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建议

2022-05-06隋嘉奕

团结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冬奥冰雪

一、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

借力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大力发展,结构日益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1.冰雪体育旅游消费及投资市场持续扩大。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运遗产报告(2020年)》中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冰雪体育产业规模为4235亿元,较2015年2700亿元增长56.9%,冰雪体育旅游占重要地位。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近两年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2019雪季我国参与冰雪体育旅游的人数为224亿人,收入约3860亿元,人均消费1734元”,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国内参与冰雪体育旅游的人数将超过5亿人,由此产生的消费将超过1.1万亿元。2018年至2020年,国内冰雪体育旅游投资超9000亿元,2018~2019雪季约6100亿元,2020年收到冰雪相关的重资产项目投资约3000亿元,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不断提升。根据劳伦特·凡奈特(laurent vanat)所撰“2020全球滑雪市场报告”,按五年平均数计算,世界范围内滑雪人次排名前三名国家分别是美国、奥地利、法国,分别是5425万、5170万、5101万。中国按五年的平均数来算为1704万人次,位列第八。近五年内,中国是世界范围内滑雪人次唯一增长的国家。冰雪运动参与度也在逐年提升。2020年“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已从首届10个省区市的参与扩展到如今31个省区市联动。

3.冰雪场馆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冰雪场馆设施建设呈现向好发展态势。据《2020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冰雪运动场地有1888个,其中滑冰场地1187个,较2019年度增长35.5%;滑雪场地701个,较2019年度增长89%。2019年全国投入运营的室内滑雪场31家,2020年度36家,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19.2%和16.1%。

4.国产冰雪体育装备市场持续向好。据媒体报道,2020年国内的冰雪体育装备市场总体规模已超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7%。造雪机/压雪车、索道、制冰车等装备近年来逐渐由进口转向国产,仅张家口地区的冰雪装备研发和制造企业就已从2017年的8家、增长至2019年的32家,其中,国内雪场的国产脱挂式索道占比已高于进口品牌。在2021年国家冰雪项目科技助力成果展中,有50多项由企事业单位研发的高精尖技术成果及冰雪器材装备亮相,助力国家队科技备战及后冬奥时期大众冰雪体育产品的量产。

5.冰雪“互联网+”持续扩展。受疫情影响,冰雪体育产业线上需求和非接触式消费需求再次放大,倒逼冰雪体育产业与互联网技術深度融合。再加上冰雪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冰雪体育产业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统计、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更加密切,冰雪体育产业数字化特征明显,“智能冰雪服务”、“智能冰雪产品”、“智能冰雪运动场馆”等成为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在冬奥会助推下,“滑呗”、“GOSKI”等优质冰雪APP相继发力,全面开启“互联网+”模式助力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使冰雪爱好者线上学习、分享、购物和参与活动更方便。

6.冰雪体育赛事类型多元化。近年来,冰雪赛事产业快速增长,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张家口为例,全市100所学校开展“双百双万”冰雪运动知识技能进校园活动,带动参与近200万人次。崇礼区5家滑雪场在2018~2019、2019~2020两个雪季开展万名学生滑雪体验活动,参与滑雪体验活动人数达6万多人。2019~2020冰雪季,承办了国际滑雪联合会世界杯3项,远东杯、亚洲杯、积分赛8项,承办全国冰雪相关赛事5项,举办省市冰雪相关赛事13项。2020~2021冰雪季,张家口承办和举办各类冰雪赛事共计285项,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破500万。大众冰雪活动、群众冰雪赛事与专业冰雪赛事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7.冰雪运动消费观念逐步形成。中国人民大学《疫情影响下的全国冰雪运动参与和消费报告》调查表明,2019~2020冬季,全国约有15亿人参加冰雪运动,人均消费9001元,其中交通、食宿花费最高,其次是冰雪装备、冰雪培训等。直接参与冰雪运动与冰雪运动培训的人数达近亿人次。其中,竞技类滑雪、滑冰项目大众参与率最高,其次是以民俗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休闲型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的休闲娱乐功能让大众参与率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推动冰雪运动付费渗透率逐渐提升,冰雪运动消费观正逐步形成。

二、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

1.冰雪体育产业政策红利效应递减。随着2022年冬奥举办过后,我国进入后冬奥时代,国家对冰雪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减弱;加上亚洲杯等相关国际赛事的冲击,冰雪体育产业政策红利逐渐递减,将进入政策红利向市场红利的内生转变的发展格局,由以往的“政府主导,社会为辅”转变为“社会主导,市场参与”。缺少了宏观政策的倾斜,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前景比较模糊。

