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这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2022-05-06李慕绚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校孩子课程

李慕绚

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中法新城外校”)坐落在知音故里、后官湖畔,位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腹地,校园占地154亩,可容纳小学、初中、高中70多个班。中法生态城是中法两国“元首项目”,2016年1月获国务院批复成立。作为中法生态城区唯一的国际化学校,在2019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办一所“个性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精英教育典范学校”,并提出培养“会健身、有教养、爱学习,拥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这一育人目标。三年来,中法新城外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特色课程、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卓越的教育质量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重构学校形态:在具象化场景中实现深度学习

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必然结果。面向未来,学校作为教育最主要的阵地,也必然面临着被重新定义、建构的现实需要。正如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所说:“未来,学校将会被学习中心取代,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法新城外校在蓝图描绘之初,就以‘未来学校应有的形态进行规划设计。”总校长李光杰介绍说。

最直观的体现,当属学校精心打造的12个“精英孕育中心”,包括演播艺术中心、造型艺术中心、语言训练中心、信息技术中心、人工智能中心、实验探究中心、声乐钢琴艺术中心、器乐舞蹈艺术中心、家政体验中心、运动健体中心、身心保健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根据不同教学需求,每个中心分设不同的功能室,每间教室各不相同。先进的设备,支持信息化教学的场景,处处体现着学校追求教育现代化的用心与努力。

演播艺术中心包含“鸿润”小剧场和“鸿润”电视台。在“鸿润”小剧场,学生可以走近剧本,演绎经典;“鸿润”电视台是3D虚拟数字演播厅,学生可以在这里开展原声电影配音、英文主持和双语新闻播报等活动。

造型艺术中心有木艺工坊、书画工坊、纸艺工坊、手工艺坊、陶艺工坊等功能各异的艺术工坊,这里是培养学生基础美术技能、陶冶艺术情操的“圣地”。在语言训练中心,学生每学期都可以体验到6种不同场景的语言习得环境,包括面签、购物、安检、乘车等。这些生活化场景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在拟态环境中自如地用外语开展对话,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中心有录播教室、智慧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介的赋能之下,学生可以与世界连接,与大洋彼岸的学子同上一堂课。人工智能中心是編程社团、数学思维社团以及无人机社团开展活动的地方。实验探究中心配置了设备一流的理化生和科学实验室。在这里,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两层楼的“鸿润”大礼堂是千人规模的剧场,功能齐全,大气雅致。这里是声乐钢琴艺术中心和器乐舞蹈艺术中心所在。平日里,学生在这里就可以欣赏到高雅的歌剧,感受《茶花女》的魅力,领略《蓝色多瑙河》的柔美。剧场里既有适合演练芭蕾舞的舞蹈室,也有展现东方古典舞的练习场。在人类艺术文化遗产的熏陶中,学生感悟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风情,品鉴异域文化的魅力。

家政体验中心的“魔幻厨房”,则是中西方餐饮文化的聚集地。这里有西式奶茶咖啡区,也有中式面点区,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学习各式糕点的烘焙手艺,尽情地收获劳动的成就与快乐。

学校体育馆也是运动健体中心。一、二层是室内恒温游泳池,三楼是篮球馆,四楼有体操馆、乒乓球馆和羽毛球馆。“少年强则国强”,好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

身心保健中心不仅是学生的乐园,更是学生诉说成长烦恼的地方。学校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高级咨询师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还聘请了同济医院的儿科主任医师领衔校医团队,为每位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每一个中心其实就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具象化的学习场景。”李光杰校长说,“依托各个中心开展的场景学习,是中法新城外校的学习哲学,其核心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体验为关键,以思维为重点。”

学校开展的基于场景的学习,彰显了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打破了“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传授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变。而任务驱动则将学生的场景学习与学习任务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场景学习是围绕学生的学习体验而展开的,各大中心所创设的生活实践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以体验、对话等形式进行深度学习,达到知识学习与品德参悟的融合,实现对学生情感的浸润。”李光杰校长说。

