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丙燕:用笨办法,做好演员

2022-04-27

检察风云 2022年7期

颜丙燕

颜丙燕:演员。第十一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代表。1997年,参演电视剧《红十字方队》,凭借该剧获得第1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2007年,凭借电影《愛情的牙齿》获得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2015年9月15日,获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流量明星的加持,电视剧《对手》无疑是2021岁末的一匹“黑马”,它将谍战剧生生拍出了活色生香的烟火气。间谍夫妇“讨薪”搞得一地鸡毛,国安专案组干警的人生五味杂陈。凭借《爱情的牙齿》等佳作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华表奖、金鸡奖双料“最佳女主角”颜丙燕,再一次以细腻、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观众,成功塑造了剧中女干警段迎九这个角色。

很挑剧本,得要喜欢

记者:你是一个很挑剧本的演员吗?

颜丙燕:的确。我很挑剧本、挑角色。以前我会刻意挑没演过的,现在基本演得差不多了,以内心感受、生理感受来选择——好剧本,就是能让你看得毛孔张开、头皮发麻。读《对手》剧本的时候,我一边看一边已经投入段迎九的生命和情感线中,角色打动了我,我才会接这个剧本。

有时候,一年可能都接不了一部戏。演一个角色,不是因为能赚多少钱,或者能得什么奖。如果那样的话,你就不会全情投入了。恰恰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爱的是角色本身,想的是还可以给予角色什么。这种情况下,你会越来越爱这份工作。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呵护自己的这种工作热情,不会为了钱,或者是为了一些其他的条件去接角色。

记者:听说,接下《对手》时,剧本里“老段”还是个男的?

颜丙燕:是的。我拿到剧本的时候,编剧王小枪老师创作的干警段迎九就是一个男性角色。后来拍电视剧,大家觉得如果这个角色是女性,会更有意思。所以我看剧本时,里面还都是男的“他”,行动、语言,都还是一个男人的状态。但那时候我已经开始想:如果把这个角色变成女的会是怎么样?如果我演会是什么样?

记者:所以说,是一个好的角色,在极大程度上刺激了一个好演员的创作欲望?

颜丙燕:当时跟小枪老师以及导演卢伦常聊过很多次,对把这个人物变成女性,有很多想法,包括加出来的故事。因为角色改动挺多的,特别刺激我的创作欲望,所以就接了这部戏。

作为女演员,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能以特别接地气、贴近普通人的方式去演绎影视剧中的女领导、女干部、女强人。以前,每次都有人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大家按照很“保险”的方式去塑造人物,还是刻板了一些。段迎九,彻底圆了我的心愿。她就是个普通女人,只是从事了一项不普通的职业。

记者:你觉得段迎九这个角色真的存在吗?

颜丙燕:真的存在,甚至比段迎九更辛苦。段迎九是位国安干部,责任重大,可能一个失误就会让国家和人民受到损失,加上她的性格较真、一根筋,只能顾得了工作,疏远了家庭,疏忽了对丈夫和孩子的照顾。我很理解她,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特别认真对待一件事,会下意识地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记者:剧中段迎九的直觉很好,很早就察觉出李唐和丁美兮夫妇可疑,但她更多的还是以试探为主,这是为什么?

颜丙燕:段迎九是一个老侦查员,她不能一上来觉得人家有问题,就把人抓走。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合法公民,被莫名其妙地这样对待,当然不愿意了。段迎九必须拿到证据,办案都必须讲证据,所以她一定会去试探。在试探中,可以前行,可以后退;万一人家是合法公民呢,她也能退回来;如果是罪犯,她就多了一些机会去拿到证据,或者是离证据更近一些。

剥离自己,贴近角色

记者:在剧中,你是怎样塑造一名国安女干警形象的?

