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女性主义探究及启示

2022-04-27王真真

今古文创 2022年14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女性主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流传至今,承载了属于地方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品格,通过《阿诗玛》《西施》等民间传说可以分析出封建社会女性反抗父权社会压迫追求自由平等的诉求,以及封建社会中女性牺牲自己奉献国家的价值选择,透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来观照女性生活和社会地位,构建了女性艺术形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角度探讨女性主义对于当今社会发展女性主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极大的启示。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女性主义;民间故事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4-006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4.020

一、女性主义与文化中的女性主义特点

在归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女性主义之前,需要着重分析女性主义以及在文化领域中的女性主义表现形式。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女性主义(Feminism)又被称为女权主义,是指以结束针对女性的性别主义倾向,促进男女两性平等为目标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①女性是人类个体璀璨的历史,具有独立的、理想的光辉,她们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历史性作用,同时,她们也是一支易被世人低估的力量。女性主义的出现极大程度上瓦解了男权社会与父权制的社会结构,使女性提高主体意识,实现个体解放成为可能。②

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持续发展并且不断完善的思想,可以着眼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的西方女性的妇女运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一次女性主义的浪潮涌起,代表人物波伏娃作为法国女权运动的先驱,她的代表作《第二性》中,探讨了历史上女性的生存境况、社会地位及权利义务的变化。通过指向女性的日常生活空间,站在“存在主义”的角度上分析了女性的存在是否是男人的附庸,运用主奴辩证法分析了女性的生存空间,女性需要摆脱男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束缚与压制。希望为女性在生活和政治上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摆脱女性低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聚焦于女性主义的理论建设,不再着眼于日常生活实践,而且将性别研究摆到重要位置上,希望形而上的从理论上构建专属于女性的文化。部分激进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模糊两性区别,完全的反对男权。直到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的学者尝试摆脱男女彻底对立的性别研究,转向多元化的社会研究,女性主义慢慢趋向理智。我国的学者也在二十世纪末开始翻译西方关于女性主义的著作,进一步分析女性主义的演变及其内涵。

(二)文化中的女性主义

文化中的女性主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影视作品中最为显著,小到女性服饰大到女性台词,都随着女性主义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让娜·迪尔曼》电影为例,该电影记录了一位比利时家庭主妇的琐碎日常,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下,女性漸渐感受到自己的无助,进而走向与“男权”即社会规则同归于尽的结局。故事开头这位女主人公在听从亲人所说的“每个人都需要结婚”后,按部就班地步入婚姻,井井有条的操持着家务,像一个安装程序的机器人,每天都是重复的而又从不清闲的处理家务卫生,围着丈夫转。在丈夫去世后,又围着儿子转,事无巨细的安排儿子的饮食起居。无限放大的日常活动占满了她全部的时间。又由于入不敷出,她只能靠贩卖身体赚取一点生活花销还要瞒着孩子。

女主人公开始思考起自己生活的意义,从前的她围着丈夫孩子转,没有自己的时间,忽视自己的需求来满足他人。现在她放下家务,面对那些忽然多出来的空闲时间,她突然不知道要怎么做。全片的男性角色给予女主人公的基本都是压迫、漠视和索取。这正是该阶段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女性开始试图反抗自己作为社会角色的底端位置,试图反抗男性的束缚。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社会的女性主义学者开始探讨女性形而上的社会地位,开始追逐“自由”。1991年《新桥恋人》这部影片中,作为大家闺秀的女性却选择了流浪街头捡垃圾吃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意识与爱情自由,这是摆脱了一般的社会评价与规则后做出的选择。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学者转向多元化的社会研究,女性主义慢慢趋向理智。

由上述可以看出女性主义文化的要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颠覆“男权”(一般固有的社会规则)的思想、观照女性生活和社会地位、构建的新女性艺术形象、艺术语言或服饰特点变化。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女性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命名了中国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章会从民俗故事入手解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女性主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与价值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③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类别主要包括传说、语言、戏曲、技艺、书画作品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在其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立体价值体系,作为某个地区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体现了该地区特定的人群社会认同感和存在感,也是地区民族精神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先人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当代人们正在为后人创造财富的实践过程,还是激发创造力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尤其以口头相传的民间故事更能分析出当时的婚姻关系、家庭结构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等。

