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回应”的情感转向:基于数字新闻学的审视

2022-05-10王亚莘单琪庞瑞灿

传媒 2022年8期

王亚莘 单琪 庞瑞灿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闻业态的演进。本文以数字新闻学(Digital Journalism)为理论视角,聚焦数字环境下新闻回应中凸显的情感化趋向。研究发现,数字时代的新闻回应愈发兼备事实延伸与情感延伸的双重功能;新闻回应日渐将情感作为关键的回应资源;新闻回应在情感唤醒、情感分享、情感接力中形构着日趋复杂的新闻情感网络。

关键词:新闻回应 情感转向 数字新闻学

“新闻回应”是指当事人、政府、媒体、企业等责任主体,在新闻平台对公共事件和舆论做出的公开回应。既往研究多聚焦新闻回应作为信息延伸的面向,忽略新闻回应作为情感延伸的面向。数字业态中,新闻回应的情感化趋向凸显。新闻回应日趋承担着传递信息、揭露事实、调控情绪和动员情感的多重作用。情感作为人与数字新闻业态的连接要素,是当下新闻业态全面转型的一个关键切口。数字新闻时代的情感转向“并不只是新闻业某一环节的规则转变,而是一种全行业的范式转型”。处于数字信息环境和数字新闻生产场景之中的新闻回应,也应将情感作为崭新视角,对其重新审视。

深受理性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情感”因与客观、理性的“规范性要求”不合而一度被遮蔽,甚至因其与“情绪”的纠缠而在学术研究中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大部分研究对情感概念的操作化过于宽泛,即将‘情感’认定为‘一切以感情形式存在的东西’,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有关情感的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而笔者所讨论的情感处于社会关系的连接与社会结构的形成之中,不同于情绪宣泄,而是个体认知网络和行动逻辑的一项关键影响因素。

从“剩余范畴”到“情感转向”,近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情感议题日益关切。首先,情感不仅具有个体的维度,也具有社会的维度。从个体情感到社会情感,折射了情感背后复杂的社会联结。其次,情感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与时间特性。在当代情感社会学的视角中,情感可以被视为社会关系距离的尺度。而在当代史学视角中,德国学者普兰佩尔在《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一书中,也探究了情感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情感性。

具体到新闻传播领域,随着新闻业的数字化转型,情感成为人与数字新闻业态连接的核心要素,信息传播网络也产生了“情感转向”。如常江教授所说,“数字新闻业的信息/知识传播过程,是建立在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情感网络之上的。”这种情感网络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理性—感性”二元对立的价值取向,使得情感成为回应舆论的重要依据,甚至可能成为新闻回应的主要表现形态。

在以新闻用户的新闻体验及参与为核心的“数字新闻接受网络”中,情感作为一种“驱动力”,成为用户确认个体感知与社群联系,并转化为主动体验和参与的支配性力量。而新闻回应不仅是作为应对用户新闻接受的策略性回应,也能够借由情感驱动力与用户形成情感性互动,满足用户新闻体验和参与行为中的情感需求,从而影响舆论生态与公共话语质量。因此,将情感视为影响新闻回应的主导因素之一,推动一种基于数字时代新的认知范式的产生,是重新思考新闻标准的实践发展需求,也是建构概念框架的理论发展需要。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实践多由大众传播机构以一种专业化的方式所操行,客观性成为新闻的规范性要义,新闻事件中的情感議题和新闻当事人的情感体验往往被刻意遮蔽,至多也是以隐晦的方式渗入新闻文本之后。而在数字时代,过去只能被动接受新闻的受众在新媒体技术赋权下,成为能够主动选择并参与信息流通的新闻用户,机械的接受模式被其主体性的情感、态度、习惯和价值所消解,用户的个人情感因素在巨量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中被凸显出来。这些因素同样也被新闻的生产者及其生产机制所吸收,情感性(affectivity)由此成为数字新闻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数字生态下的新闻实践必然表现出一种“情感转向”。新闻回应作为新闻生产者与接受者共同参与的新闻实践,也因这一转向从传统时代的信息延伸转向数字时代的情感延伸。

