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22-04-29张雨浓郭丽雪曾正阳李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张雨浓 郭丽雪 曾正阳 李伦

摘 要: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的发展,其在北京考察冬奥会工作时指出,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而增强人民体质就离不开大学体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大学体育,体育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同时,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思想政治上也随之显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研究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加快武汉市综合类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四所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困境进行研究,提出对策路径。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策

当前,我国进入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历史时期,群众体育需要扎实根基,学校体育需要健康促进,体育人口需要实质性突破[1]。在这种形势下,高等教育势必加大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据统计,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招生办学规模以每年5%的增长率不断扩大[2]。综合类院校体育专业的建设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体育人才。根据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规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高考时需通过体育加试,这就要求他们在高中阶段利用相当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训练,所以跟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体育专业的学生属于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文化知识、思想觉悟、理想信念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对实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并且,目前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形成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很大程度上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且大部分人认为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都性格活泼开朗,乐于交往,心理素质强。实际上会造成在他们真正出现心理问题之后会变得毫无准备,不知所措[3]。因此是时候应该正确审视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了。所以,本文根据调查目标院校学生的课程成绩、思想状况等,并对其进行访谈、分析,总结出当前综合类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思想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提炼,阐述综合类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需求,探索一条综合类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Google学术等检索平台查找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专业学生的文献资料、文件、会议报告等,进行分析、整理。

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的对象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四所高校的在校体育专业学生。通过问卷星应用软件设计发放《问卷的标题》问卷368份。

3. 数理统计法

整理问卷调查的所得数据资料,运用EXCEL统计和处理数据,然后将相关结果应用于论文撰写中。

二、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经过笔者走访调查后发现,大部分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意识是进取的、积极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体育训练的同时,仍乐于关心时事,乐于奉献,进取拼搏等[4]。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又有着敢于竞争、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在篮球、足球等一些团体对抗类项目中有着超常的求胜欲。但同時,由于体育有着激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某些时候会被社会上消极的思想所影响,比如易于采取极端行为等,从而让部分学生的某些观念出现了扭曲[5]。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偏激,思考问题容易固执己见,不周全,在政治素养与社会意识等方面有待提高。

(一)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

众所周知,在体育类专业学生高考时,他们的录取模式是“体育+文化”双标准机制,且大部分学校在体育成绩上要求较高,所以学生们在学校里也是重体育而轻文化,从而导致了文化课成绩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生有着明显的差距[6]。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其不能较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的原因,跟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也一定会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1. 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特点

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正义感,对集体荣誉的拼搏当仁不让,但是对社会的整体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表象阶段,缺乏社会实践。

而且,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大部分都是外向型性格,在气质上偏胆汁质,性情开朗,办事积极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但却又时常忽视自己的实际水平,容易冲动,自控能力有待提高。

2. 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个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思考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人格是他的重要职责。引导学生怎样客观地认知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他们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加以辅导,则可以帮助他们在心智成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良好的思想品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体系中必要的一个板块[7],从思想品德的视角出发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自身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各地蔓延,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学生所面临的上学、就业等问题与日俱增,从而干扰了体育专业学生正常的心理状态,很容易使现在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上产生迷茫和彷徨。

3. 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侧重点

一些学者认为,体育专业的学生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都对自己的专业技术特别看重,但却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学习[8]。以至于在理论知识方面非常欠缺,学习缺乏系统性。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术训练上,从而放松了理论的学习,学生每年参加补考的人数较多,不容忽视。

但是,在笔者本次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体育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出现特别偏向技能的现象,而是认为技能和理论同样需要兼顾,哪一样都不能少,这无论是和笔者的假设还是和前人的研究调查有着很大的不同。根据笔者调查,认为技能重要的有25%,认为理论重要的有23%,认为二者都重要的有52%。笔者认为,造成调查结果和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之前学者的研究时间过于久远,当时的体育专业的学生确实不太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意识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现在的学生的思想,随着我们国家教育的进步,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要求的提高,继而导致学生个人思想的进步,简而言之就是学生整体的思想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共同提升了,所以能把理论和技能并重。二是作者选取的这四所学校有三所学校都是本科一批次学校,而且有两所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学校的整体水平比较高,所以学生认为技能与理论都应该兼顾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二)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1. 综合类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情况及影响

根据笔者调查分析(N=336)显示,中国地质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状况表示非常满意的有42人,满意的有45人,不满意的有4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状况表示满意的非常满意的有35人,满意的有38人,不满意的有2人;中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状况表示满意的非常满意的有42人,满意的有46人,不滿意的有8人;湖北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文化建设状况表示满意的非常满意的有32人,满意的有39人,不满意的有3人。

所以,四所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超过80%,不满意的人数仅占3%。由此可见,四所学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都让人满意,能体现出学校对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视。对于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运动训练和运动训练所使用的训练场馆早已是他们的“第二课堂”。与学习理论课不同,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虽然不用像前者那样一板一眼地去严格遵循课堂规定,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是也有教师对其进行技战术的讲解和演练,这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有着重要的训练作用[9]。

根据笔者调查分析(N=336)显示,中国地质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认为学校训练环境对学生训练效果有很大影响的有70人,认为有影响的有14人,认为没有影响的有0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认为学校训练环境对学生训练效果有很大影响的有72人,认为有影响的有12人,认为没有影响的有0人;中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认为学校训练环境对学生训练效果有很大影响的有73人,认为有影响的有11人,认为没有影响的有0人;湖北经济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认为学校训练环境对学生训练效果有很大影响的有43人,认为有影响的有40人,认为没有影响的有1人。

