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经验

2022-04-23彭文龙

廉政文化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内涵

摘  要:通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研究文献回顾及其哲学基础的解析,发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中,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不断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成效的发展,是在改革创新中不断解决反腐倡廉新矛盾、新问题的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公私矛盾、实现真正廉洁的发展。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历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坚守使命为根本指向、以聚焦改革为发展主线、以紧抓反腐为工作重心、以压实责任为推进抓手、以保持定力为基本要求、以强健队伍为基础保障的运行机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的基本原则、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始终坚持进行自我革命,是近十年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经验总结。

关键词: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内涵;实践机制;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22)01-0059-0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1]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作了题为《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工作报告,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了纪检监察工作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十四五”时期,甚至是中长期纪检监察工作的主线。“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保障作用,必然需要从理论上首先阐述何谓“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及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体系夯实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质量发展概念起源的回顾,分析高质量发展的哲学基础,在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解读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通过对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特点的分析,总结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解读

概念源于实践。高质量发展最早被运用于经济领域,意指经济高质量发展,即使是现在高质量发展也多作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其次才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概念,以此来阐明各个领域不同于以前的新的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源于经济发展的实践,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的衍生。因此,解读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有必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剖析高质量发展的源起,从中探求高质量发展的哲学基础,从而将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演化到纪检监察工作中,以建构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研究文献回顾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新特征,区别于以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需要新的发展方式。因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做出判断: 高质量发展是“道路创新”,要实现在“中等收入”条件下经济增长范式向更高要求的切换。[3]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发展状态,更是一种发展过程,就其本质和内涵而言,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以质量和效益為价值取向的发展。[4]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从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发展的历史性变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作用于我国特定发展时期的动态反映[5],是绝对与相对、数量与质量的统一[6]。因此,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在于破解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7],这就要把握住供给侧改革的主线,从生产端着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9]。通过研究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当前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解读主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态变迁中剖析其内在实质和历史意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二)高质量发展的哲学基础

上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学术研究,实际上已经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论。诚如前文所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生成的特定发展方式,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概念。理解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在历史的具体实践中,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过程中,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把握其实质和要义。从哲学角度审视高质量发展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可以将高质量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将其方法论基础归结为唯物辩证法。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质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结晶,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10] 692。具体地历史地统一是我们考察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根本原则。首先,高质量发展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之中。从邓小平的“发展就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反映。比如供给侧改革,不仅是继续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还从消费需求的角度进行反思生产问题,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直接体现。高质量发展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其次,高质量发展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中。人类社会在螺旋中不断上升,“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两个文明”一起抓,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维度越来越丰富、层次越来越高。在这一实践进程中,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长期量变之后的必然质变,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新发展阶段。最后,高质量发展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于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发展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2]高质量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之中,更加推动了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过程,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依赖人民群众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3]作为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的科学认识论,唯物辩证法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能力。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唯物辩证法,把握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以革命的批判精神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主动选择的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方式。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始终。首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主线的延续。但是这種发展不是之前发展的“翻版”,而是建构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发展。其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就要在实践中直面矛盾和问题,既要坚持“两点论”、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又要坚持重点论、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动力,实现发展理念、模式、道路的转换升级,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广道路。而一旦脱离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就会陷入“看不到甚至不愿承认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14]的境地,高质量发展将无从谈起。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否定之否定”中,正确认识我们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正确对待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正确判断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变革创新的实践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后,作为一种发展观,高质量发展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的发展,在推动实践创新的同时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未来,以新的量变引发新的质变。

