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耕文化主题旅游的小学生服饰产品设计研究
——以“我家粮仓”项目的服饰产品设计为例

2022-04-24舒欣荣董怡

西部皮革 2022年6期
关键词:粮仓农耕研学

舒欣荣,董怡

(西南大学,重庆 400700)

1 农耕文化主题旅游的背景及市场分析

1.1 农耕文化

中国农业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以重农思想和三才思想为理论依据,重视农业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农耕文化作为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着人际之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通过体验农耕生活的淳朴,感受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踏实,发现勤奋善良的品性,善于手工艺制作的智慧”可以激发人们懂得大自然、生活、情感的能力[2]。传承农耕文化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

1.2 农耕文化主题旅游的背景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以来,国家政策、资源等倾向乡村。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旅游业作为可以融合乡村第一、第二产业的综合性服务业,具有特别强的带动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有主题、有创意、有特色、有内容、可持续性的乡村旅游项目成为其发展趋势,而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元素之一。农耕文化主题旅游项目重点是挖掘乡村当地特色人文、自然、建筑等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政策导向,引入社会资本资源力量,进行产业升级融合。这不仅仅只是对乡村在地资源或者一个文化场域的改造,而是要让它正真的活起来,让人愿意来、留得住、带得走、会传播,要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形成有可辨识性、可延展性、可传播性的文化符号,形成品牌效应,提高旅游产品消费,才能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村民共同富裕。

1.3 农耕文化主题旅游及小学生研学旅行市场分析

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新业态。乡村旅游在传统旅游产业的基础上,更注重主题内容定位,差异化发展因此,分析在地特色资源,结合本地历史文化建筑或者产业特色,手法上以科技驱动,内容上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艺术赋能,其中农耕文化主题旅游是现在乡村特色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

“自2016 年11 月30 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将研学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广、实施这一教学计划,研学成为了教育界、旅游界的热点话题。”2020年,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让农耕文化教育成为常态化实践载体。另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生数量已达2.6 亿人,我国研学总市场将近2000 亿元,研学旅行市场被视为未来旅游投资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3]。综上情况,加之“双减”“三孩”政策的出台落地,农耕文化主题的小学生研学旅游的发展前景可期。

2 “我家粮仓”项目概况及定位

2.1 项目背景

“我家粮仓”项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柳荫镇,项目所在地原为“柳荫粮站”,初建于1953 年,占地面积约20 亩(13333.3333333 m2),在守护“北碚大粮仓”50 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人遗忘。2019 年11 月,由北碚区柳荫镇人民政府主导,四川美术学院、波兰华沙美术学院联合举办“重塑与再生:柳荫粮仓中波在地创作工坊”,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对建筑空间进行价值重塑与赋能新生。改造后的“柳荫粮站”更名为“柳荫艺库”,成为粮食文化和儿童美育的公共艺术基地,是柳荫镇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国家乡村振兴的重点示范工程。

2.2 项目定位

“我家粮仓”项目是以深度挖掘粮仓的文化内涵为基础,结合柳荫乡村丰富的农业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农耕文化主题的研学旅行线路,以粮仓文化为主题开发文创产品,以IP 服饰设计产品为核心,增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的时代感和竞争力,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2.3 消费人群及产品定位

产品消费核心人群主要是参加研学旅行的小学生和带队老师。

小学生是研学旅游行的主体,他们的消费多发生于研学过程中,以下几点是要重点考虑的:①迎合小朋友的审美需求和喜好;②充分考虑其消费能力;③注重安全性和便捷性;④发挥产品的寓教引导作用。

另一类消费者是学校的带队老师,她们除了前面提到的需求外。还会考虑学校文化与主体农耕文化IP 的结合,以达到此次研学的最佳效果。

3 “我家粮仓”项目服饰的风格定位和设计原则

3.1 风格定位

小学生群体更多活泼好动,服饰设计审美上,创意化、趣味性的需求更加凸显。因此,消费人群决定了我们将“我家粮仓”的服饰定位于“趣味”“休闲”。

3.2 设计原则

3.2.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我家粮仓”品牌服饰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根据2005 年颁布的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除了强调甲醛限量外,还增加了对纺织品的耐磨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水萃取液的PH 值、禁用染料、耐唾液色牢度的强制要求。另外,该规范将所有列入控制范围的产品分成三个大类,A 类:婴幼儿产品;B 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 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我家粮仓”研学服饰产品 设计主要涉及到A 类及B 类,因此,在安全性上,需对生产纱线和面料的企业的工艺把关,选择低甲醛或无甲醛助剂、不使用禁止的偶氮染料;对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色牢度;如为代工,需对来料进行控制,要求面料和辅料的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一般情况下还应对进料把关自检。

