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下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2022-05-10陈智翔

智慧健康 2022年5期
关键词:结肠镜息肉直肠

陈智翔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广东 韶关 512000)

0 引言

结直肠息肉是消化内科常见病,指隆起于结直肠表面的肿物,包括肠黏膜增生肥厚和腺瘤,未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1]。息肉可单发也可多发,其发病率在总人群中约占1.6%~12.0%[2]。目前,临床常认为高脂肪膳食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导致结直肠息肉的主要发病原因,肠黏膜长期慢性炎症也可引起肠黏膜息肉状肉芽肿,异物或粪便刺激大肠黏膜造成损伤、遗传因素均是导致结直肠息肉的病因[3]。患者临床表现为便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少量、间断性出血,息肉较大时还可引起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4]。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易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并且随着长期慢性失血还可引发贫血,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因此结直肠息肉一经发现应及时予以手术切除,以免息肉发生恶变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5]。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和结肠镜技术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作为微创手术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两种技术对改善手术指标、提高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即探讨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胃肠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项目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并征得入组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8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

纳入标准:术前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结直肠息肉[6];年龄60~85岁;符合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指征;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主要脏器严重疾病者;手术治疗方案不适用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和调查者。

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95±6.22)岁,单发息肉30例、多发息肉14例,有蒂26例、无蒂18例,息肉平均直径(1.82±0.55)cm;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9.02±6.35)岁,单发息肉29例、多发息肉15例,有蒂25例、无蒂19例,息肉平均直径(1.86±0.58)cm。上述资料比较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可做对照分析(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入组后采用电子结肠镜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病灶位置;术前1d予肠内营养支持,并做好肠道清洁准备。实施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实施全身麻醉,取截石位;于患者脐下缘做一弧形切口,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置入10mm Trocar作为观察孔,在腹部左右两侧合适位置做操作孔,分别置入10mm、5mm Trocar;将腹腔镜从观察孔置入并到达病灶位置,观察腔内情况,同时置入结肠镜检查,在结肠镜观察下确定息肉解剖位置,用结肠镜光亮定位,随后使用钛夹定位病灶浆膜表面;通过操作孔用抓钳提起息肉肠段进行切除或局部切除,退出腹腔镜,退出结肠镜时吸净肠道内残留气味和液体,缝合切口、止血包扎。

1.2.2 对照组

患者入组后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同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全身麻醉、取截石位,做观察孔和操作孔,在腹腔镜观察下分离肠管,并在相应的腹壁位置做小切口,使用抓钳将息肉肠段抓起后行常规切除处理。

1.3 评价指标

①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②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5d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0~10分表示无痛-剧痛,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③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肠梗阻、肠道出血、肠穿孔、吻合口瘘等;④统计两组首次手术、再次手术例数和成功率,结直肠息肉完全切除即痊愈,有少量残留即有效[7],统计痊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 % 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数据如表1所示: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数据如表2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1、3、5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数据如表3所示: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4 两组手术成功率及疗效比较

数据如表4所示:观察组与对照组首次手术、再次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结直肠息肉临床较为常见,在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生,息肉包括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错构性等多种类型[8]。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便血或伴有黏液、肛门坠胀,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息肉数目逐渐增多,同时恶变风险也随之升高,大多数直肠癌都是由直肠腺瘤性息肉进展而来[9]。一旦检出结直肠息肉,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安全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以阻止息肉病情进展,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0]。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主要手段,手术方案应建立在精确诊断前提下,对息肉的性质、数目、分布、形态、位置、结直肠外观以及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深入了解、全面评估后确定[11-12]。临床切除息肉包括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结肠镜手术等术式,其中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性最大,由于操作开放程度高、腹腔暴露面积大,术后感染及并发症风险也较高,不利于患者预后[13]。腹腔镜手术和结肠镜手术均为微创手术,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创伤性,患者预后效果也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14]。目前,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息肉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且结肠镜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息肉的首选方案。腹腔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病灶显露良好等优点,可减少手术操作对直肠及周围组织损伤,但同时也缺乏对病灶的触摸感,使得术中难以准确定位直径较小或早期病灶,容易造成误切、盲切,进而使病灶残留,增加再出血风险[15]。相比之下,结肠镜可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避免了术中寻找病灶而浪费时间,在腹腔镜基础上应用结肠镜辅助手术进一步降低了对直肠和周围组织的损伤风险,提高了息肉一次切除率[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主要是因为结肠镜的应用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精准定位病灶,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手术创伤性减小,术中安全性更高。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和手术成功率、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都具有确切、理想效果。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说明结肠镜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原因是术中减少了对患者肠道的翻动与牵扯,避免了术后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疗效确切,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结肠镜息肉直肠
普通结肠镜检查中缓解疼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便血建议做直肠指检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心理行为干预和技术配合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意义评价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