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技巧视域下中学记叙文写作研究

2022-05-10姜圣雪

民族文汇 2022年14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兴趣教学中学语文

摘 要: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中学语文教学也亟待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的革新。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大难”的环节,合理地利用新模式、新视角对写作课堂进行融合创新,是解决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有效途径。国画以其技巧与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的相似性、身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与趣味性、用于课堂展示的直观性,可作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创新视域,融入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课堂,使中学写作课堂更加多彩、有趣味。

关键词:国画技巧;中学语文;记叙文写作;学科融合;兴趣教学

在当今的语文教育体系中,各个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针对学生的学情以及能力水平会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小学时,从看图写话到简单记叙文的写作,教师的教学与课文的设计编排相结合,侧重于学生想象力的拓展以及行文流畅度的提升;大学阶段的写作则是一种“术业有专攻”的教学,其类型更多、体裁更丰富也更有针对性;处在这两阶段之间的中学阶段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这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过程阶段相较于前后两阶段是一个“收束”的状态,在教学时对学生的基础写作水平有着一个相对固定的考核标准,在此标准下,多数中学生很难像小学低年级段和大学时期,采取“天马行空”的写作态度,创作各式各样体裁的作品……设定较为固定的评判标准,无可厚非,在中学生作文学习之路上,这种标准的设置和写作模式的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基础写作能力提升办法,它能够帮助学生明确一个“写作文”的大致轮廓,不至于写成“四不像”,导致极低的作文分数。

但是这一模式有很大可能性会在实施过程中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写作本是记录生活、发现美好的优选途径,应该是内在动机激发的行为,可一旦学生在心目中将写作定义为“应试”的程式化工具,那么写作的真实意义和乐趣就会被淡化。张志公先生就曾感慨过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困难之大,他以“老大难”形容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形象,而写作教学可谓是难中之难,并解释道其中缘由是对待作文的看法不正确导致的教学方法不正确。[1]黄归凤在《论高中作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中指出在新课改过程中,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依然存在。[2]也有许多大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例如房书帆从接受美学角度为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提供新视角;汤国铣强调情感教育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倡放宽对作文“成功性”的评价尺度;黄厚江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倡“坚持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的结合与互补”[3]等。

综上所述,目前写作教学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写作教学模式的枯燥单调及其导致的学生写作兴趣的低迷,无兴趣则少动力,无趣味则类同“填鸭”。当前的学界包括一线教师在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也多集中于通过各种方式与传统教学的融汇来提升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十九大以来,从《中国诗词大会》的诗词歌赋到《中国地名大会》的史地文化,从《经典咏流传》的低吟浅诵到《国家宝藏》的器物之美,文化类节目的异军突起让我意识到,当今年轻一代所感兴趣的、所推崇的愈来愈向中华民族传统瑰宝靠拢。那么,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的融会贯通一定是一条有实验价值的路径。

国画的创作技巧、手法种类繁多,其中有众多国画技巧与写作时运用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下文选择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法来进行说明:

(一)白描

白描指的是只用线条勾勒出关键事物,而不加渲染修饰的方法。北宋名士李公麟就是国画白描的先驱。《宣和画谱》第七卷在评论他的作品时赞曰:“(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研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4]苏东坡称“其神与万物交,智与百工通”。他的《免胄图》就运用白描技法描绘了郭子仪免胄便服会见回纥可汗的场面,画中诸人形象生动鲜明,马亦栩栩如生。