(三)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纪检监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的监察部门行使的两种职能,起源于1993 年 1 月开始的纪委和监察机关合署办公,故统称为“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即为纪检监察工作。从长期以来具体行使的职能来看,纪检监察机关不仅是反腐败工作中的领导者与协调者,也是大部分腐败案件的查处机构,还参与了不少职能范围之外的工作[15],造成了纪检监察工作主责不清、工作多而不精,如中纪委曾经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多达125个,严重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核心职能的行使。同时,以办案数量、处分人数等量化指标作为考核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指标,也对纪检监察工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造成了纪检监察工作就是查处腐败案件的刻板印象。这就导致长期以来纪检监察工作依赖于数量式发展,如工作量的不断增长、对办案数量和处分人数的单纯追求、自身机构和人员规模的增加等,虽然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参与工作过多导致本职工作效率低、成效不突出,以及工作越位、错位、缺位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尤其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家治理全局来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来看,纪检监察工作是具有保障性的,通过其职责的执行保障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落到实处,保障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目标得以全面实现,因此,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职能。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源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也应该以此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宗旨,应该通过自身工作改革创新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矛盾在于经济利益的矛盾,经济利益矛盾的重点在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特别是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和复杂,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矛盾的彻底解决提供了坚实基础。“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16]283但是,“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6]28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出要实现改革开放成果全民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因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决定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然能够实现。

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所指出的:“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17]纪检监察工作需要不断破解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交织等突出问题,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既要坚守优良传统,又要敢于改革创新;既要充分估量困难,又要抱有必胜信心;既要实现工作的全覆盖,又要盯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既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充分考虑个人利益;既要查办案件、惩前毖后,又要监督在前、治病救人,从而在反腐败斗争和廉洁建设“量”的积累中,实现政治生态“质”的转变,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综上所述,立足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不断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成效的发展,是在改革创新中不断解决反腐倡廉新矛盾、新问题的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公私矛盾、实现真正廉洁的发展。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随着我们党百年新征程的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将更加丰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成果将更加深刻,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必将随之丰富而深刻。

二、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机制

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和水平。”[18]因此,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十分有必要回顾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历程,总结其主要特点,并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为未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纪检监察各项工作是向反腐倡廉本质、规律逐渐接近的过程,在工作职责、体制改革、战略路径、责任主体、职能定位、队伍保障六个方面实现了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形成了由使命、改革、反腐、责任、定力、队伍六个方面构成的实践机制,是一个包括价值导向和发展理念、重点、方式方法在内的完整的实践逻辑体系。

(一)以坚守使命为根本指向,表现为回归政治监督主业,完成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2]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18]以黨的初心为初心,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此,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守护好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保持党的先进性而行、为捍卫党的纯洁性而战。为守护好党的初心和使命,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指南针作用,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增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二是监督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发挥监督保障执行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后工作重点更加聚焦,尤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围绕精准扶贫、疫情防控、保障复工复产复学等重大工作从全过程参与转变为监督再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三是促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把政治监督摆在更突出位置,加强部署推动和引导指导,形成狠抓政治监督的良好态势。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后,加强了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树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导向。四是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制定、修改并认真执行巡视工作条例,围绕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要求,把巡察工作打造成全面从严治党利剑。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打通了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在巡视工作不断取得发展的同时,在市县两级制度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察监督,这是对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实行巡视制度的延伸,也是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宝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制度创新。

(二)以聚焦改革为发展主线,表现为一体推进“三项改革”,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0]693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19]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一是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把一体推进实现更高水平“三转”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集中力量和精力逐步向监督主责主业聚焦。推进纪委退出议事协调机构,规范向上级纪委报告线索处置和执纪审查工作,加强对派驻机构的领导,建立与被监督单位党组(党委)协调机制,实现一系列制度机制的从无到有,有力推进对纪委“两个为主”和对派驻机构“三个为主”要求落到实处,监督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明显增强。二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落实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总要求,各级监委组建到位并与纪委合署办公,实现监督监察对象的全覆盖;调整内部机构设置,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一线人员占比;深入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三是深化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两级纪委内设机构和派驻机构改革,推动自身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日益完善。派驻监督运转顺畅高效、相互监督制约的体制机制逐渐形成,实现对党和国家机关监督全覆盖,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强调:“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沿着全面深化改革这条道路继续前进。”

