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兵不死

2022-04-25陈睿钢等

轻兵器 2022年4期
关键词:弹匣手枪套筒

陈睿钢等

老电影《黑三角》剧照,图中女公安人员使用的是54式手枪,女特务(右一,凌元饰演)使用的则是俗称“张嘴蹬”的毛瑟M1934手枪

1954年式7.62mm手枪(以下简称54式手枪)于1954年设计定型并生产,是我军正式列装的第一支国产手枪,装备我军基层指挥员及坦克兵、炮兵等特殊兵种。同时,从1960年代开始,54式手枪被国内公检法等部门大量使用。其生产历史之久、产量之大,生产厂家之多,在新中国的国产武器中绝无仅有。54式手枪同时也是影视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国产手枪,为广大国人所熟知。

作为七零后,笔者这代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没有电视、手机、电脑和网络,看电影是最重要也是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当时的电影类型和数量都不多,各种反特和侦破片是男孩子的最爱。1970~1980年代老电影中那些赤胆忠心、智勇双全的公安人员用的都是54式手枪。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就是他们手持54式手枪和逮捕证,以及反派人物面对失败时绝望低垂的头颅。相信这也是那个时代过来人的集体回忆。玩具枪也是那个年代男孩最喜欢的玩具,没有之一。笔者也不例外,工作之后更是买了不少仿真气枪过瘾。满足之余,也知道在严格禁枪的中国,普通人要想拥有一支真正的54式手枪是不可能的事情。

定居加拿大之后,笔者才知道私人也可以合法持枪,手续也不复杂,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拿到持枪证,就可以购买和拥有枪械,但不能拥有攻击性步枪、全自动武器、短管枪械(枪管短于100mm)和大容量弹匣。随着工作和生活的逐渐稳定,自然就把买枪这件事放在心上,以实现童年时代的梦想。加拿大的枪店里,有俄罗斯的原版TT33(54式手枪的苏联原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仿制品,中国的54式也有不少型号专供出口国外,有加装手动保险的54-1式,发射9×19mm巴拉贝鲁姆弹的NP17,还有当年专门为了援助越南抗美斗争的M20。但让笔者心心念念的始终是童年的老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基本型,那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54式手枪。正好熟悉的枪店最近到了一批中国生产的54式手枪,笔者迫不及待地就赶了过去。

在加拿大,买枪时必须凭持枪证去枪店购买。长枪属于非限制级(non-restricted)火器,可以当场带走;手枪为限制级(restricted)火器,枪店必须将购枪者信息和购买文件上报给皇家骑警,获得批准后枪店才可以将手枪交给买方。因为是疫情期间,笔者选择让枪店到时候用快递寄给我。

到家的快递箱

箱子里就是54式手槍的包装盒,非常简单

纸盒正面的的英文和数字

纸盒内部。装在塑料袋中的手枪、金属通条及英文说明书

心急火燎地等了一周多,快递终于到家了。那是一个外观很普通的硬纸板快递箱,没人会想到里面装的竟然是一支可以致人于死地的手枪。快递箱里面是一个白色的长方体纸盒,这就是54式手枪的包装盒了。说实话,在加拿大市场上中国枪械历来以价廉物美著称,精美包装和随枪附件从来不是亮点。这次买的54式手枪也不例外,这个包装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有点简陋。

长方体纸盒正面有几行英文字和数字,分别是物品名称、规格、口径、容弹量和条形码。第一行是“CHTT33”,CH是China(中国)的缩写,TT33是54式的苏联原型图拉-托卡列夫33型(TulaTokarev33)全称的缩写。显然,店家知道在加拿大说起54式只有中国人知道,使用TT33的名称知道的人就相对多一些。下面一行英文是“(REST)CHINESEPISTOL”,后两个单词的意思是“中国手枪”,前面括号里的英文应该是“剩余”的意思,说明这支54式是军用剩余物资(说是军剩物资,实际上手枪外观和内部零部件都没有使用痕迹,应该是出厂之后就进入封存状态了)。再下一行是枪弹口径和弹匣容弹量。该枪使用7.62×25mm手枪弹,弹匣容弹量8发。最下一行是销售用的条形码。在纸盒正面的右下角有一串8位数的数字“29065174”,是这支54式手枪的枪号(关于这个枪号,下文会有详细说明)。在纸盒的侧面有一张标签,同样也有上述信息。

