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园林在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2-04-28徐明曦张星星

四川水利 2022年2期
关键词:渣场灌木水土保持

徐明曦,张星星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72)

0 引言

传统观念中,风景园林一般应用在公园、城市景观绿化、生活或工作区的景观绿化等贴近城市生活的区域;而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二者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在具体实践中,风景园林的核心是植物的搭配,其次是结合水景、廊道等景观建筑;而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植物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二者通过植物的栽植形成微妙的联系。

一般来说,城市建设项目,如房建、市政道路等的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植物措施,主体工程中都有相应的风景园林设计;非城市区域的生产建设项目的植物措施一般不会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普遍采取简单的乔灌草措施,功能注重于保土保水,不具有观赏性。

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同时结合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随之进步的节奏,对风景园林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城市生活区域,可延伸至乡村、山林、湖库等,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领域均有联系[2]。

1 风景园林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中的应用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中需要新增植物措施的区域一般包括弃渣场区、取料场区、施工临时设施占地区、施工便道区等[3]。传统的植物措施会根据占地的原始地貌进行恢复,如占地类型为草地的采取撒播(喷播)草籽,占地为林地的采取乔灌草混种,乔灌木按照一定距离栽植,植物类型选择当地适生植物。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植物措施由于主体项目的类型、占地面积、占地类型等因素各异,艺术观赏性的发挥相对比较局限,但依然有适合的园林艺术风格来搭配不同的植物措施需求。

分别通过不同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分析探讨。

1.1 点型工程

点型工程包括房建、水库枢纽、电站、矿山等工程。以最常见的房建类工程为例,占地相对集中,占地类型相对单一[4]。

如工业厂房,会根据生产加工产品的材料、工艺、使用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建设规范要求,植物的搭配以草种和灌木为主,搭配少量的小型乔木。平面布置以几何线条元素为主,纵向布置的层次可分为草坪、小灌木、大灌木,在建设允许范围零星栽植小乔木点缀。

以成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为例,其植物措施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成阿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植物措施布置

原设计中,植物措施基本集中在厂房即外界围墙边缘,仅有厂区大门入口处有一片相对较大的区域。本项目原设计中植物措施品种单一,搭配机械,虽然从水土保持角度看能达到水保效果,但却没能完全发挥植物的其他功能。

通过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色彩和层次的搭配,即可增添一定的园林观赏性。以其中一栋厂房和入口处的草坪为例。改造后的厂房周边绿化带植物措施布置详见图2。

图2 改造后厂房周边植物措施典型布置

如图2所示,厂房周边绿化带依然采用草坪打底,正面配两种灌木,色彩搭配选取内深外浅,层次内高外低;拐角处搭配小乔木2至3株,灌木丛以弧形边缘搭配2至3层;背面采用较大灌木球作定距栽植;背面采取单株灌木按照一定距离栽植,拐角处范围较小则不考虑灌木丛,可选择2至3株小乔木搭配,3至4株一丛。

植物品种选择上,内侧灌木可选八角金盘、雀舌黄杨、小叶女贞、鸭脚木、红花檵木等;外侧灌木可选金叶女贞、金边六月雪、毛杜绝等;单株灌木可选株冠较大的海桐、南天竹等;乔木可选桂花、紫薇、红叶李、三角梅、白玉兰等花类观赏品种。

入口草坪改造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入口草坪改造后植物措施布置

该草坪位于整个场区入口处,且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可考虑在中间位置设置本场区大型石碑,两边搭配3至4株苏铁,配园林景观石,醒目且提升场区气质。石碑前后可摆放3至4层花卉盆栽,可采用层次错落的弧形边缘摆放方式,花卉植物可根据季节替换,也可不使用,造型灵活多变。

整体改造下来,植物措施在发挥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的前提下为原本单调的厂房环境增添多变的色彩,为工作人员枯燥的工作增添一丝生气,更大程度发挥了植物的其他功能。

1.2 线型工程

线型工程一般包括道路、铁路、管道、渠道等工程。线型工程线路长,跨度范围较大,通常涉及到穿越工程,如隧洞。有的管道工程涉及穿越道路、河流等,因此,规模较大的线型工程一般都涉及弃渣场和取料场。

