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022-05-06郑若菲刘子嘉努尔尼萨喀斯木王冬梅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保质期提取物花椒

郑若菲, 刘子嘉, 努尔尼萨·喀斯木, 王冬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省经济植物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植物饮料营养丰富、安全性高且具有保健效果,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复合植物饮料是以多种植物或植物抽提物为原料,混合复配后,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其可显著提高植物饮料的营养价值与生物活性[1]。复合植物饮料的制备也可以有效改善某些植物饮料中存在的可溶性固体含量高、酸度高、苦味强与滋味差的问题[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以植物提取物为原料制备复合饮料。黄杰等[3]制备了一种香蕉胡萝卜复合果蔬汁,口感良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李大成等[4]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葚-甘蔗汁复合饮料制备工艺,获得了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复合饮料。许多植物饮料中存在独特的抗氧化成分,单一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往往比混合物小,某些抗氧化成分复配后的活性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表现出减毒、增效甚至产生单一活性成分不具备的药理活性,说明成分间存在着抗氧化协同效应,复配有助于提高抗氧化活性[5]。因此可通过几种低剂量的植物提取物复配来获得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以防止因使用大量单一提取物而产生的副作用[6]。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已有140多种化合物从花椒中分离出来,包括生物碱、萜类、黄酮等物质[7-9]。其中,花椒叶黄酮提取物中的槲皮苷、金丝桃苷、阿福豆苷和芦丁的含量较高,且为花椒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成分,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10]。花椒叶常被用作调料或炒制成椒茶饮用,也可用于制作麻味休闲食品或抗氧化口服液[11-13]。同时,花椒叶可被用作疏散剂、止疼药和祛风药物等,具有一定医学价值[14]。花椒叶作为花椒种植中的副产物,资源丰富。但迄今为止,大部分花椒叶,特别是花椒老叶常被进行丢弃处理,没有得到合理的资源化利用,直接降低了花椒的综合利用价值。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又名药王茶,其叶常作为茶应用,具有清热解暑、调经健脾、益脑清心等功效。此外,金露梅叶含有丰富的黄酮、多糖、鞣质和醌类等活性物质[15],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降血糖、抗炎和抗溃疡活性,是开发保健饮料的优良原料[16-18]。同时,金露梅叶与银杏提取物复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协同效应[18],但其与花椒叶的抗氧化协同作用还未见报道且无深度应用。本研究以花椒叶、金露梅叶为原料,旨在制备一种原料新颖、口感良好、风味独特、有效成分明确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复合饮料,不但可拓展花椒叶和金露梅叶的综合利用领域,还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增加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以期促进花椒与金露梅产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叶和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L.)叶于2020年9月采集自陕西凤州和青海互助,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室鉴定。采摘后选择洁净无病虫害的叶片阴干,粉碎,经筛分取粒径为360 μm以下的部分,于-20 ℃保存备用。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沧州宝恩吸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HPLC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澳柯玛(AUCMA)BC/BD 217V低温冷藏冰柜;上超FS-1200N超声辅助提取器;上博BSG-300光照培养箱;国美HH- 6数显恒温水浴锅;上博YXQ-LS-50G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远红外干燥箱等。

甲醇、乙腈,色谱纯,美国Tedia公司;福林酚、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DPPH、TPTZ、ABTS、Trolox、无水乙醇、丙酮、没食子酸、NaOH、NaBH4、NaCl、KCl、NaH2PO4·2H2O、Na2HPO4·12H2O、KH2PO4、FeCl3·6H2O、AlCl3、Na2CO3、CH3COOH、HCl、甲醇、石油醚、香兰素、四氯苯醌、四氢呋喃,均为市售分析纯。

1.2 花椒叶提取物与金露梅叶提取物的制备

称取50.00 g花椒叶粉加入1 250 mL体积分数60%乙醇水溶液,50 ℃下超声波辅助提取15 min,超声波功率400 W,重复2次。提取液浓缩后,过D101树脂柱,以30%、 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浓缩至干,制得花椒叶提取物(ZBE),4 ℃下保存备用。

称取50.00 g金露梅叶粉加入750 mL体积分数50%乙醇水溶液,60 ℃超声波辅助提取30 min,超声波功率400 W,重复2次。提取液浓缩后,过D101树脂柱,以30%、 70%乙醇洗脱,收集70%乙醇洗脱液,浓缩至干,制得金露梅叶提取物(PFE),4 ℃下保存备用。