3.2.2 创意性原则

在服饰设计中融入创意性元素,要充分考虑主题文化IP 的创意化显现,让孩子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感受教育的润物无声。孩子在心理因素、审美情趣方面与成年人是有一定差别的,在设计中不仅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趣味性元素给儿童传达信息,吸引孩子注意力,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增强孩子的想象力,从而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要考虑带队老师为孩子挑选服饰产品的需求,通过好的创意引起成人的情感及审美的共鸣。

3.2.3 引导性原则

服饰的设计上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还应该在设计中融入一些正面信息,潜移默化地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积极、健康、乐观生活的态度。

4 “我家粮仓”服饰设计

4.1 主要服饰品类

4.1.1 教学活动类

“我家粮仓”教学活动类服饰产品主要指进行农耕、手工等体验活动时,由教学老师和参与研学活动的学生穿着。这类服饰产品设计主要功能是1.增加活动仪式感,统一视觉的主题性服饰带入的沉浸式体验感更强;2.防护实用性,乡村旅游相关农耕、手工体验活动都是容易让体验者身上的服饰打湿弄脏,穿上定制的活动服饰,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这类服饰主要包含围裙、手套、帽子、雨鞋、雨衣、口罩等,如图1。

4.1.2 日常服饰类

日常服饰类,可供小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及日常学习生活中穿着。这类产品具有趣味性、审美性、舒适性、简约性的特点,是“我家粮仓”主打销售服饰产品,品类主要包括:短袖T 恤、长袖T 恤、衬衣、针织衫、卫衣、马甲、短裤等。该类服饰设计简约,版型宽松,不做男女款式区分,产品前期开发成本较低,售价符合学生的消费水平,如图2。

4.1.3 其他服饰配件类

服饰配件是非常好IP 文化创意衍生品的载体,其在设计过程中也有更大的创意空间。在批量生产上优势明显,加之其产品本身实用性强,价格更加低,因而在旅游服饰产品销售上非常受欢迎。品类主要包括:鸭舌帽、围巾、拖鞋、口罩、背包、手帕、袜子、发饰等,如图3。

4.2 图案

4.2.1 图案设计

“我家粮仓”服饰产品图案设计,主要结合“五谷”原型进行卡通化、IP 化。塑造的粮食一家6 口人的整体形象。六个卡通形象都有其性格及标签,并且衍生出与农耕场景、中国节气等传统文化结合的系列图案,通过把服饰作为载体,向消费者呈现中国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图4。

4.2.2 图案运用

“我家粮仓”IP 图案运用设计方式大致有2 种:

一是常规设计。以短袖T 恤为例,即将IP 图案完整的放置T 恤正面胸口位置,此种设计信息传达最为直接,如图5;

二是趣味设计。利用服装的口袋、衣缝、门襟等位置,运用IP 图案设计营造场景化氛围。例如:IP 角色只露半身在衬衣口袋上,或从衣服侧缝位置弹出头来等。这种设计会满足儿童假装游戏的心理,带给其遐想的乐趣,如图6。

4.3 配色

“我家粮仓”服饰的色彩体系与品牌IP 形象中各个角色的主色一致,主体色以较高饱和度的黄、红、橙、蓝、绿、粉为主,让人一目了然。配合低饱和度的,高明度的粉黄、粉绿、粉红等辅色使用,整体活泼、明亮,满足儿童的审美喜好。

5 总结

本文以农耕文化主题旅游的小学生服饰产品设计为研究对象,举例分析在该主题背景下柳荫镇项目中小学生服饰产品的设计定位、设计原则及设计手法并总结出以下几点:①研学旅游中小学生服饰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安全性、创意性及引导性上。在服饰图案、配色上的设计,需要分析小学生群体的喜好、性格及消费场景;②农耕主题文化的研学有其目的和使命,承担实践教育的责任,好的农耕文化主题的小学生服饰产品设计不仅为研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得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精神得以传承;③服饰产品设计的原则永远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深刻分析市场及其服饰产品设计的价值,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

猜你喜欢

粮仓农耕研学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金口河区:守护“粮仓”织牢监督网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撂荒地变粮仓 有机种植出效益
农耕旧事十二韵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实践路径
粮仓
研学之旅
农耕溯源 寻根羊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