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2022-05-10郭莹莹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13期
关键词:感染危险因素护理

郭莹莹

摘要:心脏移植术是临床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手术方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寿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医学技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移植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感染是引发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能否针对心脏移植术后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危险因素提出几点护理干预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感染;危险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3--01

感染是心脏移植术后面临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第二位因素,死亡率仅次于排异反应。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当前感染已经逐步超过急性排斥反应,已经成为导致心脏移植术患者再次治疗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临床引起高度重视,充分结合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诱因及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方案,针对感染进行有效的防控,从而有效保障心脏移植术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1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1.1患者自身因素

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患者来说,本身的机体免疫力开始不断降低,同时大部分患者通常都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导致机体防御功能有所降低,同时患者本身恢复相对较为缓慢,导致术后感染率大幅增长[1]。与此同时,患者自身体质也与心脏移植术后感染存在关联,体质较差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感染问题。

1.2免疫抑制因素

各种广谱、高效免疫抑制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感染已经逐渐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已经成为导致心脏移植术患者再次治疗的重要因素。临床常规联合免疫抑制的治疗方案当中,因为大剂量激素的使用、抗代谢类药物医源性骨髓抑制等,导致患者长时间处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只要机体抵抗力出现降低问题,原本寄宿在人体表面的各种微生物则极有可能转变为致病微生物,最终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

1.3医疗与技术因素

从心脏移植术有关的医疗与技术因素来看,术后需要进行胸管放置、胃管尿管、床边剖胸探查、ECMO辅助、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这些都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1.4环境因素

从环境因素来看,包括手术室空气质量、病房空气质量存在不达标的问题,也包含患者饮食不节、衣物消毒不完善、手术器械消毒不合格等。

2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的护理对策

2.1环境准备

心脏移植术后需要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房休息,病房中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温湿度,排水系统也需要保证通畅。对于各种地面物品来说,均需要选择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系统的消毒处理,空气消毒时间30min/次,2次/日[2]。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针对病房环境进行管理,减少各种垃圾、污染物在病房当中的时间,同时室内应当严禁植物、花卉的摆放,避免出现腐烂水果问题。

2.2环境准备

心脏移植术后需要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房中进行休息,室内保持良好的温湿度、通风环境,同时排水系统需要保持通畅。房间中各类物品的表面均需要选择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进行30min的空气消毒,2次/日。对护理人员来说,还需要强化房间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各种垃圾、污染物在房间中的时间,同时严禁内摆放植物、花卉,且水果腐烂前需要及时进行清理。

2.3物品准备

护理人员需要联系家属提前准备鞋套、手套、帽子、口罩等,然后将患者床单、衣服、毛巾等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患者长时间使用的餐具、面盆、坐便器等均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患者使用的各类物品均需要保持专人专用,当患者从监护室转入到病房之后,各种医疗物品都需要进行更换,防止交叉感染的问题。

2.4加强管道与伤口的护理

对于心脏移植术后涉及的各类管道、肝素帽、三通、3M贴膜等,都需要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更换。胸引瓶也需要每日按时进行更换,且在更换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对于患者动脉穿刺位置、深静脉穿刺位置、引流管四周伤口、手术切口等,每日均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定期进行敷料的更换。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尽可能缩短尿管、漂浮导管留置的时间,鼓励患者尝试排尿,排尿完成以后需要使用温水针对尿道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胸管的挤压。护理人员还需要严密监视患者傷口状态,一旦发生渗出、红肿等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医师进行处理。

2.5抗生素规范使用

定期开展细菌培养工作,综合参考培养结果进行抗生素的科学应用,防治因为用药时间过长导致菌群失调问题。术后需要第一时间给予广谱抗生素,以此来针对感染进行预防。因为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肝肾功能存在受损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定期针对患者生活物品、医疗用品、尿、痰、血等进行细菌培养,同时结合空气培养结果,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

2.6呼吸道管理

科学合理的咳嗽咳痰,能够顺利促进痰液进行排出,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问题。对护理人员来说,需要定期辅助患者进行叩背,同时辅以雾化方案,保障患者支气管、气管当中的痰液能够顺利排出。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查看患者口腔情况,观察是否存在真菌感染问题,在进食前后均需要使用小苏打漱口,密切分析患者口角是否出现疱疹现象。

3结语

综上所述,心脏移植术后感染作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危险因素主要包含患者自身因素、免疫抑制因素、医疗与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临床需要充分结合心脏移植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案,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心脏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莹.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感染及排异的预防与护理[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9(01):26-27.

[2]胡晓红,邓敏,史嘉玮.心血管外科ICU 66例心脏移植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08):552-555.

郭莹莹(1994.12)女,湖北武汉人,汉,本科,护士,研究方向:心脏大血管外科

猜你喜欢

感染危险因素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