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

2022-04-27周瑞琼贺艳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劳动教育启示

周瑞琼 贺艳芳

摘要: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倡导者与改革家,主张通过提供有意义的劳动促进个体自由发展、通过彻底的劳动原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注重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极大地促进了20世纪初德国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德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劳动教育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吸取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的精髓,主要从清晰定位劳动课程性质、重点发展项目教学法、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等三方面推进学校情境中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劳动教育;教育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2C-0023-06

2020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我国劳动教育改革已经步入关键时期。

德国的劳动教育誉满全球,发达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德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推动了德国的迅速发展。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为德国劳动教育的辉煌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研究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理论,能为我国发展劳动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一、劳动的教育意义

凯兴斯泰纳区分了劳动的三种类型:其一,身体意义上的劳动,其目的包含在对物质环境的塑造过程中,并伴随有因肌肉能量的消耗造成的身体疲劳;其二,精神意义上的劳动,其目的包含在意识的塑造过程中,但它与身体劳动一样,也会产生一种精神的疲劳,并最终与身体力量相联系;其三,教育学意义上的劳动,或者说具有教育和教化价值的劳动,它是一种精神活动或精神的—身体的活动,其目的包含在一个完全实现出来的事物性的设置或客观心灵的倾向中,它在意识的塑造中是自在的,在所塑造的意识的实现过程中则存在于外部世界中[1]。虽然大多数劳动在形式上是身体的,但其在内容上应当始终与学生的精神世界相关联,始终关注精神活动的结果,脱离精神生活的纯机械劳动和不問结果的游戏活动都不具有教育或教化的价值[2]。劳动应是一个主体精神和价值得以外化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参与劳动、完成劳动,还能体验并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学校实施具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对个体的成长能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第一,劳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儿童时期,相比智力方面的兴趣而言,社会兴趣和技能兴趣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两方面。因而,学校教育不应过度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而应当重视儿童的“实践的—社会的行动”或“实践的—技能的行动”,以此激发儿童的真正兴趣。凯兴斯泰纳强调学生自主劳动,儿童能够“出于自身”真正感到活动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当儿童对某件事或某项活动真正产生兴趣时,他们才可能是自主的,也才可能达到进行“自我教育”的效果。而劳动教育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社会兴趣和技能兴趣。正确的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内驱力的产生。

第二,劳动是人认识与适应世界、认识与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与规则,从书本上或别人的口中得到的关于劳动或职业的认识不够准确。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打破屏障,真正从自身出发,认识纷繁复杂的职业规则,在人际交往中认识普遍性的世界规则,并在劳动中逐步适应世界的整体规则,这不仅是一名称职的职业人必需的品质,而且有助于其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形成社会人的“共性”。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人们通过语言、手势、制图等表达手段从事生产劳动,这些手段正是人们与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劳动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并发展自身表达手段的机会,允许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并得到有效提升,或尽早地规避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找到适合的方法与自己和世界进行对话。在凯兴斯泰纳看来,学生成功地完成作品或任务时能获得自信心,那么劳动的意义不仅限于参与工作,还在于完成工作时体验到的个人价值与成就感,进而获得争取成功的动力,这正是教育过程中的无穷无尽的生机,每个人在劳动中形成对成功的独特理解,对人生具备不同的定义,形成社会人的“个性”。

第三,劳动能实现团体的伦理化,养成学生在集体社会中共同工作的本领。凯兴斯泰纳主张让学生了解到人们所从事的每一种职业劳动都是集体利益的构成部分,他们将来所从事的每一种工作也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的发展进程。于是,凯兴斯泰纳以学生的个人伦理化为前提,将学生组成一个工作集体,使其通过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在集体环境里、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提高自身在集体劳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养成共同协作的习惯,发展团结工作的精神,尽早适应集体工作与生活,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同时意识到每个看似不起眼的个体劳动对集体的进步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奉献精神。

第四,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推动文明与法治国家的建设。凯兴斯泰纳将国家视为一种“最高的、外在的道德的善”,将个人视为“最高的、内在的道德的善”。国家要发展为文明与法治的现代国家,而个人则要发展为具有“道德上的自由人格”的人。两者的结合点在于,个人的发展目标包含于国家的发展目标之中,后者要通过前者才能实现[4]。国家和个人处于相互制约的状态之中,公共教育应使学生了解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劳动是实现该任务的有效方式之一,其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机会从事一份理想又有尊严的工作,而且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获得一名合格的国家公民所需的道德,推动国家向着文明与法治的方向进步。

