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田园与老年的日常

2022-05-07

全国新书目 2022年3期
关键词:园田荷锄礼记

在人生不同阶段中,与童年期一样同属于前文所说的私人领域的是老年期。那么,老年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正如前揭《礼记·曲礼上》所言:“七十曰老,传(传家事于子孙)。”七十岁即老年期的开始。《礼记》在此之后又曰:“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指返还所任官职并引退,也称“致仕”。可见七十岁应为告老退任、从各种社会事务中引退之年。

进入老年,从社会事务中引退,特别是辞官的文人,将置身何处?他们大部分会回到妻儿及族人生活的家庭中。那么,他们安家于何所?多数的情况下,是他们怀着青云之志离开的故乡。本文讨论的焦点,是文人引退后,回归乡村社会和田园空间的生活,尤其是其笔下所表现的老年生活。

陶渊明

开拓归隐文学主题的文人,是東晋诗人陶渊明(365—427),他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品·中品》)。义熙元年(405),四十一岁的陶渊明辞官归乡。这段时期的作品中,以《归去来兮辞》最为有名,其开门见山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此外,还有《归园田居五首》,其一曰: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将“俗”的官场世界,喻为“尘网”“樊笼”,网和笼都是束缚人身自由的器物。与此相对,故乡的“园田”“丘山”则可以说是回归自然、荡涤灵魂的世界。“自然”即naturalness之意,这是一个容许自我个性、能够“守拙”的世界。这个“守拙”的说法最能体现陶渊明处世观的独特性和划时代性。通常,“拙”应当是被舍弃、否定的,但他却特别肯定这一天性,并决定积极地守护它。

陶渊明笔下自然的田园呈现出何种风景?诗歌从第十句开始描绘田园风光:简朴整洁的家园,庭院里遍植绿树,周围鸡鸣犬吠,一派平和的乡村景象。在中国文学中,陶渊明最早将这样的农村田园意象用语言加以表现,这种创作是前所未有的。而读到这样的诗句,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会心驰神往,倍感亲切,因为他所描绘的是随处可见的、每个人都曾置身其中的风景。在陶渊明以后,直到今日的文学、绘画等艺术中,同样的农村田园意象被反复表现着,并不知不觉地融入了这种令人如归故里的感受。

陶渊明直至元嘉四年(427)六十三岁逝世为止,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余年。此间,他一面享受作诗、读书、饮酒之乐,一面亲事农作活动,这些在他的诗中皆有体现。在中国,官僚即弃去农事而出仕之人,做官被称作“代耕”(出自《礼记·王制》与《孟子·万章下》),意为做官后可获得俸禄,代替农耕。“代耕”一语形象地体现了陶渊明的经历。陶渊明曾有短暂的出仕经历,结果由于不适应官场生活,毅然回归田园。正如他诗中所言的“代耕非本望,所业在田桑”(《杂诗十二首》其八),“代耕”归根到底不过是“代”,并非自然的理想状态,只有“耕”才符合理想。归乡之后,陶渊明自视为农夫,在《归田园居五首》其三中他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在诗中塑造了自己不畏夕露沾衣、荷锄行走于田间的形象。当然,在陶渊明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农民和他一起劳动不得而知,也存在实际上使用雇工而他自己只在一旁观看的可能性。虽存在这种怀疑,但可以肯定的是陶渊明通过诗歌语言塑造了“亲自从事农事的文人”这一自我形象。文人的这种农夫形象,也是最先由陶渊明明确赋形。

陶渊明自视为农民,且毫无隔阂地融入周围的农村交际中。其归乡后的诗歌中有不少描写了他与农民的交往。例如《归园田居》其二: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像这样与农民进行交流的文人,在陶渊明以前从未出现过。他在这方面的划时代意义,无论如何强调也并不为过。

猜你喜欢

园田荷锄礼记
《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劳动最光荣
春日乡间即景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半途而废
植树节(1)
清明种树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高中课文注释辨析二例
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