2.冰雪体育产业初级市场特征明显。根据亚洲数据集团统计,2020年我国滑雪人次约为2000万,其中体验型滑雪人群占比58%,冰雪运动渗透率和转化率严重不足。首先,我国冰雪场地设施的人均拥有量较小,制约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设施空间。其次,冰雪体育产品单一,冰雪高端消费人群外流。现有的冰雪体育品牌和产品仍不能满足消费回流与消费升级等一系列多元化的消费需要,产品供给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多数地区的公共服务落后于产业实践。

3.冰雪体育专业人才依然匮乏。目前,我国冰雪体育各类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包括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等。据初步测算,到2025年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人才缺口预计达五万人。冰雪体育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制约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短板。人才培养速度不及行业发展速度,现有的从业人员主要以雪场开发和运营实践所得,素质有待提升。冰雪企业运营、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等都需外聘人才,产学研结合不够,冰雪体育品牌设计、产品研发滞后,难以适应冰雪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4.价值链开发程度及科技动能不足。后冬奥时代,在不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驱动及高质量冰雪旅游供给刺激下,我国冰雪体育旅游投资规模将持续扩大。加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政策下,群众的数字化冰雪消费粘性将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对赛事赞助、冰雪体育用品研发制造、康养医疗及相关智能硬件等衍生产品的开发较欠缺,产业价值链开发程度低(李安娜,2022)。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各行业都已进行科技化变革,来适应消费升级的多元化需求。但我国冰雪场馆智能化水平低,利用新型科技成果较少,产业发展传播途径较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科技进行全面传播,智慧化传播途径急需加强。

三、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建议

1.利用2022年北京冬奥遗产助力冰雪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2022年北京冬奥文化遗产、场馆遗产,全面提升我国冰雪竞技水平,加快推广普及冰雪运动,让冰雪运动成为大众健身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形式,助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完善冰雪运动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冰雪运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发挥北京冬奥会牵引作用,引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将冬奥遗产与国家战略、城市规划融为一体,使无形遗产具体化。利用科技实现遗产共享,建立广泛的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实现遗产带内和带际间的传承与发展。要加大宣传,提升奥运遗产保护意识,同时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带动冰雪文化的国际化。

2.優化冰雪体育产业资源布局,多措并举培育专业人才。强化冰雪体育产业顶层设计,培育冰雪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冰雪体育消费示范城市,推进冰雪消费体系支付方式创新等配套制度建设,强化特色营销、多元化产品和人性化服务。打造区域冰雪发展新特色,形成以京津冀地区带头,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协调配合,南方省市因势利导的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制定“冰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共建地方区域冰雪体育旅游文化带,打造冰雪运动IP品牌。多措并举培养冰雪体育专业人才。高效利用政府购买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支持冰雪资源丰富地区的大中小学开展冰雪体育运动,与冰雪场馆、冰雪运动俱乐部合作,推动冰雪研学等活动的开展。以中长期视角明确人才培养阶段,形成以学校-体校体工队-企业、俱乐部三维闭环式培养为主,政府与社会管理相结合为辅的培养模式,秉承“弱项变强、强项不弱”的训练理念,让冰雪体育人才培养学校化和社会化。

3.持续推动数字化技术赋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研发“冰雪运动智能库”APP,开发统一的科学运动积分体系,向参与冰雪运动人群发放冰雪运动等级证书和消费奖励。鼓励冰雪消费者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冰雪运动实践效果综合评价,提高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让5G、8K、VR等技术应用到冰雪体育产业中。实现冰雪场馆VR观影,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等服务,促进智能冰雪赛事游戏等应用的普及。研发冰雪体育线上产品,支持在线直播、短视频宣传等线上冰雪体育产品的制作。利用5G赋能冰雪场馆安全、管理、经营和服务环节,释放数据运营价值,实现冰雪场馆网络化规模经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开展用户资源、营销资源与特惠资源共享的大数据营销方式,实现冰雪体育产业消费精准引流。增大线上资金引流,构建成熟完善的“互联网+冰雪体育”生态圈。

(隋嘉奕,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责编 刘玉霞)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冬奥冰雪
甘肃省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推进路径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体育产业之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