(二)蕴含女性主义的民间故事分析

《阿诗玛》作为被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讲述了美丽的阿诗玛长大后和心仪的青年定了亲,然而阿诗玛也被地主儿子觊觎,趁着阿诗玛未婚夫不在强抢阿诗玛,阿诗玛不从,他们便把她关在牢里。未婚夫赶回村寨与地主儿子进行诸多比试获胜想要回阿诗玛,地主家一气之下放虎伤人,被未婚夫将虎射杀,阿诗玛在和未婚夫逃亡的路上,被地主父子勾结崖神放出的洪水席卷。这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宁折不弯的精神,更是女性反对父权社会男性权利压迫,全力追求自由的主体意识。

女性的主体意识让阿诗玛意识到女人也应当是自尊自爱的独立主体,阿诗玛不愿做男性的附属品处于被摆布的地位,而是充满对自由的渴望,艰难曲折地反抗命运、勇敢地走出父权制笼罩的阴影,走向主体性自我的艰难过程。这个传说使用的语言符号生动描绘出真正独立自主为自己而活的女性心理所思所想,由女性自己定义自己。

西施的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口头文学,源自春秋末期的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口耳相传,流传至今,2006年被选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施”一词在先秦用作美人的代称,口头传说中的西施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民间的浣纱女。越王为了击破吴国,与大夫种谋划,吴王好色,利用其这个弱点破吴。于是挑选美貌的西施,并在越国都城外建了一座行馆,供西施练习宫廷礼仪、歌舞,好迷惑吴王夫差,完成复国大业。护送西施由越入吴的使者是范蠡,西施的结局也有很多版本,包括:一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二是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三是吴国灭亡以后,越王想要将西施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并把西施骗到太湖,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溺死于太湖;四是民间传说吴国灭亡后,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将她用锦缎裹住,沉在扬子江。④西施传说中包含着很多风俗传说,这类传说以各地风俗习惯为载体,如关于西施被范蠡沉湖之说,就有《西施送蚕花》使当地的老百姓将西施作为蚕花娘娘来崇拜纪念。⑤

不只是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生理构造上否定了男女的平等。他认为雌性是由于某种无能,才需要雄性提供运动本原,结合雌性提供的质料诞生生命。雄性处于主动地位,雌性处于被动地位。在他的政治理论体系中,他所说的城邦社会,男性作为第一性,代表着公民以及权利,女性作为第二性,被男性统治,从属于家庭私域。可以看出不只是中国古代,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也潜藏着“男性为主”的视野。在西方,直到中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西方女性开始发起女权运动,追求和男子相同的权利,追求在生活中的平等与自由。女性主义者力求摆脱传统伦理中对于女性是弱者的判断,不再将他们禁锢于做家务,照顾孩子和老人这样的生活琐事中。而是将女性变为独立的社会主体,享受正当的权利和公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故事中,这类女性成长的个人化叙事比比皆是,在描述一个女人的一生时,从人物的样貌、语言、行为多方面展现女性角色的性格品质,不论是《阿诗玛》自尊自爱、渴求自由、反对父权社会压迫的女性主体性意识,还是《西施传说》中,西施舍小为大、以身报国的价值选择,都可以看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女性主义。除此之外还有《梁祝》 《白蛇》 《董永与七仙女》等民俗故事,都在口耳相传中传递着它们的价值,展示着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主义,以爱情话题为视角传说中充满了对于女性定义和女性爱情的探讨。这种爱情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近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女性在政治经济上也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爱情观也逐渐趋于平等。

三、非遗民俗故事对于发展女性主义的启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封建时代女性抗争父权社会的思想,体现了她们朦胧的民主意识和解放意识,也是封建社会之下的中国女性对于自由平等的呼唤。五四运动之后,民主平等的思想觉醒,女性地位大大提高,女子教育機会增加,更加催生了女性反抗千年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的决心。近几十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各种女性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什么样的女性主义是可以被正确发展的呢?女性应该做什么,什么才是符合女性的道德,是三从四德还是去选择和男性一样的道德;什么是女性的自由,是不需要在家操持家务就算自由还是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才叫作自由?