教育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首先要促进人的现代化。现代化教育,不仅仅是指教学硬件的现代化,更是指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思维的现代化。基于场景的学习不仅是一种面向生活与实践的学习形态,更是一种促进学习真实发生的有效路径,也能更有效地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发展做准备。

“一生一课表”:在广阔天地中释放学生天赋秉性

“李校长,我们已经到了滑雪基地,这里目前只接待学校师生,很安全。”“我们今天吃上了运动员餐,味道不错,大家都吃得饱饱的。”“滑雪的赛道是单独为我们开辟的,大家都能跟着教练好好学……”

在李光杰校长的手机里,仍保存着学生争先恐后发过来的短视频。视频中,学生兴奋地展示着他们在吉林省滑雪基地的学习生活情况。

2022年初的寒假,学校组织55名学生来到吉林省雪上项目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滑雪课程教学活动。滑雪作为学校个性化课程之一,开设时就直接对接国家滑雪队,邀请国家队教练对学生进行课程指导。这次在吉林开展滑雪课程时恰逢北京冬奥会举办。从一“鸣”惊人的苏翊鸣到会当“凌”绝顶的谷爱凌,“00后”小将们的精彩表现,激励着学校的孩子们。

像滑雪这样的个性化课程,中法新城外校开设了50多门,供学生自由选择。

“学校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即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是精英之才成长的基石。”李光杰校长说,也许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优生”,但他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惧面对创新风险。而要培养这样的人,学校就要主动推倒“围墙”,嫁接更多的优质资源,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和自我实现的舞台。

学校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逐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3+X”课程体系。

“3”指基础性、国际化和实践性课程,“X”指个性化课程。其中,基础性课程指向国家课程,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实现与公立学校的无缝对接;国际化课程包括哲学、逻辑思维、英语语言与表达、人工智能、财商、STEAM课程等;实践性课程则包含远足课程、国内外主题研学,以及品读、演绎中西方文学作品等。“X”即个性化发展课程,包括滑雪、桨板、马术、高尔夫、合唱、国标舞、书法绘画、野外生存、机器人编程、话剧表演、小语种学习等。

“‘3+X课程体系基于学生立场,尊重个体差异,学什么,由学生自己说了算,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李光杰校长说,这些课程能让学生在不同层次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平均算下来,每个班级都有25门以上的个性化课程,真正实现了“一生一课表”。

2021年10月,全国桨板锦标赛在江苏溧阳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幕,学校桨板队16名队员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当天,风雨交加,户外温度只有6度,因为风浪太大还有队员不慎落水,但大家都没有放弃,重新站上桨板继续向前。最终,桨板队斩获学校积分第一名。

中法新城外校的桨板队是学校又一门“走出去”课程的生动体现。桨板队自成立以来,每周坚持训练,风雨无阻,学生也因此锤炼出搏击风浪的毅力和勇气,真正实现了课程育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个性化发展课程配备的师资:皮划艇和桨板教练柯华,是中国第一代皮艇世界冠军、雅典奥运会双人皮划艇冠军孟关良在国家队时的教练;网球教练汪亮,网球国家二级运动员,网球国家一级裁判员;击剑运动教练李璇,国家一级运动员,2008年入选湖北省击剑队,2015年带队参加中国击剑俱乐部总决赛获女子重剑团体第三名;管弦乐团由湖北省交响乐团在职演员授课;马术、高尔夫等课程直接由基地教练进行实训……高水平的师资,为学生开展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师”“双学”:新型教学模式确保教育高质量

走进中法新城外校的教室,你一定会发现这里的课桌不一样。

不同于传统教室里的小方桌,中法新城外校的教室里,摆放的是小圆桌、月牙桌。根据上课的需要,这些桌子可以移动拼接,灵活组合。不同的课有不同的摆法,学生的座位也随之调整。比如,语文课上要演课本剧了,学生把桌子全部拉开,围成一圈,中间就是舞台;英语课和数学课需要加强互动、合作学习,只需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大圆,学生就能很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内容的变革往往始于形式的改变。小班化教学在这里得到了严格的保证和落实。

