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阅读之品味艺术特色,联想迁移拓展

2022-05-0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书包读书母亲

阅读综述

1.品味艺术特色。

即品味小说的构思、布局、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思想表现所起的作用。如: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倒叙、对比、衬托、铺垫、先抑后扬等),对塑造形象有什么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等)是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形象,修辞丰富多样等),给读者怎样的艺术审美情趣,等等。

2.联想迁移拓展。

“联想能力”的相关考点包括:由材料内容进行相关生活、语言、知识性积累及其他阅读积累的联想。“迁移拓展”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具体到小说,考生要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等。答这类题,第一步要弄清原文主旨、观点等;第二步概括出所给材料要点;第三步比较分析文本及链接材料,得出异同点,最后得出结论。

典例呈现

风雪夜归人

◎马亚伟

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了,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厂里一大堆事,耽搁不得。”母亲说:“下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

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母亲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了,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开支呢。

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母亲在屋里屋外团团转,雪地上留下她杂乱的脚印。“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我爸今天也许不回来了呢,听他说那里有住的地方。”我安慰母亲。

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更厚了,脚踩上去立即陷出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来了吧?”母亲无比笃定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

夜色笼了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冰棍。母亲却目光专注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雪花飞扬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般肃穆。忽然,母亲说:“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

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这样的时候,分外觉得“家”这个字眼是那么可亲。母亲烧起灶火,忙着熬红薯粥。她嘱咐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点开水,你爸回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灶火上熬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切豆腐,洗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吃的大炖菜。

屋子里的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了。”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

后来母亲不再出门去,但她的焦虑在升级,眉头紧锁着。就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回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

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赶着做事,回来晚了。”父亲开口说话,“三十里地,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嘴巴像被冻僵了一般。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來,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夜归人,只要有人在风雪中为他守候,就一定能回到家。

父亲坐到餐桌前,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借鉴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在叙述上总是调动着读者情绪,让读者始终牵挂着“父亲”的归来,极富感染力。谈谈小说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艺术效果。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文意,然后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通过阅读文章第二至八段可知,作者是抓住典型细节,通过人物对话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如“‘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妈,我要吃饭,爸爸今晚肯定不回来了。”这样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日常口头式的对话,让文章读起来亲切自然。通过一个眼神,一点泪光等细节描写,便将真情展现出来。

文中还穿插了大量环境描写,“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烘托了人物焦灼的心情,使读者如临其境。

专项训练

世间最贵的书

◎崔相珍

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读书。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

童年的高尔基,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很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始,因为家里发生变故,一心想着考中专考大学的我无奈辍学了。

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时节,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兰,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

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

2016年底,我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刚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弃努力,当我的文章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时,满眶泪水的父亲,在卧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旧书,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第四册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下的名字。

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36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可是在我的心里却是这个世间最贵的书。

(选自《时代邮刊》2020年第9期,有删改)

训练

根据上下文,揣摩退稿信的内容,以编辑的口吻把他最想说的话写出来。(不少于40字)

答:

79694C45-F840-4584-9710-18996304A9CB

猜你喜欢

书包读书母亲
我的书包
减负书包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的书包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