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2022-05-12党晓凤

散装水泥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建筑工程

党晓凤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雄厚的实力。但传统的市场管理模式已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管理,许多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过分追求效益,忽视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使建筑市场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建筑企业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以适应新时期管理的需要,从而带动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概述

随着建筑业对管理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管理模式逐渐创新,并将其重点划分为不同层面。首先,行业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企业领导层不断发掘有潜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一系列培训,丰富企业创新阵营。其次,要对建筑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来提高管理水平,解决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施工成本和工程交付时间的准确把握,从而提高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

2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管理意识

目前,一些施工企业由于过于注重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工程管理,导致很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不符合现阶段施工企业的发展需要。很多项目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无法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也不愿意在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方面投入过多资金,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无法获得长期的发展。一些项目甚至存在管理上的违法行为。例如,项目被层层转包,造成工程项目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给工程建设带来经济损失,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了建筑工程管理事业的发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2.2 人员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通常规模较大、技术难度较高、整体施工周期较长,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完成建设任务。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员为农民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工程管理受到人员素质的影响,导致工程建设滞后、协调不合理、不能统筹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导致项目工期拖延、技术性失误、人员任用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导致工程管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甚至出现严重的施工问题。

2.3 管理体系不健全

对工程建设而言,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证项目顺利施工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对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导致工程管理工作不能按要求完成,很多项目仅凭技术人员自己的判断,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制度制定后并不认真执行,而且缺乏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导致规章制度形式化,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出现突发事件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支持,导致许多突发事件胡乱处理,不仅增加了项目成本,而且会延误工程进度。工程管理通常要从项目实施的初期开始,涵盖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但在实际管理中,往往会建立一些死循环制度,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同时,从理论上来说,项目管理人员架构应该是由总承包和总工程师共同负责,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管理(具体分工如图1所示)。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形式化管理现象,导致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实际管理能力,造成工程项目管理混乱。

图1 某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架构

3 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管理意识创新

不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引进新的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在工程管理中,要认真对待日常工作,及时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特别是要坚持创新精神,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管理之中,抓住企业的核心管理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例如,引进绿色施工理念,不断吸收国外成功经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长远眼光,积极应对新的市场环境等。紧抓工程管理,能使建筑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获得长期稳定的生存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使建筑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3.2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要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就必须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招纳高素质人才,优化人才队伍,采用“一面引进、一面精细化培养”的建设理念,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行业存在的问题,根据建筑行业的需要,吸纳更多符合行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2)在实际管理中遇到困难时,要选择合适的人员,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全体员工都能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另外,制定奖惩制度,不断完善晋升机制,采用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模式,避免盲目任用。

(3)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岗位适合的人员,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素质。

3.3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对建筑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以保证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尤其要将现代化技术与创新管理模式相结合,使建筑工程管理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新时期的管理需求,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见图2)。

图2 管理架构图

要落实日常细节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监督形式,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保证施工各环节按设计方案标准执行,确保工程项目按时交付,并通过质量验收。监督部门还要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进行监管,控制项目成本,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另外,要确保施工安全,落实项目责任到个人,发现问题及时找负责人,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分析

4.1 创新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不仅要求建筑企业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水平,而且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来保证项目的有序完成。从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建筑行业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不乏素质较低的人员,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对不同素质的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创新,丰富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模式,尤其要注意细节管理,满足新时期的管理需求。

4.2 树立品牌创新意识

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企业要谋求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从管理人员做起,将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传递给全体员工,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精神。同时,加强工程技术研究,确保建筑企业的发展与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推动建筑业全面进步。

4.3 优化企业内部结构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细节化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对建筑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结构重组,不断改革和优化管理组织,提高管理效率,细化工作内容,全面落实责任制,以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建筑业发展。

5 结语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情况,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来保证工程质量,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创新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内部结构。因此,必须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营造新的企业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