1.3 确定花椒叶和金露梅叶提取物最佳复配比

1.3.1复配物的制备 花椒叶提取物和金露梅叶提取物质量浓度均为1.0 g/L,二者混合后的复配物质量比分别为2 ∶1、 3 ∶1、 4 ∶1和5 ∶1。将每个混合后的样液倍半稀释,各得10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样品溶液,并测定其DPPH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测定结果以清除50%DPPH·时所需样品浓度(IC50)表示。以复配物中两种样品浓度之和为横坐标,清除率为纵坐标作图,计算复配物的DPPH·清除率。

1.3.2等辐射分析法 采用等辐射分析法探讨ZBE和PFE的复配效果,根据花椒叶提取物(A)和金露梅叶提取物(B)复配物的抗氧化活性判断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类型[19]。等辐射分析法是利用等辐射分析图来分析两种提取物之间的协同、相加或拮抗等相互作用,其具体做法是将两种提取物单独作用下的抗氧化活性值标绘在X、Y轴上,两点相连成相加线,并于相加线两侧绘制95%置信区间,若复配后抗氧化活性值落在该线上,则表示作用相加;若在相加线左侧,则为协同;若在相加线右侧,则为拮抗,较低的抗氧化活性值表明其具有较高的DPPH·清除活性。通过计算可得到等辐射分析法的理论值(E),即A、B复配后的理论DPPH·清除活性,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1)

式中: IC50,A—A单独使用时的IC50值;R—A、B单独使用时的效价比,即R=IC50,A/IC50,B;P1—A的质量分数;P2—B的质量分数,P2=1-P1。

引入相互作用指数(γ)进一步衡量不同配比的影响,公式如式(2)所示:

(2)

式中:α,β—分别为配伍达到一定效果时A、B的IC50;a,b—分别为A、B单独作用达到一定效果时的抗氧化活性值。

若γ=1,说明在实验中,A物质和B物质的抗氧化活性具有相加作用;若γ<1,说明具有协同作用,γ值越小协同作用越强;若γ>1,说明具有拮抗作用,即较小的γ表明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

1.4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加工工艺

1.4.1复配物添加量 由于提取物添加量超过1%时,会产生沉淀。因此,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复配物添加量分别为0.05%、 0.1%、 0.15%和0.2%(以质量分数计,下同)时饮料的总酚(TFC)、总黄酮(TPC)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确定复配物的最佳添加量。

1.4.2增稠剂添加量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饮料中增稠剂的添加量。分别加入不同量(质量分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20%、 0.25%、 0.30%)、黄原胶(0.02%、 0.03%、 0.04%)和β-环糊精(0.40%、 0.50%、 0.60%)进行调配。以沉降率为评价指标(沉降率=沉淀物质量/样品质量×100%),确定增稠剂的最佳添加量。

1.4.3甜味剂添加量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饮料中甜味剂的添加量。分别加入不同量(质量分数)的木糖醇(6.00%、 7.00%、 8.00%)、阿斯巴甜(0.005%、 0.010%、 0.015%)和柠檬酸(0.050%、 0.010%、 0.150%)进行调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感官评价[20],以确定甜味剂的最佳添加量。

1.4.4最终配方与加工工艺 按照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方对饮料进行调配,于水中70 ℃超声波加速溶解10 min,超声波功率为400 W,冷藏12 h,4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清液,加入0.05%的山梨酸钾。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再次进行感官评价,验证最终配方可行性并确定加工工艺。

1.4.5灭菌工艺的确定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无菌包装后,分别采用微波灭菌(30、 60、 90 s)、高压蒸汽灭菌(15 min、 121 ℃)或煮沸灭菌(15、 20、 25、 30 min)对其进行灭菌,灭菌后冷却储存在 4 ℃下。比较不同灭菌工艺对灭菌效果、饮料性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灭菌工艺。

1.5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化学稳定性试验

根据中国药典委员会的规定[21],通过高温试验、强光试验和加速试验测定煮沸灭菌后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的化学稳定性。试验数据的浮动范围不超过5%,即可视为稳定性试验合格。

饮料密封放于洁净的无菌包装罐中,在(60±2) ℃的高温下储存10 d,在第5、 10天测定饮料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含量和感官指标。

饮料密封放于洁净的无菌包装罐中,在(4 500±500) lx的强光照度下密封储存于25 ℃下10 d,在第5、 10天测定饮料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含量和感官指标。

