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政策 夯实平台 做实创新存量 强化主体 集聚人才 扩大创新增量

2022-04-25陈南征

今日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东阳科创科技

创新是首位战略,也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淀,东阳市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截至2021 年底,已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7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13 家,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1 家,省级创新型领军培育企业3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 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6 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1 家,金华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34 家;拥有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基地1 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 家,三甲医院1 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 家,省产业创新综合体1 家,省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共6家,金华市产业创新综合体2 家,金华市科技孵化器3 家,金华市众创空间7 家,东阳市协同创新中心2 家,网上技术市场1 家。2021 年,获评金华市科技创新工作考核优秀单位、产学研合作工作先进单位、科技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但是,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东阳的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2020年,东阳市的R&D占比为2.05%,略高于金华市2.01%的平均占比,低于全省2.88%的平均占比。全社会研发投入R&D 在GDP 中占比偏低的现实,折射出东阳人才科技工作投入仍显不足,企业对研发投入自觉性还需要进一步激发。此外,还存在研究机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多,省级科技孵化器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科创平台建设起步晚,需要加快成型落地并发挥效用,东阳籍人才优势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专家型人才集聚度不高等问题。

知己不足而进,知进其难而争。2022 年及今后五年,是东阳新时代强市名城建设的关键时期,科技工作要努力在科创平台建设上有大突破、大作为。因此,2022 年是东阳“科创平台建设年”,科技工作要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的要求,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强市名城和共同富裕先行市的发展主题,围绕“两确保、三突破、六更高”的奋斗目标,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主动作为攻坚争先,重点在推动构建政策体系、培育创新主体、鼓励研发投入、建设科创平台、深化科技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用心用力。以更高的站位锚定打造科创高地的目标,以更细的举措巩固和扩大科技创新成果,以更实的作风找准和克服短板,切实发挥服务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整合协同、做实创新存量,精心谋划、扩大创新增量,夯实争创省“科技创新鼎”和省创新型县(市)的基础条件。

持续优化政策体系 创造良好科创生态

科技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不断积累、持续发力、持之以恒、静待花开的过程,需要良好的科创生态予以支持。政策体系是优化科创生态的核心内容,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科技新政42 条”基础上,梳理和完善科技政策架构,让科技政策务实管用、有效有为,增强政府的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和引导能力,努力推动要素资源不断向创新集聚,财政政策持续向创新倾斜,工作力量逐步向创新集中。以政策鼓励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享受科技新政的红利,增强研发投入自觉,主动加大研发力度,并继续引导企业依法统计、规范归集研发费用。细化政策实施细则,优化政策兑现流程,为企业、企业家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引领、方便的政策服务,不断夯实打造科创高地的政策基础,不断优化营造人才集聚的科创生态。

政策引领是最有效的引领,政策服务是最有效的服务。2021 年,《东阳市科技型企业政策性信贷担保服务实施意见》修订后,科技贷风险池资金放贷率从18.5%提升到了100%,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名列全省前茅。2022 年,要持续探索和扩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大力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券,提高科技贷风险池资金的额度,扩大科技型企业受益面。2021 年,东阳争取到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1621 万元,占金华全市的24.4%,列金华各县市首位。2022 年,要继续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激励、项目资金等资源,继续走在金华前列。

强化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电池片六厂研发场地

推进创新主体培育。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企业同高校院所加强合作,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企业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孵化器,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五倍增、五提升”计划、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2022 年,东阳要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 家,申报认定省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3 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0 家。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东阳积极探索引导和规范归集研发费用的工作机制,规范归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做到科学统计、应统尽统。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归集面达到了81.32%的历史高值,全市研发费用归集总额22.76 亿元,增速达到了50.32%。但其中的R&D 活动有效性质量不高,预计整体R&D 经费转化率仅为65%左右。2022 年,要在扩面提质的要求上,在保证归集面只升不降的前提下,持续提升规上企业研发费用的归集质量,既要大力鼓励企业增强加大研发投入的自觉性,又要引导企业高质量规范归集研发费用,真实反映东阳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总体目标是规上企业的研发费用归集面要确保达到80%以上,整体R&D 经费转化率不低于75%,力争2022 年全社会R&D 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达到2.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7.2%,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增幅达到10%。

