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2022-04-27陶亨通

新课程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数形图形思想

陶亨通

(甘肃省灵台县蒲窝学区,甘肃 灵台)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备受关注,对课程目标设定、教学方法改进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形脱离、刻板教条的讲授方式被全面否定,数形结合、直观呈现的思想开始渗透到数学教学过程中,降低了数学公式、概念的理解难度,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效率,有必要对其渗透策略、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意义

(一)有助于化解学习难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思维尚未完全脱离具体运算阶段,分析问题时对表象的依赖性较大,伴随数学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时常会遇到难以理解、掌握的抽象性难题,此时单独依靠文字性描述、抽象性建构,很难保证教学效率。在数形结合思想指引下,借助图形、表格等工具,可以使抽象知识更加直观,减轻抽象转化负担,解题应用环节也可以将纷繁复杂的数据对应转化成简洁、明了的图形线段,理解难度明显降低,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静止画面还能进一步“活”起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激发其探索兴趣,促进学习重难点的吸收。

(二)有助于锻炼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还是具有独特实用意义的思维方式,操作环节时常需要依据文字型、数据型资料提取关键内容,再将其用线段、表格、图形等呈现出来,或者通过探索图形共性特征、变化规律等提炼出普适性的数学公式,这种正、反向的概括、推理本身就是数学思维运作的结果,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增加这种思维运作的频率,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思维的内在趣味与魅力,从而起到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作用。

(三)有助于促成自主学习

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科技、信息等因素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愈发活跃,知识主导型社会正在到来,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成为个体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旧有数学教学模式中,接受学习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自我探索的时间,不利于自主学习习惯、能力的养成。而数形结合作为具体的数学思维、逻辑路径,为学生指明了问题解决的尝试、探索方向,学生可以基于文本提炼图形,也可以总结图形共性,概括规律要点,被动学习的模式被彻底改变,更有助于促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现状分析

数形结合思想优势良多,可以显著降低数学学习难度,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品质,但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实践看,数形结合渗透情况并不容乐观,首先,学生对数形结合内涵认知较为模糊,片面地将之等同于解题技巧,并不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这与教师教学习惯有莫大关联,很多教师只在复习课、习题课使用数形结合技巧,讲解课堂知识时图形、数字却处于相互脱离的状态,渗透全程性不足,给学生造成了误解,也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学生对数形结合思维策略的应用偏向于被动,尽管当前教育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但很多教师理念更新迟滞,仍然未脱离灌输教学的窠臼,遇到新问题时直接给出转化结果,对于如何对应、如何转化的思维逻辑分析不足,很容易使学生养成过度依赖的习惯。最后,学生数形结合策略应用方式也稍显单一,很多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倾向于列表、画线段来解决相关问题,在遇到鸡兔同笼、特殊分数加减等发散性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多类型图形的渗透,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策略路径

(一)立足教材内容,以形绘数降低抽象化知识难度

数学学科具有显著的抽象性、严谨性特征,定理、概念等知识对于认知水平尚未发展完全的小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记忆、理解难度,此时结合直观图形、线段等,能够较为轻松地呈现问题的内在逻辑,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思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以“小数的近似数”一课为例,学生此前已经具备了小数性质的相关知识,知晓小数末尾去掉0、添加0对于小数本身大小是没有影响的,而近似数保留有效数字的学习中,出现了较易混淆的问题,如7.8和7.80,部分学生提出疑问,认为7.80末尾的0同样是可以省略的,但实际上两种情况存在着本质性的不同,此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数轴工具(如图1),让学生明确7.8与7.80作为近似值时,分别代表的不同取值范围,知晓为何作为近似数时,数字末尾的0不能去掉,降低概念理解难度,避免概念混淆。

图1 近似值7.8与7.80的不同取值范围

(二)开展探索教学,以数描形提升概括性思维品质

图形是小学数学中较为常见的基础性元素,有关长方形、三角形构成以及周长、面积计算等问题同样是数学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应用数学公式可以较为概括、简洁地描述繁琐复杂的图形变化,体现数学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逻辑,数据表达更有说服力。但传统教学模式中,公式、规律等多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灌输教学不利于深化学生理解,当出现问题变式时,学生难以灵活运用,阻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而利用数形结合分析,可以更好地体现探索式教学特征。如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在讲解完三角形特性、具体计算公式后,完全可以将同底等高三角形规律探索过程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网格图中不同变化形式的三角形进行面积计算(如图2),总结其中的共性特征,提升概括性思维品质。再比如,“长方形的周长”一课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展示长方形图形,并以提问、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周长,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结合乘法简化公式,最终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案。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这种以数描形的方法探索性特征更加明显,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图2 同底等高三角形面积

(三)强化实践运用,数形结合攻克学科重难点习题

在小学阶段课程中,数学学科具有相当鲜明的实用化特征,很多版本的教材中也针对性地设计了诸多应用型、思维发散型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课堂学习成果,找出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盲区,很多题目中,还十分巧妙地融入了数形结合思维,可以为该思维模式的锻炼提供平台,教师要抓住这一机遇,在习题讲解时适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如较为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题目中提到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头共有9个,从下面数脚共有28只,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该种问题的解决方式较多,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最为简单、直观的就是图示法,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先在纸上画出9个圆圈,表示鸡兔的头共9个,接着给每个头上搭配2只脚,经过统计后发现第一步里共有脚18只,继而为每个头添2只脚,添够28只为止(如图3),分析、整合得出最终结论。除该类问题外,小学阶段较难理解的分数除法、倍数问题、几何模型问题等均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当学生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中出现主动运用数形结合的尝试、意图时,教师也要适时给予肯定,在正强化作用下激发全班学生自觉应用、主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

图3 鸡兔同笼问题图示法分析

(四)捕捉生活契机,数形结合培养自主化应用意识

作为具有较高实用意义的思维模式,数形结合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各种性质的实践性问题之中,渗透教学时要充分把握这一特征,精准捕捉生活契机,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应用、自觉思考的意识品质。首先可以关注与材料设计有关的问题,如设置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方式计算地面、墙面装饰材料面积,蛋糕模具、杯子的容积,粉笔盒体积等;其次可以关注与位置有关的问题,如学校与某坐标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例尺、坐标等图形知识呈现位置关系,计算实际距离,可以进一步延伸至航空、飞行领域,开阔学生数学视野,激发其探索欲望;再次是数据变化相关问题,在学完统计相关知识后,可以设计调查性课题,引导学生就本月家庭消费情况等作比例、折线图,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其自觉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极为有力的辅助性工具,能够有效降低抽象公式、概念的理解难度,优化教学成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各主体应当正视其价值内涵,立足教材内容灵活运用以形绘数、以数描形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梳理逻辑体系,明确探索方向,同时精准捕捉生活中的数形结合实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应用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数形图形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思想与“剑”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分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