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下舞蹈的传播及价值功能观察

2022-05-09张斯月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

张斯月

摘要: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以舞蹈、体育为代表的非居家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借助互联网的推动,舞蹈活动的空间绝大多数已经由线下转为线上,舞蹈的场地、传播及表现形式等等发生变化。“云舞蹈”“居家舞蹈”“方舱舞蹈”等新名词逐渐活跃在大家视野,不同于疫情之前,疫情之下反映出来的舞蹈状态更为繁盛,同时此阶段下舞蹈创作者更加关注社会,一系列作品其价值内涵反哺现在浮躁的舞蹈创作市场,甚至于在审美、人文价值及传播手段方面给了现代市场一个更好的出路和启发。

关键词:创作价值  舞蹈传播  线上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082-04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舞蹈等艺术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态,目前国内对舞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舞蹈创作内容与方法、舞台表演、舞蹈教学与舞蹈传播等领域。2020年春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各界舞蹈爱好者和工作者都带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论是在教育、编创、传播、研究等方面,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舞蹈工作者也善于在逆境下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开辟新道路、新模式,合理地运用现有环境,转变固有思维程序,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舞蹈呈现出最佳状态的方式方法。

一、舞蹈的传播方式

疫情来临之前,线下的舞蹈教育机构、学校和舞蹈剧场一直作为传统的舞蹈传播和延续的地方,践行着育人及艺术审美的使命。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巨大改变,舞蹈表演艺术作为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也自然而然地与时俱进。近几年,网络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舞蹈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挑战。

(一)教学方式的拓宽

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阶段选择的产物,在疫情期间为各个学校舞蹈艺术的线上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线下教学不同的是,“互联网+”的舞蹈教育具有获取途径宽、互动性强、受众广等优点。教师可调配多方资源,积极且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同时,新媒体技术发展让舞蹈教育迈向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推动学生接受知识与运用能力的深化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手段与观念的创新,提高教学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

(二)网络舞蹈的盛行

舞蹈是小众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对高雅舞蹈门类来说,需要互联网以及短视频的营销平台吸引不同阶层的观众。比起进入剧场的沉浸式观舞体验,疫情期间人们使用手机观看各类舞蹈视频的方式显得更为安全便捷。手机上的QQ、微信、微博及众多短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微视等软件活跃于各大手机应用市场,这些应用的广泛使用目前已成为人们语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把不可触摸的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将舞者们的“舞台”延伸,使我们看到了舞蹈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舞蹈艺术爱好者也在平台上积极地讨论交流,不断拉近舞蹈艺术与人民群众的距離。

从创作者也就是传播者来说,观众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短视频,符合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文化娱乐视频的要求。自媒体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给了更多热爱生活、热爱舞蹈的人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零基础、非专业的人也能在短视频平台上绽放自我,张扬个性,展现才华。《灯火里的中国》这首歌自2021年春节晚会后广受好评,一部分人编创简单舞蹈动作,以此首歌为背景音乐,舞蹈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

从传播媒介来说,以网络为媒介的荧屏舞蹈的兴起加速了舞蹈艺术文化的传播,拓宽了受众面,也扩大了新的舞蹈传播记录舞台,从无声到有声,从片段到完整,从言传身教、形象化记录到数字媒体化,技术普及与理念的创新使舞蹈记录的方式趋于丰富完善。舞蹈艺术拥有众多符号语言,过去我们常常以身体为载体,传达舞蹈作品所表达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剧情情节、审美体验和文化内涵等,如今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加持,融合舞蹈作品内容,可以让舞蹈呈现出更佳的效果。短视频软件独有的特效、滤镜、贴纸及剪辑手法,给舞蹈视频的加工赋予了创新性。同时,录制机器的多角度拍摄能让观众从不同维度方向感受舞蹈动作的运动路线,更加全面、清晰地呈现出舞蹈作品。众多视频软件凭借多元的多媒体元素营造新奇的视觉效果,刷新感官体验,利用大众的猎奇心理,采用吸睛的营销策略,突破单一的剧场表达方式,增强舞蹈艺术的审美性,将舞蹈艺术以多样性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受众来说,疫情之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舞蹈传播方式的影响尤为重要,自媒体发展下足不出户的舞蹈视觉盛宴让大家觉得舞蹈艺术更加触手可及,不再那么遥远。基于多媒体的交互性,人们在信息的互通中不只是单向接收,同时也是信息的传递者。教师线上全程一对一教学,免去路途及场地费用,学员可以体验到随心又高效的舞蹈课堂。网络海量舞蹈教学视频,带给大家丰富多样的训练教程,可以让大家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教材。专家学者及专业舞者的在线分享,更是将网络的瞬时性发挥到极致,消息能及时准确地送到每位需求者手中。利用录像回放功能,舞者可以通过视频更全面地反复揣摩自身舞蹈动作,寻找不足之处,提高艺术水平。不单单只是口口相传,外加书籍、图像、影像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丰富的途径来获取所需,由此疫情下网络传播方式对舞蹈艺术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三)新媒体传播的弊端

