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山水画中的“云水图式”技法表现

2022-05-09高昳甜

艺术评鉴 2022年5期
关键词:技法山水画

高昳甜

摘要:云水在中国的山水画卷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描绘意象。山水画当中描绘出的不同的云水状态往往是画家本人以个人的偏好和相应的经历抒发对于云水形态的感受。在这些山水画卷当中,云水往往以相当关键的构成要素存在,对于山水画的研究活动而言带有极大的意义。对于现代的山水画家而言,需要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现代的元素进行创新,进一步创造出更加富有新意的“云水图式”,同时推动山水画获得新的发展方向。笔者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围绕现代山水画中较为常见的“云水图式”技法开展深入描述。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说明在现代山水画中,“云水图式”的概念和内容,之后从“云水图式”在山水画中的表现形式以及作用入手,着重阐述了现代山水画家云水表现的新“图式”创造。

关键词:云水图式  技法  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5-0039-04

中国的山水画作往往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同时相应的图式极为丰富,能够在传承中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图式本身而言,其作用在于对物象的强调,将不宜表现的部分删去,同时通过一些带有一定规律的方式,推动物象的简化和程式化得以实现。一般而言,图式意味着历朝历代的画家在亲自接触、感受大自然后,从中总结得到的相应图像与符号。我们对于以往的山水画图式进行观察能够发现,其中使用了很多云水、山石以及树木等符号。在众多图像之中,云水具有动态性特征,可以通过不断变幻展现出大自然的特点。迄今为止,我们也能够发现跟云水有关的很多重要的图像与符号,画家们将带有自身特色和独创性的创作技法进行结合之后,能够发现跟云水相关的图像符号其实也就是“云水图式”的体现。在山水画之中,“云水图式”更像是创作者们借助各种技巧实现的对于图像的主观化处理,同时以带有个人特色的绘画语言实现个人情感的表达。

一、现代山水画“云水图式”概述

(一)内涵

在山水画中,“云水图示”其实是传统的山水画中相应技法实现的浓缩,能够展现出跟个人审美密切相关的视觉效果与情感传递。同时,欣赏者们也能够从“云水图式”当中发现艺术家们在自然山水中寄托的精神,而这同样是时代精神的一种表达。从山水画当中我们能够发现,艺术家在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仍然在借鉴优秀的传统艺术观念,同时将其进一步转换为带有相应特点的个性化图式,而这也是“云水图式”在现代山水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艺术家们的个人情绪的表达。

(二)起源

在传统的山水画当中,“云水”两种意象其实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云是在山下的水汽蒸腾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云在遇冷之后会凝聚为水,落下便成了雨。在大自然的奇妙作用下,云和水这两种意象之间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而这也是中国山水画中出现有关意象及其之間相互联系的结合体。从自然界的角度而言,云水代表了永恒。山水画中较为常见的“云”“水”意象其实并不只是自然界景观的再现,也是古代先民经过观察之后实现的对于自然景观描摹产生的一种抽象性思索。同时,在这之中含有内容较为深刻的思想观念以及相应的情感。我们从远古时代的陶器中可见一斑,像早期存在的流水、流云、水波以及漩涡等纹路其实都是对大自然的描摹。从这之后,在山水画之间,云水其实也变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要素。在原始社会的条件下,象形文字是当时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远古先民们十分擅长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线条以及相应的各种形状来描绘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云水描绘代表了一种抽象化的符号。在商周阶段,云水的图样则作为青铜器的装饰而存在。在秦汉两代,当时的绘画作品中关于云水的装饰都蕴含着升仙的主题。在中国的山水画中,针对云水形象的描绘其实是以当时工艺美术特色中勾云的形象存在的。发展到后期,慢慢产生了变化。站在原始社会的角度来看,勾云的形象能够跟动植物的形象相配合而出现,同时在工艺美术作品中构成比较复杂且辨识度相当高的一种装饰。在这之后,随着历朝历代画家们的进一步创作与研究,勾云的形象也变得日益丰富,逐渐成为了云水形象的一种良好表达,令这一绘画技法得到了发展。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山水画技法同样走向成熟,作品已经由针对山水轮廓的简单描写变为通过较为详尽的笔墨从而进一步的塑造,由此构成中国山水画当中的“云水图式”。从这时开始,“云水图式”也变为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云水图式”在山水画中的表现形式

(一)笔法特征的“勾云法”

