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成说探疑

2022-05-06王杰

团结 2022年2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孙中山运动

关于孙中山与五四运动互动的研探,学界经已对孙中山和运动的关系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①然而,对以往成果的写作思路及论述逻辑的内在脉理再考察,不难发现,仍有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比如:一是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混为一谈(尽管时间上交叠,而性质存异),在概念论述上存在漏洞;②二是,主观夸大五四运动对孙中山个人的影响,立论显得牵强。应该指出,孙中山对革命力量的思考及文化取向是其后来革命道路发生转向的根本原因(内因),不能将“外因”(运动启迪)提升到“根本缘由”层面;三是,个别论作之成说有嫌“知果溯因”,将五四运动和孙中山晚年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1924年国共合作的决策)人为地联系在一起,忽略了两者之间的“时间差”,无视了两大史实之间其他重大因素建构起来的联系及影响等等。

本文试图秉承实证主义的原则,从现有史料出发,再次爬梳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的个人态度与应对举措,进而揭示五四运动与孙中山互动关系的“本来”面目,用以厘清某些以偏概全之推论,以浅显之辨析就教于学界耆宿。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关系勾勒

五四运动由“外交”事件引发,突如其来,以青年学生为尖兵,工商阶层以“罢工”潮为后援,旗帜鲜明彰显了比较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内涵。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人,在这次爱国运动中,他没有以主动的姿态投身潮流前沿:运动伊始,孙氏抱持极大的兴趣关注;随着运动的深入,他尝试介入;后期,略有参与运动的互动。

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迟缓”反应,事出有因:运动本身具有偶发特性,孙氏长期从事军事政治斗争,特别是“护法战争”失败伊始,并未先知先觉该场运动的到来;五四运动以学生打头阵,工商阶层以“罢工”作后援,推动了运动发展,这与孙氏之前的历次革命运动表观了不同的特点。对孙中山而言,可谓是从未遇见:学生、工人运动的崛起,孙中山并没有料及,更谈不上事先有预见的方案或引领性的指导;其时,深受护法运动失败刺激的孙中山正苦苦思考“中国出路何在”的问题——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蛰居沪上寓所,领着朱执信等一批具有新思维的年青志士,以著述为要务,描摹和探索中国的出路所在,思考“革命党人”如何才能担当起救国拯民的重任。其时,著述《心理建设》(后改名《孙文学说》)《会议规则》(后改名《民权初步》)和《实业计划》(三书合成《建国方略》出版),筹划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成为孙氏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即使五四运动席卷到上海的家门口,孙中山并没有主动直接参与其中。

但是,自五四运动爆发始,孙中山就关注运动的发展。5月6日,孙中山接到邵力子汇报北京学生运动情况的电话,当时就嘱托“《民国日报》要大力宣传报道北京学生开展的反帝爱国运动,立即组织发动上海的学生起来响应”③。关注和鼓励青年学生反帝爱国运动是孙中山最早对五四运动的直接态度。随着运动的不断进展,特别是“工人”政治力量凸显出来之后,北洋政府无奈做出“让步”,孙中山尝试介入且略有参与的政治抉择。孙氏介入和参与主要表现于两个层面:一、鼓励学生参加运动,策动多种渠道与方法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联络;二、营救被捕学生和陈独秀。

