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生态当设计师 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

2022-05-10兰须

绿色中国·B 2022年3期
关键词:青山区武钢青山

兰须

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的地图中,武广高铁与三环线高架围合的一片区域,戴家湖一潭碧水镶嵌其中,宛如“城市之眼”,见证时代变迁。

过去半个多世纪,戴家湖从碧波荡漾到垃圾成山,几度沧桑,几经“变脸”。直到2015年,戴家湖公园还湖重建,才彻底改变模样。

戴家湖的演变轨迹,是青山区发展理念转变的一个缩影。在青山,脱胎换骨的生态地标不仅是戴家湖公园。站在青山江滩腹心,湛蓝天空下,左手是浩瀚江景,右手是林立高楼,脚下是花园风景。绿道上慢跑,树荫下纳凉,在一众网红景点拍照打卡,亦或是静立遐思畅览江景……

今天,漫步十里钢城,青山绿水,满目苍翠,昔日“光灰城市”,已悄然变身“绿色家园”。

向绿色进军

青山,因“钢”而生,因“钢”而兴。这个华中地区工业重镇,曾为中国钢铁工业和地方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调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及宝钢、武钢合并重组,青山区承担了改革使命,经历了变革阵痛。

补齐产业结构短板,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青山需要思想破冰,加快绿色转型。绿色转型带来的还有生态“蝶变”。

青山作为传统工业基地,在粗放式發展的年代,这个老“建设功臣”贡献背后的代价,是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昔日的青山,工厂遍布,污染严峻,工业“三废”排放长期位居武汉市排名前列……

痛定思痛,青山壮士断腕,加快生态文明发展。

近年来,青山区(化工区)坚持请生态当设计师,聚焦高质量的支柱产业、高标准的生态环境、高水平的治理能力和高效能的资源利用,谋划打造“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力争以此为支点,深层次、全方位撬动老工业基地转型振兴、推动青山绿水红钢城高质量发展。

“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包含“森林”、“钢厂”、“湿地”、“化工区”四个关键词,涵盖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要素,旨在通过系统集成、统筹推动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环境更新等转型发展新思路新举措,促进青山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现在的青山,城区品质更加精致,现代城市商圈活力迸发,城建投资超130亿元,“四环放射”“四桥通达”“四线穿城”立体化交通格局初步形成;绿色本底更加鲜亮,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坚持请生态当总设计师,青山江滩先后获评国际C40城市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戴家湖公园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治理成效更加显著,青和居经验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张靓丽名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深化“民生组团”建设,武钢三中国际部等4所中小学校建成投用,新配建8所幼儿园,卫生补齐短板项目加快推进,相继启动17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打造“青山萝卜”“建洲菜薹”特色品牌。

老工业基地的华丽转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山好人精神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不断丰富着内涵、夯实着底蕴。好人精神点亮青山奋进之路,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加快推动青山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

青山区(化工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为抓手,以政企携手共建为契机,在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最终实现“森林中的钢厂”、“湿地中的化工区”发展构想,奠定了基础、树立了信心。

一是通过自然资源保护,留白生态本底。青山区内有“一江三湖”、5公里宽的生态绿楔通江达湖、30公里的长江岸线、44%的绿化覆盖率。生态基本控制线65平方公里,其中绿地4.08平方公里,水域41.3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34平方公里。改造后的青山江滩、戴家湖公园成为世界、国家环境整治、生态改善的样本,区内共有大大小小12个公园,公园城市初具雏形,正在加快实施长江森林、长江湿地建设,是名副其实的“青山绿水”。特别是化工区周边山水环绕、区内渠网密集,分布于武惠堤外区域的湿地资源连绵成带长达4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山水林田湖、沟渠塘堰湿地等生态要素丰富,呈现出“湿地连绵、沟渠纵横”的独特景观。

二是通过绿色转型发展,构建产业基础。从2017年起,累计投资110亿元,实施120多个环保项目,武钢一号高炉永久关停,焦炉除尘系统等一批减排工程完工投用。稳步实施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区内等7家企业实现关停、拆除。武钢集团加快战略转型,大数据产业园“一园三区”建设稳步推进,中韩石化、武石化完成合资整合,新的中韩石化一体化合资公司成为湖北省最大的中外合资能源化工企业。乙烯脱瓶颈改造项目同步加快推进,烽火科技光纤预制棒项目启动试生产,武汉有机、东风嘉实多、中彭化学等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项目实现开工,韩国东进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化工园区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

