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午休“躺睡”工程应有刚性考核机制

2022-05-10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危害性躺平刚性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翔近日提出,希望尽快发起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有条件的中小学将学生在课桌上趴着午睡改为躺平午睡,以充分保证中小学生午休质量,减少趴睡患病概率。

研究表明,过于疲劳的人午睡之后,学习效率能够高出平均水平13%。这是因为经过前期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通过午休的缓冲可以消除疲劳,为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提供了保障。较长时间以来,学习负担过重透支了不少学生的休息时间,导致未成年人睡眠时间整体上不足。

学生午休并非新生事物,而是延续了多年的做法,只是各地在执行上存在不小的差異。一般而言,高质量的午睡在30分钟最为合宜,这也是大多数地方通行的做法。从现实来看,保障午休的时间并不难,但孩子趴在桌上睡觉的既有做法一时难以改变。究其原因,一是大家对趴着睡觉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改变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强。从专业看,学生趴着午睡会对眼球造成压力,长此以往,容易诱发眼部疾病,另外,不健康的睡姿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对身体其他部位带来伤害。

二是缺乏刚性的考核机制,外部约束的推动力不强。从一些地方的试点来看,让孩子趴着午睡改为躺平午睡,实现的难度并不高,可以“有条件的学校利用条件,无条件的学校创造条件”。比如第一批试点“午休课”的学校包括杭州的新华实验小学、德胜小学和永正实验学校等,这些学校要么把一些没有投入使用的教室变成学生们的午睡室,要么因地制宜地在教室空地上铺上垫子方便孩子睡觉,还有的定制多功能午睡床,或购置很舒适的睡枕等。当然,还可以修建更多的宿舍,甚至可以把空闲的教师寝室利用起来,解决“硬件不足”的困境。

从目前的情况看,短期内要改变学生趴着午睡的状况并不容易。教育部“睡眠令”明确了“做什么”,但对如何做还缺乏考核与约束机制,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尤其是午睡的要求尚处于提倡阶段,其间的弹性空间过大,让学校自主做出较大的改观并不容易。

当务之急,应在认识到趴睡危害性的基础上,尽快把躺平午睡纳入议事日程,规划好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方面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南,比如时间、场地等条件要求,让午睡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应辅以相应的保障机制,比如加入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在更高层面,可以将其纳入未成年人保护的范畴,让中小学午休“躺睡”工程早日落地。

(来源:《北京青年报》 唐 伟/文)

猜你喜欢

危害性躺平刚性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躺平 花香自来
躺平,都能更好的起飞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浅析刑法中社会危害性理论
陶瓷压机机械结构刚性对能耗影响的研究
城市污染水防治探讨
酒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