孙中山尝试多种方式以保持与参与运动的学生之间的联络:1.通过回复信函的方式,支持和激励学生参与爱国运动,同时对学生运动提出指导意见。8日,在回复陈汉明上书时明确表示,“代答奖励,云此间有一分之力,当尽一分之力也”④。为了鼓励青年学生,孙氏于12日再次派人“代答”:“此次外交急迫,北政府媚外丧权,甘心卖国,凡我国民,同深愤慨。幸北京各学校诸君奋起于先,沪上复得诸君共为后盾,大声疾呼,足挽垂死之人心而使之觉醒”,激励学生诸君“坚持不懈,再接再厉,唤醒国魂”。⑤2.委派国民党同仁专门负责与学生的联络工作,建立起本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当时被孙中山委派具体负责与学生联络的是从比利时留学归来的黄大伟。他在协助孙中山著述《建国方略》的同时,又负责与学生运动保持沟通联络,既将孙中山的心声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们的呼求呈报孙中山,保持信息沟通。3.频繁接见来访的学生代表,细心倾听学生诉求,同时提出应对现实的见解。有记载表明,孙中山每每接待上门求教的青年学子,态度主动,不厌其烦,耐心倾听,没有架子。通过交流,找寻认知、理解的钥匙,进而寄予关注与期待:“在他最忙碌的日子里,他也从不拒绝那成群跑来找他谈话的男女青年们”。⑥运动爆发之后,孙中山多次接见参加游行示威的学生,鼓励并给予深切的希望。5月29日,孙中山接见许德珩、黄日葵等北京学生代表,听取他们对北京学生运动及北洋军阀政府罪行的汇报,对他们“抚慰有加,表示同情和支持学界的斗争”。⑦6月2日,孙中山接见何葆仁、朱承询等学联代表,详细了解上海示威游行情况,对沪上学生团结一致反帝爱国的斗争精神表达了热烈的褒扬。6月初,孙中山在接见学联负责人朱仲华时,鼓励学生再接再厲,向学生提示“要扩大阵线,尽可能使上海商界参加到爱国行动中来,要敢于向帝国主义盘踞的租界进军”⑧。

在营救被捕学生方面,主要体观于“致电北洋中央政府”、“敦促广东地方军阀释放被捕学生”两份电报。5月9日,孙中山和岑春煊等人联合致电北洋总统徐世昌,称颂“青年学子以单纯爱国之诚,逞一时血气之勇,虽举动略逾常规,要亦情有可原”⑨,并警示他要“洞明因果,识别善恶,宜为平静之处置”。7月中旬,致电广东军政府,要求立即省释被捕之工学界代表,指出:“盖民气以愈激而愈烈,若专恃威力,横事摧残,不惟为粤人之所公愤,亦即全国之所不容也。”⑩

为了营救陈独秀,孙中山直接让许世英带话给北洋中央政府,督促其尽快释放陈氏。1919年9月,孙中山在上海会见许世英,强调陈独秀被捕之事,严正指出:“你们做了‘好事’(——逮捕陈独秀事),很足以使国人相信,我反对你们是不错的。”斥责许氏说:“你们也不敢把他杀死,死了一个,就会增加五十、一百个。你们尽管做吧!”{11}许世英其时唯唯是诺。及至九月中旬,坐了九十八天牢狱的陈独秀被释放,这与孙中山强硬表态应有一定关系。

对商人罢市,孙中山洞观全局,所表观的“策略性”不失为理智的体现。他不主张坚持长久“罢市”,担心商人从斗争阵营退出。孙中山对来访的学生说:“你们发动罢市,很好。但是,能发也要能收”,“罢市已将近一星期了,你们知道商人不做生意要有损失吗?如果商人们支持不了,自动开市,那时学生会的威信就大大的减少了,不如由学生会主动劝商人开市,这样,商人以后就更能听你们的话了”。{12}这表明孙中山对“大局”走势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

过往成见引发商榷的要点

考察历史事件的生发与结局,应该注重与事件可能发生的多种关系。其中,因果是较为重要的考量。如何判断五四运动和孙中山之后的政治举措有无直接关系——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如果要说没有五四运动的发生是不是意味着孙中山就没有之后的政治举措?不言而喻,答案是否定的。

毋庸讳言,不少学人经常引用孙中山自己说的一段话,以论证五四运动对孙中山的影响:“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最近本党同志,激扬新文化之波浪,灌输新思想之萌蘖,树立新事业之基础,描绘新计划之雏形者,则有两大出版物,如《建设》杂志、《星期评论》等,已受社会欢迎。然而尚自愫于力有不逮者,即印刷机关之缺乏是也。”{13}