秦汉之前,勾云技法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器皿以及用具中有所体现。尽管这种技法一般较为稚拙,同时也只具备装饰作用,但这一部分其实也是为后期的“云水图式”描摹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一般来说,从表现力的角度来看,勾云技法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类:首先,由工艺美术的角度来看,在战国时期,勾云开始跟动物图样结合起来,龙凤纹由此产生。到了汉代,云气逐渐跟植物纹样融合起来,慢慢有了浪漫主义色彩。到了魏晋时期,随着玄学、佛学的兴起和发展,云气的形象开始跟植物纹进行了融合,从而产生了一定的形式之美。发展到宋朝,创作者以“勾云法”为基础,创造了“云水图式”。此时,云气纹呈现为清秀、飘逸的形象。此类技法是通过画家的进一步探索以及对自然的观察形成了更加具体以及形象的概括。在这种情况下,画家借助相应的勾云技法实现对于自然界的表述,除了能够展现出对于自然中蕴含的审美表达,同时也以一定的绘画方式表达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云水形象。

(二)墨法特征的“渲淡法”

从山水画不断发展的过程来看,对于云水进行描绘时,“渲淡法”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渲淡法”其实就是将墨按照浓淡程度的区别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同时,借助墨实现渲染,并以水墨为基础,就云水的形态和相应体积进行展现。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就是借助渲染的途径实现的。首先以笔画为基础实现简单概括,而这一形式也有助于水墨效果的实现。“渲淡法”的出现,除了推进了山水画艺术观念的产生,同时还给整体艺术形式带来了一种新的格局。当我们鉴赏米友仁创作的《潇湘奇观图》时,常常能够发现画面中展现的洞庭湖及其周边的景色,云雾缭绕,同时也呈现出深远的意境。与此同时,在山中漂浮的云烟、留白以及渲染等各类形态下,画家通过对于云层的勾勒,同时加上和山体的虚实呈现,进一步描绘了动静结合、变化莫测的景致。云气之间形状就像动态的流水和静态的草木一样,整体的状态其实是现实性以及象征性的结合。这幅画面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当时中国画家的情趣。

(三)章法特征的“留白法”

针对绘画理论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其中与留白法相关的理论也较为丰富。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例子,比如,清朝的张式在《画谭》这部作品中表示过:“空白为画中烟 云渲染的流行之气,空白即画。”同时,清朝的华琳在《南宗抉秘》当中同样提及到“此白笔墨所不及”,同时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有情之白”。由上述画论能够发现,从清朝起,画家们也认识到了空白在画面当中具有的意义,同时将其进行实践。由《南宗抉微》中的叙述能够发现,画家们对于空白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中国人对于意境的追求比较关注,同时在山水画中的空白及留白技法的运用也比较关注。同时,画面中的留白部分其实也是云烟和瀑布等现实中存在的事物,空白部分其实是画家为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通过空白部分的留存,令读者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站在画云的角度来看,空白部分其实也是中国画模式的一种,它跟“空云法”及“留白法”特征相似,同时也是构图时非常常用的表现方式。

从现代山水画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画家通常会将传统表现手法作为核心基础,同时又基于“云水图式”的表现形式进一步的丰富内涵。举例来说,陆俨少围绕传统的绘画创作技巧进行了发展,从而开创“留白法”等云水创作技法。同时,画家陈国勇将渲淡法作为创作的基础内容,由此开创了充分结合水和颜料特色的“水粉相溶性”的创作技巧。另外,以姜宝林与吴冠中作为代表人物的现代山水画家往往在作品中通过笔墨形式与表现语言的创造,进一步实现了图式创新,极具个性化的“云水图式”进一步产生。通过这种途径,现代山水画不断发展。

三、“云水图式”在山水画表现中的作用

(一)取景布势,构建画面

“云水图式”对中国山水画的表达和技巧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云水符号和云水变化,巧妙体现空间变化,凸显层次架构和画面的横纵远近距离。云水转换及其延伸的表现内容画面虚实效果,营造意境,并表达作者的中心思想。通过山云做取景布势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衬托画面并营造山势力。郭熙提出“三远法”,总结中国山水画的三种意境和主题。云水不仅美观,更可以分割、拉伸、烘托,丰富画面层次,体现空间感,也能通过适当遮挡体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华琳在《南宗抉秘》提到三远定法,即“以泉高之远、以云深其远、以烟平其远”。上述种种均表现了云、烟在中国山水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变换和联合、切割,体现画面的空间层次和时间变化。陆俨少先生是现代著名山水画家,他曾经说过:“山头平正,无出奇之姿,如在顶上画云一簇,以取其势。”由此可见,在山水画中,画云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云水的过渡和掩映等,展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山水交融、展现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的高远大气,展现浓似春云淡似烟的山色风光。

