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022-05-10韩延秀

天津教育·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物核心素养

韩延秀

关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是教学领域贯穿始终的共同研究话题,也是推动新课改持续深化的一条关键途径。基于此,本文将着眼于初中生物课堂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简要分析进行有效教学的有关策略。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生物教学,不是生物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单一性传授,而要更加注重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在生物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根据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教学应该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优化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有所得。

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发展与成长的基础保证。为此,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开展以及教师生物教学理念和模式的革新,都要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才能稳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在教授初中生物知识时,应转变以往单一向学生传递生物知识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培养,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目标的达成。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逐渐深入掌握生物知识并进行利用,不但能体现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价值内涵,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提高,主要受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教师处于教学生物知识的主导位置。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对教学效果提升产生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优势,是开展高效性生物教学工作的核心。同时学生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针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以及学生自身学习自主性和综合性的体现,才会呈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效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并在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时,有利于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中针对学生学科素養的培育,不仅只关注学生自身学习的生物知识,还应侧重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对学生认识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作出全方位的解读。所以学生关键能力与合格必备品质的提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关键方面,也将是学生在今后生物学专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核心素养培育中针对必备的品格进行培养,教师应紧抓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之具体运用到在生物学课堂教育中,以提高学生价值评估的能力水准、训练学生自主控制能力、培养学生公德心、增强责任感等,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保证。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在生物学课堂中的教学重视知识点的自主建构,也注重对知识点的迁移利用,才能处理学生实际的学习问题,促使学生能全面进行深度学习。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具备探究能力

针对新课程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培育学生的研究素养是课程的主要目标,也是学校核心教育的重心,所以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必须优化教学的流程,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以提高。所以,生物探索能力的训练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要点,教师应利用生物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就生物知识教学模式设置问题情境,以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具有探究的氛围中,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逐渐提升。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状况,通过组织学生协作学习的形式,加强与学生间的协作互动,还能在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学习中,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具有科学态度

基于初中生物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侧重于对学生科学态度与逻辑思维训练,促使学生能认识到生物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教师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到生物实验的重要作用,并在不断加强生物实验的教学投入时,发挥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而开展生物实验的具体要求,则要根据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借助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科学态度和思维培养的效果。因此,对以往演示类型的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应在进行全面的改进时,转向更具实践操作的生物实验,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三)强化社会责任感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并结合相关的生物知识点进行教学,形成教材知识与生命科学发展相衔接的教学模式。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提高,是生物学教育中核心素质培育的必然需要,不仅有利于学生热爱生物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充分理清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关注运用生命科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社会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从而促进学生自身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运用生活素材,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生物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适当引进常见的生活事例,这对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十分重要。把生物理论和实际相融合,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具说服力,由此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浓厚兴趣,同时增强其迁移运用生物知识的综合能力,也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这门学科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例如,在“线形动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吃田螺突变绿小伙”的新闻视频,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视频播放完后,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虽然田螺很美味,可是体内含有很多寄生虫。这个患者由于吃田螺导致体内寄生了肝片形吸虫(展示肝吸虫图片),肝片形吸虫可以让皮肤变绿,医生在他的胆总管中取出4条寄生虫,接下来让我们共同了解和学习“线形动物”。这种来自生活的新闻不仅可以很快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利于燃起学生的学习及研究热情,新课导入自然水到渠成。

生活化教学是现阶段教学研究过程中老生常谈的一个教育方法,并且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的应用频率和应用质量也相对较高,初中生物科学也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因为对初中学生而言,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受到自身的知识储备社会阅历和认知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导致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面临较多的困境和问题。生物知识在学生眼中时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生活化教学则可以让学生以生活为跳板在生活中汲取经验和借鉴,以此为中心,强化对生物知识生物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片段、生活情境、生活问题的有效引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同时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引入也可以更好地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实践与生物知识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生活处处有生物,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展开深入学习。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出探究性问题

以往采取的教学模式相对固化,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改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发生改变,对此,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应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牢固掌握知识。

以“环节动物”为例,教师用蚯蚓做实验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比如,“大家经常在哪里可以看到蚯蚓?”旨在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可以提供蚯蚓,让学生抚摸蚯蚓的背部及腹部,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蚯蚓身上的刚毛和黏液,更直观地进行学习。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蚯蚓前端和后端的区别,使其思考得出结论:环带是区分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标志。在学生掌握了解一定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蚯蚓为何要始终保持体壁的湿润”等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又如,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人类是由什么物种进化而来的?”学生肯定会回答是猿猴。然后教师接着问:“那么猿猴为什么会进化成现在的人类,与外部的生存环境有关系吗?”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具有衔接性,目的非常明确,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让学生沉浸在问题中,能使学生对人类形成的过程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孟德尔将子一代的豌豆植株进行杂交,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获得植株茎会是怎样的高度?”问题提出后学生反馈的答案如下:1.全部是矮茎;2.全部是高茎;3.既有矮茎也有高茎,让学生带着悬念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做也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契合。

总之,采取层层设疑的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分析愿望,实现思维的真正活跃。通过演绎与推理、问题引导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强化理性思维核心素养。

(三)营造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氛围

为了更好地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好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中强化核心素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倡导采取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生物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在彰显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以“生物的变异”为例,因为教材中提到杂交水稻,所以教师可采取分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说一说生物遗传及变异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杂交水稻的基本技術,并通过尝试种植绿豆,用于观察生物的成长及其变化,从而营造出有助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氛围,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与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针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从而掌握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在交流过程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核心思维。

(四)通过生物实验,激发知识探究欲望

相比初中其他课程,生物属于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因此生物教师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应将这种理念贯穿于实验内容中。从某种角度来讲,生物学科最关键的两大内容便是观察与实验,初中生受已有的知识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并未掌握完善的实验技能,但是又对知识拥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在达成实验目标、明确实验意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开展实验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呼吸作用”教学时,建议不要在教学初期让学生就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及核心概念展开剖析学习,而要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相关场景,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如: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买来的萝卜在家中放置久了会空心;在家中放置时间较长的苹果,甜度相比刚买来时会有所下降。是什么原因出现以上的现象?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让其进行观察并制作一份观察记录。以生活现象为基础设计的简单生物小实验,不仅能引发学生兴趣,还能引起学生共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有效运用生物实验,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培养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五)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唯分数论”的模式,要和生物核心素养相结合,不断完善教学评价,让其同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更适配,革新评价形式。在进行生物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把考试视作唯一评价形式,而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评价标准也不可拘泥于生物成绩,要将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过程中的能力发展当成评价标准,确保评价标准更客观全面,以此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精准反映出来。同时,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评价的单一模式,要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自我评价等综合性评价,确保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而且也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四、结语

生物教学不应该只拘泥于课堂中,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要和实践内容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实现实验操作能力及逻辑能力培养的目标。基于新课改的持续深入,生物教师必须依据学情转变教学思想,结合班级具体情况,优化授课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造高效生物课堂,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邱瑞玲)

猜你喜欢

生物核心素养
生物多样性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生物多样性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