所以,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前三所高校过半数的体育专业的学生都认为训练、比赛场馆环境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训练效果。其中认为训练、比赛场馆环境影响训练效果最大的是中南民族大学体育专业的学生。而且,相比于教室而言,训练、比赛场馆可以直接用来实践,对于新学习的技术战术思想可以现学现用。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体育专业的学生看到不符合内心期待的训练、比赛场馆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训练效果。所以体育训练场馆的建设跟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2. 综合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及影响

根据笔者调查,湖北经济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认为学校配有宣传语的学生分别是65人和59人,而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认为配有宣传语的学生只有19人和15人。湖北经济学院和中南民族大学在训练比赛场馆配有校训、球队精神、团队口号等宣传语,说明学校重视通过精神文化熏陶的方式来激励体育专业的学生,文化宣传给体育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教育性。

体育专业的学生每天都会接受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各种文化熏陶。在田径场、健身房、足球场等场地的文化建设就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其中蕴藏着大量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优秀运动员的简介、名言、训练器材上张贴的标语、国旗校旗等。这些校园文化虽然看起来细微,但是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巨大作用的,这增强了体育专业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了团队凝聚力,潜移默化地提高了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运动服赞助商的品牌文化对其有着较大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包括品牌的广告语、设计元素、设计理念、科技感等。

例如,第21届CUBA联赛的品牌赞助商李宁,其广告语是一切皆有可能。再如李宁给各个赛区的口号,四川的“雄起”、新疆的“劳道”等,既鼓舞人心又很接地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深受体育专业学生的喜爱。

根据表1可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受品牌文化影响较大,其他3所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所以赛事组委会在与赞助商谈判时可以通过邀请的方式,适当听取体育专业学生的意见,一定程度上满足体育专业学生对文化气氛方面的合理需求,同时要对赞助商的文化内涵与意识形态加以审核,通过多方面的改善来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赛场表现。

三、综合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对策

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体育专业的特点出发,以体育课程、体育文化为载体,融入育人的思想和理念,潜移默化地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才容易让体育专业的学生所接受[10]。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给学生创造积极的体育课程

1.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的教学如果仅靠单一的室外教授,则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篮球课为例,教师在上篮球教学课时,则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篮球理论课,学习篮球的历史文化知识,并且可以多运用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的方式,来了解篮球的规则。让学生学习违例、普通犯规、违体犯规这种专业名词来强化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可以解读中国篮球的历史,如1996年、2008年中国男篮闯入了世界八强,2020年广东东莞银行男子篮球队拿下CBA十冠王等。通过了解我国的篮球历史,让学生从体育文化和精神中受到教育和启发[11]。在男篮比赛进行的当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教室一起去观看比赛的转播,在为国家队助威呐喊的同时,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2.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运用课堂作业组法

“课堂作业组法”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愿望,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他们的气质和愿望,学生有共同的需求,并由有权威和能力的人担任领导的小组教学方法[12]。这种结合很容易调动课堂上频繁的交流和活动、活力和学习热情。小组成员将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成绩获得分数奖励。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在他们的小组中都具有竞争力和忠诚度。如果在课堂上发生违纪行为,老师会从一群违纪的学生那里减去一定的分数。实施“如何分组作业”的学生管理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取得成绩,表达自我,并同时影响他人,即使是态度最消极的少数人,他们也不会想连累自己的队友。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的目标不单要考虑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13]。

(二)挖掘思政教育的隐性环境资源,让学生悄然接受教育的传递

思想觉悟高,发展全面的体育专业的学生离不开环境的塑造,校内外的环境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文化环境高雅静谧,教学环境严谨务实,运动场地丰富多样有特色。学校体育馆的墙上贴满了历年师兄师姐的比赛获奖照片,如丁思宇的世界大学生蝶泳冠军,司徒瑾的全国业余羽毛球女单亚军等。同学们在看到这些照片后,不禁让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来砥砺自己努力奋斗,不禁让同学们想到习主席说过的话——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14]。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环境都存在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善于从环境中挖掘资源,积极地响应国家“大思政”的育人格局[15]。合理分配,规划同一城市不同学校的思政资源,加强资源的流动性,满足体育专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取其精华,兼收并蓄。

四、结论

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使命,还是体育专业课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体育专业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还要从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的三观,潜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目前一些高校仅仅关注体育专业学生的显性教育资源,而忽视了隐性资源,使得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基本的育人工作,这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建设。因此,为了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积极深入体育专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线,挖掘体育专业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航线”。

参考文献:

[1] 肖荣华,袁峰.新时代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意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1):13-17,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3] 李希彦.略谈高中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2):128-129.

[4] 常益.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 BovbjergV, Johnson S, Norcross M. 126 EMS response time to sportsinjuries:aroleforon-sceneresponders[C].SocietyfortheAdvancementof Violence and Injury Research(SAVIR)2020 conference abstracts,2020.

[6] 黄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动力的关系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1):123-128.

[7] 陈江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1):1596.

[8] 李凤威,罗嘉司,樊占平,邹本旭,刘岱,范林海,赵亮,高立东,任宏声.沈阳体育学院本科学生行为模式和教育路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6):137-138.

[9] 靳明鑫.石家庄市普通高校篮球运动队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10] 赵耀.高水平篮球运动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11] 龚海培,柳鸣毅,孔倩倩,胡海旭.体教融合的科学循证: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的相互关联[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10):19-28+88.

[12] 李志敢.“作业分组法”在体育院校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2):113-116.

[13]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1,(3):25-31.

[14] 杨英杰,刘金新.传承五四精神奋斗实现梦想[J].红旗文稿,2019,(14):33-35.

[15] 胡树祥,赵玉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28-13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