纸盒里面是一个泡沫塑料盒,内有54式手枪、随枪的一个弹匣和一根金属通条,都装在按照形状预先加工出的凹槽内,还有一张英文使用说明书。手枪上涂了防锈的润滑油,外面套了一个塑料袋,用橡皮筋扎口。因为在买枪时笔者曾测试过弹匣卡笋的灵敏度,随枪附送的弹匣已经插在手枪握把里面了。

在笔者记忆中,当年54式手枪配有三种皮质枪套。第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54式标准枪套,配有一根长度可调节的背带。枪套固定带顶端有一个开缝,与枪套盖的铆钉扣合,以关闭手枪套。枪套外侧加工有一个放备用弹匣的袋子,另外还有一副双联装皮质弹匣袋穿在背带上。在一些重要场合如仪仗或阅兵时,可以去掉背带,枪套和双联装弹匣袋穿在腰间的武装带上。这种枪套主要装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基层干部、特殊兵种和公检法部门。其优点是美观庄重,防尘防水,最大限度地保护里面的手枪;缺点是拔枪速度慢,无法适应紧急情况。另外两种都是快拔枪套,相对简化一些,体积也小很多,去掉枪套盖,只设有一个简单的固定带,靠按扣扣合。枪套正面有5个皮环,可以携带5发备用枪弹。其中一种枪套前端封闭,手枪插入枪套时,握把和套筒后部外露。另一种枪套则去掉了前端部分,手枪插入时套筒前部也能露出。快拔枪套的优点是便于隐藏携带,拔枪射击更为快速便捷;缺点是因为握把和部分套筒外露,防尘防水效果不好。所以在有些老照片里,有人会在枪外面包一块红布,再插进枪套,这种做法在国产战争题材老电影里也经常看到。快拔枪套在便衣警察和保卫干部中使用较多,我军在两山轮战期间也有不少基层干部和侦察兵使用。

54式手枪的各种枪套。左为标准枪套,右侧两个为快拔枪套

套筒座左侧后方的枪号和工厂代号

常言道,好马配好鞍。虽然前些年国内有厂家针对54式手枪生产了工程塑料材质的腰腿两用快拔枪套,某宝某东上都有销售,价格也很合理,但笔者始终认为,54式这样的老枪就应该配上那个年代的枪套才算原汁原味。所以枪还没到家,就已经开始在国内的某鱼网上搜索了。机缘巧合,很快就找到了上面说的一种快拔枪套,而且正好有朋友从国内过来,所以收到手枪没几天,枪套也到了。

54式手枪生产时,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手枪又是军工产品,国家对各个厂家的生产数量做出计划,并分配相应枪号,工厂严格按照计划生产,所有产品都由国家统购统销。第一年的枪号为1000000到1999999,之后的枪号设置以此类推。上文说到笔者这支手枪的枪号是29065174,从“54式手枪枪号与制造年度关系表”可知,该枪是1982年出厂的产品。

这个枪号在全枪的不同部分都有体现,最显眼的位置就是套筒座左侧后上方。枪号之后还有数字“66”,这是54式手枪最早的生产厂家——国营庆华机械厂代号“626”的简写,体现了这支手枪的纯正血统。

国营庆华机械厂曾经是中国枪械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前身是东北军阀张作霖于1921年在奉天(今沈阳)创办的“奉天军械厂”,后改名为“东三省兵工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占领,改名为“奉天造兵所”。1946年3月,国民党接管“奉天造兵所”,改名为“中央联勤总司令部兵工署第九十兵工厂”。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工厂改名为“五一工厂”。1950年6月,五一工厂一分为三搬迁,其制槍分厂从沈阳迁到北安市区,改名为“北安冲锋枪厂”,之后正式命名为“庆华机械厂”,代号“626厂”。抗美援朝期间,我国自行生产的轻武器大多出自这里。庆华机械厂先后仿制、研制了7个系列82种军民用枪械,更是首家仿制54式手枪和56式冲锋枪的第一底图工厂。它从诞生之初到停止生产,累计制造各型枪械达900余万支,其数量可装备800个步兵师,为国防工业立下赫赫战功。令人惋惜的是,626厂于1988年6月划归首钢,更名为首钢庆华厂,退出军工厂序列,之后更于2005年宣布破产重组,彻底告别历史舞台。目前在其原址基础上建立了“北安庆华军工遗址旅游区”,这是全国唯一一家枪械主题旅游景区,也是我国首座系统展示中国枪械研发生产的遗址类博物馆。

