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安盟经济林病虫害的科学管理与防治措施初探

2022-05-06于亮顾义明辛魏巍任苓

种子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防治措施

于亮 顾义明 辛魏巍 任苓

摘    要:目前,随着兴安盟经济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经济林病虫害成为影响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林病虫害的管理与防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需要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加大对经济林病虫害的研究力度,采用科学的病害管理和防治措施,为经济林的健康生长提供有效保障。文章探讨了经济林病害的科学管理与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关键词:经济林病虫害;科学管理;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6-007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兴安盟经济林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经济林大多属于纯林,形成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增加了经济林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对经济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经济林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经济林病虫害的科学管理工作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需要相关部门针对经济林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防治措施,不断优化经济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发挥经济林的经济效益,为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科学营林防治管理措施

1.1 做好经济林种子和苗木检疫工作

做好种子和苗木的检疫工作是降低经济林病虫害发生概率的有效措施。在经济林苗木引进和栽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按照相关的检疫法规严格检查苗木和种子,以免其存在有害生物,从而对经济林后期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降低经济林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因此,做好苗木检疫工作是预防经济林病虫害发生和蔓延的首要任务。一旦在检疫过程中检疫出携带有病原物的苗木和种子,就需要在停留地点或者港口采取相关的消毒措施将病原体完全消灭,如果不能完全消灭就需要将其就地销毁,确保引进的苗木不带有任何病害,从源头上严格控制经济林病害。

1.2 做好经济林苗木品种的选育工作

做好苗木品种的选育工作是防治经济林病虫害的重要途径。经济林中有很多抗病害能力较强的苗木品种。经济林的抗病品种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法获得:一是人工诱变,二是杂交育种,三是个体选择,四是引种。国外在抗病品种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比如美国引进中国板栗与美洲板栗进行杂交,培育出的板栗品种与常规板栗品种相比具有很强的抗病害能力。我国也针对多种经济林病害开展了有效的抗病品种研究和选育工作,比如枣疯病、板栗疫病等。因此在发展规划经济林的过程中要推广和选育抗病品种,为营造抗病品种经济林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经济林病虫害问题[1]。

根据相关实践结果显示,如果选育的林木品种为抗病品种,就可以从根本上防治相关病虫害,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有效节省经济林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一般经济林同一树种具有的品种有很多,这些品种所具有的抗病性不同,具有明显差异性,一般在选择抗病品种时会优先考虑本地树种,这样不仅让整个选育工作简单、经济,而且还提升了选育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根本上有效防治经济林病虫害。

1.3 做好经济林苗木的培育工作

经济林苗木培育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选择苗圃,如果选择的苗圃位置不合理、苗圃土壤土质比较黏重、种植过感病植物、苗圃排水不良、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或者苗木种植密度过大等,都会导致经济林苗木出现相关的病虫害,比如苗木出现立枯病、叶部病害,苗木根部出现菌核性根腐病,茎部出现茎腐病等。在选择苗圃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苗圃的土壤土质,而且要对其排水灌溉条件和苗圃位置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要检查土壤中的病原物。如果苗圃连续种植一些感病植物或者长时间栽培蔬菜,就会产生大量病原物,不适合开展经济林育苗工作,否则就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最好选择一些新开荒的土地作为苗圃进行育苗,或者采用轮作的方式进行育苗,这样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在育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苗圃的土壤湿度以及苗木密度,如果苗木的种植密度过大或者苗圃中有一定的积水,会让苗床湿度变得更大,为根腐病、软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病害发生的概率。因此,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苗木的排水和灌溉问题,如果苗木密度过大就要采取剪叶或者间苗措施降低苗木的种植密度,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免滋生相关病虫害影响苗木正常生长。如果温度过高,天气长时间干旱,就会导致苗木出现灼伤的情况,从而引发茎腐病,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搭设通荫棚、合理灌溉或者通过在苗木行间盖草等方式防治茎腐病。因此合理选择苗圃,开展科学的苗木管理,有助于苗木健康生长,有效避免了苗木病虫害发生,防止病虫害进一步蔓延和扩散。

1.4 做好经济林的栽培工作

经济林在栽培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林木栽培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地树种资源、土壤资源和气候资源,确保栽培的林木品种能够与当地的林地立地类型和自然条件相适应,将树种和林地有机统一,对其二者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这样才能确保经济林的栽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要求,确保经济林在后期生长的过程中能够正常发育,自身的抗病能力能够得到不断强化。

目前,有很多地区在经济林栽种过程中由于盲目引种或者不按相关规律进行栽种,导致林木病虫害进一步蔓延。比如部分地区没有认真贯彻“适地适树”原则,引发了严重的病虫害问题[2];部分地区在条件较差的河滩、平地等地区栽培苹果树引发了严重的腐烂病;部分地区由于选择的树种与立地条件不适应,滋生了相关病虫害,导致林木出现了生长不良的情况。在贯彻落实“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本地农民历来的经营习惯和树种生长特性,另一方面要综合分析本地林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及营林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全面了解林木栽培地的地理起源以及栽培树种的抗病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经济林在栽培过程中不仅能够确保树种与立地条件相适应,而且还能让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得到科学管理,有效避免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5 做好混交林的营造工作

营造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病虫害起到隔离作用。要确保苗木在后期能够健康茁壮生长,一般在育苗的过程中都会优先考虑一些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苗木。在采选苗木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相关的规范要求,确保栽培苗木是最优质的,同时在优质苗木栽培的过程中,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如果经济林在苗期感染了病害,比如枯萎病、根腐病等,在栽培苗木的过程中选择了带病的苗木,就会让病原体进入整个林地中,让更多的林木感染此类病害。

