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坚持与收获

2022-05-07孙亚桂王海涛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操场跳绳乒乓球

孙亚桂 王海涛

自1992年国家体委发布《体育工作条例》以来,“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呼唤了30年,呼声不断,而且愈来愈强烈,一份份文件均由国务院发布,但看着身边一个个“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听着社会上一个又一个学生因抑郁而厌学、自残、自杀的案例,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中小學生体质健康已成为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多年来倡导“生命教育”的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一直非常重视体育工作,学校一直是北京市田径传统校、北京市乒乓球传统校、通州区田径重点校,学校的田径、乒乓球、健美操、花样跳绳等项目多次在市区获奖。

随着“双减”的持续推进,为学校争得诸多荣誉的体育工作也开始让我们思考:训练队的这些孩子每天早上都在操场上锻炼至少40分钟,他们总是保持着那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学习也不落后。研究表明:运动能够让大脑分泌多巴胺,对于人的情绪能产生一定影响。“双减”政策要求体育锻炼是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必须在校园落地,必须在每一个学生心中乃至家庭生根,必须让锻炼成为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9年9月,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的“体育锻炼一小时”,我们的体育工作也在研究与改进中走向新的发展之路。

器械“亮”出来,增强操场吸引力

丰富的体育活动是我校“阳光体育”理念的根基,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载体。于是我们扎实推进各项体育活动,在追求实效中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在体育课外一小时锻炼时间,体育组还制定了丰富的锻炼内容,体育组老师们为了保证器材的有效利用,他们合理布局,利用有限的空间在院墙上安装球架、跳绳架等,并自制球车、小垫车等,让每一个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在操场上都能看到器材,找到器材,有效利用器材,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效率。在方便学生收取的同时,还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自主管理。

小竞赛“多”起来,激发集体锻炼自主性

学校“阳光体育”竞赛贯穿全年,保证月月有比赛,每学期“月赛”的比赛内容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符合所有体质学生的特点,保证全员参与的原则,为了保证“月赛”的顺利实施,每一个“月赛”体育组都会制定方案,详细介绍比赛细则,提前发给班主任及学生,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规则。去年12月29日、30日学校高低两个年级分别举行了“阳光体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的“月赛”总结表彰及学业展示,此次活动对每月的比赛成绩又进行了团体总分评比,对排在前四的班级不仅颁发了证书,而且颁发了适合全员参与的运动器材。此次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高潮。

为了确保学生每天在校至少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我们的目光也并没有局限在课后服务上,课前托管也在我们的考量范围内。每天早上,来得比较早的同学,不再只是在班级里晨读,而是可以选择在操场进行自主锻炼,这项活动由最开始的几名同学,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位,随着自主锻炼氛围逐渐浓厚,已经由个人的自主锻炼,到以班级为单位的自主锻炼打卡。现在的东方操场,每天早晨都充满了自主锻炼学生的晨练的声音,运动后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特色课程“开”起来,满足个性化体质需求

优中选优,让社团精品化 多年来,东方小学坚持走“生命教育”特色办学之路,贯彻“把操场还给学生,为他们搭建展示体育才能的舞台”的体育育人理念。虽然我校场地小,但我们积极利用现有场地及空间,大力发展田径、乒乓球、跳绳、健美操等传统项目,每天早晨我们都会安排田径、健美操、跳绳等项目运动员进行晨练,同时我校乒乓球项目,利用仅有的场地,一年级至四年级每个班每周安排一节乒乓球课;跳绳项目,每节体育课课前10分钟专门进行跳绳活动,并且做到人手一绳。我校田径队始终保持区前三的水平;乒乓球最好成绩区团体第一、北京市前八;花样跳绳多年来始终获得特等奖;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中小学健美操比赛中,我校健美操队获得三个项目的第一名。多年的坚持,我们成功地打造了“东方田径”“东方乒乓”“东方跳绳”“东方体操”等品牌。这些精品社团的打造,不仅提高了社团内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是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在打造传统项目的同时,我们也在发展大众项目(足球、篮球、武术、空竹等)及新兴体育项目(高尔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高尔夫运动员隋好同学在参加全国青少年高尔夫比赛中多次夺冠。我们相信东方品牌的打造将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

思中寻变,让课程个性化 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一定都会有一群让体育老师十分熟悉但又十分头疼的“小胖子”,他们的身体健康不仅是学校、老师关注的重点,更是让家长头疼的难题。所以我们迎难而上,2021年10月,我校建立了以健身减肥为目的的体能提高课程,该课程贯穿1~6年级,每个年级均有1~2个班,共217人,其中肥胖、超重生30余人,课程采用运动处方干预的方式提高肥胖生的油脂代谢,以及促进体弱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同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学生每天合理的膳食,创造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常态工作“研”起来,全面发展无死角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提升 “研”教材:加强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学习,组织体育教师集体阅读教材、专业化的书籍、文章,并撰写教育札记;“研”课堂:每月听一次35岁以下教师的课,每两个月听一次老教师的课,课后及时评课、写反思,并由老教师言传身教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另外,我校给予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空间,力求人人有特色。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专长与热爱,学校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教师研究,发展自己的特色,并且为教师搭建比赛、展示的多样平台,供他们进行实践、锻炼。我校的体育课堂不再是以前的圈养和放养,而是实打实的以学生学到技能、得到锻炼为目的的体育课堂。

常抓不懈,让两操多样化 东方小学建于1982年,操场小,楼道窄,学生多,场地受限是我们现在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让学生安全有序到达操场,如何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多样性、时效性,成了我们的难题。可身为东方人,我们一直践行着这样一句话: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领导干部,带领体育组积极商议解决方案。即:一是合理安排班级到达操场的顺序;二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三是创新多样上操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创建“阳光体育”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层面:我们借助学校广播站,开展了“东方体育少年说”,积极向学生发出运动倡议,科普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比赛的表彰活动、风采展示活动,树立学生身边的运动榜样。

教师层面:我们认为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全校教师都应深感其责。于是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运动会,让全校教师们拥有健康生活的理念,这样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

家长层面:除去每年的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每年6月份和12月份我校体育组还对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让家长直观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我们还以校公众号、家长会、家委会、家长群为宣传途径,向家长们宣传我校体育活动,解读相关政策文件,传播体育健康的理念,提升家长的重视程度。

我们坚信思想的转变,能带来行动上的实效,所以我们聚焦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从多个维度深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展望未来,家校协同盼发展

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中,我们不仅收获了良好的阳光体育校园文化氛围,收获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还收获了切切实实的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2020年为98.3%,2021年为98.83%;优秀率2020年为25.19%,2021年为31.47%。

这些令我们欣慰的成果更加激励我们坚定地走在阳光体育这条路上。下一阶段,我们在体育工作方面,会继续坚持潜精研思,行稳致远,并且积极开展家校协同方面的体育工作,真正让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我们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希望通过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真正带动东方小学千百个家庭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成就健康生活一辈子!

猜你喜欢

操场跳绳乒乓球
操场的一天
跳绳的起源
学校操场
下课了
乒乓球与大铁球
NO.10 跳绳
迷你乒乓球
宝宝鸭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