根据笔者研究的结果,不同年代生产的54式手枪的铭文格式并不一致,比如1950~1960年代的产品会在套筒座左侧后部同时打上枪号、厂家代号和生产年度,但笔者的这支1982年出厂的手枪上只有枪号和厂家代号。

笔者的54式手枪和老式快拔枪套,满满的回忆

庆华机械厂博物馆,是我国首座系统展示中国枪械研发生产的遗址类博物馆

套筒顶部铭文

笔者的这支54式手枪,除了套筒座左侧,在套筒顶部抛壳窗后方也打有三个汉字“五四式”和枪号“29065174”。

除这两处明显的位置之外,其他部件上也标有枪号。不完全分解手枪后,可以看到枪口帽和击发机组件上也都有枪号的后四位数字。网上有照片显示,还可以在枪管右侧后部发现枪号后四位数字,但笔者这支手枪的枪管上却没有任何数字,联系到这支手枪属于军剩物资,有可能这根枪管不是原装的,这也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关于54式手枪诸如射程远、威力大、坚固耐用等众多优点,读者们都已经很熟悉,笔者这里就不做无谓的重复。但在充分掌握54式手枪的使用和维护之后,笔者觉得这型手枪作为军用手枪并不完美。苏联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1952年开始逐渐放弃TT33而新列装了9×18mm口径马卡洛夫(Makarov)手枪就是一个证明,而我国生产装备54式手枪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也实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为了让读者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笔者下面将54式手枪和笔者的另一只NP22手枪(浙江新华机械厂对SIGP226手枪的高仿型号)做一些对比。不管从时间跨度,还是从设计理念、人机工效、加工工艺等角度来看,这两款手枪都是属于两个时代的产品,而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手枪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有趣的是,这两型手枪都和著名的枪械设计大师约翰·摩西·勃朗宁有着密切的聯系。54式手枪的原型——苏联TT33手枪源于勃朗宁的M1903和M1911手枪,而P226也参考了他后期的作品——FN9mm大威力手枪的设计。

手枪的定期保养是保证其可靠工作和使用寿命必不可少的程序,尤其对于军用手枪来说,战时需要频繁使用,又经常会沾染上灰尘、泥土、雨水,更需要经常清洁和维护。但是54式手枪的不完全分解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不友好。分解时照例要卸下弹匣并后拉套筒,确认膛内无弹,然后要用硬物(如弹壳底缘或弹匣底板)将套筒右侧形似C形的卡簧向后顶出,使其与枪身分解杆/空仓挂机解脱杆上的固定销分离,顶出固定销即可取下空仓挂机解脱杆。与其他手枪不同之处是,54式手枪不需要再扣动扳机解脱套筒。经过这几步操作之后就可以依次取出套筒、复进簧组件、枪口帽和枪管。

1967年出厂的54式手枪铭文包括枪号、厂家代号和生产年度,这些铭文位于套筒座左侧后部

对于笔者来说,最麻烦的步骤就是复进簧组件的取出和安装。复进簧长达16cm,而容纳它的复进簧管只有11cm,这意味着复进簧在管内处于极度压缩状态,在取出时很容易脱手飞出,需要用手掌按住复进簧小心将其取出。安装时,需要先将闭锁铰链向下折叠以便固定销穿过,然后要将复进簧尽量压缩塞进复进簧管里面。这个步骤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成功,而且经常发生复进簧脱手,前端的复进簧帽或者后端的复进簧导杆飞出的事故,每次都把笔者弄得提心吊胆,生怕小零件飞进眼睛或者找不到。最后一道程序是将套筒座从套筒后方沿滑轨插入,这时要分外小心,因为必须确保固定销穿过闭锁铰链下方的小孔,否则后拉套筒也无法正常上膛。这时最好让光从套筒右侧透过来以便确定小孔的位置,在光线不好时就只能完全凭感觉了。以上步骤还是笔者在家里气定神闲、心无旁骛时操作的,实在无法想象在紧张复杂的战地环境下如何实现快速分解和组装。这个缺点是笔者最为诟病的地方,也是认为54式手枪不适合作为军用手枪的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P226/NP22的分解和组装都非常人性化。首先,分解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而且复进簧和复进簧管相比长度差不多,加上复进簧导杆长度达到复进簧的3/4左右,这样可以非常容易地将复进簧塞进复进簧管而不用担心脱手飞出。P226/NP22枪管下方没有设计闭锁铰链,而是采用一个传动凸起,这样又避免了闭锁铰链位置难以控制的尴尬。这个设计说来也算是大师勃朗宁对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他在设计M1903和M1911使用的是闭锁铰链,到设计9mm大威力手枪时,因认为闭锁铰链传动结构过于复杂,就把闭锁铰链换成开放式的开闭锁带动斜面。枪弹击发后,枪管后坐一小段距离,枪管尾端下方的传动凸起撞击套筒座内带斜面的传动块,在斜面互相作用下枪管尾端下沉开锁。抛壳再装填动作完成后,套筒复进即将到位时,尾端的传动凸起又和传动块配合抬起枪管尾端重新闭锁。这种用传动凸起和传动块配合开闭锁的方式比铰链传动更为简单,既减少了故障,也更容易分解和组装。