(三)以紧抓反腐为工作重心,表现为一体推进“三不”,保证反腐败斗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国内外关于腐败的研究文献多认同这一事实:腐败是自古以来的一个社会现象。西方政治学关于腐败产生的逻辑可以简化为:公共权力=腐败,当公共权力成为社会的必需时,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寄生的),因而要做的是如何减少腐败。但是唯有社会主义国家将腐败作为敌人,明确提出要消灭腐败,而且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消灭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腐败是剥削制度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廉价政府”,只有无产阶级政权才能根除腐败。因此,反腐最为根本的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腐败治理的效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不是单纯地为了反腐败而反腐败,也不仅仅是反腐败,而是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和“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决保证惩治“后墙”不松动,查处了大量的腐败案件,有效地实现了“去存量、遏增量”的目标,有力地震慑了腐败分子,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二是逐步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扎牢管权限权的制度笼子,建立健全了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制度,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逐步深入推进了反腐败斗争从“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向“一体推进标本兼治”战略变化,全面从严治党逐步向纵深推进。三是着力培育“不想腐”的自觉。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通过集体廉政谈话、签订廉政承诺书、参观警示教育展览馆、观看警示教育片、现场听取服刑人现身说法、赴庭审现场旁听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立体的警示教育,尤其是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规定》,为全党建立了廉洁行为的标尺,推动了反腐败斗争从治标向治本转变。

(四)以压实责任为推进抓手,表现为贯通协同“两个责任”,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强大合力

纪检监察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中的纪检监察工作,要坚决摒弃“纪检监察工作就是纪委的事情”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党要管党,党要治党,是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管党治党的责任首先在于党自身,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主体责任是关键,监督责任是支撑,二者相互贯通、辩证统一,既要各耕其田、守土有责,又要互助合作、贯通协同,最终统一于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在落实‘两个责任’中,纪检监察机关应认真履行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的协助职责,强化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使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一是协助监督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协助各级党委(党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动为党委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效载体、当好参谋助手。各级纪委协助党委,制定出台落实“两个责任”实施意见,明确细化党委常委会班子成员主体责任,厘清责任边界,切实落实到人,强化分管领域主要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抓住“关键少数”,有力推进了各级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二是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监督责任。认真履行党和国家监督机关监督专责,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始终把监督作为首要职责、第一职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更加注重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在加强监督中注重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发挥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在“把纪律挺在前面”向“把监督挺在前面”的深化拓展过程中,切实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发展。三是以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按照“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的要求,在强化责任落实、注重压力传导的同时,用好《问责条例》有力武器。加强对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形成强大震慑;立足于解决问责泛化简单化问题,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敢于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通过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把“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落细落实,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五)以保持定力为基本要求,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定力

强调政治定力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突出特色。建党一百年来,政治定力集中体现为初心不改、使命不渝,以高度的政治纪律和优良作风确保党的各项工作始终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所指出的,纪检监察工作“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17]。一是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政治高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紧咬住“常”“长”二字,盯住重要节点、重点区域、“关键少数”,推动党风政风民风社风不断好转;全面推进基层减负,制定清理规范“责任状”“一票否决”等事项的规范性文件,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针对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各个击破,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面到点的发展,表明了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定力。二是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工作。紧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突出治理重点,持续发力加压,通过开展对“红包”问题、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问题、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专项整治,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各类专项治理的开展在时间上保持常态化、延续性,在内容上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问题查处力度、精准度持续增强,已经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举措。三是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坚持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防范什么、纠正什么,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决不放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十八大以来,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反映出维护群众利益力量更加下沉、监督更加聚焦、措施更加有力、效果更加明显,让群众身边“蝇贪”无处藏身,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党在基层的威信,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如磐石。

(六)以强健队伍为基础保障,表现为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从严从实建设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政治路線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加强干部队伍治理能力建设,必须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捆住一些人乱作为的手脚,放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手脚。”因此,无论是从监督执纪问责职能行使角度,还是对于自身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角度,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对党忠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一是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对党忠诚、政治过硬作为检验干部的首要标准,在党内集中教育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调查研究思路方法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在学习教育中履行职责,解决基层问题。二是增强担当履职本领。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确保政治过硬的同时注重提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把强化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实现了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全覆盖;注重实战培养,通过采取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干部学思践悟良好习惯,推动其综合能力素质有效提升。三是强化内部监督管理。牢记“执纪者必先带头守纪”要求,强化自我监督,健全内控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自觉接受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设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完善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排查机制,实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档案全覆盖,从严处置纪检监察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从无到有、重点从全面到深入、成效从小到大,确保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三、十八大以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经验

