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2022-05-01魏伯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引导心理健康

魏伯运

摘 要: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对于学生人格特性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成长中首要的环境要素,不仅仅能够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也是学生精神发展的基地。如何从家庭环境出发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从家庭环境因素出发,探讨有助于学生心理和行为品质发展的家庭环境要点,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促进生命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环境;心理健康;行为品质;引导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的环境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都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会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从而做出过失行为。在如今“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下,学生家庭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启发,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才能够促进学生行为品质发展。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非常重要,从家庭环境的视角强化学生心理发展能够协助学生增强调整自身内在发展和外在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行为品质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

学生心理发展存在问题很复杂,和学生的特殊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变故以及学校学习的压力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家庭結构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

学生所处的家庭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核心家庭结构,父母和子女两代人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一种是单亲的家庭结构,由于父母离异或者丧偶导致父母一方陪伴孩子;另一种是重组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本文从核心家庭结构进行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物质上面都比较丰裕,也比较受到家庭的宠溺。因此这种类型的学生一般自理能力比较差,胆小孤独,遇到事情总是寻求父母的建议,心理承受能力差。尤其是面临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的学生出现了叛逆父母、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对于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来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匮乏,家庭结构的不圆满同样会增加学生的不安全感,由此导致了学生内心脆弱、自我认同感低,长期的孤独冷漠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面对核心家庭一方陪伴的缺失,学生不仅仅要承受生活的变故,还要承受未来生活带来的压力,其心理也面临着复杂的变化,由此可见家庭结构对学生的行为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二)家庭成员关系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

家庭教育可以是家长通过一定的活动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某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是家长通过无意识的自身行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家庭成员的关系一般包括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生活气氛的渲染,父母关系融洽,其子女的性格开朗,积极向上,父母之间不和谐,出现争吵或者暴力,都会导致学生易燥易怒的性格。尤其是父母关系的破裂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更是严重,会导致学生失去对感情的依赖,变得抑郁寡欢、沉默寡言等。亲子关系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非常大,父母不仅仅有抚养子女的责任,教育责任更是重于泰山,在对子女的管教过程中,过分的宠溺或者严加管教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过分的宠溺会影响学生的自理能力,而过度的管教会影响学生的上进心,导致学生抱有被轻视的心理,丧失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产生消极的心理。学生家庭的其他成员关系,更是对其人际关系处理产生影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使学生产生消极体验,逐渐会演化成孤立的性格。

(三)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对学生行为品质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学生受到的待遇更高。家长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孩子最好的生活,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这些行为渐渐被孩子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很容易造成过度溺爱子女,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度严格,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约定的事情,要求孩子严格按照家长的安排进行特长班的学习,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认为只有“严格”的教养方式,才能使孩子铭记于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严格的教育环境是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还容易造成孩子强迫症的出现。同时父母的期望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合理的期望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朝着目标继续前进,但是过高的期望会增加学生的恐惧心理,使他们处于压抑的心理状态,长此以往就会拥有一种挫败感,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四)家庭物质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对于学生行为品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一般而言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会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使孩子接触的知识体系比较广泛,物质生活也非常充裕。如果家长正确教导孩子对待自身所拥有的条件,会促进继续努力,但是如果教育不当,会导致孩子不懂珍惜,行为奇怪,甚至把家庭优越条件当成自身炫耀的资本,对社会产生危险。对于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因为没有充裕的物质基础,父母很少关注其心理健康教育,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他们的自我认同感比较低。如果家长教导孩子正视家庭经济和地位的差距,会激发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是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流,从而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二、如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是学生教育的主体,要肩负起教子成才的重担,注重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让科学的家庭教育为学生个性品质发展提供丰富的沃土。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社会认知、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家庭环境除了对学生的情感控制和行为表现具有很明显的影响,对其社会认知模式的影响也非常大。一般而言,权威性的教育理念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洞悉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变化,会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因此现代家庭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站在学生的发展需求去考量,在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家长要走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误区,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科学的引导,根据孩子的兴趣选取特长,而不是主观性的强加。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受益终生。

(二)优化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采取严宽结合的教养方式

在现代化的时代,经济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家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需求满足要有一定的度,疼爱和溺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家长要合理控制孩子需求。在正常的需求下,可以适当的满足要求,但是对于过度的需求要进行引导。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塑造方面,家长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积极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活动,而错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制止,由此在不断的调整与矫正中,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性,体会成长的快乐。同时,家庭情绪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至关重要,家庭成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正向的能量,父母尽可能避免在孩子面前呈现负面情绪,减少家庭冲突的出现。在亲子关系上要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要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三) 注重家庭成员的沟通,培养学生劳动能力

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沟通模式,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该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家长要指导孩子主动交流,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倾下心来静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敏感心理。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家长要认识到亲子陪伴对子女的重要性,不管工作再忙再累,都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想法。要科学地爱孩子,给孩子温暖家庭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要让学生独立做能够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生活中的劳动,让学生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还能够在劳动中提升自豪感。

(四)健全家庭教育内容,注重家庭资源的配置

德育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在学生家庭教育中也需要全面渗透德育教育,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传输给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要懂得尊老爱幼,要懂得尊重别人。家庭资源主要指家庭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家庭成员的时间、态度等,物资资源是指家庭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当今的社会是文化学习的社会,现代家庭要注重帮助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孩子的教育投入,注重孩子的文化培养,提高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孩子的情商和心理调控能力,提高其在社会中的抗挫折能力。

结语

家庭环境对学生一生影响至关重要,尤其在学生时期,这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的形成阶段,家庭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品质发育。在如今家校合作视域下,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责任,因此学生家长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家庭环境,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双减”政策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减少给学生的学习压力,给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家庭教育要注重科学性,因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不同,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情绪,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1198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柱滔.如何通过家庭环境的改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J].知识文库,2020(03):118-119.

[2]戎梅.优化家庭环境,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品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7):79-80.

[3]陈薏妃.家庭环境与学生的行为品质分析[J].考试周刊,2018(82):5-6.

[4]何薇.大学生创造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养影響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5]胡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引导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