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增长待蓄力:解读一季度经济数据

2022-05-05钟正生张璐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基建投资消费政策

钟正生 张璐

2022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录得4.8%,中国经济仍处筑底阶段。且3月主要经济指标普遍下滑,在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情况下,稳增长政策待蓄力。预计财政政策的大力度落实,房地产监管政策的因城施策、边际调整,货币政策的相机调整,都将支撑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企稳。

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相比去年四季度的4%有所回升,但考虑到去年一季度较低基数因素,中国经济开局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具体看,工业、建筑业在一季度经济增长中发挥支柱性作用;服务业复苏缓慢,仍为经济增长的薄弱环节。从支出法GDP来看,2022年一季度固定资本形成提速,而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出现下滑,经济增长对内需的依赖度提升。

2022年3月,主要经济指标的当月同比增速相比1月~2月普遍下移,唯独基建投资增速持续提升。在疫情影响下,中国服务业和消费复苏出现阶段性的受挫;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中国出口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房地产行业仍在“预期转弱”的影响之下,房地产投资下行压力凸显。基建投资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有望与制造业一道成为经济企稳的拉动力量。

3月经济指标中下滑幅度较大的包括: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速从1月~2月的4.2%降至-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从6.7%降至-3.5%,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从3.7%降至-2.4%,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增速从16.9%降至10.8%。

3月经济指标中表现较为稳定的包括: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5%,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13.8%,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增速11.9%。虽增速不及1月~2月高点,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强于去年12月水平。基建投资表现一枝独秀,其当月同比连续提升至11.8%。

2022年3月由于国内疫情的严重反弹(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物流受到严重影响),此前复苏程度较高的商品消费,其环比走弱程度比餐饮消费更高。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相比1月~2月大幅回落。其中,商品零售增长-2.1%,餐饮消费增长-16.4%。

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总额来看,3月可选消费品零售增速大面积转负,必选消费品零售增速有所加快。细分品种来看,3月只有食品饮料和中西药品零售增速比1月~2月有所加快,金银珠宝、纺织服装、家具、汽车、化妆品、家电音响同比均呈大幅负增长,而1月~2月其当月同比增速多为正增长。其中,家具、家电音响等可选消费品具备较强的地产后周期属性,当前或受制于商品房销售的低迷。

疫情后多地放松汽车限购政策,较好地释放了汽车消费的需求。但今年一季度汽车相关消费在双重压力下趋于回落:一是国际原油推升传统乘用车的出行成本,二是上游锂资源价格的上涨带动多家新能源车企涨价。在可选消费需求低迷态势下,4月13日的国常会提出“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充电桩建设”,相关政策已在蓄力。

3月疫情冲击之下,中国就业压力浮出水面。2022年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去年同期高出0.5个百分点,仅比2020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3月中国失业率的上升,有疫情影响的暂时性因素,但更需警惕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

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达到6%,比2021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高出0.7和0.3个百分点,上海、广东等地的疫情暴发和严格管控,使得就业压力快速上升;16岁~24岁人口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至16%,而2021年和2020年分别为13.6%和13.3%,解决年轻人口就业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當前“稳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高校、特别是大专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二是服务业持续受疫情影响,房地产、教培、互联网等服务行业受监管政策影响,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面临减弱。

3月就业压力的明显加大可能是国务院近期祭出降准举措的重要原因之一。后续若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可以期待更大力度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出台。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基建投资的增长切实增强。图/IC

2022年3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48%,比1月~2月的8.61%显著提速。1月~2月基建投资的环比即小幅强于2015~2019年均值,3月环比进一步显著高于往年同期均值,基建投资的增长切实增强。这得益于今年财政前置发力、以及去年四季度以来项目储备的加强。

预计今年二季度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加快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从而对上半年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就存量使用情况而言,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专项债快速发行之后,二季度专项债资金预计将加速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4月12日的国办政策吹风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发行的专项债券,原则上在今年5月底前拨付使用”,“截至2022年3月末,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向项目单位拨付债券资金8528亿元,占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68%”。就发行节奏而言,二季度专项债发行或进一步提速。3月30日的国常会提出“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

2022年3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回落到15.6%,环比增速相比过去年份来说仍然偏弱。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进一步凸显(2月PPI环比由负转正,3月环比进一步扩大至1.1%),这使得制造业的成本压力不降反增。

不过,财政部门1.5万亿元的留抵退税政策将从4月开始陆续落地起效,1万亿元减税政策也将进一步发力;一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9.5%,约占到一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的 22.6%。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发力有望有效抵消上游成本上升的负面冲击,有助于制造业投资增长动能逐步增强。

当前,中国经济主要面临六方面的内外部风险和挑战:

一是,俄乌冲突导致全球“滞胀”风险加大,且“胀”已成为“滞”的催化剂。二是,美联储或将采用“快加息+急缩表”的特殊组合,掣肘国内宽货币空间。三是,疫情防控压力骤增,压制消费与服务业复苏。从高频数据看,3月以来主要城市出行人次减少、拥堵程度明显减轻、电影票房收入大幅下滑,指向线下消费需求依然疲弱。四是,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冲击与需求低迷的双重压力。2022年宏观政策需加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着力对冲成本压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五是,房地产调控政策松动,但商品房销售及土地成交尚未企稳,居民和房地产企业的信心都有待恢复。六是,出口韧性持续,但海外生产能力恢复、美国补库存需求减弱等因素對中国出口的影响隐现。俄乌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出口市占率优势延续。但与此同时,亦需关注国内严格的疫情防控,对维持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

鉴于上述新形势和新挑战,对下一步的跨周期与逆周期调控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由于国内外货币政策“松紧差”加大、结构性通胀风险仍未解除,中国货币政策宽松所面临的约束有所增强。因此,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或将转为对结构性工具及宏观审慎政策的使用,但也需关注全局性货币宽松的积极信号意义,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与此同时,财政政策需要在稳增长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二是,要以“新市民”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财政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等区域战略的支持,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发展。三是,俄乌冲突后,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局势更趋复杂,从而对中国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财政政策应在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的基础上,高效支持“自主可控”。四是,要强化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防疫政策选择空间。五是,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促进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牵引与良性互动,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基建投资消费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PPP投融资模式运作优势及实施条件分析
我国基建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消费舆情
基建领域加速推进PPP模式的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