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万佛洞阿弥陀佛五十菩萨与唐代的净土信仰
2022-04-26卢金印
□卢金印
万佛洞为龙门唐代洞窟的典型代表,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窟顶莲花藻井上阴刻楷体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准确说明该洞窟在宫中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 年),因洞内南北两壁上雕有15000 尊小佛像,故名“万佛洞”。主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二供养人与二狮子,是唐代阿弥陀龛窟的典型造像组合。西壁主尊阿弥陀佛,着褒衣薄带式袈裟,袒胸,结跏趺坐于束腰八角莲花须弥座上,右手施无畏印[1]。值得注意的是,西壁自佛、弟子和菩萨的头光以上,有几枝莲茎,生成五十根枝杈,分4 层,每枝上盛开莲花一朵,五十朵莲花中,每朵莲花上各坐一姿态各异的菩萨。(图1)
图1 龙门石窟万佛洞(局部)
根据万佛洞五十菩萨像的布局,笔者以主佛头光中心处为中轴线,将整幅浅浮雕像分为8组。(图2)从中可以看出,万佛洞五十连枝菩萨像呈左右对称,上下4 行,每行大致在一条水平直线上,两侧在数量上并不是完全相等。每一行右侧数量都比左侧多一尊,其原因不明。仅从布局出发,推测其可能受洞窟壁面大小的限制。这一点可以通过在第四行靠近主佛的位置左右对称雕刻的两身飞天得到佐证。
图2 龙门石窟万佛洞五十菩萨布局线图(笔者自绘)
一、阿弥陀佛五十菩萨相关记载
虽然在龙门没有找到明确的碑文或题记表明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图像的名称和意义,但笔者通过调查,在四川梓潼卧龙山千佛崖中找到了部分踪迹。
卧龙山千佛崖石窟西龛内雕以阿弥陀佛为中心的“西方三圣”,四周刻有五十莲茎菩萨,均为坐姿。根据龛外留存 《阿弥陀佛并五十二菩萨传》碑文记载:“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者,盖西域之瑞像也。传云彼国鸡头摩寺有五通菩萨至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世尊,娑婆世界无世尊像,今愿得之,接彼供养。’佛言:‘可。尔汝且前去,寻遣送□(还)。’菩萨即还,适到娑婆,其像已至,有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花于树叶上,图写:‘在菩萨前立。’菩萨遂取供养,于是彼国始有此瑞像焉。”[2]
此外,唐代高僧道宣律师于麟德元年(公元664 年)所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第三十七回也有类似记载:“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者,西域天竺之瑞像也。相传云: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界请阿弥陀佛:‘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形像,愿力莫由。请垂降许。’佛言:‘汝且前去,寻当现彼。’及菩萨还,其像已至。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花在树叶上。菩萨取叶所在图写流布远近。汉明感梦使往祈法,便获伽叶摩腾等至洛阳。后腾姊子作沙门,持此瑞像方达此国,所在图之,未几赉像西返。而此图传不甚流广。魏晋已来,年载久远,又经灭法,经像湮除,此之瑞迹殆将不见。隋文开教,有沙门明宪从高奇道长法师所得此一本,说其本起与传符焉。是以图写流布遍于宇内。时有北齐画工曹仲达者,本曹国人,善于丹青,妙尽梵迹,传模西瑞,为京邑所推。故今寺壁正阳皆其真范。”[3]
又据《续高僧传》卷第十二《隋江都安乐寺慧海传二》记载:“释惠海,姓张氏,清河武城人。少年入道,师事邺都广国寺囧法师,听涅槃、楞伽,始通再遍,便能覆述,上首加赏……常以净土为期,专精致感。忽有齐州僧道诠赍无量寿像来,云是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乘空往彼安乐世界图写尊仪。既冥会素情,深怀礼忏,乃睹神光照烁,度所希幸。于是模写恳苦,愿生彼土,没齿为念。至夜忽起。依常面西。礼恋跏趺。至晓方逝。颜色怡和。俨如神在。春秋六十有九矣。”[4]
二、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反映的净土信仰