“白描”对应的写作手法与其名称相同:中学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积累,而部分学生却开始倾向于堆砌辞藻,即把自己觉得“高大上”的新奇词语杂乱无章地叠加在一起,做成“大乱炖”。其实堆积意象典故本不是坏事,只要内在逻辑和谐成立,也能让文章赏心悦目,读完唇齿留香。但中学生品鉴文章的功力不足,很容易被某些乍一看非常唬人的文章所蒙蔽,将堆砌辞藻误认为是文笔好的代名词。而实际上这些文章既没有逻辑上的连贯,又没有体现作者真挚的感情,读完让人不知所云,初看漂亮,却经不起细品。这种倾向如果不加以纠正,会让学生在歪路上越走越远。为了纠正这种观念,应该将国画中的白描技法在课堂上加以介绍,结合课内文章分析,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将白描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又如鲁迅对祥林嫂的描写“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如此使学生明白文笔好的真正定义,即一篇好的文章应该追求用词简洁准确,感情诚恳真挚、逻辑合理通顺,读起来让人感觉畅快明了。在讲解中应该注意的是,白描并非不在乎细节地简单勾画轮廓,而是只抓住核心处的细节和特点来写,如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同样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刻画她的精神状态。总之,无论是国画还是记叙文写作,气韵生动才是白描的最高境界。在国画中,想要没有色彩技法的修饰,用线条平涂就活灵活现地展现人或物的神貌形态,对用笔的轻重、快慢、頓挫以及线条的粗细变化、浓淡转折要求极高。白描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而白描的手法亦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功。怎样用不修饰、不渲染的笔法描绘出生动鲜明的形象,怎样做到看似蜻蜓点水般陈述事实,实则在朴实平淡中传情达意,让要写的事物一戳一站一亮相,就带给人深刻独特的审美体验,才是现在中学生急需学习掌握的写作技巧。

(二)留白

留白是国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它讲究在画面中留有一些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即以中国传统中特有的含蓄内敛的方式来表现画面中的风、云、水、雾等景象,它不仅可以使画面构图干净协调,以防画面太满而让人找不到描绘的主体,还可以让人展开无限遐思,在方寸画卷中荡漾出一番独特韵味。例如风雨归舟图这个题材因为周迅而上了熱搜,引来不少人的关注,它的魅力何在?以明朝戴进的《风雨归舟图》为例,小桥上归家的农夫和船上的艄客,蓑衣都像刺猬一样横向炸开,虽未画风,可强风劲雨的感觉扑面而来。又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中只见一人一舟,垂钓江中,画中未见一点水痕,却让人感到满幅皆水,烟波浩渺,余韵无穷。

“留白”对应的写作手法同为“留白”:这种留白的手法对于改进中学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流水账问题很有助益。在日常的观察中我发现不少中学生在记叙一件事情时容易事无巨细地从头写到尾,平铺直叙,表述烦琐、行文拖沓,往往开头几百字全是情景描写或背景交代,最终处处似重点,而全文都没有重点。记叙文本质上就是“讲故事”,事才是一篇记叙文的核心,而讲“事”,更多呈现的是意,而非事情的全过程。如果长篇累牍地交代无关紧要的细节,忽略了“事”的意,即便细节处理得再完美,也是有匠气而无灵性,不能算是一篇合格的记叙文。布兰登·罗伊尔曾说:“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5]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留白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写作中,与事件无关的人和事物全部砍掉,与核心事件有关的人和事物也要尽量精简,注重特色的刻画,就如同祥林嫂,只展示出关键的特点而非全面描绘其五官形态,留下足够多的想象空间,但这丝毫不影响读者在心中构建出一个穷困潦倒、毫无人气的祥林嫂的形象,在留白处让读者融入自己独特的想象,反而使人格外印象深刻。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新时代的新教育之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让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更有趣味性,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探索能有助于中国传统国画与中学语文教学更好地融合起来,让学生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 戴元枝,张心科.“老大难”:写作教育的百年困境[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4).

[2] 黄归凤. 论高中作文课堂的有效教学[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3] 黄厚江. 坚持自由写作和指令性写作的结合与互补——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J]. 中学语文教学,2014(08).

[4] 俞剑华 注释.宣和画谱[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5] 布兰登·罗伊尔著,周丽萍译.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姓名:姜圣雪(1998.12--);性别:女;籍贯:山东省烟台人;民族:汉族;学历:硕士,就读于鲁东大学;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兴趣教学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