加速试验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质量破坏性试验,其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饮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面的变化,为饮料配方设计、质量评价和包装、运输、贮存条件等提供实验依据,并初步预测样品的稳定性。饮料密封放于洁净的无菌包装罐中,在温度(40±2) ℃,相对湿度(75±5)%下储存180 d。在第30、 60、 90和180 d测定饮料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含量和感官指标。

1.6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保质期的预测与验证

1.6.1保质期的预测 饮料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可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反应。微生物受温度影响较大,据此,可利用阿伦尼乌斯公式来预测温度对饮料保质期长短的影响,反应速率常数比值(Q10)是保质期时间比。准备4批灭菌后的饮料样品分别储存在35、 45、 55和65 ℃下,每5天测定一次饮料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含量和感官指标,各检测项目的数据浮动范畴不超过数据的5%即可认定为合格[22]。通过测量不同温度条件下饮料保质期的长短,按式(3)计算出Q10,则可根据35 ℃时的保质期预测该饮料在常温(25 ℃)条件下的保质期。

(3)

式中:f1—T1℃的保质期;f2—(T1+10 ℃)的保质期。

1.6.2保质期的验证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需要投放市场进行长期售卖,所以应对其成品进行长期放置试验,避免因长期售卖、放置影响口感。饮料在室温(25±2) ℃下储存6个月,每2个月测定一次饮料的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含量和感官指标。试验数据的浮动范围不超过5%,即可视为合格。

1.7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质量指标的测定

1.7.1总酚(TFC)、总黄酮(TPC)含量的测定 总酚含量以没食子酸计,采用硼氢化钠/氯醌(SBC)比色法测定[23]。标准曲线为y=0.471x+0.184 6,R2=0.999 4,其中x为没食子酸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y为吸光度。总酚含量按式(4)计算:

(4)

式中:YTFC—总酚的量,μmol/g;C2—(y-0.184 6)/(0.471×170.12), mmol/L;C1—样液质量浓度,g/L。

总黄酮含量以槲皮素计,采用福林酚(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24]。标准曲线为y=0.002 3x+0.088 9,R2=0.997 9,其中x为槲皮素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y为吸光度。总黄酮含量按式(5)计算:

(5)

式中:YTPC—总黄酮的量,μmol/g;C′2—(y-0.088 9)/(0.002 3×302.23),mmol/L。

1.7.2HPLC法测定活性成分含量 采用HPLC测定活性成分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和阿福豆苷。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HPLC 1260),Zo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与乙腈,流速为0.8 mL/min,进样时间为30 min。流动相:0~30 min,乙腈15%~35%。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为254 nm[25]。

HPLC测定儿茶素和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HPLC 1260),Zo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与甲醇,流速为0.8 mL/min,进样时间为30 min。流动相:0~10 min,甲醇5%~25%;10~30 min,甲醇25%~35%。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为250 nm[25]。

1.7.3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样品ABTS+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的测定参见文献[26] 。样液对ABTS+·的清除能力以Trolox标准溶液的浓度来表示,若样液与某个浓度的Trolox溶液对ABTS+·的清除率相同,则该样液的ABTS+·清除能力以该Trolox溶液浓度表示。相应的样品的ABTS+·清除能力则通过样液浓度与Trolox浓度换算得到。Trolox标准溶液清除ABTS+·的标准曲线为y=0.106 3x+0.757 8,R2=0.999 3,其中x为Trolox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y为清除率。

(6)

式中:RABTS+·—样品的ABTS+·清除能力,μmol/g;C3—(y-0.0.757 8)/0.106 3,mmol/L。

样品的三价铁还原(FRAP)能力[27]计算及表示方法同ABTS+·。Trolox标准溶液还原三价铁的标准曲线为y=0.004 3x+0.214 3,R2=0.999 9,其中x为Trolox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y为吸光值。

(7)

式中:RFRAP—样品的三价铁还原能力,μmol/g;C′3—(y-0.214 3)/0.004 3,mmol/L。

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参见文献[28]。由样品浓度和清除率拟合出对数函数回归方程即可求得IC50,即清除50% DPPH·时所需样品的质量浓度。

图1 DPPH·清除活性等辐射分析图Fig.1 Isoradiation analysis chart of DPPH· scavenging activities

1.7.4模糊综合评价法 根据感官评价表,组织了不同性别比、不同年龄段的50人进行评分。在极坏、坏、一般、好、完美的五级模糊尺度上,对色泽、性状、气味和滋味4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以1~100分表示[20]。