新闻回应与公共事件的特性相关联,是对公共事件及其所致舆论的一种反应。从实践看,传统的新闻回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用证据回应,梳理事件脉络,摆证据讲道理;二是用态度回应,明确表明对事件认可或质疑的态度;三是用行动回应,公布处置结果或出台相关规定。责任主体通常并非采取单一的回应形式,而是针对具体内容,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形式,进行综合运用。上述三种回应形式其实质均属于对信息的回应,即便包含一定的态度、行为回应,也体现为冰冷、权威式的表态,本质上也是对相关信息的另一种回应形态,无法满足用户新闻接受网络中对情感的需求。

因此,数字环境下的新闻回应必须由单一的信息延伸转向信息兼情感的延伸,其生产者和实践机制也产生了相应变化。首先,数字新闻学的逻辑起点是人与数字内容。陆小华教授指出,“数字内容不仅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还承载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联系”。数字技术模糊了新闻的界限,提升了用户的能动性,丰富了新闻回应的生产主体。记者不再是新闻生产的唯一角色,用户、政府、企业都能在新闻平台自由发声。其次,生产者与接受者关系的转型改变了传统新闻业的新闻回应实践机制。责任主体可以在新闻平台与接受者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将接受者提供的“点赞”、“评论”、“转发”等数字化情感元素纳入生产方式的考量依据。情感考量随着数字化情感元素分析和利用机制的成熟逐渐获得“合理性”,进一步重塑了责任主体的文化习惯和回应思路。

数字化的新闻平台上流行着情感化、主观化的表达,其内容承载了更多的情感,在舆论演变过程中尤为明显。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中,更易产生复杂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夹杂着同情、愤怒、不满、质疑等各种社会情绪,甚至可能演化出网络暴力、信任危机等极端问题。面对日渐情绪化的舆论,如果只是摆证据讲道理,而不顾情感表达与价值引导,新闻回应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情感作为一种回应资源,已经逐渐被整合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回应中,并成为选择回应方式的考量之一。

于新闻生产者而言,回应情感作为一种新闻回应的策略,打通了新闻在各个话语场域的传播。以往的新闻回应多是对信息的补充与说明,且注重回应的权威性、严肃性;数字新闻中的新闻回应则不仅关注信息的回应,更强调对舆论场中各类情感的回应。“信息延伸”不再是新闻回应的唯一手段,“情感延伸”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唤醒:“我即是他”与“我们中的我”。情感延伸的第一步,即拉近新闻内容、新闻当事人与新闻接受者(用户)之间的情感距离,对新闻接受者进行“情感唤醒”。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通过信息延伸的理性与专业性而刻意隐藏其背后情感因素的做法,数字新闻业态下的新闻回应旨在重新发掘出新闻中的情感因素,以此来激活新闻用户长期以来被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态度或观念,并与新闻事件产生勾连,从而自觉接受新闻回应中的情感价值并进一步采取行动加以回应。

新闻回应唤醒用户情感有着截然不同的两条路径:其一,通过个人化的新闻叙事,利用新闻当事人的个人视角、充沛的细节呈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共鸣来调动用户的情感、缩短心理距离。这一路径具有明显的“日常生活转向”色彩,基于新闻用户与新闻当事人所共有的日常生活体验,将新闻中的情感嫁接至新闻用户并将用户带入特定的新闻叙事之中,以此来消解“我”与“他”的情感隔阂,用户获得了“他即是我,我即是他”的情感共振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例如,2016年的“江歌案”中,不少媒体都以江歌母亲的个人化叙事呈现新闻文本,来回应江歌母亲的一条求助微博在互联网中引起的舆论。在这一事件中,专业媒体借助个人化叙事的报道框架,不仅在回应公众的信息诉求——披露更多案件的信息和细节,更是在回应舆论中的情感诉求——公众在这一新闻叙事下所产生的“惩恶扬善”、“追求正义”的普遍化情感需求。