胡适也经常引用孙中山这一说法,强调“他的评判,我们认为很公允。他的结论‘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这是不可磨灭的名言”。晚年胡适一仍其旧坚持说:“他的看法到现在我认为是很公允的”,“至少孙中山先生说,因为思想运动,文学运动在前,所以引起五四运动。至少他承认归功于思想革新”。{14}胡适的话语,其弦外之音,不免蕴含着借孙中山的赞誉为新文化运动贴金。

应该指出,孙中山1920年1月29日的这份《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一是对五四运动的回应:看到学生群体奋起与新思想激发,抒发了从五四运动得到教益的心声;二是对海外同志通报自己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从而强调将宣传本党思想、促进国民觉醒作为国民党今后的努力方向。其重心应是在强调后者——“最近本党同志,激扬新文化之波浪,灌输新思想之萌蘖,树立新事业之基础,描绘新计划之雏形者,则有两大出版物,如《建设》杂志、《星期评论》等,已受社会欢迎”。事实正是如此,在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响应学生运动的前两天,即1919年6月3日,承孙中山指派,戴季陶等人已联名在《民国日报》上发表《星期评论》出版公告。公告说:

“中国人渐渐地觉悟起来了,中国人渐渐知道从国家的组织,政治的内容,社会的里面,思想的根底上去打算了。但是人的究竟,国家的究竟,社会的究竟,文明的究竟,是甚么样,究竟怎么样,好像大家还不曾有彻底的思索,明白的理会,切实的主张。我们出版《星期评论》就是把我们所自信的彻底的思索,明白的理会,切实的主张,写了出来,供天下人研究,求天下人批评。”

为此,胡适于当月29日在《每周评论》做出比较快速的反应,阐明了《星期评论》的特质与杀伤力:“上海现在新出了一种周报,名叫《星期评论》。因为他的体裁格式和我们的《每周评论》很相像,所以我们认他是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的第一期出世时,我们看了虽然喜欢,但觉得这不过是‘每周评论第二’罢了。到了星期评论第二期出版,我们方才觉得我们这个兄弟是要另眼看待的了!为什么呢?因为每周评论虽然是有主张的报,但是我们的主张是个人的主张,是几个教书先生忙里偷闲凑起来的主张,从来不曾有一贯的团体主张。星期评论可就不同了……这个特色分开来说是:(一)有一贯的团体主张;(二)这个主张是几年研究的结果;(三)所主张的都是‘脚踏实地’的具体政策,并不是抽象的空谈。”{15}寥寥数语,可谓一语中的!

《建设》杂志于1919年8月创刊,由朱执信、廖仲恺等主编,亚东图书馆出版。孙中山亲自撰写《发刊词》,开宗明义:“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至大的富源,经过现代最文明的革命洗礼却仍然不能成为世界强国,人民仍处水深火热之中,其原因是革命破坏之后而不能建设,也不知如何建设。他创办这部刊物就是希望通过鼓吹建设思潮,展明建设原理,使人人知道建设为今日之需要,号召人们万众一心,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的国家。”即与致海外同志函一脉相通:“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

以上罗列,在于说明,作者并不欣賞一些学者所谓从“深层次”挖掘五四运动和“孙中山晚年政治举措”的思维。拙以为,过份强调五四运动对孙中山的影响,或者夸大五四运动与孙中山的直接联系,势必将两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史实予以人为抹杀。如众所知,1917年护法战争失败以后,孙中山对国情有了新的认知,提出了“一丘之貉”说和“陈土”论。“一丘之貉”说是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后对南北军阀的深刻感悟和鲜明总结,{16}南北方的新旧军阀以自我利益为追逐对象,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孙中山甚为愤慨。“陈土论”并非是某一时某一事的总结,它根源于孙中山对革命运动屡遭失败的反思:“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为单破坏地面,没有掘地底陈土的缘故。”{17}自武昌首义以来,革命党人的浴血奋斗并没能实现建立真正“共和国”的目的,从袁世凯复辟、二次革命、中华革命党讨袁、护国战争,到护法战争,革命党人为了捍卫共和,抛头洒血,但是,志士仁人始终没能走到政坛核心,国家权柄沦为北洋军阀的玩物,痛定思痛的孙中山百般思考“共和”何以不得立的根源,最后才有了“陈土”论的思考,由是才有了与儒学传统“知易行难”相悖的孙氏“知难行易”学说,并开始探索对国民性的改造,以“三民主义”来武装民众。