整合多方资源 提升科创平台能级

科创高地需要科创平台来支持支撑。东阳要集成人才要素,整合平台资源,持续发力构筑科创高地。

统筹资源,架构通道,对接需求,创新服务,创设东阳市产业创新研究总院。对标“四大千亿产业”,统筹市域内、部门之间、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多元化科创资源,聚合创新活动,共享创新资源,特别是共性创新资源,降低投入成本,提高产出成效和创新效能。架构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的产学研对接通道,特别是在外东阳籍人才的项目回归、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东阳产业、企业之间的通道,助力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更加有效地输入创新动能。对接成果需求,提高科创资源的有效配置,改革服务创新模式,提升创新服务势能。

高水平建设东阳科技城,做到早成型、早投运、早见效。以广厦大学、总部中心、建筑业总部、猴塘公园为核心,高水平规划建设东阳科技城,将其作为东阳今后重大的科技孵化器平台和科技加速器平台。其中,青创中心目标是打造国家级众创空间,科创中心目标是打造国家级科技孵化器,领军企业基地目标是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深化与高校院所的校地科技合作,搭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链。大力推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在东阳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扩大与东南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院所的协作成效。特别是以打造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为标准和目标的上海大学东阳产业发展研究院,要实现长期入驻创新团队3~5 个,成果项目落地3~5 个,要在合作模式、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人才招引等方面探索出东阳特色做法,推动上海大学东阳产业发展研究院尽早建设成为东阳第一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提升省级创新平台的创建水平。推进省级东阳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突破研发费用占比偏低这一核心指标瓶颈,确保完成三年创建目标。理顺东阳磁性电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提高数据质量统筹效率,确保创建考核达标。

扩大区域科技合作平台建设成果。积极融入“长三角”,构筑科创新高地,支持东磁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新材料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全力支持企业参与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和成果转化,积极做好浙中科创走廊联动区建设工作。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育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更加突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推进高端人才集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为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提供精准服务。深挖东阳籍人才“富矿”,推进东阳企业与东阳籍人才的精准科技对接,完善东阳籍科技人才信息库,树立“人才为我所用”理念,让人才回归东阳有用武之地。加快建设东阳在上海、杭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人才飞地”,推动人才招引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构建有东阳特色的科技人才培育体系。2022 年,争取新全职引进顶尖人才或领军人才1 人,申报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或团队2 个。

深化成果转化,扩大技术交易。持续开展全产业全领域的科技创新“揭榜挂帅2.0”行动,促进在外东阳人才的科技成果对接转化,“揭榜挂帅”项目要达30 项,达成榜金3000万元,完成技术交易超8 亿元。强化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攻关,争取列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不少于2 项,保持金华市领先。

数字化改革引领 强化协同服务

创新至上,协同服务。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主动回应企业高频科创事项需求,找到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突破口、制度重塑点,构建数字化改革的话语体系。谋深抓实科技创新“三张清单”,打造“科技大脑+重点实验室”,推动科技工作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的流程再造、多跨协同,打造“管用实用、企业满意”的最佳场景应用,并健全数字化改革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形成具有东阳辨识度的“数字科技”改革成果。

压实责任,服务至善。结合东阳产业特色,做好“科技+”文章,推进各领域创新合作。运用考核机制,压实责任,形成全市上下一体、部门之间协作的协同运作机制。用心内部挖潜增效,用力整合服务资源,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积极主动多干一点,精益求精干好一点,不断塑造清廉有为、善于服务、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科技干部形象,用心用力构建人才集聚、生态良好的科创高地。

猜你喜欢

东阳科创科技
古韵东阳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