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黄梅戏与我相伴

2022-05-07冉国元

黄梅戏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钟情黄梅戏唱腔

□ 冉国元

图为作者欣赏黄梅戏的播放设备

在全国多种戏剧中,最令我钟情、酷爱的戏剧就是黄梅戏。自1963 年起,魅力黄梅戏一直与我相伴,至今已59 年。她给我带来了欢乐、愉悦、健康、长寿。

1963 年,我在新疆军区塔城边防部队工作时,休假回四川购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六月的一个晚上,21 时许突然收听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黄梅戏音乐。那优美动听、柔和婉转的韵律韵味一下将我吸住了,似仙乐拨动了我的心弦,不禁自言自语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一回闻”。从那晚起,每晚21 时,都要打开收音机听黄梅戏,欣赏她的韵味。1969 年我被调回部队机关,因安徽与新疆距离太远、地势高低不同,就收不到安徽电台播放的黄梅戏了,每天的生活就好像缺少什么似的,那优美的黄梅戏音乐仍在脑际萦回,经久不绝。1969 年以后,我购买了录放设备,见黄梅戏的唱片、磁带就买回。工作累了,茶余饭后听一曲,那美的享受难以用语言表述。自有了电视机、VCD、DVD,除买回这些播放设备外,到重庆、成都、写信至安徽、打电话给北京,到处购买不同剧目的黄梅戏。每年秋季展销会,凡有不同内容的黄梅戏影碟,都全买,现已装了满满一大书柜,花去5000 余元。我还订阅了《黄梅戏艺术》杂志。我喜爱黄梅戏,妻子也喜欢,她开玩笑说:“你这样钟情黄梅戏,在年轻时该到安徽去找一个会唱黄梅戏的姑娘做老婆,叫她天天给你唱黄梅戏,你就不会到处买了”。

独具魅力的黄梅戏,唱腔、花腔清新、优美、委婉、动听、易懂易学,我也学会不少唱段。由于自己的声色粗哑、不动听,不敢在公共娱乐场所演唱,怕人笑话,只有在自家室内自唱自乐,慢慢独自品味。

黄梅戏为何能将我陶醉、迷住?其魅力在于:一是黄梅戏演员装扮美。装扮正面人物和装扮反面人物都很艺术。人物丰满、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观众一看演员出场,从打扮上看就能觉出好坏。二是服饰造型美。演古装戏也好,演现代戏也好,服饰的造型,角色的包装,符合历代俗成的程式规则及人物身份。三是人物塑造准确、细腻、到位。如令人百看不厌,百听不倦的黄梅戏《小辞店》,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将柳凤英倔强泼辣、爱憎分明、妩媚多情、温柔体贴、追求幸福和自由而又委曲求全的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使人经久难忘,回味无穷。四是黄梅戏的语言美。黄梅戏中的语言艺术具有独特魅力。语言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既有通俗文学的语言共性,又有方言艺术特色,让听者顺耳,心里舒服,产生共鸣。如古装戏《小辞店》《赖婚记》《劈棺惊梦》;现代戏《遥指杏花村》《党的女儿之万里春色染河山》中运用的语言就是典范。五是黄梅戏唱腔美。黄梅戏的声腔风格优美、流畅、清脆、甜润、声情并茂、韵味醇厚,带有泥土芳香,特别是严凤英的唱腔华丽朴实,婉转流畅,丰富而不花哨,令观者动情,听者动心。纯正的黄梅戏唱段,如乡野清风,沁人心脾,似一缕清泉,缓缓流进观众心田。《小辞店》清亮婉丽的唱腔,唱出了戏曲的“神韵”,唱出了人物的“魂”。六是黄梅戏演员的技、德深厚。严凤英、韩再芬、吴亚玲、黄新德、杨俊、张辉、吴琼、李文、马兰、潘启才等著名演员,对“四功”“五法”掌握熟练,达到了轻车熟路的境界,塑造人物得心应手。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笑一颦,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演唱如行云流水,音色甜润,浑厚委婉,既有铿锵之声,又有丝竹缠绵,如泣如诉,使观众身临其境,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底。七是黄梅戏演员表演的脸神、眼神给人美的享受。常言道:“一身之戏集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黄梅戏的名演员在舞台上以熟练会说话、能传情的脸神和眼神去打动观众,让观者明察其意,生发共鸣。八是人物的化妆造型美。黄梅戏演员十分注重化妆、造型,经精心设计,改善人物原有的“形”和“质”增加美感和魅力,表现出人物独有的自然美,利用形、色、韵的有机结合,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九是演员念唱从“情”字入手。把“情”贯穿在字里行间,声情并茂,以情取胜。做到了“情”与“神”相结合的“神韵”。演得有“神”,则万灵皆动,栩栩如生,人物形象跃然于观众眼前。

综观黄梅戏名演员,扮演的角色演得形美、心美、情美、声美、姿态美。演出的剧目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比较完美的统一。黄梅戏仪态万千,风姿绰约,人见人爱。黄梅戏的魅力征服了我,迷住了我,老夫80之秋,仍身强体壮,这与钟情魅力黄梅戏有关,撰写此文感谢黄梅戏!

猜你喜欢

钟情黄梅戏唱腔
从音乐唱腔角度谈越剧跨性别扮演艺术的历史发展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我的意中人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李轶贤
昭通诗人上钟山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一念钟情,千里伤城
黄梅戏《天仙配》荣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