1.7.5微生物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按照GB 4789.2—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29];霉菌和酵母按照GB 4789.15—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30];大肠菌群按照GB 4789.3—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31];食源性致病菌按照GB 4789.10—201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32]。

2 结果与讨论

2.1 花椒叶和金露梅叶最佳配比的确定

花椒叶提取物(ZBE)和金露梅叶提取物(PFE)复配后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的等辐射分析图如图1所示,理论值和测量值如表1所示,各配比下复配物总黄酮、总酚、活性成分含量如表2所示。表2结果表明:ZBE中金丝桃苷(HYD)、芦丁(RUT)、槲皮苷(QUE)和阿福豆苷(AFZ)含量较高,PFE中儿茶素(CAT)和阿魏酸(FER)含量较高。复配后,6种活性物质含量均发生变化且在DPPH体系中均表现出了协同作用。在ZBE/PFE 3 ∶1时二者协同作用最强,此时复配物相互作用指数(γ)为0.68,含总酚(1.843 2±0.014 4) μmoL/g,含总黄酮(2.288 1±0.014 5) μmoL/g,儿茶素、阿槐酸、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和阿福豆苷质量分数分别为(36.23±1.91)、(15.34±0.34)、(75.21±1.30)、(25.43±0.51)、(75.77±2.25)和(21.52±0.49) mg/g。

表1 不同比例复配物抗氧化能力(DPPH·)Table 1 Anti-oxidant ability of the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DPPH·)

由表2数据可知,花椒叶提取物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和阿福豆苷含量较高,金露梅叶提取物中儿茶素和阿魏酸含量较高。复配后,6种活性物质含量发生变化,所有复配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协同效应。当花椒叶提取物与金露梅叶提取物复配比为3 ∶1时,复配物的抗氧化协同效应最好(γABTS+·=1.20;γFRAP=1.14;γDPPH·=0.68)。因此,花椒叶提取物和金露梅叶提取物的最佳复配比为3 ∶1。

表2 不同比例复配物中活性成分含量1)Table 2 The content of activity components in the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mixting proportions

2.2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配方与工艺

2.2.1复配物添加量的确定 不同添加量花椒叶和金露梅叶(复配比3 ∶1)的复合饮料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见表3。

表3 ZBE和PFE复配物添加量的确定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the addition of ZBE and PFE mixture

复配物添加量由0.05%上升至0.20%,总酚、总黄酮的量、ABTS+·清除能力和FRAP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118.63%、 97.39%、 48.21%和148.24%。IC50,DPPH·变化不大,分别为(3.54±0.05)、(3.22±0.07)、(3.15±0.08)、(3.54±0.08) mg/L。但是复配物添加量提高至0.1%后,饮料中沉淀物会逐渐增多,滋味由微麻变为略带苦味,影响饮料的视觉效果和口感。同时,考虑到每天每人摄入黄酮类化合物的上限,选择0.1%为最佳添加量。

2.2.2增稠剂添加量的确定 增稠剂添加量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见表4。各因素对饮料不溶物的沉淀率影响排序为:黄原胶(B)>CMC-Na(A)>β-环状糊精(C),极差分析表明最优组合为A3B1C1,即CMC-Na、黄原胶、β-环状糊精的添加量分别为0.30%、 0.02%及0.40%。在此最优条件下,饮料平均沉淀率为0.70%,低于正交试验各试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2.2.3甜味剂添加量的确定 甜味剂添加量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见表4。各因素对饮料感官的影响排序依次为:阿斯巴甜(A)>木糖醇(B)>柠檬酸(C),极差分析表明最优组合为A3B3C2,即柠檬酸、木糖醇、阿斯巴甜的添加量分别为0.10%、 0.015%及8.00%。在此最优条件下,饮料感官评价得分为81.05,高于正交试验各试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2.2.4最终配方与加工工艺 综上,饮料最佳配方与加工工艺为:将花椒叶提取物和金露梅叶提取物按3 ∶1复配,复配物添加量为0.10%、木糖醇0.015%、阿斯巴甜8.00%、柠檬酸0.10%、CMC-Na 0.30%、黄原胶0.02%、β-环状糊精0.40%溶解于136 mL水中,70 ℃超声波加速溶解10 min,超声波功率为400 W,冷藏12 h,4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清液,加入0.05%的山梨酸钾。再次对饮料进行感官评价,评分为79分,接近预测值。

