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抗体、血小板配型及输注次数对血液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2-05-07韩冬梅唐宗生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配型交叉阴性

韩冬梅,汪 沁,唐宗生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输血科,安徽 芜湖 241001)

自17世纪第一次尝试输血以来,输血已经从输全血发展到只使用其成分(成分输血)用于特定的适应证[1],其中,血小板是血液中对于止血至关重要的成分,血小板输注可以明显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机体的凝血功能[2]。但是血小板输注并非对所有患者有效,有部分患者在进行输注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并未明显增加或者临床出血表现并未改善,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甚至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输注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3-5]。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多次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往往会导致免疫反应,最终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所以在对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治疗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以及抗体检测十分必要。为探究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交叉配型分别对于患者血小板多次输注后输注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2021年5月在弋矶山医院进行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的26例患者的62次输注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其输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弋矶山医院2021年5月26例血液病患者,其中侵袭性NK/T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骨髓增生异常5例,急性白血病1例,急性淋巴白血病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1例,慢粒急髓变1例,前体T细胞淋巴细胞母细胞瘤1例,全血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33~78(53.77±11.45)岁。患者共输注62次,有效次数40次,有效率64.52%。

1.2 方法 通过使用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长春博德)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交叉配型。同时,分别检测输注前、输注后24 h患者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型血小板比例(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P-LCR)、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水平。

1.2.1 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 根据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制备血小板悬液加入到微孔板中,血小板悬液经离心洗涤后可在反应孔底部形成血小板单层。反应板中已包被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向各孔中加入低离子强度溶液、患者血清或血浆、阳性及阴性对照,37℃水浴30 min,让血清或血浆中抗体与血小板单层结合,未结合的成分通过洗涤被去除。后经洗涤5次后再加入抗人IgG与指示红细胞,200 g离心5 min,并记录结果。

1.2.2 血小板交叉配型 制备与受者ABO同型的供者血小板悬液,根据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操作。

1.2.3 检测结果判定 指示红细胞平铺在反应孔底部表面(阳性),或只结合到部分孔底(弱阳性)表明患者血清或血浆中含有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交叉配型不合;若指示红细胞在反应孔底部中央形成红细胞聚集(阴性),表明患者血清或血浆中不含血小板抗体,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

1.3 血小板输注有效判定方法 本研究采用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对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评估,其计算公式为CCI=[输注后的PLT(μL)-输注前PLT(μL)]×1011×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1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数量为2.5×1011。当患者输注血小板后24 h,CCI>4 500时可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有效[6]。

2 结果

2.1 血小板输注前后相关参数变化 本研究评价血小板输注前后相关参数(因检测因素,部分参数指标结果缺失)变化,血小板输注患者输注前后PLT 62例次、PCT 28例次、MPV 28例次、P-LCR 22例次。结果显示,患者输注后PLT和PCT水平均较输注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小板输注前后相关参数变化统计表

2.2 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 本研究参照输注频次与输注效果的比较方法案例[7-8]探讨了患者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结果显示62次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58次(阴性17次,阳性41次)两组标本输注前后血小板增加的均值变化,结果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PLT增加10.000(0.000~20.500)×109/L,与阴性患者14.000(4.000~22.500)×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5,P=0.500)。同时,对两组标本血小板输注后效果(抗体阳性:有效24次,无效17次;抗体阴性:有效12次,无效5次)进行比较,结果可见阳性组有效率(58.53%)虽低于阴性组(70.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389)。

2.3 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与血小板输注疗效 本研究中,62次血小板输注前进行交叉配型实验55次(交叉配型阴性33次,阳性22次),比较两组标本输注前后血小板增加的均值变化,结果显示血小板交叉配型阴性PLT增加高于交叉配型阳性患者(Z=2.682,P=0.007)(图1)。此外,血小板交叉配型阴性患者(输注有效24次,输注无效9次)输注有效率(72.73%)高于阳性患者(45.45%;输注有效10次,输注无效12次)(χ2=4.160,P=0.041)。

图1 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阳性与阴性患者输注前后PLT变化

2.4 患者血小板累计输注次数与血小板输注效果 在血小板临床输注治疗中,同一患者可能会进行多次输注,且存在同一患者随输注次数的增加其输注效果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为考察患者血小板累计输注次数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本研究根据患者总输注次数分为两组:≤3次和>3次,比较血小板输注后24 h CCI及输注有效率。其中输注≤3次患者的累计输注次数为37次(输注有效29次,输注无效8次),输注>3次患者的累计输注次数为25次(输注有效11次,输注无效14次),输注≤3次患者有效率(78.38%)高于输注>3次的患者有效率(44.00%)(χ2=7.702,P=0.006)。

3 讨论

血小板输注在治疗血小板生成严重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9-10]。但是随着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治疗采用血小板输注技术,许多医生及研究者发现PTR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PTR的主要因素分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11-14]。免疫因素有ABO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血小板特异抗原(HPA)。非免疫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累计输注次数、临床症状(如发热、感染)等。目前国内外对于血小板输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上述各种因素都可能对血小板输注效果产生影响,但是不同研究中的病例不同导致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15-17]。

本研究根据临床输注血小板病例,对比分析了血小板相关参数在输注前后的变化,其中PLT和PCT输注后较输注前水平升高(P<0.05),PLT与PCT高度相关,提示输注后患者PLT的显著增加。但本研究由于检测因素,部分指标数据缺失,导致血小板不同参数输注例次各不相同,因此在后期的研究中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发现血小板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PLT增加的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阳性患者输注有效率(58.53%)与阴性患者(70.59%)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既往研究发现[18],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后CCI值低于阴性患者,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可能为:①先前研究只进行了血小板抗体检测,然后对患者进行盲输,然而有些患者体内本身含有的抗体种类较为复杂,不仅有HLA抗体,还可能含有HPA抗体等。因此,临床输血中,不能将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作为指导输血的唯一标准。而本研究不仅检测了血小板抗体,还进行了血小板交叉配型,更大程度保证了输注血小板的相合性。②本研究中抗体阴性患者样本量较阳性患者少,这也可能成为本次研究中血小板抗体阴性和阳性患者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原因之一。③血液病患者可能接受了放化疗或移植治疗,血液制品的输注使得患者产生了更多抗体,且治疗期间间断或持续使用的药物或其他非免疫因素干扰了输注效果。

对患者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的结果显示:血小板交叉配型阴性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PLT增加高于交叉配型阳性患者(P=0.007),且阴性患者输注有效率(72.73%)高于阳性患者(45.45%)。这提示在血小板输注前,对患者进行交叉配型实验是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的必要措施。此外,本研究发现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加会导致输注有效率下降,表明机体经多次输注刺激后可能产生多种不同抗体从而导致PTR发生概率的增加,因此,多次输血患者应谨慎考虑血小板抗体类型,且对患者输注前做预先检测及配型对于降低PTR的发生也尤为重要。

血小板的功能复杂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探究并能明确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提高临床输注效率至关重要,这不仅仅局限于本研究中所提到的血小板抗体、血小板交叉配型及输注次数,还需要更多地了解不同情况下的临床因素、药物因素、产品因素及病人因素等。优化临床血小板输注,降低血小板输注的风险和改善输注效果是输血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配型交叉阴性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丢表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11岁男孩 增肥救父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科学期刊发表试验研究阴性结果的重要性
连数
连一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