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活动-运动环境方案干预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发育商及智力水平的影响价值

2022-05-01刘峰张欣王挺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智力发育疗法

刘峰,张欣,王挺

(南阳市中心医院1.儿童康复科;2.西药药学部;3.骨一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全面性发育落后(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GDD)是指运动、认知、社会交流等多个方面较正常同龄人发育延迟的发育障碍,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早发性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年龄在5 岁以下,主要表现为患儿的语言、认知、精细运动、粗大运动等方面存在2 种以上发育迟缓,患儿如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患儿5 岁后发展为智力发育障碍,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多以语言训练、作业疗法、运动疗法等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对提高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但在实践中发现,常规干预措施缺乏针对性及目标性训练,导致部分患儿治疗效果差异较大[3]。目标-活动-运动环境(goals-activity-motor enrichment,GAME)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可结合患儿家属的要求、问题以及患儿的问题制定针对性训练,以丰富患儿的学习环境和训练目标[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GDD 患儿应用常规康复训练联合GAME 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对照表方法将2018 年8 月至2021 年3 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13 例全面性发育落后患儿分为对照组56 例及观察组57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25 例;年龄14~24 个月;平均(16.71±1.09)个月。观察组男33 例,女24 例;年龄12~23 个月,平均(16.38±1.1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GDD 诊断标准[5];患儿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听觉障碍、严重智力障碍的患儿;患儿家属不能配合治疗者;合并癫痫、脑瘫等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措施。①运动疗法:运动学习、肌力训练等,45 min/次,每2 d 一次;②作业治疗:为患儿设计针对性的作业训练,以提高患儿双手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功能,20 min/次,1 次/d;③言语治疗:以1 对1 的形式引导患儿进行口腔肌群控制能力训练、呼吸训练及认知语言训练等,以促进患儿语言和智力的发育,30 min/次,1 次/d。以上各项训练共持续4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GAME 疗法进行干预。①由治疗师和患儿家属共同制定患儿阶段性和总体的训练计划,以家属配合干预为重点;在完成阶段性目标时,针对下一阶段训练计划进行优化,训练时应尽量以继发患儿自活动的能力为目标;同时注意对训练环境进行个性化改造,以提高患儿活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家属应定期将训练的照片或视频发给治疗师,以确保能够对训练的完成度和完成治疗进行督导。②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教学的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GAME 理念的培训,以提高家属识别患儿的移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潜力,掌握患儿简单的行为发育规律,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患儿学习。③建立丰富的游戏环境,使患儿在训练时强化患儿的自发运动的潜能,并通过正面的角色模型和学习刺激增加患儿的学习、认知能力;通过抓握器、运动毯等辅助患儿进行精细运动训练和粗大运动训练,持续干预4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运动功能: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 个月后采用Peaboby 运动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测,包括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 motor development quotient,FMQ)、粗大运动发育商(gross motor development quotient,GMQ)及总体运动发育商(total motor development quotient,TMQ),评分范围均为0~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运动功能越好。

发育商:采用GDS 量表对两组患儿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进行评分,包括语言、个人社交、粗大运动、适应性、精细运动及DQ 总分,发育年龄/实际年龄×100%=DQ 总分,分值越高提示发育越好。

智力水平:采用CDCC 智力发育量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 个月后测定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etal development index,MDI),评分>120 分为发育优秀;110~120 分为发育中上等;90~109 分为发育中等;80~89 分为中下;70~79 分为临界状态;<70 分为智力缺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GMQ、FMQ 及TMQ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儿发育商比较

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语言、适应性、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评分及DQ 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发育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儿发育商比较(± s,分)

注: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儿智力水平比较

治疗4 个月后,两组患儿MDI 评分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智力水平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儿智力水平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婴幼儿的健康发展是以足够的感觉刺激为基础,其对感觉刺激的接受及运用主要呈现在情绪调节、运动能力及日常行为的表现上。婴幼儿期是中枢神经系统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的康复干预可促进大脑功能的代偿或重建,丰富的感觉刺激可影响儿童的认知、沟通、学习、情绪管理等能力,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是改善GDD 患儿预后康复的关键[6]。常规康复训练可阻止病情向智力障碍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缺乏目标性,导致治疗结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7]。GAME疗法是以家庭教育为目标导向的强化运动训练,已广泛应用于脑瘫患儿领域,本研究采用GAME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GDD 患儿,旨在提高其治疗效果[8]。

运动功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机能,运动发育落后不仅见于脑瘫等疾病,也见于GDD 患儿,先天不足导致运动发育迟缓,后天发育早期缺乏感觉换激或家庭锻炼等因导致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发生。观察组患儿治疗4 个月后,GMQ、FMQ 及TMQ 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说明GAME 疗法可有效提高GDD 患儿运动功能,常规康复训练可通过运动学习、肌力训练等措施改善患儿感知运动功能,通过作业治疗提升患儿双手协调能力,改善精细运动功能,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性及家属的参与,可能会导致部分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从而导致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9]。而GAME 疗法包括了丰富的环境和目标导向性强化运动训练,丰富的环境可促进患儿行为控制、骨骼、韧带、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神经运动系统的持续发展。同时,GAME 可在治疗初期评估患儿并在治疗师和家属的合作下制定针对性训练,具有较强的目标性,能鼓励患儿在运动任务中自我启发,以提高患儿完成任务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患儿运动功能。

相关研究表明,0~2 岁儿童的大脑发育和代偿较快,早期积极的运动干预可促进患儿运动皮质活动的增强,有利于大脑运动系统的发育和修复,从而最大化大脑的神经可塑性,降低对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4 个月后,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语言评分及DQ 总分均较对照组增高,观察组患儿MDI 评分较对照组增,说明GAME 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GDD 患儿发育商水平,提高智力水平。在GDD 患儿的家庭环境中,父母过度的关爱往往导致患儿变得依赖,从而表现出较低的生活能力,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GAME 疗法通过合理的家庭教育及标准化的训练方法提高患儿认知水平,GAME 疗法中治疗师和家属合作讨论、设定,形成书面家庭项目,通过家庭教育最大程度的利于患儿的清醒时间和自然学习机会,在适当的策略下训练,以促进患儿的发育。此外,通过建立丰富的运动游戏环境,能有效促进患儿对运动、探索和完成任务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患儿发育商水平,进而提升其智力水平。相关研究发现,丰富的环境具有促进神经修复、重塑的作用,通过丰富的环境刺激能减少多种脑损伤动物模型的额叶皮质、海马等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能促进轴突再生,提高认知能力。本研究中存在收集观察患儿各项信息等复杂内容,且需要专业治疗师持续跟踪训练,因此,在未来深入研究中需对训练内容进一步精简,为GAME 对GDD 患儿的影响提供更加客观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常规康复训练联合GAME 疗法对GDD 患儿的运动功能、发育商水平、智力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提升患儿智力发育水平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智力发育疗法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别忽视了小儿发育迟缓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欢乐智力谷
动物变态发育知多少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