二、实现劳动教育的路径

(一)通过提供有意义的劳动促进个体自由发展

劳动教育强调实践操作与动手的重要性,通过实际的劳动,学生能获取知识、技能与态度。在凯兴斯泰纳看来,并非所有的劳动都能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获得起到推动作用,具有建设性。他将劳动分为有意义的劳动和无意义的劳动,无意义的劳动只追求动作的熟练程度,只关注产品本身,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被视作无主动性的机器,劳动过程只重视动作而忽略学生的情感与价值体验,这样的劳动是无效的,甚至是消极的,将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于是凯兴斯泰纳提出要把传统的“书本学校”改为“劳作学校”,并强调一所好的“劳作学校”的根本特征,不在于重新创造思想产品本身,不在于让学生完成拥有经济价值的手工劳动产品,也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自我检验中体验自己的“自信心”,体验自己在独立劳动中的“务实性”[5]。这说明在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不仅会关注学生是否参与工作,还会重视学生是否真正意义上地完成所参与的工作,尤其在意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个人感受。

有意义的劳动应是经过调查分析、从客观目的出发、经过精心安排与组织的活动。在有意义的劳动中,学生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其进行的劳动是符合学习实际、周密设计与组织的活动,学生主要依靠自主设定劳动目标、制订执行计划并自行检验和评价。通过有意义的劳动,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水準,还能在教师正确的示范与指导下,在劳动过程中观察与体验,成功地生产产品或完成任务,体验成就感和满足感,体会个人价值,产生独特的劳作感受,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观,获得成长与进步的动力。

凯兴斯泰纳主张教育面向的对象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培养的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劳动教育也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和天赋,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给学生提供认识和感受不同职业的机会,为学生将来的择业与就业做好准备,正确引导学生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在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应该是称职的“职业人”的前提下,协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职业方向,从而为其学习提供内在驱动力。

设计教学环节时,不仅要重视教授学生实践技能,也应特别关注学生在劳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劳动教育要鼓励学生通过劳动与实践去认识事物本质、探究世界真相。“劳动”不能局限于活动本身,在学生进行“劳动”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首先,让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自己设定目标与计划,然后,在具体的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操作,最后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有这样的“劳动”才能让学生从劳动中体会成就感与价值感,才是具有陶冶价值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劳动。只有这样的劳动才能帮助个体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与自身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品质,扫除生活的空虚感,收获充实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提高其劳作能力与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面貌面对工作与生活。

(二)通过彻底的劳动原则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凯兴斯泰纳看来,“劳作学校”不能只局限于培养学生“显性”的能力,也要着眼于学生“隐性”能力——精神或心理能力的发展,要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劳动学校”的课程就必须彻底地贯彻劳动原则。首先,坚持“劳动”原则的“彻底性”和“可靠性”[6]。“彻底性”和“可靠性”意味着学校中的劳动课要培养的是真正的劳动者,而并非将劳动仅仅视作业余爱好或游戏行为的人。凯兴斯泰纳重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但他所提倡的激发劳动兴趣并非简单地将劳动等同于游戏,只关注劳动的趣味性,而是强调从一开始,“劳动学校”的所有课程就要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精神能力均能够得到自由发展,而且这要成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制度加以确立。劳动是综合性的活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要得到训练,其过程必定伴随着艰辛与汗水,“劳作学校”应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判断力、灵敏性和易激发性等能力,使其成为和谐发展的社会新人。其次,彻底的“劳动”原则要求学校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情境,因此,学校要配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场所,如工厂、苗圃、厨房、缝纫间和实验室等,这些真实的场地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学生劳动的兴趣与热情,既方便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也利于逐渐发展学生细心、审慎的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

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将“劳动原则”等同为“游戏危机”的现象,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如果只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类似于游戏的快乐,领略不到劳动的意义,自身的意志力、判断力等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这样的课程安排就是不可靠、不符合“劳动”原则的。虽然在部分情况下,劳动与游戏的边界并不那么清晰,但设计劳动时应遵循“劳动”优先于“游戏”的理念,劳动活动的筹划必须坚持既能让学生掌握技能、锻炼意志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劳动兴趣与劳动态度的原则,否则会背离初心。

同时,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次,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操作与练习,才能提高自身的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劳动教育要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环节中的比重,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情境。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场所的建设相对比较昂贵,学校可以大力寻求外界的帮助,比如利用企业的设备、场所等,为开展实践课程寻求便利,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紧跟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推动学生学习最新的知识与技能,用良好的劳动观武装自己。

(三)通过理实相融促进学生道德的完善

凯兴斯泰纳尤其关注学生公民道德的养成,他主张要把“劳动学校”作为造就国家有用公民的基地,一名称职的、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职业人”在生活中也会用崇高的道德修养规范自身的各项行为,成为国家有用的公民。