颜丙燕:我是一个很笨的演员,每部戏之前我都会做一些准备,通常在三个月左右。接到《对手》的时候,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开机。我考虑段迎九是个能追、能跑、能打的行动组组长,所以我去健身。我平时体能各方面还可以,也练过拳击,又是舞蹈演员出身,打戏动作没问题;有人提出我身高只有163(厘米),如果打斗戏遇到稍微壮一点的人,我一翻手把人家撂地上了,谁信啊?我就请了一个搏击教练,想练一身腱子肉。没想到教练跟我说,“两个月想练出一身腱子肉,不可能”。两个月,只来得及把人吃壮实一圈,把手臂稍微练粗一点,让角色看起来可信一些。于是,我每天多吃肉、多举铁,饮食要求特别严格,进组的时候状态终于调整得还可以。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对手》中你几乎全程素颜,还把留了很多年的及腰长发剪短了,这对女演员来说,是不是一种“牺牲”?

颜丙燕:素颜也是角色需要。段迎九这样的人,哪儿有时间每天上班之前还打个底、刷个眼睫毛?能洗把脸、刷个牙就不错了。尤其高清显示屏时代,你化妆了,观众一目了然,所以就素颜了。包括她的发型——剧中有很多追呀、打呀、抓捕这些动作戏,长发是刑警大忌,人家只要薅着你的头发,你就很被动了。

记者:听说,你平时喜欢种花养鱼,还是个持证咖啡师,但到了镜头前,你就成了段迎九,一个干练、利落,甚至有几分“铁憨憨”的女干警。你是如何做到的?

颜丙燕:我会刻意剥离自己的很多个性、特点、习惯。你越透明、越干净、越是扔到人群里没有特点,你就越可能贴近角色本身。我刚刚拍完的一部电影,演山里的大货车司机,要能把猪仔一个人扛上车的那种,所以我一下子增肥增到120多斤。有人说这样多伤身体呀,或者是说你这多丑啊,多难看呀,但这是角色塑造的需要。正是因为你的角色生动了,看的人多了,大家才会关注;倘若你这个角色不痛不痒,没人会在意你是胖了瘦了,还是化没化妆。

用笨办法,较真表演

记者:作为专业的舞蹈演员,你是怎么走上影视表演这条路的?

颜丙燕:我是从业余选手走过来的。最初就是觉得好玩、有意思,开始拍戏。那时候是凭着年轻、凭着长相(跟角色相近)去演戏,没有经过系统的表演训练。没有老师指导怎么办呢?只能靠回放自己演的片子,才知道哪里有问题。真听、真看、真感觉,这是最简单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

记者: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但感觉你的台词和表演,都非常细腻、精准。除了用心感受人物,你是如何在技术上提高的?

颜丙燕: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演戏不是同期声,都是后期配音,后来才有了同期录音。当时,我发现自己说话吐字不清楚,就有意识地跟着《新闻联播》练习。

表演并不是天生的,表演会随着你不断积累的人生经验升级。如果你希望观众能跟你一起哭、一起笑,产生共鸣,就需要做很多练习。拍医院的戏,我会去医院的急诊室,像急诊室医生一样上班,观察他们怎么接待病人,都是什么样的病人,医生会怎么处理,我曾经拿冬瓜套个丝袜,天天练缝合。

记者:如此认真、充分地准备,所以你演起戏来特别较真?

颜丙燕:演戏较真这个事,我大概已经名声在外了。但是《对手》这个剧组,郭京飞、谭卓、宁理、焦刚,还有何蓝逗,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是有一个创作氛围在的。记得剧本围读的时候,谭卓有一天晚上忽然脸色、嘴唇发白,把我们都吓到了。谭卓说她心脏不舒服,跳得特别快,导演说要送她去医院,让她别熬着,谭卓说,“我一点儿没觉得熬,我就是紧张的,替丁美兮紧张”。

《对手》已经拍完了,各大电视台第一轮已经放完了,很高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我很怀念、感谢拍摄时整个剧组特别投入、较真的创作氛围。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