(二)四季四时,展现阴晴

四季四时,季节变换产生的景色更迭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气候变化、晦暗阴晴也需要细致描画。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四景山水”,意思就是山水的变换其实在四个季节都有所区别,云、烟、光等因素都会使景物变化。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描述了“四时之气”和“四时之象”,季节带来的气象变化营造了景物的不同意境。传统山水画中,相关理论综述针对四季四时、阴晴表现做了详尽描述,并且,传统山水中着重表现自然山水的意境,云、烟、光的折射、变化也使得山水别具一格,好似拥有了鲜活的生命一般。四时之景不同,四时之气不定,绘画者描绘山水变化时,飘渺灵动的云、烟、阴晴变化的光等都会给欣赏者带来别样的观赏体验。

自然界鬼斧神工、独具匠心,云的形态随着季节、天气、风向等不断变换,展现四时之魅力、阴晴之变化,灵动又飘逸。故而在山水画中,云的描绘对画面整体意境和取景布势都具有关键意义,而且由于云的特性,可以辅助作者表达四时魅力、阴晴转换、天气情况等。

(三)气韵生动,营造意境

谢赫在《画品》中率先提出“六法”,自此之后“六法”便成为中国画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张彦远是唐代著名山水画家,曾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作品首先要有气韵,“气韵生动”,作品便有了灵气,人物形象仿佛跃然纸上,而且这一标准逐步延伸到人物画品评中,并且也成为中国画评价的准则。山水画种力求达到“气韵生动”这一点,要求画家作画时通过云水符号和标志等展现画面的动态感觉。画面本是静止的,但是添加了动态元素后,画面也会充满动态的感觉。画家在画面设置上,往往通过动静搭配的方式凸显画面的流动性,其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标志性符号便是烟、云、水。在山水画中,表现的自然景色,如山、石、树、木等多为静态物品。而流水与高山一对比,就显示出静止高山下的水流潺潺,使画面体现出动态感。由此可知,为了更好地体现山水画中的“气韵流动”,可以通过烟、云、水烘托整体意境和作品内涵。

山水画讲究意境美,画作中的留白与景象相得益彰,物的位置和画法衬托象,烘托了画面的意境,使其具备联想性和延续性。黑与白是相对的,两者之间的衬托和对比才能使另一种颜色凸显出来,黑暗中的光亮或纯白中的黑点总是能抓人眼球。所以画作中常常讲究留白,物的留白恰好为象的表达留出空间。烟气、云、流水等都是中国画中重要的意象,合理分配位置、形象刻畫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通过笔墨浓淡、线条粗细、气象变化等,刻画烟、云、水的形态变化。齐白石先生曾说:“形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形似无神并不是好作品。所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注重刻画云水形象,但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刻板的形同。画家描绘山水形象时,往往深入自然体会,用手下的笔墨展现山水的灵动,用烟云、流水赋予画面勃勃生机。

四、现代山水画家云水表现的新“图式”创造

(一)陶冷月、李可染等人的“光影性”云水样式

从现代山水画角度来看,其实具备几个不同领域的突破。通过带有形式化和抽象化的笔墨语言,实现另一种崭新的“图式”创造模式。对于现代山水画家李可染来说,把现实感受跟传统笔墨结合起来是其作品的一个创新之处。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其实多次使用了“光影性”的表现方式。整体画面中呈现出了水痕斑驳且较为清新的景象。李可染将湿笔进行逐层晕染后,借助逆光的形式实现水面倒影的描绘,将现代感与传统色彩进行了巧妙地结合。从真实性的角度来说,李可染实现了对于真实性的浓缩与升华。而陶冷月也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限制,打造了新的图式语言。从陶冷月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光影性”云水图式的创造,他还将西方对于光影性的处理手法融入其中,使得整体的云水样式变得更加独特。

(二)陆俨少、方俊等人的“留白”与“墨块”云水样式

陆俨少凭借技艺精湛的云水法享誉我国山水画界。他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念:“我创为留白之法,于积墨块中。留白线回环,蜿蜒屈曲”“把水墨留出白痕,绮绕萦曲,盘旋山际,或是云雾,或是泉水,或是光,前人之所未有。”此类留白画云法令画面气韵更加生动,整体格调相当清新,整体墨色较为明快,同时通过壮阔的气势给人们带来相当大的感染力。