作为一名卓越的教育管理者、武汉市优秀校长、湖北省名校长,李光杰早在20年前就活跃在小班化教学研究的领域,为小班化教学实践与创新贡献了不俗的力量。因而,他十分清楚地知道,课堂教学应如何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为了更进一步落实小班化教学,学校干脆将教室里老师的讲台也挪开了。在传统的学校认知和教学关系中,讲台是神圣的,是老师权威的象征。不设讲台,将原本是讲台的位置提供给学生进行展示,是“教”与“学”关系转变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的体现。

“我们严格实行小班化教学。”李光杰校长说。在学校,一个班最多只有28名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基本上就能做到一对一授课,师生比达到4:1、5:1,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除了小班化教学,体现学校国际化教育特色的还有“双师制”“双学制”。

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多样化的外语学科是学校的亮点。在中法新城外校,学校给每个年级都配备了优秀的外教老师。以英语为例,小学阶段英语采取外教主教、中方教师助教的方式。到了初三,走国际化方向及选择高中国际班的学生,英语授课方式采取外教与中教双师强化教学。从四年级起,学生开始学习第二外语选修课,如法语、日语等。“学校的语言课程全部采用浸入式、情境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做到学得会、说得出、用得好。”李光杰校长介绍。

“双学制”指国际高中采取“2+1”模式,即高一、高二在校内学习,高三到国外就读。普通高中学制三年,参加国内高考。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离不开世界各国优秀教育资源。中法新城外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学校均有合作。以美国为例,全美10个公立学区、20多所優质私立高中都与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有梦不觉天涯远,扬帆起航正当时。

办一所培养“世界公民”的未来学校,培养更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的学生,中法新城外校每一步都走得踏实、稳健。

责任编辑/鄢志勇

【人物简介】李光杰,现任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配套例题解析第一人,全国十大城市高效课堂教学研讨协会会长,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原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优秀教育专家、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武汉市优秀校长、武汉市小班化课堂教学指导专家,主编了《放眼——教育的未来》《办教师身边的教研博览会》等四部专著。

人物

RENWU

教育人生

不知不觉,我在孝昌县澴西学校支教已经四年了。支教,是一种磨炼,一种奉献,也是一份收获。有人说:“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回想在澴西学校的日子里,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受到了同事的好评,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支教以来,尽管有种种困难,但我依然坚定,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有了辛苦的付出,就会有幸福的收获,这四年的经历,必将在我的人生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

反思课堂,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也离不开学生的刻苦钻研,更离不开教研的指导引领。教研工作无论在个人的教学中,还是在整个学校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支持和帮助教师搞好教研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为此,我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人人公开课”大比武活动。只要是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我都尽量争取全部听完,32位老师32节课,每堂课我都给出评价和意见,让年轻教师真正了解自己,提升教学水平,尝试教科研之路,确定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我把每位老师都当作自己的先生,每次听课与其说是作为老教师指导同事,不如说是对我的考验和再学习。

在学习中,老师们对教材和对每一节课的精彩分析,犹如一缕缕灿烂的阳光,让人温暖,使人感动,催人奋进。优秀教师的精彩课例让我茅塞顿开,帮我解决了在教学上的问题和困惑。通过与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我感到收获很大,同时有了观念的更新,了解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显著。一次次的评课促使我更加努力,主动学习,研究教材。在评课过程中,我和其他教师学会了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认识到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框架、环节和步骤,既要做到科学、紧凑、实用,又要做到富有新意、变化和节奏感。

在教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时,我常常在思考,能否把孩子们带到现实生活中去体悟。有一次,讲《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我就带孩子们走出教室,游览校园,亲自感受校园的文化和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出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心旷神怡,从而萌生环境保护意识。除此之外,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更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精神底蕴。

生活即教育。如果我们悉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结合起来,那思想教育何愁不见成效?当学习内容、活动方式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相似”的时候,他们便会表现出高度的兴奋,其思维的灵动、个性的张扬、潜能的开发都会成为可能,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因此,我们要走出狭窄的教室,给学生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由地在生活这个鲜活的大课堂中不断探索。

澴西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这里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渴望得到思想的升华,然而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却很有限。基于此,我想通过编写《美德课堂》校本教材,让孩子的心灵从萌芽期开始,就朝着光明走去。