“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16]11。唯物史观认为,我们不仅要对实践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更要以批判的精神对实践的过程、结果及其经验进行反思,力求实现质的飞跃和理论升华,以把握实践的本质性和规律性,从而实现实践活动的自我超越。简言之,即“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2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入手,着力改进作风、严明纪律、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发展,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应当也需要对近十年来的实践进行经验总结,以为今后的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历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深化发展,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的规律性认识。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长期坚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动指南。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理解、精准把握历史地位、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始终保持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思考创造性落实的具体思路、路径、举措,做到学深悟透、学以致用。

(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把握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担负着重大政治责任。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首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要坚守政治监督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把讲政治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的全过程,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以铁的纪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变形、不走样,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立场,必须站稳站牢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纪检监察工作才具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是坚定不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清醒正视不正之风屡禁不止、已经治理的问题也可能“反弹回潮”的客观情况,实现整治“四风”常态化,在维护群众利益中体现出“初心”的坚守和“使命”的责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不变

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是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依规依纪依法是对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政治要求。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党章和宪法为根本遵循,谋划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运用法治方式,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要坚持系统思维,履行好纪法“双施双守”职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情况复杂就集中攻坚哪里,注重精细化管理,精准发现问题、精准把握政策、精准作出处置,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

(五)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必须贯彻到底

深化改革是决定纪检监察工作发展质量的关键一招,只要深化改革在进行时,纪检监察工作就没有完成时。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坚持不懈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推进理念、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符合实际的工作理念、目标、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狠抓工作落实机制,用完成具体任务带动全局工作开展,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察监督贯通协调,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六)始终坚持进行自我革命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必须时刻坚守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肩负特殊使命。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永葆刀刃向内的勇气,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坚决查处,对失职失责者严肃问责,经常打扫庭院,坚决清理门户,维护好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在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設和反腐败斗争,必须要时刻铭记自我革命,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履职本领,强化自我监督,建设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44.

[3] 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11):15-31.

[4] 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8.

[5] 胡鞍钢,谢宜泽,任皓.高质量发展:历史、逻辑与战略布局[J].行政管理改革,2019(1):19-27.

[6] 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管理世界,2019 (7):1-7.

[7] 邓子纲,贺培育.论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的三个维度[J].湖湘论坛,2019 (1):13-23.

[8] 张宪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12):14-21.

[9] 张占斌.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高质量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4):6-15.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03-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13] 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 前线,2019(1):4-7.

[14] 胡鞍钢,杨竺松. 习近平经济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J].人民论坛,2016(1):18-24.

[15] 过勇,潘春玲,宋伟.“十八大”以来我国纪检监察机关的改革路径及成效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87-92,190.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21-01-23.

[18]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党建,2021(4):4-11.

[19]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EB/OL].(2012-12-11)[2021-03-2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11/c_113991112.htm.

[20]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责任编校   陈   瑶

Connotation, Practice Mechanism and Experience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PENG Wenlong (Center for Anti-Corruption Studies,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Jiangxi,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onnotation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the concrete history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is unified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t is a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a development that continuously im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discipline and accountability, and a continuous solution to combat corruption and promote integrity i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t is a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a truly clean development. Looking back on the course from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has formed an operating mechanism in practice, that is, sticking to the mission as the fundamental orientation, focusing on reforms as the main line of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anti-corruption as the focus of work,  imposing responsibilities as the tread stone, and keeping focused and steadfast as the basic requirement that is safeguarded with a strong team. Adherence to the guideline of Xi Jinping’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uarantees the fulfillment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wo maintenance”, the basic people-centered positi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erforming duties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disciplines and laws, and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persistence in self-revolution, which summarizes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past ten years.

Key words: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practice mechanism; experience

收稿日期: 2021-10-17

基金項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 “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19ZZ02)

作者简介: 彭文龙(1982—),男,山东枣庄人,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探究如何确保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
探析企业纪监察工作的相关问题以及对策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对策探讨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