三是通过环境整治优化,重塑城市肌理。围绕长江森林、长江湿地概念规划,相关启动项目接续推进,其中长江森林一期项目1274亩造林工程、四环线生态带建设二期项目已经完成,长江湿地、武惠堤综合整治等项目工作稳步推进。辖区企业全力支持生态化建设,武钢通过“三治四化”,“红钢绿园”等厂区园林绿化景观美不胜收;化工园区努力打造“最美湿地”,实现了“乙烯滩前白鹭飞”的和美景致,长滩落霞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同时,一系列生态治理的攻坚行动相继落地、彰显成效。总投资95.5亿元、包含183个子项的武汉海绵城市改造青山示范区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住建部验收,青山港等7条水系水质、港西二期泵站等10条管渠排渍通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青山区典型的老旧社区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效构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亲水生态。完成武惠堤江滩及民垸复绿工程、实施复绿面积32万平方米,过去固废堆场变身生态绿洲,长江武惠堤实现涅槃重生。

如今,走进武钢工厂,犹如走进一座绿色的园林,昔日“钢花四溅”“烟囱林立”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

“花园”中的武钢集团转型发展标志性项目——武钢大数据产业园,这个湖北省单体最大的数据中心,展现的是未来数字经济美好前景。

2021年1月,中国宝武制定了在国内钢铁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武钢主动加压,积极谋篇布局,矢志提前完成“双碳”目标,体现了深度转型的武钢自信、责任与担当。

蓝图再续 共谋发展新篇

“当前,青山区正在谋划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治理现代化,着力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样板,坚决推动新思路、新路径见行见效、落地落实。”青山区负责人表示,未来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

一是抢抓中央支持湖北、武汉一揽子支持政策重大发展机遇,超前谋划产业布局,优先解决产业发展空间问题,合理设置功能区,积极申报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示范区、加快推动炼化一体化发展。服务推动钢铁、石化等主体产业集约化、循环化、绿色化技术迭代和装备升级,支持创建零排放示范工厂、绿色园区等,推动构建高质量产业链和现代化生态圈。

二是加快北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工业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循环利用等示范任务,逐项实施项目化、实体化、制度化的落地建设。规划构建“两带三轴、多廊多点、蓝绿交织”的总体生态景观系统:“两带”即滨江生态湿地景观带和八吉府—大东湖生态安全隔离带;“三轴”即化工大道绿化防护和景观轴、外环线绿化防护和景观轴、北湖大港生态走廊景观轴;“多廊多点”即依托北湖小港、北湖闸港、周杨港等沟渠打造多條排水廊道,构建完善的水网体系,沿绿色大道、化工三路、化工五路以及规划电力走廊构建绿化防护和景观廊道、打造北湖、竹子湖、清潭湖、严西湖等湖泊公园和雨水花园。

三是鼓励促进企业投入部分资金,开展安全、环保等方面技改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进清洁生产,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采用清洁工艺和清洁燃料,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积极创建“绿色工厂”。推进园区工业废水处理提标改造,实现“污水尾水入江”变“生态循环水质提升”示范,打造安全、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流生态工业园区。

四是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促生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提升青山区(化工区)东部地区城市面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是健全完善市、区两级环保管理部门对驻区大企业协同管理常态体系,切实构建对重点污染排放企业“看得见、管得着”的履职体系和“必须管、管得好”的责任体系。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群防群控的治理效能,健全群众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受理处置机制,探索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坚决将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到位。

猜你喜欢

青山区武钢青山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做少先队员的幸福摆渡人——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校区少先队活动巡礼
青山揽胜
小蜗牛晒太阳
武汉市青山区武东街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武钢今昔
2个月已发布11次外部招聘信息武钢人员分流压力山大?
武钢第六代桥梁钢板投入工程应用
以我青山磊落,为梅画地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