但凯兴斯泰纳并不主张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道德说教,而是强调在学生获取知识和习得技能的实际劳动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劳动教育应专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活动,直观地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形成对合格的“职业人”以及社会公民的正确认识,理解个体崇高的职业修养和公民道德对自身和社会的意义,从而推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用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职业修养和公民道德这类概念较抽象,不论是理解还是实际运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劳动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既要求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具备审慎、认真的劳动态度,也为学生职业道德的陶冶创造了机会。实践操作环节是绝佳的培养学生职业修养的场景,拥有知识、技能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的教师身体力行,能润物细无声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范例;教师认真标准地完成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细节,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何为正确的操作方式,自己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学生将所看所闻所感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付诸在自己的劳动之中,以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各项操作。在实践课堂这类真实的劳动情境中,将细致认真、富有责任感这类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和劳动结果考察学生职业道德的层次,达到寓教于实践的效果。并且,集体劳动是当前劳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个体必须适应的模式。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中将学生置于集体的环境下,让学生熟悉集体的相处模式,通过和他人一同完成真实的劳动任务,自然地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清晰定位劳动课程性质,实施有意义的劳动

当前,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劳动课程还处于相对模糊不清的位置。而在劳动教育相当成熟的国家,劳动课已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同等重要地位的必修课,并且从其他先进国家尤其是德国的经验来看,劳动并不能与其他学科知识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往往将劳动课与其他课程相融合,促进学生对各类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劳动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只有厘清劳动课程的性质与定位,后续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方能有意义地展开。

在我国当前的劳动教育中,学生做的大多是无意义的劳动,不少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走马观花式地参观,不能体会通过自身的辛苦劳动完成产品或任务而带来的愉快感和满足感。相反,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感受到的只有由大量的简单重复性操作而引发的疲惫与乏味,因此对劳动与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周而复始,便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错误劳动观念,而要彻底转变这一观念,只能依靠有意义的劳动教育。

从自身的课程性质来看,有意义的劳动课应是一门必修課,学生必须上完一定的课时、完成一定的任务,方能修满相应的学分,课中和期末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从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来看,劳动课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决定了劳动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应推动劳动课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技术、家政等与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德国劳动教育重点关注的领域。我国劳动教育也要积极推进相关重点领域与劳动的结合,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了解劳动对经济的意义、对职业选择的参考价值等,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劳动教育成为一门必修的综合课程的基础上,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未来参与社会与进入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判断、分析等能力,使其能灵活地应对社会与职业的瞬息万变。

(二)重点推进项目教学法,落实彻底的劳动原则

无论是凯兴斯泰纳的“劳作教育”思想还是德国现行的劳动教育都表明,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具体的任务是劳动教育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项目教学法借助工作领域来构建学习情境,为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完整的项目教学法包括项目的确立、修订、准备、实施与评价五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省略或轻视,这一教学方法非常符合劳动教育的特点与需求。

首先,项目教学法是劳动教育的良好载体,利用工作坊式的项目教学,劳动被细化和具体化为一个个产品或任务,利于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相应的行动力。其次,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相比,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欲望,更能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小的任务的示范,布置需要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或任务,提高学生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的能力,向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正确的劳动理念等抽象概念,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将好的习惯与观念进行内化,将有意义的劳动落到实处。最后,项目教学法也方便教师评判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考察标准,再观察学生在具体项目中的表现,对其知识与能力进行评判,能对学生的水平有较好的把握。

(三)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获得支撑理实相融的条件

凯兴斯泰纳主张的“劳动学校”和德国现在实行的劳动教育,都不是依靠学校教育单独实施的,由于劳动教育自身实践性的特点,使其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学校与企业建立设备、资源、师资等各方面的联系,才能帮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上得到更好的成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从而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企业是良好的师资来源。一方面,企业技术专家与技术人员拥有精湛的实践技能与丰富的操作经验,由他们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既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也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企业人员可以向学生详细地介绍行业的真实现状与发展前景,为学生提供参考意见,切实地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解、职业兴趣与职业期望。另一方面,企业拥有设备、场地等资源,学生可以在企业进行参观、实习等,利于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掌握相关技能,学生也能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等,真正地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成为合格的、有道德的公民。

参考文献:

[1]Kerschensteiner G. Der pdagogische Begriff der Arbeit[M]. Wehle G.Ausgewaelte pdagogische Schriften (Bd.II).Paderborn:Ferdinand Schningh,1968: 58,59.

[2]林凌.学校情境中的劳动:为何与何为?——凯兴斯泰纳及其《劳作学校要义》的贡献[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303.

[4][6]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要义[M].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郑惠卿,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50.

[5]Kerschensteiner G.Begriff der Arbeitsschule[M]//Gonon Ph.Georg Kerschensteiner: Begriff der Arbeitsschule.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2002:42.

责任编辑:华轩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劳动教育启示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