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移民区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措施

2022-04-29李海龙

学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精准扶贫贫困地区

摘 要: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贫困地区的中学教育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研究。然而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贫困地区的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明显的滞后性,有一定的缺陷,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难以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文章以精准扶贫地区的初中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调查分析结果,明确当前的教学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地区;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5-017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5.060

积极摘掉贫困的帽子,逐渐走向富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教育扶贫是重中之重。精准扶贫地区的生源质量较差、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较差,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中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提升精准扶贫地区人才培养的质量,尽快帮助他们摘掉贫困的帽子,关注和优化该地区的课堂教学研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精准扶贫地区初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师资力量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但就精准扶贫地区的初中师资力量来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学校存在异常薄弱的现状。首先,教师数量少。多数学校一个学科只有一名教师,教师面临着非常大的教学任务,不仅难以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和充电,难以实现自身的提升,无法满足有效教学的需求。其次,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的整体质量偏低,自身的知识结构也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最后,当前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队伍中,存在明显的年龄偏大现象,这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都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新时代下的课堂教学要求。

(二)生源质量差

学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对象,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精准扶贫地区农村中学生学生的质量也较差。一方面,从学习成绩上来说,精准扶贫地区的中学生知识水平相对较弱,自身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学习成绩非常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初中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来说,精准扶贫地区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比较差,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基本都采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模式,较为死板和枯燥。受学习方法的限制,很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不佳[1]。

(三)教学设备短缺

教学设备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设备来展开教学。学生通过进行实验操作,来深化所学的知识,并完成多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但是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精准扶贫地区的中学教学设备异常短缺,教师基本上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简单形式,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口头讲解。因此,在教学设备、器材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下,精准扶贫地区的中学课堂教学质量较为低下。

(四)教学观念和方法滞后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迎来了一场全新的变革。但精准扶贫地区的中学依然束缚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一方面,从教学理念上来说,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由于对先进的教学理论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刻,依然束缚在滞后的教学理念下,仅仅以提升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标,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并未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滞后的教学理念的束缚下,教师依然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对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差异性等关注不够。另一方面,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单项知识灌输,学生则是在被动记忆、练习题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2]。

二、精准扶贫地区初中有效课堂教学路径分析

(一)学校的自我改进

在提升精准扶贫地区的初中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应进行自我改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争取潜在的资源。精准扶贫地区的中学领导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等、靠、要”等思想,也就是等待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依靠政府改善办学条件,向政府要投资、要师资等。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教学管理者必须转变這一错误思想,为学校积极争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具体来说,针对办学条件差的现状,学校可对现有的设施进行优化配置,积极从外界筹措捐款;针对师资力量差的现状,学校可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培训,并招募新的师资力量等。

2.制定管理制度。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精准扶贫地区中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还应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不断提升教职工的待遇,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同时,学校还可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吸引大量人才,不断充实教师队伍,以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3.为学生建立档案。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精准扶贫地区初中学生的教学质量,学校还应给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详细地记录下来。如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档案更好地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比如,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差,有的学生英语成绩较差,有的学生语文成绩一般。通过建立学生档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贫困地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真正提升精准扶贫地区初中学生的教学质量。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是教育的根本,要想真正提升精准扶贫地区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从学生入手,及时转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也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更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其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为了引导精准扶贫地区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将远方的梦想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最后,教师还应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手段等,不断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教师的自我改进

面对精准扶贫地区中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改进教学理念。基于精准扶贫地区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的现状,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转变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教师应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解读,结合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具体要求,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从传统的“以知识为重点”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使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具体,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其次,坚持生本教学理念。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生本教育理念”,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从多个角度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来。

再次,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转变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要坚持“一切为了所有学生发展”的原则,尊重贫困地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等,开展差异化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最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升精准扶贫地区初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都喜欢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在“亲其师、信其道”的行为观念影响下,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还应该从传统的师生角色中解放出来,将自己从课堂的主导地位中解脱出来,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教师还应在日常教学之余,给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尤其是针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只有融入足够的关爱,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精准扶贫地区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课堂教学的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点,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不断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

首先,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知识更新意识。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能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教材中,还应围绕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将该学科研究的前沿内容融入其中,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如此,学生借助课堂学习,能够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在具体的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通过读书、网络、教研活动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3.改进教学手段。为了彻底解决精准扶贫地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教师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努力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生动的故事、精彩的语言、优美的图片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如此,学生就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在情境体验中加深对抽象、复杂的知识的理解。

其次,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学科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其充分发挥教育价值。同时,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在完成相关知识的讲解之后,还应将生活中的问题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

再次,尊重学生的潜能。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立足于贫困地区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转变传统的“一刀切”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结合所有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差异化的教学计划,最终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获得发展和成长。

最后,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当前,整个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在促进精准扶贫地区初中课堂教学质量时,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有效改善当前学校的网络硬件、软件基础等,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建设,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融入多媒体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搜集教学资源,设置动态化的教学情境,设计翻转课堂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真正提升精准扶贫地区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

4.优化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具体来说,教学评价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教学结果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基于此,精准扶贫地区的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时,还应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不能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能力,以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应灵活借助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等,强化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最终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基于当前贫困地区初中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当地应针对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差、教学设备短缺和教学手段滞后等问题,从学校、教师等角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不断提升精准扶贫地区的中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海龙.精准扶贫移民区初中生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2.

[2] 周彬,龚锡金,石贵萍.精准扶贫视角贫困地区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2018.

作者简介:李海龙(1988.10—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精准扶贫移民区初中有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433。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精准扶贫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