以上几个优点,使P226/NP22的分解和组装都可以在半分钟内轻松完成,而且不用担心丢失零件或者操作故障。笔者觉得54式手枪如果能够增加复进簧簧力同时缩短其长度,或者加装一根较长的复进簧导杆,就可以大大减少分解和组装的失误和时间。至于闭锁铰链的问题属于先天不足,要改进的话需要在设计上做大手术了。

另一个槽点是54式手枪的保险设置。它虽然大量借鉴了M1911自动手枪的设计,但为了简化结构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取消了M1911的手动保险及握把保险,由击锤完成保险功能。

54式手枪复进簧紧缩在复进簧管内

54式手枪复进簧和套筒长度对比

54式手枪枪管特写,注意后部下方的闭锁铰链和小孔

NP22手枪的复进簧组件(上)和54式手枪的复进簧组件对比

54式手枪(左)和NP22手枪对比图

54式手枪击锤底部有两个缺口,下方的缺口较浅,是待击缺口,阻铁卡在这个缺口内时可以滑脱;上方的缺口较深,是半待击缺口,击锤卡在这个缺口内时不能自行滑脱。击发前阻铁卡在待击缺口中,扣动扳机时,扳机连杆推动阻铁转动,阻铁从待击缺口中脱离,击锤被释放,打击击针实现击发。半待击缺口较深,阻铁卡入后无法自行解脱,此时击锤卡在击发和待击中间位置,扳机无法扣动,从而起到保险作用。

54式手枪如果需要在膛内有弹时携行,只能在扣动扳机的同时用拇指压住击锤,然后缓慢释放击锤,使阻铁卡在半待击缺口内,击锤呈半待击状态,实现保险。需要击发时,再将击锤扳到待击位置,直接扣动扳机即可击发(54式手枪是单动手枪,扣动扳机无法同时完成压倒击锤与释放击锤两个动作)。

这种扣动扳机缓慢释放击锤让阻铁进入半待击缺口,从而完成保险的操作具有相当的危险性,颇有点向死而生的味道,射手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在实战中更有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操作不当使击锤撞击击针造成走火,这个是从公开资料上看到的54式手枪走火的最大原因。

P226/NP22的保险和击发就非常方便了。其套筒座左侧有一个独特的击锤待击解脱杆,枪弹上膛、击锤处于待击位置时,如果想随身携带手枪,不必像54式手枪那样冒险扣动扳机,只需要按下击锤待击解脱杆释放击锤。此时虽然击锤向前复位,但被保险机构挡住无法撞击击针造成击发,这样就能在膛内有弹、释放击锤的状态下安全携带。又因为其是单/双动结构,在需要击发时只需要直接扣动扳机,此时击锤先被后压,然后再被解脫,完成双动发射,之后再次扣动扳机就是单动发射。

特别说明的是,54式手枪的击发机是个单独的模块化组件,击锤、阻铁和单发杠杆用三个销轴固定在击发机座上,击发机组件可以整体从套筒座上拆下来,不必单独分解,这在当年是个相当高明的设计。

NP22套筒座内的传动块(箭头处)

NP22手枪不完全分解(箭头处为击锤待击解脱杆)

