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自行车爆燃事故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2022-04-24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李鑫张腾浙冯怡康

中国质量监管 2022年1期
关键词:充电器配件锂电池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 李鑫 张腾浙 冯怡康

前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电动自行车爆燃致人死伤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近3亿辆,年销量超4000万辆,是全球电动自行车主要生产基地和重要出口国,也是全球电动自行车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因此,应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的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深挖事故原因,消除安全隐患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现状

全国认证行政监管系统显示,截至2021年9月,全国取得3C证书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共632家,共获得证书7172张,主要集中在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五省市。

据了解,因疫情导致的快递外卖业务增长、个人骑行通勤意愿提升,以及共享经济、互联网租赁兴盛等因素都导致了电动自行车市场供需两旺,拥有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竞争优势明显,扩大产能的意愿强烈,但中小型企业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有色金属)、同质化竞争、打价格战、产能过剩等问题导致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波动,应引起高度关注。

二、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的全国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于2019年4月起正式实施,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针对性地增加了防火性能、防篡改、淋水涉水性能、充电器保护等安全指标,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各地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经统计市场监管总局和主要产区省级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数据,国家监督抽查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的不合格发现率由2019年的28.75%降至2020年的15.09%,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5个主要产区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均对电动自行车或铅酸蓄电池、锂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开展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发现率均有所下降,如图1所示。经统计,主要不合格项目是电气装置(短路保护、导线布线安装)、车速提示音、充电器和蓄电池、淋水涉水性能及使用说明书等。

图1 全国和主产区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不合格发现率对比图

三、人为造成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一)车辆老旧

使用2年后的老旧车出现问题的概率占80%以上,远大于刚出厂的新车。依据《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GB/T36972-2018)要求,锂电池循环寿命应不低于600次,在快递、外卖等高频使用场景中,锂电池使用2年就应更换。另外,充电器内的风机使用寿命也是大约2年,如没有及时维护更新,会停转导致散热不良。

(二)充电环境不规范

一是存车和充电环境不够规范,存在私接乱拉线路的现象,且未安装短路或过载保护装置;二是在经销商或维修点,进行维修、拆改过程中不当操作容易起火;三是在充电器上放置了覆盖物阻碍通风,导致散热不良;四是雨天室外充电,容易引发线路受潮短路。

(三)滥用充电器

充电器本身不会自燃,但是内部元件损坏会导致线路短路,从而引发起火。充电过程中,由于接触不良、混用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充电器、过充、过放等原因,均会导致铅酸电池起鼓或锂电池爆燃。

(四)不当充电

锂离子蓄电池的充放电就是锂离子在正负电极的嵌入和脱嵌过程,长期大电流充电,会在电极表面形成刺状结构的锂枝晶,破坏内部隔膜,引起电池短路,造成热失控而爆燃。保护板失能、保护板功能设计不足、滥用充电器、以及震动、冲击或高温等恶劣使用环境都是爆燃的外部诱因。

(五)擅自改装

大部分成品电动自行车上的电池不是出厂时安装的,而是在经销商处安装。部分经销商擅自改装和拆卸原厂配件,拆除限速器等关键性组件,更换更大功率蓄电池,使用低价劣质的充电器。

四、产品自身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一)蓄电池

电动自行车主要使用铅酸电池或锂电池,铅酸电池本身不会燃烧,往往是由于外部燃烧导致的被动燃烧,由于新国标规定整车质量不能大于55kg,传统铅酸电池笨重、比能量低、有记忆效应等缺点,使得锂电池使用愈加广泛。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锂电池可能发生爆燃,具体原因:一是设计制造缺陷,如外壳强度不够、保护电路设计不合理、组装电芯不牢固、不符合防篡改要求等;二是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外力、高温、过充、过放、改装、超期使用等情况。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由于锂离子活泼的化学属性,锂电池的确比较“娇气”,但考虑技术、产能、成本、安全等各方面因素,目前还没有综合性能更好的供电方案。

(二)电气线路

一是载流能力和实际工作不匹配,二是布线不规范(目前缺乏针对线束的标准),三是线路的必要保护措施缺乏,四是接插件质量不高。

(三)充电器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及充电器》(QB/T2947-2008)发布于2008年,其规定已落后于充电器产品的质控要求,而《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GB4706.18-2014)只适用输出为安全特低电压不大于42.4V的充电器,不适用于市场上占绝大多数的48V充电器。劣质充电器多使用再生塑料,且电线性能不达标,质量没有保障。

(四)装饰性塑料件

当电气线路起火时,各种装饰性塑料件的阻燃性能不佳,燃烧滴落物引燃周围易燃物品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起火后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时散发的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的窒息。

五、结论和应对措施

通过综合分析,绝大多数的事故并不是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的质量问题直接造成的,而是因为擅自改装、滥用充电器、过充、缺少正常维保、高温、外力挤压等人为或意外因素造成的。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也与停放或充电规范性紧密相关,人车同屋、堵塞通道、飞线充电等行为均属于安全意识差、使用管理不到位。减少乃至杜绝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起火伤人事件需要多部门综合施策、联动发力,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安全用车意识地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贯彻“质量强国”战略部署,提升我国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水平,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立足岗位职责,严格履职尽责,除了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稽查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质量提升。

(一)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督促企业加强零部件进货质量把关,加强对电池、电机、限速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质量控制,建立并执行零部件进货验收制度,如实记录采购、查验、使用情况。制定并实施供应商考核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对供应商资质、检验报告、零配件质量稳定性等内容进行评价考核,并形成记录文件。企业应建立销售单位管理制度,加强对终端销售环节的管控,建立可追溯的销售台账,针对销售商私自更改原车配件行为制定处理措施。

(二)着力强化技术攻关,精准实施质量帮扶

定期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有效运用监督抽查结果,充分发挥技术机构、科研院校、行业协会、企业技术骨干作用,研究攻克突出问题,制作技术操作明白纸,帮助企业针对性降低突出问题的不合格发现率。追根溯源,对整车企业使用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摸排,分类梳理分析质量反馈意见,全面了解零部件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开展零配件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并向行业内公布监测结果,为整车企业选择零部件提供参考。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质量监管效能

创新开展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分类监管模式,落实差异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科学性、有效性、精确性。可根据质量保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认证认可情况及生产规模水平等评价要素将企业进行分类定级,实时动态管理,定期对分类结果进行再评价和分类调整。通过分类监管,促进工作思路转变,引导行业协会、检测机构以及其他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开展产品风险监测、行业质量测评、行业调查和质量提升示范公示等工作,形成产品质量社会共治的工作机制,推进产品质量治理体系现代化。

(四)畅通信息通报渠道,发挥部门联动作用

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的要求,及时公示检查结果,做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督促获证企业持续保持生产合格产品能力。汇总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的企业信息、监督抽查信息、召回通报、行政处罚结果等信息,及时通报认证机构、应急管理、公安交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利用信用监管和信息共享优势,发挥部门联动优势,打造更加完整的监管链条。

猜你喜欢

充电器配件锂电池
原材配件
充电器混用伤手机吗
一种锂电池组主动均衡充电保护电路的设计
头脑充电器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
悬浮转动的充电器
无线充电器的研究与设计
充电电池到底该怎么带?——话说锂电池
妆发与配件缺一不可
原材配件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