一言以蔽之,孙中山此间“专事著述”、“闭门著书,不问国事”,{18}矢志以“兵法‘攻心’,语曰‘革心’”而“唤起民众”,在缺乏强力依托的背景下,希冀通过著书立说从思想上改造国民,从而达到革命成功的目的,其用心之良苦,由来久已。

五四运动对孙中山直接影响辨析

如上所述,绝对不能将孙中山晚年对三民主义做出修正和调整与五四运动直接联系起来,因为两者之间既存在着较长的时间差;再者,这期间还有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左右或影响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修正和调整。孙中山晚年的新三民主义乃是接受苏俄与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帮助最终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国民党一大是新三民主义产生的重要政治事件。关于国民党一大,既往研究忽视了一个细节,即孙中山曾在一大会议中有用《建国大纲》代替《国共合作宣言》的举动,之所以如此,是国民党一大会议期间大多国民党元老对于孙中山修正理论体系的做法大为不满,以致会议期间争吵不休,很多次决议都是孫中山以个人威望强力压服。{19}在国民党元老看来,要不要共产党加入并不是矛盾核心,关键在于为了迎接共产党人加入就必然要修改国民党党纲,党纲修改的结果意味着国民党大佬代表的资产阶级利益遭受损失,这是他们所不愿意见到的。因此,作者认为,很难将孙中山晚年修改三民主义和五四运动联系起来——这将人为抹杀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

五四运动对孙中山的直接影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从上文孙中山关注和介入五四运动的基本情况来看,埋头著述并已形成自己思想体系的孙中山,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场运动能带给中国的是什么,所以,作为旧民主革命政治家的孙中山并没有成为无产阶级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开始不是,结束时也不是。五四前后,孙中山虽然在爱国情感上与青年学生们有共鸣,但当时对运动并不完全认同,甚至对学生其时的一些过激主张还有过批评。纵观孙中山所作所为,五四运动给孙中山的启迪,最直接思想启迪可概述为三点:开始注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崛起印象深刻;坚定“唤起民众”意识形成。

宋庆龄在1962年曾撰文回忆孙中山和共产党关系,文中有一句话较为重要:“正当他在寻找新的出路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最早代表接近了他。”{20}宋庆龄此言较有分寸,并没有直接将孙中山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联系起来,而是说“最早代表”接近了他,这里“最早代表”指代的是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李大钊为首的革命党人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李大钊供职于北京大学,其时北大学生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应该说他们是较早接受者。五四运动爆发,孙中山接见的学生代表就有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者,不言而喻,这里所谓的“最早代表”所指就比较明确了。

要之,五四运动对孙中山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打破了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尤其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幻想;二是进一步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激发他矢志唤起农工,奋起救国;三是促使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向往,坚定其确立联俄政策、与共产党合作。

平实说来,“护法”失败,孙中山赴沪蛰居,“革命依靠力量”以及“如何促进革命进步”成为关注的重点。五四运动中心转移上海,工人无产阶级蕴含和爆发出来的政治能量,“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21},使得处于苦闷之中的孙中山“眼前一亮”——“我受到罢工风潮的感动”{22}。短时间内,“运动”让政府做出让步,孙氏从中看到了无产阶级斗争所具备的强大的政治力量,“现象看来,工人直接参与政治社会运动的事,已经开了幕”{23}。但是,不可讳言,当时孙中山虽然看到了工人阶级的蕴藏力量,并且表示要“热切地关注工人运动”,但是,对于如何管控和掌握工人力量,并没有完整清晰考虑。换言之,以“改组国民党”为手段,以“吐故纳新”党派整合方式,将工人阶级纳入国民党,并没有出现在孙氏的战略思考之中。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孙中山做出国共合作的决策,其目的之一就是借助共产党工运的方式方法,将更多的无产阶级吸引到国民党周围来。自此,国民党重视农民运动,开办农民讲习所,共产党注重工人运动,双峰并峙、齐头并进的革命大好形势出现。