从“墨块”云水样式的角度而言,其实在山水画当中也是不可多见的。画家借助绘画技巧的使用,增添了画面黑白的层次感,同时展现了自然界云雾缭绕、波涛汹涌以及树木苍茫的一种景象。

(三)林容生、许俊等人的“装饰性”云水样式

带有装饰特点的“云水图式”的代表人物就是林荣生与许俊。这里所说的山水画的特征在于,在西方绘画元素中,以色彩作为主要内容,而这同样是“云水图式”具备一定装饰效果和个性化特色的原因所在。此外,对于创作者而言,在创作过程中也需要对画面结构进行安排。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的形式美法则。对于树木山石而言,以云水景物为依托,画面能够带有更强的空间感。由此可见,以上两位的云水图式中,个人风格和色彩相当浓烈,同时也在中国的整个山水画坛当中极具研究价值。

(四)陈平等人的“亮光性”云水样式

从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实际过程可以发现,少数画家能够将欧美国家以及我国传统绘画创作的相应需求实现融合,由此产生了一种“亮光性”云水图式,而这也是山水画图式中非常典型的例子。画家通过一种新的创作形式,进一步塑造出一种梦幻、深远的境界,这一点从陈平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在陈平《费洼山庄》以及《梦底家山》的作品当中,把烟云作为描摹时的对象,借助皴擦和渲染的创作技法,将画面中形成一种带有“亮光性”的云水图式。同时,借助对比的途径,实现墨色和留白的良好结合,使得画面更具现代感。另外,画家把画面中天空的颜色用红色抑或是蓝色进行描绘,这种鲜艳的色彩更是与墨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画面更具意境。陈平的创作中,黄色调和墨色是比较常见的色调,通过清淡、朴实的色彩创造出了一个更加宁静、淡薄的山水画世界。而从其作品中其实可以发现“亮光性”云水样式在画面中的使用效果。陈平将云水样式与现代审美下的绘画理念进行结合,由此创作出了新的云水样式。

我们在欣赏陈平的《桂林山水》时,可以感受到画家特意创作出的黝黑的画面形式。此外,陈平创作时分别在画面的右下与左上部分分别描绘出蜿蜒曲折的光线,由此产生了景物外延的感受,实现了对于画面界限的突破,并将有限变为无限。画面的远方露出微微的白色亮光,同时在画面中进行了铺陈。这一云水样式借助淡墨色进行渲染,给山体带来了一种更加神秘的色彩。这种创作方式从技法角度打破了以往的样式,同时通过泼墨、渲染以及烘托等新方式,令画面实现了新的和谐与统一。从陈平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图式个性的创新发展,采取新的创作模式实现了新的云水样式的塑造。这种样式打破了以往的表达方式,采取了创新的手段,实现了云水样式的展现,同时也是对艺术表现手法的进一步丰富。

五、结语

從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山水画家在现代突破了以往的图式语言。同时,参照自然以及西方的创作思想,结合中国传统和当前社会的发展观念,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现代审美观念的“云水图式”。笔者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选择代表性更强的“云水图式”开展相应的分析活动,也能够感受到“创新”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另外,创作者也围绕现代山水画创作过程中“云水图式”的相应发展开展了对比、总结和分析,进一步展现了艺术发展的时代性特征,从而赋予山水画家更多新的创作灵感。

参考文献:

[1]王君伟.山水画中的人物表现和画意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1(21):14-15.

[2]李寒.宋代山水画中园林建筑及其环境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21):92-93.

[3]任建林.壮美山水总关情——魏梅峰山水画赏析[J].金桥,2021(11):96-98.

[4]王权朝,周珩帮.论晋唐时期河西壁画山水图式的风格演进[J].美术观察,2020(09):62-63.

[5]史莉.行云流水—中国山水画之云水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8年.

[6]张亚凯.浅析元代山水画云水审美特征及其图式语言[J].中华辞赋,2018(10):227.

[7]李漫.宋元山水画的云水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8年.

[8]袁玉红.中国山水画中云水画法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赵凯昕.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云水图式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6年.

[10]朱孟武.云卷浪舒—中国画云水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猜你喜欢

技法山水画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英国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油画技法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研究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铜版画技法在作品Salute to my hero中的运用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秀秀台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