我们在关注互联网技术给舞蹈教育带来的可能性时,也应该考虑到舞蹈艺术的特殊性,简而言之就是身体的运动。苏珊·布罗德赫斯特认为“技术不是与身体分离,而是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改变和重新创造我们在世界上的体验”。线上教育如何更好地教与学?这个问题在疫情下显得尤为突出。传统课堂中老师的亲身授课、学生的近距离模仿、教师的及时点评,成为了舞蹈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笔者认为,互联网技术不可对线下教育取而代之,但能成为艺术教育的辅助工具,而如何恰到好处的地融合两者优势,则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同的努力。就疫情下的舞蹈教育而言,其存在的问题也跃然纸上。学生只是单纯地理论知识获取、视频欣赏,缺乏实践锻炼,即使具备充足的技术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切身体会,无法让自己得到质的飞跃。对于自觉性来说,这也是线上舞蹈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无法通过互联网清晰有效地观察学生的肢体形态,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练习过程做到有效监督,由此呈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在优势与劣势共存的线上教育中,舞蹈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做到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一个长时间而又艰难的问题。

我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给舞蹈发展带来的创新和发展的同时,舞蹈艺术工作者也应该密切关注如何让优势发挥到最大化,逐步减小线上教育及网络媒介给舞蹈带来的局限性。其一,网络带给我们高速、广泛、便捷的信息传达功能,但是却无法带来人类情感交流中的温度。网络世界归属于虚拟世界,它不能代替人类世界的任何活动。其二,人们对流量、“网红”的过分追求导致舞蹈作品本身的审美艺术、人文价值及其内涵被湮没,“三高”标签的舞蹈视频具有“高产量、高播放、高热度”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高质量、高追求、高价值”,网络平台中无论是搜索引擎、视频播放器、短视频App,还是社交应用,对于作品的把控和筛选力度仍然不够,流水线般的作品缺少专业性和可鉴赏性,纯属茶余饭后的娱乐。再者,舞蹈视频终究不能代替剧场舞蹈,不具备直观性,坐在观众席间的人们观看舞蹈时,可以感觉自己正和演员们一起在完成这部作品,而这场演出仿佛又是创作的途中,让观众更能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与舞者近距离地接触交流也远比在线点赞、留言、评论互动来得有意义的多。

二、舞蹈的功能及价值作用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在BDA舞蹈论坛(2020)的开幕式上发言,面对肆虐的疫情,舞蹈作为以集聚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体”的表达形式,以各种创造性的舞蹈表达探究未知,抚慰心灵,提振精神,激发意志,彰显艺术在疫情变局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价值。当舞者的表演场地从绚丽多彩的灯光下、人潮涌动的剧场中转移到疫情下不规则又摆满家具的居住场所时,舞蹈工作者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探寻特殊时期下的舞蹈现象。

(一)寄托人的情感

相较于民族舞和古典舞来说,疫情期间的现代舞更能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的舞种,它作为一种艺术媒介赋予了人们表达自我关切的自由。视频拍摄中的部分内容会通过面部表情特写展示出舞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让观众带入情绪,感受疫情之下舞者对抗疫工作人员真诚的关心与敬意,为患者带去对“生”的希冀与动力,振奋精神,与悲惨环境做出奋力抵抗。英国哲学家罗宾·乔治·科林伍德称“舞蹈是一切语言之母”,众多人们无法遏止、无以表達的感情的冲动使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此可见,在舞蹈创作中,肢体是我们用来叙事和表达完成舞蹈言说的最好载体,也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狭小的空间内,少了舞美灯光的辅助,舞蹈肢体语言成为了舞蹈作品呈现的重要途径,而肢体又受到场地的约束,更侧重于对上身动作的创作。

