后面的分析。

(二)共线性检验

在做多元线性回归之前,需要对所有自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如果自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共线性,就会使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标准差变大,如此计算的系数会和真实值之间有偏差,甚至在符号上也会出现问题,那么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独立影响也没法分辨了。所以检验是为了保证参与回归自变量的合理有效性。共线性的检验有两个指标:一是相关系数检验,若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0.8,就表示存在强烈相关关系。二是方差膨胀因子(VIF),若VIF>10,表示两个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表4 相关关系检验

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初步判断多重共线性,结果显示,大部分变量间的相关数均小于0.4,因此,初步判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检验研究设计中的假设,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与突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呈负相关。这代表着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上市公司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从表中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对突发自然灾害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11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与预测相同。可以看到灾害的发生确实对上市公司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税收和连续亏损可能性的双重夹击下使得公司为了未来发展进行了盈余管理。在这里可以同时关注另一个变量,也就是避亏(AVLOSS),本文认为当公司存在避亏动机的时候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从结果也可以看出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这也侧面印证了前面说的受灾地公司灾后为了避免亏损而做的盈余管理。

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与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呈负相关。总资产报酬率高说明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好,资产盈利能力强,越有动机做向下调整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报表利润。所以我们引入总资产报酬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进一步分析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不同盈利水平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差异。回归结果显示,ROA回归系数为-0.002,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负,与假设一致,意味着资产盈利能力越强的上市公司更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

3.盈余管理水平与公司规模呈负相关。我们认为规模大的公司平时受到社会关注,也是政府重点监管对象,故政治成本偏高,更有动机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可以看到结果中显示公司规模(SIZ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验证了研究设计中的假设。

4.除了假设中的几个变量,还有不少因素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比如代表了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营业务利润率(LRL)对盈余管理有负作用;代表风险能力的资产负债率(LEVERAGE)对盈余管理有正向作用,资产负债率越大以为该公司财务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带来现金流不足时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的危机,所以公司有动机提高利润吸引投资者投资,筹集资金。

五、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突发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有明显的负相关,即发生灾害后受灾地上市公司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同时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净利润越高、主营业务利润率即盈利能力越强和有避亏想法的上市公司更有动机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随着自身规模增加,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且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

猜你喜欢

盈余灾害变量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