“唤起民众”思想并非起源于五四运动,虽然,孙中山于1920年信函向海外华侨捐款创办报刊,“强调对青年们宣传的重要”,赞许“竟能化新观念为力量,便赤手空拳的使反动的北京政府对他们让步”,团党各界“都认识到吸收青年学生为新政治力量的可能性而寄以希望”。{24}但是,孙中山于1917年开始撰写《心理建设》时,经已在思考如何用他的三民主义攻破国民的心理,启迪民众建设民主政治的“心理”。毋庸讳言,五四运动催促着孙中山的深入思考,给孙中山催化认识、坚定信念的动力。应该指出:辛亥革命的成功,实质上是全国各界“反满”情绪的掀动所致,孙中山长时间没能意识到“反满”的民众并不等同于“民主主义”民众,因此,“反满”成功之后的民国,缺失了“共和”的成色,成了一块空招牌——军阀林立,专制仍旧,社会无太多“民主”和“共和”可言。武昌首义后将近十年,民众仍有“他们自己看待,还不是国民,完全是遗民!因为他们自己还是以遗民自待,所以总是待真命天子出现,预备好做太平臣子,和奴隶的百姓”{25}的心理。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一个重要节点,在开展和推动爱国主义运动进程中表现的新的政治力量给予了孙中山以重大启迪,之后孙氏委派戴季陶创办《建设》杂志,指令朱执信、廖仲恺、朱和中等人深入工农,联络和组织农工,逐步建立起国民党和工农之间的沟通渠道,为日后国共合作背景下“工会”和“农会”运动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王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顾问/责编 刘玉霞)

注释:

①相关成果从略,谨此说明。

②学人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之说,是为典型表现。应该指出,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政治运动,其宗旨和内涵与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趣旨不同。

③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172页。

④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48辑),正中书局1958年版,第354页。

⑤《复陈汉明函》,1919年5月12日,《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页。

⑥宋庆龄:《青年与革命》,《宋庆龄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⑦许德珩:《为了民主与科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頁。

⑧朱仲华:《回忆孙中山先生》,《团结报》1981年5月30日。

⑨郝盛潮主编:《孙中山集外集补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⑩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编:《五四运动在广州资料选编》,第96页。

{11}《沈定一给胡适的信》,《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7页。

{12}何世桢:《对孙中山先生的片段回忆》,《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1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13}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2006年,第209~210页。

{14}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48页;又,《纪念“五四”》、《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的运动》,《胡适全集》第22卷,第276、806~807页。

{15}胡适:《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载上海《民国日报》1919年6月29日《每周评论》。

{16}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三编),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1085页。

{17}孙中山:《改造中国中之第一步》,《孙中山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4页。

{18}孙中山:《批马逢伯函》,《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64页。

{19}全国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中国国民党“一大”史料专辑》(四十二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宋庆龄:《孙中山和他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人民日报》1962年11月25日。

{21}《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209~210页。

{22}戴季陶:《与孙先生的谈话》,《星期评论》1919年6月22日第3号第3版。

{23}《与戴季陶关于社会问题之谈话》,胡汉民编:《总理全集》(下),上海书店出版社1930年版,第584页。

{24}《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卷,第347~348页。

{25}《三民主义——对中国国民党特设办事处讲演》,1921年6月,沈云龙编:《孙中山先生演说全集》(第一编),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6年,第40页。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孙中山运动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孙中山的绰号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不正经运动范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孙中山彰显气度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