(一)发展男女平权的社会观念

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男性开始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女性一度沦为工具或奴隶,也就导致近千年对于女性的剥削和压迫。当女性处于男性的附属品地位,男性就会要求女性独属于男性自己,也就衍生出所谓“夫为妻纲”“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之类的道德标准。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来发挥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具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和选择性。作为女性,以往的道德标准,严重压抑了女性的主体性。女性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主体,非男性的附属品,就应该具备同男性一样的尊严、品格和价值总和。摒弃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女性的道德标准不再为男性而设计,才能真正地让女性开始拥有真正的人格尊严和人格价值。

由于女性在体力上不如男性,在农耕经济时期,只能从事家务劳动,而外出打猎耕地养家糊口的责任交给了男性,这样的家庭分工也导致性别的社会地位不同,形成了男性的自然权利高于女性的事实,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以往由于男性生理的构造不同形成了一种社会认可的男尊女卑思想。女性应当获得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实现女性主体性的地位,拥有自由人格。女性的自由应该表现为:在婚姻选择方面如何选择伴侣具有充分的自由;在政治参与方面具有和男性平等的参与渠道和选举权利;在职业选择上,不再因为生育、哺乳而受到职业歧视;在家庭生活上,女性可以自由的选择家务劳作方式,不再受制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思想;在生育方面,女性不再作为生育机器,而是婚前自由的凭意志和男性沟通选择是否生育。

时代发展,女性的主体意识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更加平等的享受自己的人生,但是还是有很多需要克服的阻碍。首先是传统社会女性价值观的糟粕残留,有一部分女性轻视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仍然无法摆脱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其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袭,拜金、享乐主义泛滥,一部分女性持有极端的个人主义,失去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个人价值,在另一层面上加重了对于男性的依附性。

这些社会现实导致无法真正的面向女性去解读属于女性的自由和道德,男女平权的社会观念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迈向男女平权,首先需要社会意识到男女的身体构造生来不同,才能有的放矢地去精准维护女性权利,既不使极端的女权主义泛滥,也不使女性被置于弱势低位。其次需要女性自身学习知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和价值,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既需要不无脑付出,也不能沉溺于享乐主义。最后,更是需要社会各界关心重视男女平权,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保护女性权利。

(二)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传承首先需要明确主体性,获得民族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次,需要改进保护技术,可以通過融入数字技术进行部分适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可以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集合百姓于年轻一代的创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该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可以清楚辨析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女性尝试摸索女性主义,探索男女平权发展的道路方向。正是因为社会现实有压迫,人民尤其是女性群体才更有呼声。只有真正的面向女性,意识到男女生理结构以及近千年社会地位的不同,才能支撑女性主义、男女平权迈向正确的道路。大力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思想理念传播的载体。

注释:

①王丹宏:《女性主义与女性政治参与:从社会思潮到政治实践》,吉林大学2016年学位论文,第一章第1页。

②乔蕤琳:《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黑龙江大学2014年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第1页。

③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百度百科:西施。

⑤陈文军:《公共物品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学位论文,第19页。

参考文献:

[1]王丹宏.女性主义与女性政治参与:从社会思潮到政治实践[D].吉林大学,2016.

[2]乔蕤琳.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4.

[3]赵蔚峡.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4]陈文军.公共物品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张营.试论穆勒的女性自由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02):6-9.

[6]何卫卫.约翰·穆勒女权主义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7]唐贵芳.中国传统女德及其对当代女性道德教育的启示[D].兰州财经大学,2015.

[8]陈俐.五四时期中国女性道德观念嬗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9]吴琼.主体性视域下女性道德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10]杨希.西方民主的女权主义阐释[D].上海交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王真真,女,汉族,河北涿州人,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女性主义非物质文化遗产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哪双是自己的脚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