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党建促营商环境优化
——以湖北省襄阳市隆中文化园项目为例

2022-05-08沈宇亮

学习月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化园文旅营商

●沈宇亮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的关键之举,事关襄阳发展的全局。隆中文化园项目是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打造的省级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5 亿元,全面完善升级景区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建设,将隆中打造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全世界了解三国历史的必游之地。近年来,隆中景区超额完成投资30.94 亿元,成功创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景区从“一庐”(草庐)到“一心四园”(“一心”指以核心景区为中心,“四园”指草庐剧场、游客中心、植物园、广德寺四大园区)格局的蝶变。为此,笔者以襄阳隆中文化园项目为蓝本,对抓党建促营商环境优化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当前企业发展困境

传统发展模式面临新挑战。从隆中文化园项目来看,总体发展布局沿袭传统“门票—地产—商业街”的文旅产业模式,即投入一部分资金完善景点收取门票,使核心区域火起来,然后在周边地段进行房地产开发,快速回收成本,建设商业街并出租经营。这一模式本无可厚非,其优点在于可以快速打开市场和回笼资金,缺点在于需要重资本投入。但中国文旅产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沿袭传统模式必然导致产业严重同质化,这也是近年来各地文旅产业低迷和投资项目不断爆雷的重要原因。高度同质化的文旅产品导致隆中文化园门票收入潜力不大,加之沿袭传统管理模式,景区内管理达不到精细化、现代化水平,且管理成本过高,综合效益不尽如人意,项目投资前景越发被看淡。

大环境下旅游市场发展的信心波动。自2020 年开始,旅游业及其相关联的交通、酒店、餐饮等业态受到了疫情的强烈冲击,许多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后疫情时代,为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景区经营不得不根据疫情态势频繁采取限流、降低接纳游客数量等手段,疫情严重时段甚至需要采取暂停接待或闭园等休克式措施,这些必要防控措施直接导致了门票收入锐减,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项目推进中存在制度性制约因素。一是未实现统一管理。隆中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9 平方公里,涉及南漳、谷城、襄城三地七大景区,资源分散、条块分割;景区发展不平衡,除古隆中、水镜庄等景区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外,其他景区没有专职管理机构,相比宜昌三峡、十堰武当山、随州大洪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隆中管委会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无法有效行使管理职责。二是服务作用有限。在2010 年,隆中管委会代表市政府与鄂旅投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约定提供600 亩平衡用地和250 亩古村古镇用地。因隆中管委会对上述土地既无决定权,也无法有效协调相关部门,导致原规划的项目无从落地、工作停滞。且管委会无任何行政审批职能,无法为项目发展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三是区域发展受限。文化园项目周边可开发利用土地皆非隆中管委会管辖区域,导致开发工作协调难度大,办理周期长,项目无法落地。此外项目周边交通、供水、防洪、排污等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医疗、教育、购物、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水平更是低于市区其他区域,这也严重制约了景区发展,导致项目总体推进缓慢。

二、对策和建议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服务意识,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建设。营商环境的优化关键在人。因此,必须发挥党建的思想引领作用,巩固和坚强党的领导,部署开展改善营商环境的大讨论活动,解放思想,开展系统性培训学习,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系统集成思维和更高站位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的战略定位中去部署落实,从思想观念、市场环境、社会服务、商务成本、人才支撑、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细化措施,分类分步实施,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高质量版本。

发挥党建融合功能,增强项目发展信心,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治保障。坚持党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用唯物辨证法去分析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形势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中凸显的新常态、新问题,坚持用全面、辨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把握中国经济韧性强的特质以及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的政治判断,特别是文旅项目朝阳产业的定性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源,项目光明未来的基本面将更加牢固。

发挥党建渗透功能,坚持新发展理念,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思想保障。准确把握消费群体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数量的增长态势和质量上的高标准多样性变化,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立足隆中条件加大投入,不断研发新的文旅产品,改进服务质量,拓展产业链,培育形成旅游观光、农耕体验、文化研学、动植物探秘、医疗康养综合系统性循环产业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提高满意度,赢取“回头客”,形成多点增长势头。

发挥党建转化功能,处理好党建与业务的关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组织保障。正确处理党建这个最大的政绩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关系,在部署上互相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各级机关要善于从机关实际和中心任务出发,运用好党的组织优势,围绕转型发展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在重大部署的实施上,要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一岗双责”,谋划重点任务时要善于发挥党建作用,部署党建工作时要突出服务保障中心工作这个标准。同时,建议依托党校培训平台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一次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轮训,统一干部思想,提升其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对全市企业家开放培训资源和既有平台,帮助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髓,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好“稳字当头、稳中有进”的要求,提高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

发挥党建监督功能,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纪律保障。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把推动深化改革、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等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相关的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推动建立服务型政府,使企业和政府之间可以畅通交流,打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建立良好的企业家培养机制,全面构建起亲清型政商关系。建议纪检监察系统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重点,每年部署开展一次专项检查督查,查处一批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

猜你喜欢

文化园文旅营商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路径探索
惠和石文化园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为国而歌 逐梦前行 长沙县田汉文化园事务中心工作侧记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