据上述文献及碑文记载可知,万佛洞阿弥陀佛与五十菩萨所组成的图像称为“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或一佛五十菩萨图),反映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观,是信仰西方净土的僧人们在禅定时所感悟到的一种瑞像。在此瑞像中,除了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外,通常还会出现阿弥陀佛的两大胁侍菩萨——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故此,该图像也被称为“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或“阿弥陀佛三尊五十菩萨像”。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提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瑞像始于“汉明感梦使往祈法”,即“永平求法”,然彼时“此图传不甚流广。魏晋已来,年载久远,又经灭法,经像湮除”。故此,现存可追溯关于阿弥陀佛五十菩萨的文字记载出自唐代,相关瑞像亦均出自唐代,目前已知此类瑞像有41 铺,其中,河南11 铺,均为初唐时期造像,1 铺在鹤壁市浚县千佛洞第1 窟右壁[5],10铺在洛阳的龙门石窟;四川地区27 铺,初唐时期的造像主要位于梓潼、绵阳、大足、通江、旺苍等地,盛唐时期的造像主要位于巴中、丹棱等地[6];敦煌3 铺,分别画于莫高窟初唐时期的第332 窟,盛唐时期的第23 窟、第171 窟。
佛教图像的出现是为传播佛法服务的,这一时期的阿弥陀佛五十菩萨瑞像反映出来的是唐代民众的净土信仰。
净土,即佛所居住的世界,是净土信众理想中的极乐世界。与之对应的是“秽土”,即世俗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出离秽土,往生净土”是彼时净土信众的根本愿望。弥陀净土信仰始于东晋高僧慧远,他在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提倡往生净土,影响殊大,被后人尊为净土宗初祖。东魏医僧昙鸾在其所著《往生论注》中,提出二道二力说。他认为,五浊恶世,修行者很难断惑证真,“唯是自力,无他力持”的为“难行道”。而“乘佛愿力(他力),便能往生彼清净土”,为“易行道”。这一观点为净土信仰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唐代高僧善导师从跟随道绰学净土要义,后到长安光明寺、慈恩寺等处弘扬净土教义,正式创立净土宗,以“称名念佛”为中心的净土思想正式确立。
净土宗将原来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的深奥的佛经通俗化,将繁难的修行方法简约化,宣扬只要闻听佛经佛法,口诵阿弥陀佛,心想西方净土的人,其寿命终时,阿弥陀佛和八大菩萨就会接引他往生西天极乐净土。他的生命会在西方净土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中育化后,从莲花中化生出世[7]。生死是人生最为重大的一个问题,净土宗所倡导的净土法门,为人们指示了死后往生的极乐境界以及达到这种境界所需修习的简便易行的方法[8]。因此深得民间信众的喜爱与推崇。
“净土变相”就是把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在现实中用能感、能摸、能形、有性的形象表现出来,是一种直观的、具体形象化的方法。万佛洞阿弥陀佛五十菩萨瑞像体现出 “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愿生净土的途径则是 “莲华化生”,坐于“莲华”之上听法的五十菩萨,正是信众往生净土信仰的具体化现。这一信仰在云冈石窟也有体现,第4 窟的南壁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为亡夫侍中平原太守造像题记》曰:“托生静土。”第19 窟西耳洞后壁延昌四年(公元515年)《清信士元三造像题记》曰:“愿托生西方妙乐国土,莲花化生。”[9]题记同样点明了发愿者祈愿死后能在莲花中托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美好的愿望。
三、结语
尽管唐代的教育普及,在唐代,面对浩繁深奥的佛教经书,广大信众仍感到从佛无路、入法无门,净土法门把佛教教义通俗化,将繁难的修行方法简约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为广大的信众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万佛洞阿弥陀佛五十菩萨瑞像所描绘的弥陀净土,形象、直观,无论对于士大夫阶层还是对于广大劳动人民,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咸亨三年(公元672 年),唐高宗李治敕善导为检校僧,督造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及奉先寺。永隆二年(公元681 年),善导圆寂后,高宗又为善导灵塔赐舍利千余粒,并赐百宝、幡花等,如此种种,不仅说明了善导的声望,也证明净土宗的兴盛及其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