其二,利用宏大叙事来塑造某种情感共同体,在新闻回应中将当事人所经历的特定遭遇、体验的情感、引发的回忆与感慨经由某种“接近性”传导至其他新闻用户处。借由地缘、年龄、职业、身份、阶层的相似性,加之以富有感染力的新闻文本(内容呈现),将“我”与“他”涵盖在 “我们”之下,使其他新闻用户产生维护共同利益、共同身份的强烈渴望。因此,新闻回应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很容易在这一“想象的共同体”内扩散,从而迅速唤醒其他新闻用户的集体情感。

2.強化:正面情感分享与负面情感接力。用户的情感被唤醒之后,其对新闻的体验仍停留在个人化的消极参与层面,无法形成新闻回应的网络效应。因此,必须对所唤醒之情感进一步强化,使之在新闻用户社群内流通,引发在情感上彼此认同的社群成员的集体参与,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新闻回应的意义并满足新闻用户的情感需求。而这一情感强化的方式与新闻回应中所传达的情感态度息息相关。

若新闻当事人及新闻事件涉及的是积极、正向的情感,其新闻回应需要以便于“分享”的方式来延伸情感。分享不同于简单的传递或传染,不需要引发新闻用户的特定反应或采取行动,而是基于某种情感体验或情感共同体的身份对某一特定情感的再扩散,其目的是对这一情感基础上的关系加以巩固,且这种正向情感分享通常发生在用户的强连接中;若新闻回应旨在表达某种消极的、负面的情感,并尝试引发舆论从而对新闻事件进行干预,则需要以便于“接力”的方式来延伸情感。通过刻画“受害者”形象来表达新闻当事人的不满,以此引发新闻用户进行高度情感卷入的回应甚至行动,造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这一情感的接力不仅发生在用户的强连接中,也更容易出现在用户的弱连接中。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负向情感接力很容易变成情绪的发泄。用户在接收到负面的情感之后,本能地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并在道德高度对其进行评判。这种对情绪的回应极易引起舆论失焦、媒介审判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新闻回应多以传媒为中介而充当“调停者”的角色,促成不同舆论场之间的对话与协商;而在数字新闻业态中,新闻的生产和流通更多顾及“某些人类共通的情感需求”,新闻业更加依赖“情感网络”,这一情感转向也引起新闻回应的情感转向。新闻回应不再仅仅发挥“调停”关系的作用,而是作为情感的催化剂与传播的助推器,激发用户在新闻中的情感参与,从而达到延伸信息和情感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用户虽然不直接进行新闻回应,但深刻地影响着新闻回应中的情感分享与接力,其情感参与的特征甚至间接地主导着当事人、当事机构或媒体的新闻回应。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危机传播中的智库舆论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030116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常江,田浩.介入与建设:“情感转向”与数字新闻学话语革新[J].中国出版,2021(10).

[2]常江.数字新闻学:一种理论体系的想象与建构[J].新闻记者,2020(02).

[3]田浩.原子化认知及反思性社群:数字新闻接受的情感网络[J].新闻与写作,2022(03).

[4]陆小华.数字新闻学的产生基础、逻辑起点与演进路径[J].新闻记者,2021(10).

[5][德]阿克塞尔·霍耐特.我们中的我:承认理论研究[M].张曦,孙逸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1.

[6]田浩.反思性情感:数字新闻用户的情感实践机制研究[J].新闻大学,2021(07).

[7]石力月.社交媒体时代的客观性:个人化叙事的报道与作为事实的舆论——基于“江歌事件”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9(05).

[8]曾繁旭.传统媒体作为调停者:框架整合与政策回应[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1).

[9]金圣钧.从“共同回应”到“真实体验”——数字化传播环境下“见证真实”的理解转向[J].新闻记者,2021(12).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