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氏悲剧

2022-05-09赵蕊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2年4期
关键词:袁术袁绍用人

赵蕊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四世三公”的袁氏一度是最为人们看好的。况且,袁绍、袁术两兄弟都是当时豪杰,本该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然而他二人不仅没有共创大业,反而各据一方,甚至兄弟阋墙,使得袁氏从此败落。究其原因,先要从二人的出身和性格说起。

袁氏“四世三公”是从袁安开始的,袁安即袁绍的高祖父。《三国志》注引《汉书》载:“安字邵公……生蜀郡太守京……京子汤,太尉。汤四子 :长子平,平弟成,左中郎将,并早卒;成弟逢……”袁逢便是袁绍和袁术的父亲,而据《三国志》注引《魏书》:“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

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袁绍是哥哥,但他母亲地位低微,而袁术是嫡子,根正苗红。再加上袁绍又被过继给伯父袁成,这样一来,袁术的地位显得更加正统。由此也导致了兄弟二人性格上的差异。

袁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他利用家世资本结交士人,在士大夫中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或许是由于庶子身份,袁绍为人谨慎甚至胆小,虽然身边能者谋士众多,但他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見,做事优柔寡断。

作为儿时的密友和后来的对手,曹操对袁绍是非常了解的,他曾对袁绍有过一番评价:“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袁绍其人,志向高远而智慧不足,外表强硬却缺乏胆识,猜忌刻薄而没有威望,兵虽多而指挥不统一,将领骄横而致使政务不清明。所以曹操认为,即便袁绍有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粮食,也不过是给他曹操准备的。

袁绍能折节下士,想要招揽天下英雄为自己所用,又因为其门第名望,确实有很多贤士归附。但袁绍对他们似乎并不十分信任,因此他的礼贤下士倒更像是做做样子。

郭嘉是曹操重要的谋士之一,但在此之前,他也曾入过袁绍的麾下,只是没过多久就离开了。离开前,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全而功名可立。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袁绍效仿周公礼贤下士,但招纳了人才不懂得任用。而且他做事情的头绪太多,以至于把握不住要领,谋略很多却难以做出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救天下大难、成就大业,太难了。

反观袁术,自幼优渥的生活和嫡子的身份让他养成了“奢淫肆欲”的性格。袁术占领南阳时,有数百万民众,但因为其骄奢淫逸,征收赋税没有限度,百姓生活困苦,逐渐外逃。

看看时人对袁术的评价。吕布在书信中指斥袁术“喜为大言以诬天下”,也就是说, 袁术常常言过其实。蒯越批评袁术“勇而无断”,尽管勇敢,却缺乏深思熟虑。孔融对袁术更是极为轻视,曾说 :“袁公路岂忧国家者邪!冢中枯骨, 何足介意。”意指袁术不过是仗着家世好罢了。

不仅如此,袁术的性格令他无法像袁绍那般礼贤下士,在名望上自然比不过袁绍,这就让袁术很难不嫉妒袁绍,兄弟之间的关系因此处于微妙的状态。

两人结下仇怨后,更是各自结成党羽,互相算计。当时,袁术勾结公孙瓒,袁绍联合刘表,而大多数豪杰都是归附袁绍的。袁术自然不服,甚至说出“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这种话,直接把袁绍说成是家奴。他还给公孙瓒写信说:“绍非袁氏子。”

袁氏兄弟不仅在性格上有差异,政见和格局也各不相同。

最初董卓提出废黜少帝刘辩,改立献帝刘协时,袁绍是反对的,因此站到了董卓的对立面上。起兵之后,袁绍与韩馥图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虞不敢受”。虽然未能得逞,却已经可以看出袁绍对皇权的觊觎。

献帝在河东时,沮授曾提出“挟天子而令诸侯”,袁绍没有采纳。彼时,东汉皇室已是苟延残喘,挟持献帝也未必能成气候,而袁绍意在弃置汉室,兼并天下。他有这个想法,也有这个信心,然而事实证明,他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取得了巨大的政治效果。袁绍已经走错了一步,便不顾阻拦,向曹操集团发起总攻。然而官渡一战,实力强大的袁绍惨遭失败,曹操以弱胜强,令袁氏势力受到重击,并从此由盛转衰。

比起袁绍,袁术的称帝之心更为迫切。而这也是导致其速亡的重要原因。袁术有雄厚的实力,但对时局没有清醒的认识。皇位只有一个,而天下想做皇帝的,不计其数。各方豪杰虎视眈眈之际,袁术称帝,无疑会成为出头鸟,为众人讨伐袁术提供口实。

《三国志》注引《魏武故事》载曹操己亥令,其中提到袁术称帝:“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意即袁术即位并未通告天下,但这足以为众人对其发起攻击提供理由。原为袁术盟友的吕布与其反目,双方互相攻伐。孙坚曾与袁术“同盟结好”,而至此,孙策断绝了与袁术的关系。再加上曹操率军讨伐,袁军接连受挫,损兵折将。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世族势力,在社会分崩的情形下无疑是最大的优势。除此之外,他们又处于汉末政治较为活跃的汝、颍地区。袁术曾先后割据南阳、九江;袁绍更是在全盛时期占据青、冀、幽、并四州。袁氏兄弟可谓天时地利都已具备,而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人和。

袁氏兄弟本就不和,各自为政,甚至彼此敌对。而最大的问题是,他们都不懂得善用人才。袁绍不信任自己的谋士,也不能驭士,导致谋士之间也互有牵制甚至谋害。袁术骄横轻人,更是导致人心、人才并失。

最初,袁绍和曹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曾讨论过如果大事不成,什么地方可以据守。袁绍的想法是,他将南据黄河,北靠燕、代地区,召集北方蛮族兵力,然后向南争夺天下。而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重视用人,也善于用人,而事实证明,曹操也确实取得了成功。

如果说袁绍是不善于用人,那么袁术根本就是不重视用人,所以当他试图拉拢河北地区的诸侯一起对抗袁绍时,并没有几个人追随他。当最后走投无路之时,袁术终究还是想起了袁绍,甚至要将帝号让给袁绍。但是这个看起来似乎是示好的信号实在是为时已晚,更何况袁术所想只是为了自己活命,并非真心求和。

二袁的反目,终究是使外人得利,倘若兄弟可以齐心,或许便是另一番光景。可惜不仅他们没有及时悔悟,而且不久之后兄弟阋墙的情节又在袁绍的儿子身上重演,结局自然也是一样。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袁术袁绍用人
袁术:想当大佬被打脸
眼力与气度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群书治要》论用人:战略定位与导向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为什么叫“一把手”
“离任用人审计”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