根腐病通过树根之间相互接触进行传播,也就是说健康的树根接触了感染病害的树根后就会感染此类病害,通过营造混交林可以有效隔离这种病害。因此,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混交林达到抑制病原物的目的。与人工纯林相比,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比较复杂,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林木种类,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为林木的健康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发挥生态系统循环的优势,可有效控制病虫害。此外,混交林的林地区域土壤肥力比较丰富,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效提升混交林的生长质量,强化整个林区的抗病害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1.6 做好经济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要想降低经济林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就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抚育管理工作对林地生长环境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为苗木的正常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不断提升林木对病原体的免疫力,阻止流行病害的蔓延。抚育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经济林木的生长情况、铲除杂草、翻耕林地,而且还要适当浇水施肥、改良土壤环境、更新历史病株、清除病株残体、修枝整形等,不断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在林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有效地消灭出现的病菌,及时销毁出现的病枝和枯枝,及时深埋出现的病果和病叶,刮除老树皮,涂白树干,从而降低林木被病菌初次和再次传染的概率,这些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治经济林出现的病虫害。

在经济林生长的过程中,很多病原物之所以能够进一步蔓延和滋生,主要是由于林木在前一年落下的病果、病叶或者其他带病部位在来年春季进行繁衍生息,进而初次侵染林木,增加了林木被病害侵染的概率。随着林木的快速生长,需要根据林木树种间生物学特点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营林措施。在栽植时要合理把握栽植密度,成林后要采用卫生伐和透光伐措施,为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通风透光件,促进林木进行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有效阻止病原体的寄生,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2 防治病虫害的管理措施

2.1 化学防治管理措施

化学防治技术可以快速杀灭具有毒性物质的害虫。一般使用化学药剂的主要有以下3种:一是对植株喷洒药剂,二是对土壤进行消毒,三是对种子和果实进行消毒。

化学防治技术在经济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比较常用,不过化学防治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对于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频率也在逐渐下降,并且化学防治技术本身具有的针对性并不是特别强,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会杀死一部分益虫,会对生物链的完整性产生不利影响,降低经济林的生长质量。目前化学防治技术在林产品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一些食用林产品,不仅会在林产品上残留一定的农药,降低林产品的品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一般不建议过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如果一定要应用化学防治技术,防治人员必须要严格控制化学药品具体的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范围以及使用品种,确保以最少的量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为人、畜、林产品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最大限度降低化学药剂产生的毒性。

同时,随着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某些病虫害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久而久之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弱。如果滥用农药,还会产生一定的药害。为了避免病虫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在经济林病虫害化学防治中,做到适时适当防治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用药,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学药物,需要更新换代使用各种化学药物,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加大对最新化学防治药剂的使用力度,尽可能选择一些高效低残留的化学药剂,与其他防治技术有效结合,从多方面不断强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2 生物防治管理措施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目前也是经济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防治技术。

首先,在生物防治过程中可以利用昆虫病原病毒防治病虫害。目前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是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昆虫病原病毒。一般在其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混合一定量的常规杀虫剂削弱幼虫机体肠道的抵抗力,对病虫害群体的生长曲线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促进病虫害大量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一般为了防治经济林中产生的马尾松毛虫,将松毛虫质型体多角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进行混合使用,起到良好的虫害防治效果,是现阶段经济林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生物防治技术。

其次,在生物防治过程中利用昆虫病原真菌防治病虫害。白僵菌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真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接种方式不断提升病虫害对真菌的感染系数,从而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如果经济林区降水比较充沛、气候比较湿润,可以利用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降低病虫害的繁殖率,避免虫害出现大面积蔓延。

再次,在生物防治过程中采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灭幼脲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一般会对昆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让害虫失去生育功能[3],并且这种生物防治技术不仅不会影响害虫的天敌,而且也不会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同时也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因此从绿色营林理念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方面来看,应用灭幼脲生物防治技术非常符合目前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理念。

最后,在生物防治过程中采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经相关实践证明,苦参碱作為一种植物源农药,对于松材线虫的防治有着极强的效果,其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使用起来比较安全。此外,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治,如桃蛀螟害虫;可通过引入多种蜂类对其消灭,如广大腿小蜂、绒茧蜂等;可利用黑线红瓢虫防治杏球坚蚧害虫,黑线红瓢虫能够捕食大量的杏球坚蚧害虫,可有效抑制杏球坚蚧害虫的繁殖,从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保护生态链的完整性。不过这种防治方法产生效果的时间较慢,需要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天敌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免破坏生态环境的食物链。

2.3 物理防治管理措施

在应用物理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可去除病虫枝、枯死枝和老翘皮;可采用集中翻耕的形式有效消除经济林中存在的病虫害;可在傍晚时分捕捉夜间出没的虫害;可利用人工的方式刮除幼虫。在经济林病害物理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对病虫害的生长习性进行全面了解,选择最适宜的防治方法。

比如可以利用灯光、粘虫板或者诱饵捕捉害虫,对于密集型害虫可以通过人工方法进行捕杀;可以通过塑料袋的捆扎、涂抹黏虫剂以及树干涂白等方式有效阻隔害虫,这不仅有助于林木的正常生长,而且还有助于保护经济林的生态环境,同时可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防治病虫害效果较为显著。

3 结束语

经济林病虫害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存在的病虫害因子种类较多。这就增加了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因此在经济林病虫害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病虫害的种类和生长习性,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治措施,综合运用营林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为经济林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条件,不断提升经济林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发挥经济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铁平.辽西地区经济林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6):162.

[2]刘永胜,杨伟涛.浅析经济林病害的营林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7(4):25-26.

[3]马少军.临夏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4):85.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防治措施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试析我国高校的科学管理与院校研究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