舞者高艳津子在方寸之间,以物寄情,诉说了《椅子上的故事》。时长五分钟的舞蹈,始终以椅子为中心展开,“双手掩面”“双手合并手心朝上托起”“抱胸低头”“双手向下延伸,上身后仰”“双臂自然下垂,眼睛看向远方”,此时的舞蹈创作不再追求技术技巧和华丽繁杂的动作,仅仅是最简单的生活动作,通过观察、模仿、加工、提炼,将它们用音乐串联起来,就已经传达了舞者对疫情的关注和思考,实际上这种创作模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舞蹈创作的门槛,鼓励舞蹈爱好者积极传达个人情感,用舞蹈的魅力传播正能量。由此,疫情之下的舞蹈语境更多的诠释了个人对生命的反思和探索,关注承载着人的意志和情感的舞蹈身体本身,即强调人的主体,关注人的情感和意志。舞蹈创作在这期间,从题材到舞种再到人文价值、意义内涵均发生了变化。现代舞的表现更让舞者强调其个人价值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紧跟时代步伐,捕捉敏锐信息,不为世俗潮流所驱使,成为大众化产物的奴隶,坚持艺术作品所该拥有的审美认知和初心。

(二)舒缓身体、心理

罗斌曾就“舞蹈是什么”的问题进行过阐述,他认为一切观念、艺术都是以形式为核心体现物的,“本体”在其中具有根本价值,但并非因此可以抹杀形式的所指和本体的内涵,实际上这也表明了当今舞蹈市场在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生态方面迅速发展,舞蹈创作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过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到1977年以后审美意识恢复,再到1990年期间舞蹈创作呈现出消费性、功利性,最后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舞蹈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创作方向也愈发明朗清晰。

疫情下的舞蹈作品创作主题数量最多的是“抗击疫情”,仅抖音短视频App在2020年期间疫情防控的视频播放量就高达423亿次。不止舞蹈圈,社会各界都积极用舞蹈抗“疫”,2020年涌现出相关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在居家舞蹈中,舞蹈的强身健体功能得到强化,舞者由专业舞蹈演员或者广场舞大妈转变为每一位在家想要跳舞的人,他们在无法出门的情况下选择即地起舞,充分利用舞蹈视频教学,通过简单的动作练习,达到在家里也能学习舞蹈的目的,从而起到了增强体魄,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舞以达欢”的作用。

舞蹈比其他形式的运动在促进健康方面更有效,其原因在于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身体、情感、认知多感官参与的特征。“方舱舞蹈”的活跃无疑是在病痛的沉重氛围下一道亮丽的光照进了医患心中。当人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环境,不但会让身体产生一种疲惫感,更会让人的心理感到焦虑不安、急躁难耐,尤其在医院这个环境下,疫情带给病患的心理压力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是抗击冠状病毒的关键因素,方舱医院涌现出来的舞蹈活动,不仅促进了医患们的生理健康,亦达到了抒发患者面对治疗时的恐惧和紧张情绪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曾就有“民气鬱閼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的记载,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艺术的方式,缓解快节奏生活下的压力与烦恼。我们常说肢体是心灵的表达,那就表明我们可以尝试着从肢体方面干预并调节我们的心理活动,疫情之下舞蹈的社会承担不仅仅是被观看和表演的功能,也不仅仅是喜悦、美好、崇高等的代名词,它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愈发地表现在关注人类面对灾难困苦时所迸发出的生命活力,是一种释放内心的感觉方面。