表4 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Table 4 Rang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2.3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灭菌工艺的确定

2.3.1不同灭菌工艺的微生物检测 不同灭菌工艺的灭菌效果见表5。微波灭菌时间达到90 s时,样品的菌落总数100 CFU/mL、霉菌和酵母菌20 CFU/mL、大肠菌群数0.1 MPN/mL,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仅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达到国标要求[33],故微波灭菌结果不符合国标要求;只有高压蒸汽灭菌(<10,未检出,阴性,阴性)和煮沸灭菌30 min(全阴性)的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这3种灭菌方法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均为阴性。因此,选则高压蒸汽灭菌和煮沸灭菌30 min这两种灭菌工艺进行后续研究。

表5 不同灭菌工艺的灭菌效果1)Table 5 Steriliz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sterilization process

2.3.2不同灭菌工艺对饮料成分与活性的影响 不同灭菌工艺饮料对有效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见表6。煮沸灭菌30 min与高压蒸汽灭菌均可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饮料中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也变化较小,且煮沸灭菌效果更好,除了金丝桃苷的保留率为95.47%,低于高压蒸汽灭菌法的98.25%之外,其余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后者,且保留率超过95%。与此前制备的花椒叶饮料相比[34],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的ABTS+·清除能力和FRAP分别提高了1.43、 1.28倍,IC50,DPPH·降低了1.75倍,其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因此,采取煮沸灭菌30 min为饮料的最佳灭菌工艺。

表6 不同灭菌工艺对有效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Table 6 Effects of sterilization process on content of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2.4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的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试验以第0天的结果作为100%的保留率,较高的保留率表示化学稳定性强。由表7可知,煮沸灭菌放置10天后,高温试验在温度(60±2) ℃中的不同指标保留率均在95.04%以上,强光试验在照度(4 500±500) lx的保留率则均在95.39%以上。在持续180天的加速试验中,保留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下降,但均在95.19%以上。同时,饮料的色泽、性状、气味和滋味无明显变化;微生物检测中,微生物含量也未超出国家标准。综上所述,该饮料在高温、强光、长时间的贮存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化学稳定性。

表7 化学稳定性试验中该饮料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Table 7 The content of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is beverage in the chemical stability tests

2.5 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保质期的预测与验证

保质期的预测试验中,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在35、 45、 55和65 ℃下的各项检测指标分别在129、 63、 33和16天浮动超过5%,检测不合格,故Q10=2.0。因此,室温下(25 ℃)复合饮料的预测保质期为258天(129 d×2.0=258 d)。

保质期验证试验中该饮料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见表8。

表8 保质期验证试验中该饮料的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Table 8 The content of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is beverage in verification tests of the shelf life

由表中数据可知,复合饮料在室温下(25 ℃)保存6个月后,其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保留率均超过95%,饮料外观均匀一致,呈浅棕色,澄清透明,有光泽,组织状态均匀稳定,无分层、沉淀现象,无杂质及其悬浮物,口感微麻,甜度适中,具有淡淡的清香气味,与6个月前差异不明显。微生物检测中,微生物含量未超出国家标准。因此,该饮料的保质期为6个月。

3 结 论

以花椒叶提取物(ZBE)与金露梅叶提取物(PFE)为原料,采用等辐射分析法研究其抗氧化协同效应,确定最佳复配比;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花椒叶-金露梅叶复合饮料的生产配方与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ZBE与PFE复配比为3 ∶1(质量比)显示出最佳的抗氧化协同效应;复配饮料最佳配方与加工工艺为花椒叶-金露梅叶提取物复配物0.10%、木糖醇0.015%、阿斯巴甜8.00%、柠檬酸0.10%、CMC-Na 0.30%、黄原胶0.04%、β-环状糊精0.40%溶解于136 mL水中,70 ℃超声波加速溶解10 min,冷藏12 h,4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清液,加入0.05%的山梨酸钾,煮沸灭菌30 min。灭菌后该饮料中的儿茶素、阿魏酸、金丝桃苷、芦丁、槲皮苷和阿福豆苷的含量较高,且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其微生物学检测符合国家标准,(25±2) ℃时保质期可达6个月。

猜你喜欢

保质期提取物花椒
甘草提取物在防治癌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它们还在保质期吗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ract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on Immunological Function in Mice based on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注意食物是否过了保质期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花椒铺就致富路
花椒泡脚好处多
如何识别假花椒?
食品过保质期1天还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