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党组织领导下实现减负增效

2022-05-07韩华明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决策党组织领导

韩华明

北京市通州区通运小学是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验校。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对此,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小学通过“四个优化”,在推进“双减”落地工作的过程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体现新体制的优势。

优化治理体系,加强政策执行能力

从“校长负责制”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治理体系必须也随之变革。学校治理体系如何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是探索的起点。

优化组织体系 党支部设计了体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党组织一管到底”的组织体系。在校级管理层面,党组织、校务委员会和校工会委员全部由党员任职。在“组级”管理层面,不但党小组长由学校支委担任,支部还选派党性强、业务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或教师担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工会组长。组长这一层级,党政双重身份、双重任务,保证了党组织领导的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为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提供了组织体系上的保障,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

加强政治引领 学校党支部首先组织党员开展关于“双减”政策总体目标、总体思路的学习活动。由党员干部引领学习、党员教师主动学习为发力点,逐步引导全体教职工认同“双减”是当前学校的重大政治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学校必须完成的任务,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在认识上占领高位,在思想上达成统一。

强化支委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委员的作用,强化支委责任意识,把支委分配到各重要部门,不同部门协作探索,学校建立“双减”任务清单,分类做好教育、教学、教研、后勤等各方工作。每个委员负责一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党组织书记强化检查指导,组织支委针对每个阶段的困难,研究解决方案。

优化议事程序,深化决策监督职能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推进此项工作涉及所有部门,由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干部教师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落地。因此,我校在涉及“双减”工作方案的制定、执行、评价等重大决策上,党组织按照议事程序决策,并监督执行。

坚持依法决策原则 在制定学校的“双减”方案时,党组织认真学习文件、查看资料、组织专题研讨,为确保学校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思想基础。学校还专门制定了《通运小学“落实双减”党组织决策规范》,通过规范党组织决策程序,让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顺利开展,并落实权责。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对行政班子提交的“双减”工作方案,党组织都要认真研判其规范性,按照上级政策认真审视。在决策时,给予充足的讨论时间,要求支委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逐项进行民主表决,保证最终做出正确决策。

堅持科学决策原则 “双减”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可执行性直接关系到“双减”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体制在研究方案时,两套班子、两种视角、两个循环显示出了优势。

坚持分工负责原则 在执行“双减”决策、落实“双减”任务时,明确党组织和行政班子的工作任务,党组织要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校长要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区分好“负责”和“领导”的界限。学校行政班子主要研究“要做什么”“怎么做更好” “如何把工作做好”;学校党组织主要决策这项工作“做不做”“这样做行不行”,做出决策以后,主要监督“工作做得好不好”。

优化育人体系,落实教育根本任务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目标,并通过“四个驱动”促进育人方法的转变。

思想驱动 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用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双减”政策学习,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双减”的意义,用思想驱动行为。

任务驱动 要求各年级组、教研组的每一次活动,都要把安排研究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必有环节。学校党组织通过党课的形式强化党的教育方针对工作的指导作用,要求教研组认真研究各科教学如何落实教育方针,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如何体现教育方针,还特别编写了《通运小学通运青悠教学校本教研工作手册》。

榜样驱动 工作中发挥党员优化育人方法上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榜样示范课、榜样经验交流等形式,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使教师成为“双减”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校骨干教师申请的课题“‘双减’背景下,规范性课堂时间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已获批北京市教育教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双减”专项课题。

评价驱动 评价驱动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强化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评价。针对学生,健全“多彩种子·通运少年”过程性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分为入学、低、中、高四个养成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科评价特点制定基本的学习习惯评价标准,预设通过小学阶段六年不间断的过程性与阶段性的评价模式,以“周—月—学期—学年—学段”为评价周期,以“随时口头表扬—当堂奖励印章—一周一评班级表扬信—一月一评年级表彰奖状—学段累计评比嘉奖证书和徽章—六年累计评比认定通运好少年颁发奖杯”为具体操作方式,捕捉学生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从课堂的角度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展过程评价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学生减负的“突破点”。

“一个任务四个驱动”模式促进了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有力破解了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逐步实现了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生疏到驾轻就熟的跨越。

优化考评体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党组织致力于将教师落实“双减”工作的措施及成果融入教师考评,让考评发挥导向监督功能。

完善考评指标 我校修订教师评优、骨干教师评审、职称评聘等评价标准,强化政治素养、政治担当等关键内容。把教师政治素养作为基本标准纳入评价,包括教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和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把教师政治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纳入评价,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是否有意识地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能否有效融入教育教学的环节?把教师政治教育效果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绩效纳入评价,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考查,评价教师的教育效果。

扩大考评范围 从针对教师的个人考核评价延展到对学校职能部门、教研组、年级组等干部教师团体的考核上。形成党建工作考核与业务工作考核齐抓共管的新态势。党支部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层干部选任、团体建设、双培养工程都与评价挂钩。

丰富考评内容 “双减”的关键是校内,要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吸附力,让孩子高高兴兴参与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是关键。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和服务水平,更加合理地进行作业布置,尽可能满足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要,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把“双减”内容纳入考核,把作业科学安排、拓展课后服务内容、学生吸附率、家长满意率等作为评价内容,制定评价体系量规并积极加以实行。

用好评价结果 反馈考核评价结果的过程是党员干部谈心交心的过程,是改进工作促提高的过程,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过程,起到肯定成绩、弥补不足的作用。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实践证明,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强化了党组织在学校中的领导作用,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提高了教师的政治自觉性,促进了学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体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使通运小学成为我区一所新的优质资源校。

猜你喜欢

决策党组织领导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市领导会见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