为了这本教材,我尽心竭力。好不容易把目录整理出来了,要写具体文章了,我的脑子却一片空白,实在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好不容易知道写点什么了,又发现自己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写,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好不容易觉得孩子们应该明白清楚了,又发现写出来的文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我感到无比焦虑,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正在把我拽向深渊。尽管如此,我仍然没有放弃,改了好多次后,终于完成了初稿。我把书稿交到出版社后,又忙着请人为书写“序”,与出版社谈出书价格,反复商议书稿的排版与插图……终于,我们拿到了《美德课堂》这本校本教材。很多参与编书的教师看到后,都有些小激动,因为这对于一所乡镇学校来说,太不容易了。这也是我支教以来感到最得意的一件事。

《美德课堂》校本教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人与事,让良好的涵养、雅正的品行成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家校携手,共铺学生成才之路

教育,从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孩子的成长需要两只“翅膀”,一只是老师,一只是家长。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

教育是一次共同的成长,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家庭教育是孩子茁壮成长的沃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孩子。

在校级家长会上,我首先告诉家长,孩子的身上有家庭的影子,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孩子的成长也很有必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应该携手并进。接着,我诚恳地对家长谈了三个方面的教育问题:一是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对各年级、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了总结,分别是三个“不”(问题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和三个“好”(好奇、好动、好模仿)。二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意义。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育人也需要父母的参与。父母作为孩子的引领者和陪伴者,不能把育人的责任完全推给教师,因为再优秀的教师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孩子要从家长身上学会做人做事。三是“双减”之后,家长应更加明确如何配合学校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后就什么都不管了,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但事实上,无论多好的学校和老师,在孩子心中,永远代替不了父母的位置。老师只是“传道受业解惑”,家长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因此,要想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是关键。“双减”不是减包袱,不是把所有教育孩子的任务都甩给学校。

我反复强调,“双减”之后,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其实“双减”政策对教师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既要给学生减负又不能让教学质量滑坡,教师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家长来说,无论是盲目“放养”“躺平”,还是闭门“增负”“加压”,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反作用。在新形势下,家长应紧跟时代步伐,认真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双减”之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家里有更多的亲子时光、阅读时光,用心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一个好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点亮心灯,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精彩的人生。精神上要有家园,心灵上才有自信。

我在孝昌的这几年,接触了许多学生和家长。我发现,很多学生失去了精神底色,因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撒谎、迷恋手机、讨厌上学、不愿意做作业、失去学习兴趣、与同学搞不好关系、自我认知偏差等。这就需要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一直以“呵护心灵,拥抱成长”为原则,一方面以正确对待生命与健康为切入点,给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另一方面针对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致力于呵护学生心灵,让他们都能拥有一颗积极阳光的心,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每一次,我和孩子们的交谈都很顺利。我想,在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帮助和爱心。教师或家长发现孩子有叛逆心理时,首先,要顺应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其次,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与孩子谈话时应平等对待,如果孩子脾气倔强,也要耐心教育,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吻,粗暴和强制的方法更是错误的;最后,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以热情关切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营造尊重理解的氛围,这样,孩子便能感受到教师或父母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可以信赖的人,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平时,孩子们喜欢我像朋友一样去了解他们,和他们沟通。例如,他们很喜欢电子产品,我就适当地做出积极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围追堵截”。我建议家长分别从“设立规矩”“明确目标”“发展兴趣”这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会使用电子产品。

要想成为孩子的知心人,我们还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这样才能讓我们在教育时得心应手。我的年龄让我不可避免地与孩子们有较深的代沟,孩子们看到我时总让我感觉到敬畏多于亲近,这也导致我很难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于是,我经常暗地里观察孩子们的活动,走近他们,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他们的位置上,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见机行事,因势利导,比如一次坦诚亲切的交谈,一个亲昵的动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孩子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热情去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

在支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快乐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只要你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小手、抱抱他,他就会感到很满足、很欣慰。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敞开心扉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支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磨炼。近四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也是忙碌的,更是充实的。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架起一座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交流沟通的桥梁,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责任编辑/曹小飞

猜你喜欢

学校孩子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