54式手枪击锤特写,注意底部的待击和半待击缺口

再有一个槽点就是人机工效的问题。笔者身高1.8m,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高大的,手掌自然也比较宽大一些。在握持54式手枪时,明显感觉到握把较窄,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保持紧握。但考虑到54式手枪是1950年代的产品,那时中国人的平均身高肯定比现在要低,握把较窄的问题应该没那么严重。还有就是弹匣卡笋的设计,其在握枪时处于大拇指下方,弹匣卡笋面积太小,而且高度明显低于握把护板。需要按压卡笋更换弹匣时,首先大拇指要下移找到卡笋,然后用力按压(因为其高度低于握把太多),才能退出空弹匣。这样就迫使射手为了快速更换弹匣,需要将握把在手掌中翻转一定角度,才能更方便地按下弹匣卡笋退出弹匣,在实战时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P226/NP22使用的是双排大容量弹匣,所以握把尺寸更为宽大,笔者握持更为轻松省力。弹匣卡笋的位置设计得也很合理,握枪时正好就被大拇指按住,弹打完后只要拇指稍微用力按下卡笋就可以退出空弹匣。

至于许多人诟病的弹匣容弹量的问题,笔者倒不觉得是什么大的缺点。TT33手枪诞生于1930年代,容弹量为8+1发,同时代的手枪中只有驳壳枪和9mm大威力手枪的容弹量比它大,其他诸如M1911和转轮手枪都不如它。而且作为中国的警用手枪,对付绝大部分犯罪分子在火力上已经形成碾压。就算是美国这样全民持枪的国家,在上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警察装备的也都是转轮手枪,因为当时有统计发现警察和匪徒交火的机会很小,而转轮手枪的6发容弹量足够使用了。美国警察普遍装备大容量的自动手枪也只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开始的事情。

虽然有这么多吐槽的地方,但还是必须承认,TT33/54式手枪瑕不掩瑜,功大于过。TT33手枪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M1903和M1911自动手枪的设计思路,但大大简化了内部结构和生产流程,减少了零件数量,便于大量生产,尤其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TT33问世不久即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的战争验证了苏联对于“武器装备是易耗品从而应当更重视数量”思路的正确性。苏联在战争期间开足马力生产,TT33的总产量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达到了惊人的133万支,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战后苏联军队很快就意识到TT33手枪的诸多缺点,从而在1952年开始逐步换装马卡洛夫手枪。

墙内开花墙外香,54式手枪对于中国的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如果说TT33对于当时已经是工业强国的苏联只是锦上添花的话,它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则是雪中送炭。由于民族军事工业的落后,中国军队长期以来极端依赖进口武器,所用枪械都是“万国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受制于薄弱的工业基础,中国被迫同时采取进口和仿制两种方式,一方面从苏联进口和接受大量枪械和弹药以供战场使用,另一方面开始逐步仿制苏联的军用武器,其中就包括TT33手枪。而且因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外交政策被迫选择一边倒,只有苏联有能力和诚意帮助中国建设自己的军事工业。1951年,根据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的规定,中国军工系统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仿造TT33手枪,命名为51式手枪,1954年,51式手枪经过改进正式定型,命名为54式手枪,开始大量生产装备部队,它是新中国建国以后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款军用手枪。

54式手枪装备部队后,参加了历次的对外战争。总体来说,54式手枪能够满足恶劣战争环境下的作战需要。它射程远、威力大、穿透力强,在50m内的距离上能够适应战斗中自卫武器的需要,作为军用手枪基本合格。另一方面,它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生产等优点也非常符合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基本国情。1987年54式手枪出厂时的号码已高达35000000,由于其枪号在1954年从1000000开始,总产量有340万之多,足见其在中国的盛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老兵不死,只是渐渐凋零。54式手枪装备历史近半个世纪,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沧桑巨变,见证了公检法战线的峥嵘岁月,更见证了中国军事实力的突飞猛进和工业水平的跨越发展,早已圆满完成了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面对新时代下我军高新技术装备层出不穷,单兵武器发展日新月异的大好局面,54式手枪终于可以功成名就退居二线了。

编辑/魏开功

54式手枪弹匣卡笋(箭头处)高度明显低于握把护板

猜你喜欢

弹匣手枪套筒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世界名枪印象(8)
一起来认“邦手枪”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匣”路相逢:雷明顿B70DM PK莫斯伯格6BOM
一种尾架套筒自动机械锁紧机构
套筒类零件内孔精加工工艺分析
铝带、箔轧机上、卸套筒装置的结构分析
我不是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