以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四川段)工程为例,铁路四川段跨越广元、南充、广安三个市,全长88.679km,设置弃渣场327座、取料场3座。由于铁路工程本身的限制,可考虑集中在弃渣场和取料场2类防治区内布置具有观赏性的植物措施。

图4、图5为其中2座弃渣场的现状情况照片。

图4 权子垭隧道渣场

图5 玄真观隧道出口渣场

由以上2座弃渣场的航拍图可看出,其植物措施极其单一,基本就是种草,零星布置一些乔灌木。虽然弃渣场的防护措施以工程措施为主[3],植物措施为辅[2],但从图中明显看出单一种植草籽的植物措施让弃渣场部分与周围茂密的山林格格不入,形成鲜明对比,美丽的青山秃了一块,严重影响美观。另外,草种根系不发达,虽然对水土流失有一定防治效果,但不利于弃渣场以后长期的稳定性保持。

园林设计可根据弃渣场的占地面积、位置和坡度等因素开展景观设计,本文以图4的权子垭隧道渣场为例进行风景园林改造设计。考虑到弃渣场周边有居民,可将该弃渣场改造为一个可供周边居民休憩运动的综合场所。园林植物可以小区为单位打造1至2个有季节特性的植物景区,如成片的银杏林、红枫林,增添了其他色彩。乔木的栽植以2至5株一小丛、10至20株一大丛为单位,选择2至3种乔木搭配栽植;灌木丛位置选择弃渣场的部分边缘位置,主要起到隔离的作用,可选2至3种灌木分层次搭配栽植。除加植各类园林植物外,可添加体育运动区,区域地面进行硬化处理,设置各类公共体育器械,如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原本弃渣场的挡墙加设梯步,方便人们民攀爬。林间的石板小路旁以及体育运动区均设置有供人们休息的石凳。具体设计布置如图6所示。

图6 权子垭隧道渣场园林改造设计

如果当地有特殊的历史、民俗等文化,还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筹集地方投资,加强园林景观设计,造坡景,建水景,同时加入具有宣传当地文化的建筑物,如雕塑、石碑、宣传牌、文化走廊等。如此,原本毫无价值的弃渣场则可打造成具有水土保持、园林观赏、休闲运动、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场所,大大提高了弃渣场的利用价值。

2 风景园林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相比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措施,风景园林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就更为普遍,如现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大型生态湿地公园,成都市范围内就有青龙湖、白鹭湾、北湖、白鹤滩、桤木河、凤凰湖等众多的生态湿地公园。

由于生态修复本来就是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循环系统,达到环境治理和修复的效果,因此,生态修复中更注重的是不同植物对环境修复的功能。那么,风景园林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则无需考虑植物的种类,仅需在此基础上按照层次、色彩、风格等方面进行搭配,加以公园里的廊道、庭院、石桥、雕像等景观建筑就基本能达到一步一景,处处是景的观赏效果。

而在一些生态修复工程中风景园林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以成都新都区三河村人工湿地治理生活污水示范工程为例。本项目采用人工复合生态床系统基于污染物生态处理的原理,整合了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和人工湿地的优势,既处理了生活污水,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工程原设计总体平面布置图如图7所示。

图7 人工湿地治理生活污水示范工程原设计

由图7可见,人工湿地的几个处理池均为矩形,且按处理顺序逐一排列,虽然能达到污水处理效果,但总体毫无美感可言。新都区三河村是国家AAA级风景区“花香果居”辐射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着“音乐小镇”的美称,从传统农村转变为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式风景旅游区。上述设计显然不符合三河村的发展路线。

根据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工艺原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该工程通过园林设计进行整体优化,加入了“音乐小镇”的音乐元素,同时严格保留了人工湿地的各个处理池,搭配植物,整体效果有了本质的提升,更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工程改造后设计总体平面布置如图8所示。

图8 人工湿地治理生活污水示范工程改造后设计

3 结语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中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在工程基础的水保和环保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同时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生活不断提高的需求,真正意义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同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因此,可以大胆地推测,水保和环保工程以后的发展方向可能将艺术观赏价值纳入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工程的评价范围中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猜你喜欢

渣场灌木水土保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边坡稳定综合治理研究
德泽水库枢纽水井渣场设计和管理思考
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场运维现状简析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五一水库工程平地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