(三)打破舞蹈审美及创作壁垒

疫情下舞蹈创作的政治化、社会化倾向被遮蔽或减弱,因人们社会生活物质水平提高,进而带来的舞蹈审美及创作壁垒在这期间得到打磨。冯双白就中国舞蹈历史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做出阐述,他认为我们当代舞蹈历史研究常侧重于对作品成功或不足的阐述,分析其长处与短处,却没有把这样的作品与其历史背后的鲜活生命结合起来。我们生活的多样性为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在如今习惯了快节奏且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人们更追求的是娱乐性和趣味性,部分创作者日渐浮躁,呈现出来的作品如同生产流水线一般,同样的套路、同样的动作,换一个音乐和名字,又是一个新的作品,导致出现高雅艺术让步于世俗的现象。在如今的市场机制下,舞蹈艺术并不是最受大众欢迎的类型,市场上出现的大多数“网红舞蹈”的兴起不排除市场运营炒作的结果,它们巧妙融合视频拍摄和编辑,顺应商业化运作模式,但是由于注重吸引流量,蹭热度、随大流,以及受大众审美等因素影响,许多人忽略了舞蹈本身的动作,更加注重与音乐的卡点及推广性,造成了大量无内容、无情感表达,甚至只是单纯炫技的舞蹈片段涌现。如果一味地追求新的变化,失去舞蹈的审美,那么当代舞蹈创作就没有承载文化内涵及底蕴的能力。

人们在面对灾难、重大事件时,艺术就是最好的发声武器。舞者朱洁静和王佳俊演绎的《告别》从细微处见真情,以小见大,从疫情中无数角色中选择了医生和妻子两个身份,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讲述了一对又一对恋人在天灾人祸面前的深情与不舍,虽然舞蹈创作上仍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相比部分为了抒情而抒情,为了创作而创作的作品来说,《告别》这一舞蹈显然更能深入人们灵魂。

此次疫情下的舞蹈创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相同题材的作品,但此次舞蹈作品喷涌而出的现象就像“有高原,无高峰”,表现为大部分居家舞蹈给大家呈现出的千篇一律的感觉,就像是“无病呻吟”,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过多的意向化表达会让观众抓不到创作核心,换作任何“思乡”“离别”“追思”等主题,舞蹈动作皆可套用。随大流的舞蹈视频缺乏人文内涵及价值,只能说它是社会市场的产物,但并不是艺术。

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杯”现、当代舞评奖中,众多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尤其是将疫情下的思考转变为舞蹈形式,舞蹈开始反映社会、反映现实,逐渐回归到人民大众,但是仍有群舞作品不可避免的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过于刻意,人物形象还停留在表面。疫情所带给我们的舞台局限,并不是思维创作的局限,舞蹈作品应当是艺术形象的合理虚构,而不是观念的任意伪造,所以当我们歌颂英雄、惋惜生命、流连感情时,不能忘了舞蹈创作的原则及我们的赤诚之心。

三、结语

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舞蹈艺术也正面临着这样一次考验。疫情带给舞蹈最大的限制是空间上的改变,由此舞蹈艺术家在创作、练习、心境、舞蹈题材选择及传播等各个方面较以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差异。

疫情下舞蹈呈现的种种,给我们不同方面的启发。在舞蹈创作内容及价值的把控上,从编者到观众再到专家学者,无论是哪一关,我们都应该筛选出更具审美、人文等意义价值的作品,借疫情的话题提醒舞蹈爱好工作者如何在大流中突破套路,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更好的具有欣赏、研究价值的作品。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在舞蹈中融合技术,用技术反哺舞蹈,做到相辅相成,而不是喧宾夺主。最后回归舞蹈的功能,现代社会舞蹈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审美、娱乐、教育、健体方面,疫情下舞蹈的娱乐、健体治疗功能被放大,目前中國对于舞蹈治疗的探索研究方面仍有待完善,这将成为未来发展需要攻克的难题。在经历过艰难困苦之后,舞蹈工作者们为了中国未来的舞蹈发展仍需“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杨懿媛.舞蹈短视频传播的泛化现象审视分析——以“丽人行”舞蹈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20(01):82-85,96.

[2][英]科林伍德(Collingwood ,R.G.)著,王至元等.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罗斌.中国舞蹈尚乏成熟理论和市场品格[J].上海戏剧,2004(03):12-12.

[4]倪达文.新时期舞蹈创作的审美特点与反思[J].神州,2012(29).

[5]张乐乐.疗愈的浅滩——当舞蹈美育遇见舞蹈治疗[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0(04):90-95.

[6]冯双白.中国当代舞蹈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兼谈现实题材舞蹈创作[J].舞蹈,2021(0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